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探索

2022-03-29卡得力亚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研究性课题学科

卡得力亚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育期间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保证在一定程度上突出研究性学习。提出地理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目标的整合、地理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内容的整合、地理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整合,进而对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整合进行反思,给国家培养与现代化社会相符的创造型人才,推动国家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整合分析

前言

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和社会选择合适的课题,确定了探究的主题,参考学科的规律与特点,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研究性、开放性学习,有利于学习知识并应用知识,及时化解存在的问题。处于新课改背景下,要尽快整合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这是教师急需处理的问题;教师依托地理教材,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精准把握地理教学课堂,优化地理教学质量。

一、地理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目标的整合

就高中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点分析,把高中地理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融入到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特点中研究,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自身乡土地理的了解,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等,养成爱国情怀,提高对家乡的归属感。

比如:选择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为“华夏第一镇——盛泽地区旅游开发方向设想”,这个课题要研究旅游开发,是高中地理教材中重点的地理知识;设计旅游开发的方向是由当地的自然地理特点与人文地理背景决定的。盛泽地区在太湖平原,位置比较开阔,有大量的雨季、气候温暖,有充足的桑蚕业,可以建立以丝绸为主的特色工业,使之发展为盛泽地区的主要产业,进而营造极具特色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而且当地的自然、文化旅游资源比较充沛。

这个课题的研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引发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提高其对当地乡土的情感,容易普及情感教育;丰富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通过化解实际存在的问题,提高其解决事物的能力。其实就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或是研究性学习都归为综合实践课程,确实贯彻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达到了教学整合的目的。

二、地理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内容的整合

想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基本都是要通过学科课程教学进行,确定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学科知识、技能与必备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才能顺利尽进行。研究性学习涉及的领域很广,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关于自然、社会与生活的问题,不过具有较高综合性的学科还是保证了与各個学科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在理论层面分析,就要认可研究性学习带来的作用,而且不要忽视了课堂教学发挥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尽量要避免把研究性学习作为课外活动单独设置,导致把重要的学习方式排离在学生学习的渠道之外,这就需要把地理教学课堂与研究性学习融合到一起,推动教学的进度。

高中地理教材中设计了很多的活动、案例与阅读材料,把这些使用到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课堂中,还要把社会生活与地理教学课堂结合到一起体现研究性学习。高中地理教材中每个章节都设置了一些问题,像能不能使用南极的冰水化解阿拉伯缺水的情况、怎么看待农民工、你会选择在城市还是郊区居住等,针对每个章节中的知识进行总结,进而归纳整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高一地理教材中的“全球气候变暖”内容,大部分学生在地理课堂教学期间学习了天气与气候相关的知识,吸引其对天气变化与天气的特点产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的时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气象观测,看学校所在的地区是否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并在课堂中给学生提出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话题,与学生经过讨论最后确定了具体的研究课题与内容。

三、地理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整合

提高高中地理教学中研究性与研究性学习中的指导性学习,保证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整合。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使用研究性学习经常使用的文献法、调查法等方式,当然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还可以采用传统课堂中使用的比较法、案例法以及归纳法等。例如:确定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为“绸都的CBD之梦——浅谈盛泽地区CBD建设”,而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城市与城市化是主要的人文地理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城市化概念、标志、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等内容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阐述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这一部分内容完成之后,可以在课堂中使用几分钟的时间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刚学习内容的掌握,结合现有的教学条件,分析实际存在的问题,结合案例让学生合理运用刚学习的地理知识。

四、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反思

1.转变教学方式

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关于“行星地球”与“大气”的内容专业性较高,整个章节学习难度很大,在实际的地理教学课堂中学习的兴趣不足。假如教师无法保证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反而照本宣科,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学习,可这样的地理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在实际的地理课程中能锻炼能力的机会稀少,仅有记忆力可以提升,而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没有任何的变化与发展空间。

文章提出在地理教学课堂中把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是这个地理教学课堂的引导者,还是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与协助者。对于高中必须教材中设置的“行星地球”与“大气”等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需要让学生根据在实践活动中观察活动课题、校园气象站的气象观测活动进行学习;教师及时给与活动引导学生顺利完成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流程,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发现不同的问题进行指导,把这些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有利于锻炼教师的临场反应能力。不过教师要注意的是,要对研究性学习课题有合理的把控能力,学生作为研究性活动的主体,更是实际操作者,而教师是研究性活动的协助者与引导者,在观察研究性活动与实际的课题偏离或没有意义的学习时,对学生及时引导,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与不足;尤其是在地理教学课堂中组织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要充分使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把握每个研究性学习的环节,根据研究的主题顺利进行研究。

2.培养团队意识

初中学生大部分的研究基本是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课题的本质就是为了锻炼学生地理学科的思维与学习研究方法,便于更好地运用,提升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养成科学的发展观。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寻找资料、制定计划、选择研究方法、整理结论,在收获的研究成果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学生还要在地理教学课堂中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锻炼自主学习,在以小组为单位的课题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根据研究活动的每个环节,与组内的学生完成预期设置的研究课题,容易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提高竞争学习能力。

3.倡导自主学习

新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自主去探索并研究要学习的相关知识,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地理课程有着较强的学科性、知识量大、难度高,地理教材无法把自然现象、科学原理与社会生活规律做到面面俱到,可研究性学习却可以避免这个不足。自然灾害是高一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需要搜集常见的自然灾害种类与相关的图片,对学校的师生使用调查问卷,看师生对自然灾害的了解情况,探索避免灾害的办法。高中必修教材中关于自然灾害的仅有台风与寒潮的案例,学生需要在大量的图片、资料中搜集、提炼、整理学科知识、规律、结论,只有确定了最后的研究成果,才能清楚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间的互补关系。

参考文献:

[1]陈梅.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的整合[J].名师在线,2018(30):32-33.

[2]吴静.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探索[J].地理教学,2016(14):29-31.

[3]吴静.项目型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整合策略[J].高考(综合版),2015(05):34-35.

猜你喜欢

研究性课题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超学科”来啦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