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初中语文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2022-03-28王丽丽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领导力文本课程

王丽丽

新课程要求中小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支持者,成为教学实践的反思者和研究者,必须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提高课程领导力。实践证明,只有教师有了明确而坚定的课程意识,才能自觉关注课程实施与学生发展、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关系,引导师生共同探寻、理解课程的目标和理念,认识所设计的课程的意义,激励并带领师生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建设和实施,追求课程目标的达成。

语文领导力,一是指语文专业的领导,二是驾驭语文课堂的能力。语文核心能力是阅读与写作,语文领导力主要是阅读与写作领导力。语文教学中“领导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师生对话,体现的是教师驾驭课堂的领导力。

面对学生主体的对话参与,教师应该如何定位,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使课堂对话呈现出它的有效性,是我们的目标。

(1)教师要营造和谐对话。既然是“对话”,就要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学生认真阅读了课文,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与理解,虽然这些感受可能很小,很肤浅,甚至还可能很“怪异”,但学生敢大胆把它说出来,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讨论。对这点,作为教师,必须积极鼓励,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对话氛围:作为教师,必须学会理解学生,在鼓励中促进课堂的和谐。

(2)教师可通过导向和修正作用提升领导力。随着教师走出“一言堂”,我们在看到反对“标准答案”、主张“多元解说”这样个不容置疑的进步的同时,也看到了另种弊端。教学中,由学生说了算,所有问题都没了答案,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放任自流,教师成了不说了算,教师成了不讲任何原则的“好好先生”。不管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怎样,都是一味地赞扬鼓励,这只能表明我们讨论话题的无聊,思想情感交流的虚伪或是互动水平的低下,只能说明我们教师的无知和失职,教师不是一个旁听者,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倾听者,而必须是一个有效的领导者。

作为课堂教学对话的“主持人”和参与者——教师。我们的课堂对话尤其需要教师的掌控、引导,而不是让学生打着“自主探究、个性化解读"的旗号任意走弯路。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点拨,加以暗示,引导学生回归到文本中来,而不能刻意追求表面的活跃、热闹。教师的课堂教学领导力真的很重要。

二、生本对话,体现的是学生驾驭文本的领导力。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强调了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到位,就应该以“生本对话”为中心,在课堂上尽显学生的领导力展开阅读教学。

(1)注重立足文本的教學原则。“生本对话” 既要遵循对话阅读教学的共同原则,又有其本身特有的原则。阅读是文本与读者相互对话的过程,是文本与读者双向交互作用的关系。文本的意义是读者与文本共同生成的意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把立足文本作为个原则来遵守。

(2)注重由浅入深地教学方式。根据认知规律,学生的思路可以遵循整体感知一质疑释疑一分析综合的模式。对于具有震撼人心、情感性较强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能扶持读者,使读者坠入其中”,产生共鸣。而一般的学生在阅读时通过提出问题和寻找问题的答案,可以显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状况,以便于进一步调整阅读认知活动。最后的分析综合运用,是对文本写作特色、思想内涵的巩固与提升,也是学上能力的综合体现。

教育是一门智慧,一位教师就是一门课程,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情境中,需要尽量跳脱出“大教学小课程”等传统思维的束缚,多学习新型教育思想,建立起科学的课程观念,提升课程领导力水平。

猜你喜欢

领导力文本课程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的名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