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与运用

2022-03-29白冉月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白冉月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教学课堂上,要求学生要能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认真完成学习任务。为此,教师要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启发,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開放思维和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的“再创造”,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策略

数学是一门以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综合性理论学科,它涉及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教师与学生不能进行深层次的互动和交流,势必会造成教学效果事倍功半。高中生智力趋于成熟,但由于“惰性”心理作祟,他们有时会表现出不愿配合教师教学、不愿主动思考问题等情况,导致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而问题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有效地解决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使学生摆脱了只依靠教师讲解知识的学习方式,获得更多的自主解决问题的空间,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外化于技、内化于心。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存在的不足

首先,未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大多数教师都“以分数论英雄”,只重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难以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和消化数学知识。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不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所以尽可能多地采用了“知识讲解”的方式传授知识,导致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

其次,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存在不足。高中数学不仅知识面宽,而且学习难度大,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大,所以在学习新知识时,需要不断温习旧知识,并从研究旧知识中汲取方法和经验,从而实现对新知识的深人性理解。但大多数教师迫于教学进度,不能充分考虑知识间的联系,导致温习旧知识环节欠缺,学生不能构建联想思维,常常出现思维逻辑混乱的情况。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与运用

(一) 设置问题悬疑创设问题情境

设置悬念会为学生带来心理刺激,学生会产生“一探究竟”的心理,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计具有悬念化的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得学生能够在疑问中急于求知,从而构建活跃课堂。

例如:在学生学习“指数函数”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向学生提出问题:“现在我手中这张纸的厚度有0.1mm,我将它对折30次之后会是多厚呢?”学生纷纷表示无法完成30次对折,所以无法测量最终结果。教师在学生表示不可能的情况下说出精确数字,学生会百思不得其解,这时教师可以引入本节主题“指数函数”,悬疑的问题情境会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指数函数的图象以及性质之后,学生逐步理解了指数函数的定义,掌握了指数函数的性质,所以学生会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课堂一开始留下的悬念。

(二) 现实生活举例创设问题情境

大多数学生会从思想层面认为,数学是偏离生活的,是脱离实际的。同时,数学本身对严谨性和逻辑性的要求又让学生们精神疲乏,畏手畏脚,使得学生们往往陷入数学特别高深莫测、难以学懂的困境中。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把书本上的死知识和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将各种数学公式落实到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

比如,在学习“函数”的时候,可以举例威尼斯的马尔克广场:广场一处有一座宽82米的教堂,教堂周围场地开阔,因此常常有很多游客在这里做游戏。他们先把眼睛蒙上,然后从广场一端走向另一端,看谁能看到广场的正对面。结果这段只有175m的距离,没有一个游客能做到。后来还是一位挪威的生物学家通过列公式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你们知道是怎么解决的吗?通过这种生活实例,来带入函数的知识点,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更加能激起大家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们理解并储存知识点。

(三) 道具模型设置创设问题情境

思维和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由动作思维到形象,再到逻辑思维的过程。大多数时候,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抽象的问题,无法理解,老师又只能依靠描述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行在脑子里展开空间想象。然而这种方式往往收效甚微。此时,利用道具模型来辅助思考,就显得十分必要。

比如,学习“椭圆”时,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实验:用两颗图钉将一根细线两端固定,再用铅笔把线拉紧,笔尖在纸上慢慢移动,则可以画出一个椭圆。然后再让同学们思考,这样的方法是否一定能画出一个椭圆?这两个图钉固定的点有什么特征?细线长度等于图钉距离时,轨迹是什么?细线长度小于图钉距离时,轨迹又是什么?等等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们自己动手,主动思考。

(四) 游戏故事娱乐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问题情境的设置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唤起学生们的思维,从而让学生进入探索者的角色,去研究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情境的形式并不是自发的,而是老师们为了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去有目的地设置的。因此,在教学某些内容的时候,老师们可以让问题的提出更加有趣一点,让课堂妙趣横生,让学生们在自然轻松的气氛中进入思考状态。

比如,在学习“等比数列”的时候,老师可以举例:咱们周末很久没有好好休息过了,这样,现在开始的一个月里(30天),你们除周末外,每天额外做点题,第一天做1道、第二天做2道、第三天做4道……以此类推,每一天做前一天的两倍,然后咱们未来4周的周末都不上课,不布置作业。你们算算看,觉得划算吗?通过这样的方式,先将同学们的兴趣提起来,然后再顺便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计算一共需要做多少题。这样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相信更能提起大家动脑的兴趣。

三、结语

总而言之,问题情境模式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保障,教师应该学习新课改教学要求,在问题情境课堂中启发学生,借助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也会在问题的引导下逐步增强自主探究的能力,有效培养自身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促进自身的综合成长。

参考文献:

[1]黄艳玲.陶行知教育思想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1, 6(10):2.

[2]叶春林.新高考评价体系导向的高中数学创设问题情境——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第一节课的设计为例[J].福建中学数学, 2021(12):4.

[3]李保臻,陈国益,巩铠玮.高中数学新教材中"数学建模"问题情境的比较研究[J]. 数学通讯, 2021(10):8.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