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省视域下河南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2022-03-29蔡向阳
蔡向阳
摘 要:村落是以传统农耕文明为文化背景,以地缘和血缘为建构和基础形成的聚居形态。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将河南传统村落的文化和地域自然特色相结合,通过制定科学规划、凸显村落文化特色、活态开发等方式,凸显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与自然生态特征,实现河南传统村落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从而为实现传统村落的振兴奠定基础。
关键词:文旅融合;传统村落;振兴路径
村落文化形态是与城市和现代工业文明不同的文化形式,是与农业耕作文明相关联的一种文化形态。河南处于我国最早的旱作农业生产区,使得河南较早就形成了村落文化形态。在近代工业文明兴起之后,由于工业文明相对应的城市文化兴起,村落文化与城市文化形成了两种对比较为明显的文化形态,这两种文化形态本身的差异性造就了村落文化对于城市以及其他文化形式具有极大的文化吸引力。但同时随着河南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文化对于村落文化侵蚀的风险也日渐突出,村落文化形式出现了与城市文化趋同的倾向,文化的趋同在城乡差距缩小的背景下,本身也成为一个不可扭转的趋势。村落文化作为河南农耕文明中最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对其进行科学的保护,在城镇化的背景下为其保存、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突出保护其农耕文化的特色,尤其是在打造文化强省的背景下,对河南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能够提升传统村落文化的活力,实现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从而突出其作为河南传统文化底色的地位。
一、河南传统村落的文化结构
河南传统村落文化是以民俗、民间技艺以及语言文化、社会结构等要素为一体的复杂系统,其中被关注较多的是民俗,对于民间技艺、语言文化和社会结构则关注较少。河南传统村落的民间技艺实际上也是河南传统村落最为特色的文化形态之一。历史上,河南传统村落以手工为主的技艺形态非常丰富,钧瓷、木版年画、泥泥狗等都是其中优秀的代表。其本身的生产过程都是与河南传统村落文化直接关联的。最为明显的是木版年画就是与村落建筑形态直接相关的。木版年画作为河南传统村落门神文化的一个类型,经过了长期的历史演化,在明代成为开封一种最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形态。河南传统村落的社会结构同样体现在农业文化中“熟人社会”的特色,村落聚集定居的方式决定了从邻里横向和家族纵向双向构成了村落最基础的社会文化结构。
河南村落文化的农耕特色。村落与城镇的分工在传统社会结构中已经存在,村落以农业耕作为主,城镇则先是以商业,之后随着工业化的兴起,形成以工商业为主的文化形态。因此河南传统村落文化的形成深深受到了农业生产的影响,整个文化结构、民俗、节庆都是以农业生产季节性的规律为主,节庆民俗的形成也与农业生产存在较大的关联,甚至就是为了农业生产而设立的。另外,节庆、民俗中的各种仪式化的活动,表达的还是在传统社会中民众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以及农业生产顺利、保佑家庭成员平安健康等美好的愿望。
村落的建筑文化形态。在传统村落的文化形态中,建筑文化也是河南传统村落文化的最具标志性的文化形态之一。传统村落建筑的形成,一方面在于传统文化中强调对称,与方方正正等观念有关联,造就了河南传统村落建筑的格局大多数采取的是坐南朝北、东西厢房的院落结构,房屋形制较为方正。另一方面在于传统村落的建筑也多与地方的自然环境相关,多采取木质或是石头、土坯、茅草等作为建筑材料,之后逐渐出现砖瓦结构,直到现在出现大量的钢筋、砖瓦混合结构建筑。这使得村落构成了一种完全与城市和现代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态,从中不仅仅能够感受到河南地域文化的特色,更能够了解到河南村落发展的历史。
二、文旅融合背景下河南传统村落振兴可行性分析
首先是解决了乡村发展的各种资源问题。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中,河南传统村落的发展现在出现了巨大的困境,传统的农业耕种方式已经不能为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全部的产业支撑,传统村落的发展亟需新的产业发展模式的注入,从而为传统村落提供一种既不改变文化模式的产业发展支撑,同时又能够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投入。因此,需要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尤其是传统村落内部的资源,走特色内生发展之路,文旅融合将传统村落的保护融入到旅游开发中,在对传统村落文化进行保护的同时,引入体验旅游等多种旅游开发方式,能够最大限度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同时,对其进行旅游开发,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不足。
其次是将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引入到传统村落,为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在城乡二元发展模式下,河南传统村落发展相对落后,传统村落在发展中对于村落居民本身在逐渐地丧失吸引力,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远离传统村落,去城市就业。这让传统村落的发展失去了最根本的人的资源,人才的流失造成当前河南传统村落普遍存在传统农业生产缺乏人才支撑,甚至出现大面积的土地撂荒的状况。人才的流失不仅仅让传统的农业发展失去了现代化转型的动力,同时也使得传统村落文化失去了人文化主体的要素,导致传统村落文化民俗活动消失、传统村落建筑年久失修、传统村落文化难以实现代际传承,这些都成为河南传统村落振兴面临的较大困境。传统村落文旅融合的开发模式,则能够提升传统村落内生发展的吸引力,能够为河南传统村落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将村落的人才保留下来,解决村落发展过程中人才的不足,提升传统村落的吸引力。
最后是为传统村落文化的展示提供新的契机。目前传统村落的发展动力不足,一方面是农耕文化向工业化转型所必然面临的趋势,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传统村落文化的基础村落社会结构的改变,导致传统村落文化失去展示的舞台。而当代河南传统村落文化的发展就面临其应用性不断失去的困境,人口的流失、生活方式的改变、生产方式的转型这些都导致传统文化出现了较难与当代传统村落社会结构相融合的局面。破解这个困局的方式不是要将河南传统村落的发展拉回到传统的發展模式下,改变传统村落的工业化转型方向、让民众回到传统的居民方式,而是要为传统民俗的应用性,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应用性价值”的展示。文旅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就是最佳的选择路径,通过这样模式的融入,能够为河南传统村落文化提供新的展示的舞台,让其“应用性价值”得到重新的展示,从而保证河南传统村落社会结构中的生存空间的同时,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一个新的发展路径。
三、河南传统村落文旅融合设计
首先是突出村落文化的特色。河南村落文化的特色是文旅融合开发的基础,在文旅项目的设计中必须强调村落所具有的文化特色,而不是当前村落文旅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整齐划一、无差别化的设计。否则,这样的开发既不能形成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文旅项目,还会对村落的传统文化、自然资源造成不可逆的破坏,缺乏有针对性地展示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因此,河南传统村落在文旅融合开发的过程中,首要强调的就是对于项目设计的特色性进行筛选。一方面,以河南传统村落的文化为基调,立足村落的文化内容,设计符合村落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不仅能凸显出传统村落的文化特色,增强文旅项目的吸引力,同时也能为文旅项目增加更好的文化内涵,实现差异化发展。另一方面,河南传统村落采取文旅融合模式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村落文化,这是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开发的基调,其文旅项目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不能脱离传统村落的文化特色,更不能照搬其他村落的文旅项目。
其次是静态展示与活态传承相结合的方式。村落文化文旅项目设计的静态展示,是游客通过观摩村落的特色文化项目,通過静态的实物、影像等方式,将村落的文化内容进行详细展示。而活态传承,则是以设计更多村落的特色文化参与体验项目,将游客的文化旅游过程与村落社会本身进行短时间的融合,让旅客能够完全融入到村落社会当中。静态展示和活态传承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加充分地展示河南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对于大多数的传统村落而言,到目前为止它们仍然是乡村广大民众的聚居场所,村落文化依然是通过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表现出来的,因此文旅项目的设计以不能改变传统村落的当前社会结构状态为前提。
最后是将文旅融合与村落振兴相联系。在文旅融合开发村落文化的同时,更要强调村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河南传统村落的发展是村落文化传承的基础。因此文旅融合项目的开发,需要更加关注村落长期的高质量发展,强调在传承村落的特色文化、保存原汁原味的村落文化的同时,增强村落经济的活力,将文旅项目融合到村落发展的经济结构中,与传统村落的农业生产方式相结合,共同促进乡村社会的经济发展。同时,完善传统村落的公共服务体系,改善传统观念中将村落与落后、脏乱差等同的观念,完善传统村落的居住环境和公共设施,让当地村落的居民不仅能享受更加美好的居住环境,也能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还能吸收更多的游客增加自身的收入。此外,必须提升传统村落对人才的吸引力,为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总之,传统村落文化是河南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文化强省的大背景下,寻求繁荣传统村落的文化路径自然也能够为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文旅融合产业的形成则能较好地解决传统村落当前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实现对传统村落文化进行传承性开发的同时,既保留传统村落的文化特色,又为其注入当代传承发展的活力,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村落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状况,为传统村落发展提供一种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也为实现河南传统村落的振兴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罗艳,李泽田.古村落村旅融合发展对策探讨——以世外桃源村为例[J].商业经济,2022(01):143-146+189.
[2]杨昀,贾玎.农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古村落乡村振兴路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15(05):19-24.
[3]奉美凤,余大生,马林.文旅融合背景下古村落文化与老年游学的关系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2):166-169.
基金项目:2022年度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软科学研究)研究项目“文化强省视域下河南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2400410216)
(作者系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乡村旅游、高校体育教学、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