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粉圈话语与粉丝身份构建研究

2022-03-28王冠男刘风光

东北亚外语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易烊千玺偶像身份

王冠男 刘风光

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大 连 116044 中 国

一、引言

近来娱乐圈重大事件频出,其中部分事件发生在粉丝群中,一时间粉圈内何为秩序与规范成为当下社会热点问题。中央网信办秘书局于2021年8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里明确提出规范粉丝群体账号、严禁呈现互撕信息、清理违规群组版块等规定。的确,粉丝文化已经出现“去边缘化”特征,粉圈已经成为融媒体时代参与式文化中最为重要和活跃的主体之一,其运作机制、话语行为以及其他形式的内容产出,社会影响意义重大,值得社会广泛关注。

粉丝是英文"fans"的音译,广义上指某一明星艺人、明星组合、明星cp、网络红人或某平台博主的追随者和喜爱者,或是某作品、物件、风格等的狂热爱好者。本文使用狭义上的定义,即娱乐圈中某一明星艺人的追随者和喜爱者。不同粉丝形成各自不同的圈子,即粉圈。粉圈(fandom)又名饭圈,是同一从属粉丝群体在网络平台上或线下聚集进行交流共生而形成的群体体系。在网络新媒体发展迅猛的时代,粉丝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对话交流,展现出其特殊的话语现象与特征,形成了独特的粉圈群体文化,并深深地影响着社会其他群体。本文旨在对国内粉圈的话语特征进行描述,并基于话语特征对其所映射的粉丝身份构建和身份认同进行分析,以期为上述粉圈管理问题提供一定解决思路。

二、研究背景

中国粉丝发展大体经历了20世纪80、90年代港台“追星族”、21世纪初“超女粉”和“偶像养成系”粉丝时代的过程(杨盈龙 冯应谦,2019),其中与超女相关的2005年被认为是“饭圈”元年(曾庆香,2020),2018年被认为是“中国偶像元年”(吴炜华,2020)。国内对粉丝的研究逐渐随之而生。

以“粉圈”“粉丝文化”和“粉丝身份”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CSSCI和北大核心等重要期刊检索,得到有效文献共159篇(截止2021年9月8日)。经整理发现,自2006年至2015年之间的粉丝相关研究文献基本每年都在10篇以下,从2016年开始文献量相对增长较快,2019年以后每年超过20篇。研究内容包括宏观和微观层面,如对粉丝文化的历史发展和总体特征的研究,某些特定粉丝群如鹿晗、TFBOYS、王凯、王菊、K-pop粉丝群的研究(蔡骐,2011;侯雨 徐鹏,2019;杨盈龙冯应谦,2019;吕婉琴,2021)。研究角度包括媒介技术、性别、情感、消费、价值取向和舆论引导等(吴炜华,2020;晏青 侯涵博,2021)。

粉丝文化是理解当代文化的重要视域,得到了国内学者的重视,但综上所述发现,目前国内从话语特征及其映射的身份构建和身份识别角度对这个群体进行的研究还比较欠缺。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与社会是一种复杂的“共变”现象。社会变化引起语言变化,通过语言也可探究社会生活各要素变化。语言是个体、群体身份认同表征(吴茜,2021),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通过语言的使用来表示归属的身份认同(周庆生,2016)。可见,以语言和身份构建和认同角度作为切入点分析粉丝文化非常必要。目前国内学者们借助不同语言学流派的理论对国内很多群体的语言和身份认同做了研究,包括社会语言(方言)、教育语言、农民工(移民)语言、少数民族语言和海外华人语言与认同关系的研究(周庆生,2016),但仍然缺乏从语言与身份角度对粉丝群体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以布舒特和霍尔的身份认同理论为理论框架,尝试对国内粉丝话语特征和身份构建、身份认同进行分析。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主要探讨两大方面问题:当下中国粉圈用语存在哪些特点?粉丝身份如何在语言使用中得以构建和认同?

研究目的在于探究语言在粉丝身份构建中的表征作用;探讨粉丝如何构建完善有效的个人及社会身份,创造粉圈健康发展氛围,树立积极向上的粉圈群体形象;呼吁粉圈通过积极言语传递正能量,构建与圈外其他群体间和谐积极的共生环境,从而推进粉圈健康有序地发展。

本研究使用的方法是人工语料库统计方法,统计微博粉圈话语语料,以布舒特和霍尔的身份认同理论框架为指导,结合定量与定性的方法对语料体现的语言特征进行描述和阐释。根据艾漫数据与微博数据中心联合发布的《2018粉丝白皮书》,微博是娱乐粉丝聚焦的主战场,因此本研究将微博作为语料来源,其中粉圈话语具体案例将以易烊千玺粉丝群体用语为例。

四、粉圈话语语用现象及特征

(一)粉圈常用语言形式和类型

1.粉圈专属意义词汇

在粉圈交流中,粉丝常使用一些具有粉圈专属意义的特殊词汇。其中常见名词有:团粉、唯粉(wf)、毒唯(dw)、私生(ss或ssf)、cp粉、黑粉、僵尸粉、活粉、粉头、杠精、小透明、前线、炮姐、人设、路透、番位等;常用动词有:安利、打榜、反黑、控评、拉踩、踩一捧一、互撕、糊、洗白、营业、发糖、发粮、嗑糖、爬墙、嗑cp、圈粉、遛粉等。举例说明上述词汇使用方式。在微博上手动搜索“拉踩”得到搜索结果之一:“有些人一遍遍拉踩对方,成天打着cp粉的名字实际是个毒唯,总是误导新粉,挑起三方粉丝互撕……”。

与此类含义相似的词语源于日韩粉圈文化,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引入我国后不断发展完善,逐渐体现本国特色并在粉圈内根深蒂固。这类专有词汇形成和发展与粉圈不断变化的结构及粉丝与偶像关系链中的各元素的存在密不可分,大部分仅在圈内交流时使用而不受用于日常生活。

2.缩略词

第一种缩略词包括某些中文词汇对应的汉语拼音缩略词,如awsl/wsl(啊我死了、阿伟死了)、yyds(永远的神)、ssmy(盛世美颜)、szd(是真的)、gkd(搞快点)等。此类词前通常直接叠加偶像姓名使用,如“易烊千玺yyds”“某某(cp名)szd”等。第二种缩略词是偶像名字缩写、粉丝团名称缩写、媒体名称缩写、敏感词缩写等,如yyqx(易烊千玺)、qzh(千纸鹤)、aqy(爱奇艺)和lc(拉踩)。第三种缩略词是使用英文作为简称的词语,如打call、C位、vocal、he(happy ending)/be(bad ending)等。第四种缩略词是特殊昵称的表达,如媒体公司的昵称(比如腾讯视频又称鹅厂)、粉丝给偶像的昵称、粉丝昵称(如易烊千玺粉丝被称为千纸鹤、鹤、纸鸟、znjj)。

上述缩略语在粉圈中大量被使用,但由于涉及缩略语的原创微博讨论量无法计量,因此本文以在微博平台上进行的相关话题搜索的结果进行说明。以“yyds”和“szd”两个缩略语为例,手动搜索并统计出实时数据(截止2021年6月)“yyds”相关话题共332个,“szd”相关话题共187个。提取其中6个热门话题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微博平台粉圈缩略语使用数据

3.偶像亲密称谓语

粉丝将偶像视为亲密身份,因此其对偶像的称谓话语也展现亲密关系,如对偶像的“老公/老婆”“男/女朋友”等称谓展现了恋爱或家庭关系。在双方及大众都默许的前提下,为了娱乐和满足粉丝内心需求,粉丝以此类称谓语展示其与偶像的所属关系,并使自身的发言达到在网络平台中构建粉丝身份的作用。

4.应援语、控评、安利及反黑等话语

最能明显识别粉丝身份的是各粉圈内不同的应援口号。不同明星有约定俗成的官方粉丝应援口号,通常具有特殊含义。粉丝熟记口号,当与圈内人交涉时口号可作为粉丝的“身份证”,可以方便快捷地识别互相的粉丝身份,在“多方交战”时也能找到自己的同盟。如易烊千玺应援口号为“一心一意,易烊千玺”,迪丽热巴的应援口号为“吾心向迪,永不分离”。

粉丝控评或称“空瓶”,指操控评论,粉丝通过点赞回复帖子或微博评论区中的正面评论使其成为前排的热门评论,使消极评论消失在前排,达到控制明星相关新闻下的评论走向的目的。以易烊千玺粉丝在某广告宣传微博评论区的控评为例:“@烊家军:#易烊千玺蒂芙尼全球品牌代言人# 时间中游走,拨动贝斯,凝神速描,挥洒迷人魅力,凝聚时光力量!@TFBOYS-易烊千玺”;“ @千家无名氏:#一心一意,易烊千玺# #易烊千玺#流转指尖璀璨,刻画摩登时代,少年专注美好,展现纯真模样。@TFBOYS-易烊千玺”。此类控评话语通常安利功能较强,文字赏心悦目,是各个粉丝圈具有共性的话语形式之一。

粉圈文案的安利性为粉丝说话的主要目的及特性,因此,安利话语在各类话语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反黑话语则多种多样,根据黑粉攻击程度的不同,粉丝应对话语的使用方式不同。如无端攻击长相及作品时,会有以下反黑文案出现,如“千玺的长相被无数摄影师夸赞,作品也获无数前辈导演、演员认可,17岁拍摄的第一部作品票房15.5亿,因此成为金像奖最佳新人奖及无数奖项得主,请问您家正主获金扫帚奖怎么没去现场领奖?(金扫帚奖专为烂片评选而设)”。如有对家粉丝进行人身攻击,粉丝则会站在人道的一面写出下面反黑文案,“xxx家粉丝攻击我家素人粉丝身材长相,使用不堪的恶语网暴他人,屡次侵犯到我家粉丝的权益,请向受害者道歉,好自为之。”若遇更甚者,粉丝便以法规回应:“@千家守护团:该博主恶意曲解事实,挑动对立,发表与事实完全不符的侮辱诽谤言论,制造事端,激化矛盾,引导饭圈粉丝互撕谩骂相互攻击。严重违反《微博社区管理规定》,严重破坏网络治安环境。请尽快严肃处理,谢谢!”

(二)粉圈语用特征

1.普遍性、系统性、规律性

上文提及的粉圈语言形式和类型在不同粉圈内广泛使用,充分映射出粉圈内部话语具有较强的普遍性。普遍性使粉圈话语逐渐程序化和体系化,呈现出系统性和规律性,如控评文案、反黑文案、安利文案等,其模式在不同粉圈中都大同小异。粉丝话语的感情色彩及格式也呈现系统性和规律性,如偶像新物料发布后,粉丝蜂拥而上赞不绝口,自觉附加相关话题,增加热度。

2.高度的统一性、集中性、巨量性与引导性

在普遍性、系统性、规律性前提下,粉丝话语又具有高度统一性和引导性。粉丝群体在网络上活动时常利用此特点进行大规模的文本粘贴,大粉号召所有粉丝进行控评,指明用大量相似的话语集中安利偶像正面内容,也反击对偶像的负面造谣。为了达到效果,粉丝采取以量取胜的方法压倒舆论,在平台发布高度统一集中的内容,其大部分内容为客观描述偶像业绩、品行、相关事件背景和正向的主观夸赞,但不排除极少量反向引导的极端情况。量变最终引起质变,粉丝高度统一的言语具有较强的导向性,能引导舆论,在弘扬偶像正能量时能有效、快速地传达内容。

3.实时性

粉丝若想在舆论中占有优势地位,从而发挥其话语使用量大且统一的导向性优势,就必须保证其话语的实时性。和普通网民在网络热点浪尖上冲浪时间相同,粉丝在宣传、安利、反黑、控评上必须实时跟进,争分夺秒。如此,粉丝才能在舆论中抓住主动地位与负面言论抗衡,只有少部分粉丝群体能在事件发生后期反击而占据有利地位。

4.表达夸大性

粉丝语言另一鲜明特征是表达夸大性。不论称赞与否,粉丝用语都较为夸张,效果十足。比如将偶像容貌夸大化形容,表达对其喜爱程度堪比甚至超过对配偶的喜爱程度。表达厌恶时,也夸大其词,将细节放大,猛开攻势。如用“神的孩子在跳舞!”夸赞偶像舞蹈好,用“是天使吧!”“我魂都飞了”“他(她)的笑容把我融化了”等夸赞偶像容颜。

5.敏感话题中用词严谨性

上文提及粉圈用语特点之一是缩略语的使用,而使用缩略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讨论敏感话题时规避风险的需要。大量数据在微博等平台运作,任何在平台提及的关键词皆成为数据流的一部分。粉丝讨论敏感话题时,若以全称提及,会增加该关键词的热度,进而增加与该话题相关的艺人自身热度,提高使其化身为焦点的风险。因此粉丝常使用缩写或隐晦的描述,避免自家艺人受到不必要的困扰或避免为对手提供热度。

6.排外性

粉圈用语也展现强烈的排外性。如粉丝与圈外人、路人或黑粉交涉时的话语有:“勿cue谢谢”“不喜欢就不要诋毁”“黑子都走开,你了解他吗?”等。粉丝试图将对方与自己偶像隔离开,以彰显自身既有身份。

五、粉丝语言与粉丝身份构建

身份(identity)是在话语中积极、动态地建构的。布舒特和霍尔将identity定义为“对自我和他人的社会定位”(Bucholtz &Hall,2005)。二人基于语言人类学各流派的语言和身份研究提出了一个整合的理论框架。本研究认为此理论框架的定位原则、指向性原则和关系性原则能够成为解读粉丝身份构建的语用原则。

(一)指向性原则

指向性原则(Indexicality)也译为指示原则(李成团 冉永平,2017),认为一个指向(index)就是一种语言形式,索引性是在语言形式和社会意义之间创造一个“符号关联”。此原则列出了认同建构的不同手段,如对身份类别和标签的公开提及、对自己和他人身份的隐含含义、使用某些与特定角色或群体有关联的语言结构和体系(Bucholtz &Hall,2005;李芳,2016)。

如上文所述,在粉圈日常对话中,粉丝会使用很多只有粉丝群才使用的词语来明示或暗示自己的身份。比如粉丝使用“对,我就是个杠精”“小透明一个”“跟着大粉走”等元话语明确指示自我身份。再如,粉丝常以其粉丝名自称或称呼其他自家粉丝,如易烊千玺粉丝:“作为一名千纸鹤,……”“鸟姐最棒”等。粉丝对自己偶像的亲密称谓也指示出了他/她和自己偶像的隐含关系,如“男朋友生日快乐@TFBOYS-易烊千玺”。

(二)定位原则

定位原则(Positionality)也译为站位原则。布舒特和霍尔指出,会话者可以通过站位在交际中表达评价、情感和认知倾向,将自我与他人定位为具有不同身份特征的群体(Bucholtz &Hall,2005;李成团 冉永平,2017)。定位可以通过语言行为得以实现(Du Bois,2004)。

1.“我是圈内人”与“你是圈外人”的站位表达

粉丝语言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即不论是哪个偶像的粉丝,他们的语言使用方式和特点都比较一致。换言之,他们用自己内部的“圈话”“暗语”来站位,以区分自己和圈外人的不同身份。

上文总结的粉丝语言的排他性也充分体现了粉丝的站位倾向。如粉丝与圈外人、路人或黑粉交涉时的话语:“不喜欢就不要诋毁”“黑子都走开,你了解他吗?”,其中“不喜欢就不要诋毁”“走开”等词汇、“你了解他吗”这个反问修辞手段间接地否定了对方的身份,而“黑子”一词直接地表达对他人的定位,肯定自己的粉丝身份。此时,身份建构者试图以解构他者身份的途径来建构自我身份,通常伴随排斥对方身份同化的话语。这充分体现了身份通过语言得以体现首先表现为使用者把语言作为对自己或他人的类别或标签,以对自己或他人所属进行标识(Joseph,2013)。

2.“我是这个圈”与“你是那个圈”的站位表达

不同粉丝群之间的交流,通过视点站位构建出交流双方归属不同粉丝群的身份。比如,“对家别炒cp了,请勿cue我家xxx”“对方粉丝故意撩架,无缘无故黑xxx,恶言相向,故意损坏xxx的名声……”“对方粉丝骂人在先却反咬一口……”“感谢xxx(一方粉丝昵称)对我家xxx的支持与照顾”。

3.“我们是同一个圈的”与“我是大粉”的站位表达

对于同一粉丝群内部粉丝交流而言,语言大多数情况下体现了趋同站位,如“跟着大粉控评,找自家评论”“鸟姐都是最棒的”“鸟姐不要给千玺招黑”等表明了同一粉丝群内部同一身份的契合与归属。

但粉圈内部结构逐渐演变至完备的过程中,粉丝内部话语权的分化逐渐形成,权力体系不断生成。粉丝中的一些“大粉(指微博粉丝数量大、在粉圈平台具有一定热度且影响力高、号召力强的粉丝)”的话语权以及权力携带的义务逐渐促使他们构建了粉圈管理者与领导者的身份。与此同时,被管理的其他粉丝也反向地构建出被管理者的身份。这种情况下,“大粉”和“小粉”的语言站位就发生趋异站位,体现出粉丝身份的多重构建特点。比如,“大粉”不断通过发表观点、号召做数据或应援等巩固自身话语权,如“见转三条”“速来!每人赞30个(评论)”“签到了吗?xxx数据做了吗?”“不做数据不贡献想要白嫖?还对得起他的付出吗?”“跟紧大粉控评,加热大粉的热门转发”。

(三)关系性原则

关系性原则(Relationality)也被译为交互原则(李成团 冉永平,2017)。此原则认为认同不是自主、独立存在的,要与其他社会成员产生关系的。这些关系之一是“相似和差异”,被称作“充分性和差异性(adequation and distinction)”(Bucholtz &Hall,2004;2010)。充分性是指若要对个体或群体作出相似的定位,它们通常不会、也不必完全一样,只要充分相似即可;差异性侧重认同的区分关系(李芳,2016)。

这一原则充分揭示了粉丝通过语言进行身份建构的过程。粉圈群体的话语有区别于其他群体的典型特点。也就是说,虽然每个粉丝都不同程度上有自己语言表达风格,但他们整体上体现出巨大的相似性,如上文总结的规律性、系统性、夸大性等几大特征。具体体现为粉圈专属意义的词语表达,如“有些人一遍遍拉踩对方,成天打着cp粉的名字实际是个毒唯,总是误导新粉,挑起三方粉丝互撕……”。这里的“拉踩”“cp粉”“毒唯”“新粉”等是群内“圈话”,在粉圈内广泛使用。再比如上文总结的缩略语、应援口号和安利用语等具有极大相似度的语言形式的使用,如“一心一意,易烊千玺”“吾心向迪,永不分离”,两个口号是不同偶像粉丝群的应援口号,但都利用了四字结构和修辞手段表达内心炽热的情感;“#易烊千玺冬奥主题口号推广曲# #一起向未来# 相约冬奥,共赴未来,歌唱精彩,活力热爱,冬奥加油!拼搏为梦想,一起向未来!@TFBOYS-易烊千玺”,这些安利用语也高度体现了粉圈语言内部相似特征。

总之,粉丝会使用具有共同特征的语言编码。因此,从圈外看来,他们的话语具有巨大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成为最直接、最有效地构建粉丝身份的途径。

当然,如果从“充分性和差异性”关系中的“差异性”角度看,粉丝话语与普通话语存在巨大差异的同时,随着粉圈文化越来越普及,粉丝在社交媒体的活跃让广大网民知晓更多粉圈基本用语,粉圈语言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与普通用语差异度逐渐变小,粉丝身份构建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但边界虽有模糊倾向,粉丝使用粉圈语码的频率却远远高于圈外个体,这种高频率使用高相似度语言的特点又使粉丝话语行为呈现相似性,构成了粉丝身份构建和认同的充分性。

六、对粉丝语言和粉丝身份建构的几点思考

粉圈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深深地影响着主流文化的发展。而话语是身份建构和认同的主要的途径之一,因此有必要对粉丝身份构建过程中如何使用语言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重视外在群体身份认同的监督作用,理性使用话语权力

外在粉丝群体身份认同是粉圈之外的任何群体,包括但不限于官方、媒体、普通人民群众,对粉圈的身份感知与观念看法,是基于粉丝群体在自身身份构建达成后传输给他者的形象上形成的。

与种族、性别等无法选择或控制的先赋型社会认同不同,加入“饭圈”是粉丝根据自己情感和意愿自主选择而形成的后致型社会认同。出于对同一偶像的强烈热爱,不同个体进入同一粉圈,当他们共同的偶像受到伤害时,他们对偶像的保护情感、对伤害实施者的愤怒情绪很可能瞬间被点燃,群起而攻之时言语很容易出现过激情况,形成网络骂战。部分成员利用粉丝身份盲目维护偶像,利用粉丝话语的一系列特征(如巨量性与引导性)无原则地发表言论,试图将舆论引向有利于偶像但实质上是错误的观点。其后果是不仅没有维护群体利益,反而损害了本群体的外在身份认同。外在身份认同在一定程度上是身份构建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官方媒体与各平台的营销号经常报道粉圈有关信息,评价粉丝行为,认同粉丝身份同时也在批判其身份。因此粉丝群体要关注社会反馈,避免粉丝身份构建的盲目性。

(二)珍惜内在群体身份认同的凝聚作用,构建团结向上的语境

粉圈内在群体认同体现在个人归属感与满足感、偶像与粉丝的双向陪伴和粉丝与粉丝的双向陪伴。对于每位粉丝而言,追星不仅是对偶像单方面的欣赏与追捧,还是一个与自己取向相谋和、心灵互通的伙伴相识、相知和相伴的过程。此时,粉丝在群体中产生了强烈且坚不可摧的自我归属感,比现实中的归属感更加长久也更加自由。粉丝陪伴偶像发展成长,偶像也陪伴粉丝度过人生中难熬的时光。如易烊千玺所说,粉丝与偶像相互注视,共生共存,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粉丝之间也在追星交流过程中从陌生变熟悉,成为彼此人生路上的扶持。

《中国青年报》报道过一篇易烊千玺的专访,他说,“‘追星’好像普遍被定义成追逐某种闪耀,但我认为艺人与粉丝之间从来不是从属关系,没有高低,而是一种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良性‘竞争’关系。或许也像隔空存在的同桌。”粉丝也纷纷表示“要一起成为优秀的人”来进行回应。内在群体认同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易烊千玺和粉丝之间的语言互动加强了这种凝聚力,构建出团结向上的语境氛围,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粉丝和粉丝之间,也要切记不要互黑或大粉以权力自居从而说话态度傲慢,而是要互相说以鼓舞话语,让强烈的个人归属感成为成长路上的助推器。

(三)警惕粉丝话语“场景”的社会效应,传播正能量

“场景”原指戏剧、电影中的场面,后被引入亚文化研究领域来表征某种具有地域性和“亚文化”特征的空间(闫翠娟,2019)。网络空间如微 博平台等是粉圈活动的重要场景,而这些网络社交平台已经走入大众生活,深深地影响着每个社会成员,因此粉丝要重视其活动场景的社会效应,尤其是对青少年的价值取向的导向作用,警惕自身言语,形成一股健康、正义的力量,产生积极的社会动力。

七、结语

本文描述了粉圈话语的特殊语用现象,如特殊词汇、缩略语、亲密称谓、控评和应援话语等,分析了粉圈话语的特性,如普遍性、体系化、含蓄性和排外性等,从语言和身份构建及认同关系角度探讨了粉丝身份构建过程。本研究为从语言角度探讨粉丝身份建构和认同提供了一定的可进一步延展的研究方向,但局限性在于语料需要进一步扩展,目前仅限中国粉丝群体探究,未将国内外粉圈话语特点进行对比研究。

粉圈话语的使用与发展都应朝正向引导的方向进行。在粉丝群体身份不断构建过程中,任何粉圈言语在保留粉圈特色的同时,都应当遵守社会原则和道德规范,这样才可以实现良好的外界身份认同和自我身份认同,最终形成有价值的群体构建。

猜你喜欢

易烊千玺偶像身份
大众偶像
偶像报
易烊千玺 少年的你,如此美丽
易烊千玺:此间仍少年
易烊千玺:逢凉野性,自在如风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出卖偶像
偶像们都恋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