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体育课程多元化研究
2022-03-29周永明
周永明
(湖南文理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体育作为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核心素养之一,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奠定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夯实学校体育工作,铸造青少年健康体魄。初中生年龄在12—15岁间,身体发育处于“第二高峰期”,是认知、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塑形期,因此在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过程中,奠定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下简称“体育课程”)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聚焦核心素养,剖析初中体育课程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关注初中体育课程发展趋势,探析培养初中体育课程核心素养的要求及优化策略,以期为我国初中体育课程改革和核心素养培育提供借鉴。
一、核心素养的理论基础及教育现状
(一)核心素养的理论溯源
核心素养的基础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根基,统摄教育学、认知心理学、生理学等共同构成的多元化综合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论断,从发展的角度为我们确定核心素养奠定了厚实的哲学基础。现代教育学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则为其提供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理论支撑。素质教育理论明确了核心素养教育的基本目标,即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终身教育理论强化了核心素养教育对青少年发育成长的影响。此外,具身认知理论为核心素养理论诠释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心理机制提供了心理学的依据。具身认知理论主张,真正的学习应从个体亲身体验与经历中来,认为人的认知发展应建立在图式的“同化—顺化”基础之上,发挥主体思维的能动性与情感体验的积极作用,注重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获得体验,促进知识的内化,实现知情意合一。生理学理论则为核心素养理论提供了科学支持,认为身体机能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前提。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为我国教育改革注入新活力,对体育课程改革有着深远影响。
(二)核心素养在当前体育教育中的现状反思
我国体育核心素养实践主要体现在国外理念借鉴、本土体育核心素养理论体系的探索和中国化体育核心素养的实施三个方面。学界研究核心素养时放眼全球,密切关注国外核心素养研究现状与发展动向,注重学习发达国家体育核心素养培育方面的成果,通过对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和特征的分析,为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出台提供可资借鉴之经验[1]。国外关于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和研究侧重点不一,涵盖核心素养框架、推行模式、核心素养体系等多个方面,且呈现出体育核心素养培养途径的多元化特征。基于域外经验,中国沿着本土化路线,提出了构建中国体育核心素养理论的设想。2014年《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研究制订学生核心素养体系[2]。国内学者在课程改革的外部驱动与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导下,逐渐深化了“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围绕课程改革,突出“立德树人”要求,结合体育特征进行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3],逐渐与国际发展趋势一致。因学术旨趣不同,国内学者的研究主题与内容渐趋多元化。当前,我国学界有关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的研究主要表现为理论阐释和经验解读[4]。中国学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核心素养实施之法,虽起步较晚,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一般规律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如浙江省教育厅组织专家深入研究体育核心素养,从“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引领构建单元[5]。总之,当前国内外关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与实践的共同难题,是建构理论体系与寻觅有效实施策略[6]。体育核心素养实践亟待广泛开展。
体育教育课程改革面临阻碍,存在着教育观念落后,思维守旧,教法单一等现象,使初中体育课程呈现千校一面,课堂模式僵化、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老套、教学评价死板等“单一化”现象[7]。素质教育虽推行多年,但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应试教育观念盛行,初中教育面对初升高的竞争压力,止步于一切为中考服务,致使过重的学业负担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尽管国家出台了“阳光体育”“校园足球”“体育中考”等政策和制度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然而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及功利主义观念影响下,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诸多体育课堂仍然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三基”教学模式依然是当前体育教学的主导模式。因教学目的局限于提升学生考试能力,教学内容设置围绕初中达标和体育中考测试内容展开,所以考试内容也简化为身体素质评分,考核标准简化为唯分数论,体育课程陷入一切围绕“中考”的枯燥单循环。这种现象映射出体育教育目标与现实的偏离,失去了对学生体育学习水平与运动能力甄别的作用,因此,初中体育课程建设亟待改革。本文以核心素养培育为视角对初中体育课程建设提出新型构建思路,以便更好地促进青少年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趋势,以及个体生存发展需要,以期为我国初中体育课程改革和核心素养培育提供借鉴。
二、初中体育课程培养核心素养的多元化体现
(一)以“五育并举”统摄体育课程多元化功能
蔡元培先生曾强调“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的德育作用表现在通过技能习练培养吃苦意识和不畏困难的精神,通过参与合作培养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奉献精神、责任意识,通过竞赛感知公平、公正、公开的国际体育精神,培养正义感、建立规则意识,奠定公民道德基础。体育绝非四肢发达者的简单肢体游戏,它不但是运动知识、技术的学练与掌握,而且是通过模仿、思考、记忆等智力活动的参与提高体育者的身心素质;技战术发挥亦需要短时高效的智力活动参与,观察、判断、选择合理的应对策略。体育通过感官领悟和欣赏发挥美育功能,通过对身体塑造表现个体,展示形体美,经由高超技艺展现个体和群体创造美的能力,并通过观赏比赛,提高个体欣赏美的能力,促进个体愉悦,勾画生命美的图景。体育对身体机能与素质的发展不仅延长生命,还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幸福指数。体育作为操作性技能具有默会性特征,对劳动技能的学习、掌握和提升具有迁移作用。党的教育方针倡导“五育并举”,强调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成为青少年发展的“木桶”,任何板块的长度都将影响人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体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五育并举”需要加强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育等课程的联动,促进学生多育并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以“健康第一”统领体育课程多元化目标
当前,我国体育核心素养教育总体目标是围绕学生健康展开的,在“健康第一”这一目标引领下,在体育核心素养培育上又分为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从维度上来说,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分为三个不同方面: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和健康促进。具体而言,每个维度又包括两个方面:体育精神包含体育情感、体育品格,运动实践包含运动能力、运动习惯,健康促进包含健康知识、健康行为(见图1)。六个要素相互关联,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各维度表现出“情品双育”“能习相随”“知行合一”的内在联系[8]。从教育阶段上来说,初中体育课程衔接了小学、高中,其“健康第一”的目标要求,集中体现了体育教育的核心素养,为实现初中生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指明了方向。唯有认识到培育体育精神是运动实践和健康促进的前提和保障,才能克服锦标主义思想,激发面对失败、磨砺意志、勇于挑战、突破自我的体育精神。唯有从兴趣过度到爱好,从偶尔锻炼到养成习惯,方使体育“生活化”变成追求健康必不可少的方式,达到积极运动参与和持续健康的促进目的。运动参与体现体育精神,运动实践也是体育精神呈现的主要方式,借助运动实现健康功能更是实现健康促进的必由之路。健康促进是运动参与的最终目的,并最终体现体育精神。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体现为既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更未坚守“健康第一”底线。在课余训练中,一些体育教师为提高学生竞技水平,违背科学训练原则,为获取更好的运动名次和成绩拔苗助长,这种短期的功利主义思想和急功近利行为,损害了青少年身心健康,是对“健康第一”这一核心素养要求的背离。
图1 中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要素结构图
(三)以“承上启下”呈现体育课程多元化任务
在培养核心素养的整体要求下,我国小学、初中、高中体育课程体系呈现出一体化发展趋势。事实上各学段体育课程的开设应围绕体育核心素养,开设符合该学段青少年智力水平、生理发育、心理发展特征和发育规律的课程,以体现初中体育课程“承上启下”的作用。若不能遵循教育规律,则无法体现不同阶段的差异性,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伤害。小学生智力水平发展迅速,一、二年级和五、六年级学生的智力水平已有显著差距。初中阶段,因性别、年龄等遗传学因素与营养、环境等外部条件的差异,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水平不均衡现象更为突出。上海市作为全国教育改革示范城市,率先对不同学段体育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于2012年着手“体育专项化”教学实验,摸索出“小学体育兴趣化”和“初中体育多样化”的体育教育新模式,这一新型核心素养培育模式,为我们当前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9]。上海市的分学段课程改革经验,不仅具体化了体育核心素养的抽象目标,而且克服了体育素养的模糊性和以往体育课程教学枯燥的弊端,使各学段体育课程更有可操作性和差异化。初中体育课程使小学阶段兴趣得以巩固,也为高中体育专项发展提供更多选择,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并很好地缓冲了应试教育对体育课程的影响。同时,初中体育多元化也照顾到学生个体的身心差异,弥补小学体育课程的不足,为高中生应对繁重的学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体育课程多元化路径
(一)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的课程教育要素建设
1.构建以人为本的多元化价值取向。课程价值取向的修正与演进,推动着体育课程的落实和核心素养的培育,它既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也是体育课程达成学生核心素养和服务于培养质量的源动力。历经了社会中心、学科中心取向,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最终转向为以学生为中心。然而,由于改革时间和进度快慢的不一致,导致了各地体育课程改革参差不齐,且表现出“钟摆现象”。体育课程需要转变课程价值取向,这是体育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体育课程核心素养构建应围绕“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性;面向社会现实,回归真实生活世界;立足课程,强调课程操作性几个方面展开[10]。
2.确立紧扣课标的多元化教学目标。初中体育课程应立足于课标,确立多元教学目标,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求,唯有区别性、层次性、差异化的多元化目标方能满足学生发展不均衡的实际需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秉承全新育人观,赋予教师权利和空间,其提出的目标体系成为体育教学主要依据,为体育教学改革指明方向,具体表现为:对没有兴趣、不爱参与的学生,以体验乐趣、激发兴趣为主,辅助其认识体育的趣味性,诱发对体育的好感;对身体素质较差、身体控制力差的学生,在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基础上,促进学生体育参与;对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具有一定运动技能的学生,以提高身体素质、发展运动技能为主,培养学生自我健身意识;对具备一定运动能力和锻炼习惯的学生,注重提高运动竞赛能力和养成自主健身习惯。
3.选择学生需要的多元化教学内容。初中体育课程要满足学生兴趣多元化的需求,设置和选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不同内容和形式,增加运动经历、扩展学习体验、丰富体育运动认知。这样一来,改革体育教育教学内容,校本课程开发就成为了必要之举。开发校本课程需要体育教师依据本校实际,在体育课教学科目框架内选择与提供具体教学内容。当前,在“体育中考”的功利性误导下,很多地区初中体育课程流于形式,只注重练习考试内容,只考虑考试分数,考试项目大多为跑步、立定跳等身体素质达标内容。除了部分学校开设足球特色项目之外,我国很多省市的初中阶段体育教学项目单一,由此又出现了跟风教授足球的“同质化”现象。此外,初中也是学生体育文化观念生成与发展的敏感期,通过参与不同形式的体育项目,可以满足学生体育文化差异化需要,加深其对体育的了解,引发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为高中、大学体育参与乃至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
4.发展创设情景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丰富的活动,能提升情境问题的解决能力。教学模式作为体育教师串联教学方法、承载教学内容、体现个人教学思想的媒介,有其对应的理论基础,并对教师课堂实践发挥着指导作用,体现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准。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体育教师创设情境丰富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情境问题选择的多元化,要求课程模式兼具生产性、社会性与情境性,唯有体育学习成果与真实情境相似、相近、相连,方可使学生通过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将其切身体验所得内化为素养,推动智能的多元发展,促进核心素养培育的落实。当前,国外推行的运动教育模式、个人和社会责任教学模式与领会式体育教学模式等均具有很好学习和参考价值。国内学者推行的建构主义课程模式和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等也有很好理论构建与现实推广基础[11]。
5.采用立足项目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与“学”之间的桥梁,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途径。在体育教学中,不同专项背景和运动经历的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经验存在差异,教学对象和教学模式不同,容易产生教学方法选择的困惑。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需要体育教师立足于项目特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并综合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和运用具有体验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随着全国体育教育第八次课改的持续推进,体育教师单一、被动的程序式教学方法逐渐减少,自主、合作、探究的发现式教学方法日益增多,多元教学方法推进了体育课程从掌握知识的“学科本位”向强调学生发展的“以生为本”的转变。由此,体育教师应熟悉所教项目的内容,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劣,灵活运用讲解、示范、纠错等方法。
6.实行关注发展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促进学生发展。不能沿用以往一刀切式的评价标准,克服对体育学习评价的固定化局限,打破依赖某单一评价标准或评价工具的单一化思维框框,施行多元化教学评价。如课内课外相结合、学习与训练相结合、课堂考试与课外达标相结合等。同时,将教师、学生纳入评价主体,实现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的“主体间”评价。在评价内容上,既有课堂运动技能的评价,也有训练比赛中体育精神的评估,更有平时健康行为的考察。在评价节点选择上,将日常课堂考察、考核与期末考试相关联。在评价方法上,注重过程性评价运用,降低终结性评价权重。在评价维度上,除了对显著知识、技能进行评价外,更关注隐性的品质、精神、态度评价。同时,要注意学生性别、个体间差异,构造多层面立体式评价体系,并对相应层面的评价结果进行详尽阐述,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二)体育教师质量提升的多元化策略
1.优化初中体育教师能力培养结构。由于我国长期存在体育教师短缺现象,教师资格准入标准低,教师教育能力得不到保障。我国初中教师准入学历为专科,入职门槛偏低,这与一些国家将小学至高中教师准入学历定位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要求相比存在差距。又因为体育资格考试的理论要求与现实体育教学脱节,导致缺乏针对性教学实践所需要的课程开发、教学实施、课堂管理、测验评价的有效考核。改变这种现状,要增加综合院校、师范院校、体育学院等体育教育专业招生人数,扩大预备体育教师人才培养基数。结合体育核心素养开发相应的配套课程体系,通过课程研修、教育实践、教育实习等途径,提升预备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同时,需要加强对参加体育教师资格考试的社会考生实践能力考察,以保证其能胜任初中体育课程教学工作。
2.拓展初中体育教师人力资源的供给渠道。当前,构建教师来源多元化渠道是解决初中体育教师人力资源不足的可行途径。在具体实施办法上,应通过校内校外结合、专职兼职结合、校内其他学科辅助、城市农村交流制度等多种渠道,积极增加体育教师师资。当前,中学学校内部的非体育教师中不乏体育爱好者,个别还达到了准专业甚至是专业技能的水准。鉴于这种现状,初级中学应发展一些具有体育特长的其他学科教师,扩充初中体育教师队伍,保证基本体育课堂教学。同时,要聘请具有较高理论素养与训练水平的教练或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3.激发初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激活初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应从团队专业发展和个人专业入手,自觉实现专业动力提升。首先,学校应重视体育教师专业团队建设,出台相应制度,保障相关教师接受“体育教师培训中心”“体育俱乐部”等机构的培训。其次,建立“一专多能”的教育培训机制,提升体育教师的能力,扩展项目迁移能力,提升教学能力,完善体育教师知识结构。再次,提供平台,支持体育教师个人能力发展,唤醒老师的专业自觉,掌握新的专项技术,逐步扩展体育项目数量。老师不仅掌握本专业技术,而且其它项目也能教、会教,要主动担当改革的重要任务与责任。
结 语
核心素养的培育应顺应社会发展和初中学校体育改革需要,符合初中阶段学生对体育学习与运动参与的个性需求。初中体育教师应紧扣体育核心素养基本要求,掌握体育课程要素,尊重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注重自身教育能力的提升。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多元化”初中体育课程改革,必将为初中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机会,创造更为适切的健康发展教育环境,促进中学体育教育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