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研究
2022-03-28张丽娜
张丽娜
摘要:本文概述乡村金融在当代的发展现状及优势,进一步分析其与农业经济的联系、约束效应及影响。重点分析以制度约束为背景,推动二者协调良性发展的思考方向,如稳定多元格局、充分利用民间资本等。以供讨论。
关键词:制度约束;农村金融;农业经济
金融对现代化经济,有显著的价值,鉴于金融领域的复杂性,应当对其展开深度分析,研究基于制度约束,乡村金融给农业经济带来的影响,展现出必要的约束意义,使得农村金融可以为农业经济增长,贡献出坚实的力量。
1 乡村金融建设
1.1 金融发展现状
国内乡村金融机构目前还在发展阶段,包括正规机构和民间机构。其中,民间机构出现在部分公司、个体与小家庭之间;正規机构属于连锁运营的金融组织。虽然民间机构不在银保监会的监管范围内,融资风险相对较大,但其的优势也比较明显,正处于不断壮大中。现如今,我国民间的金融机构中,具体有私人钱庄、典当、民间集资与股份制的基金协会等。此类机构的不确定性及收益多等类似特点较为突出,在全国各地的乡村经济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是正规机构的市场化补充。
目前,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关于农资设备、农技等领域的帮扶政策,提供适当比例的财政补贴,这给农业经济的总体发展,创造有利的大环境。现阶段,机械化生产模式的覆盖范围逐渐扩大,切实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生产能力,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优化农业生产流程,使得农作物总产量得到平稳增长。但同时,乡村地区某些难以短期内解决的问题现象,制约乡村经济的继续增长,比如城乡差距问题,导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使乡村地区现存的劳动力锐减;人与地之间的冲突问题;农业活动会被自然条件影响,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容易引发经济损失;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不断扩大城市面积,占用乡村地区的土地,再加上其他客观条件的影响,使得耕地面积逐渐缩小;等等。类似于上述的问题,都会对乡村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制约力。
1.2 金融发展优势
首先,有效控制金融风险。以往的经济条件中,乡村金融运行的规模较小,而且对于此类产业发展的支持强度有限。再加上,不良金融交易,如转移农业的发展资金等,使得农业金融面临多种不确定因素。而通过制度约束,可为乡村金融的良性发展,打造有力保障。基于制度约束,能预防市场秩序混乱及人为操纵的问题,让相应的金融资金,可以正常应用,以消除不必要的风险问题。其次,有效进行资金引流。乡村农业在未出现制度约束以前,有资金流向及构成等方面的不足,体现在:农业金融过于倾向经济底蕴更深厚的企业机构,其他小规模公司与个体户,受到的支持并不多,导致农业金融运转并不均衡。正是因为缺少政策资金的注入,使得部分经营者出现高息借贷的情况。同时,还有非法集资及套取资金的问题,最终无力偿还,导致农业金融面临不稳定的问题。所以,基于制度约束,推动农业金融与优化资金流向、提升乡村经济运行质量等,具备特殊价值。最后,有效促进相关资金的流转速度。如今,农业金融逐步跟上整体经济成长速度,打破原本粗放式的运营状态。具体来讲,国内农业金融业务的规范性逐渐突显,按照乡村经济的具体状况,调整金融服务与经营方式,促使资源分配更加合理,推动金融资金的高效运用。同时,农业金融需及时改变业务内容,打开工作领域,把部分资金主动投入到销售环节中,利用现代手段,促使农业经济进入线上销售空间,这给提升农产品销售的水平,提供稳定的金融帮助[1]。
2 乡村金融与农业经济的分析
2.1 二者联系
基于国内当下发展程度与农业分析情况来讲,推进农业产业的经济建设,对政府扶持以及财政补贴方面,有一定的依赖性,在部分地区,农业经济属于占比较高的产业。可以说,当下及未来农业经济怎样发展,需要有关人士重点讨论。而农业经济是基于原本的金融体制,拓展而来的,可起到适当调控资金流向及运转的作用,其与农业经济之间,应当保持互相推动、制约及平衡的状态。基于制度约束,金融资源分配上,会降低资金分配效率的灵活度,使得此领域金融被制约,对应的经济,难以获取前期资金,这给农业经济,同样带来制约因素。另外,普通农户收入不多,对相关金融资金的有效流通,起到重要影响,使得金融发展被约束。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乡村金融可以向农业经济输送更多资金,后者拥有长效、稳定运转的条件。与此同时,农业经济得到成长,可增加乡村金融在融资方面的源头,进一步给乡村金融,带来重要的特殊保障[2]。
2.2 约束效应
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乡村经济和乡村金融都呈现出特殊的性质及地位,二者既拥有农村经济的共性表现,又有各自的特色。在讨论二者关系中,需基于有关制度的长期变迁过程,对于我国金融和乡村经济机制进行总体性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点。比如说,制度变迁的主体。乡村经济机制与乡村金融的整体变迁过程中,遇到乡村经济主体和政府主体,同时还具备次要和主要作用的区别。早期计划经济中,二者的主体均来自政府方面,并且乡村经济在整个体系中居于从属位置。而在我国经济体系调整后,实行市场经济,政府宏观调控,此时制度执行方和信息的反馈方同样展现出不同的特质。市场化经济结构下,乡村经济体系调整中,当地政府和乡村经济主体的实际地位有所上升,甚至切实参与到制度变迁中。同时,应当强调的是,无论何时,中央政府都是乡村金融的主体,反映出被制约的形态,乡村经济主体推动金融体系变迁,仍旧在持续运转中。又如,制度不断变迁中,还会面临差异化的情况。计划经济中,国内乡村金融与对应经济体制的调整,均是以政府为主导基础,从上至下强制执行,所以金融体系的调整会更加明显。而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化中,乡村金融体系还是依托于政府方面的推动性,促进制度的革新。而实际上的市场化改革,更多是停留在战略发展的初级水平。所以,应当有效平衡各经济实体的联系,有效协调,以促进乡村经济的进步。
2.3 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不考虑市场分割约束的情况下,金融发展对于经济来说,存在一定的机理作用,但前提条件是不涉及到制度约束,而且在市场空间中,各类资源能进行自由流通。基于上述陈述,可先进行适当假设。倘若经济体没有市场分割情况,则在面对拥有明显约束力的制度时,一般会选择提高经济体内实物资本的当下保存量。此时,实物资本对应保存量为增长状态,反观金融资本则是保存量减少的情况。而在实物保存量减少中,金融资本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同样会下降。基于此种现象,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中,对应的金融资本和经济资本之间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比例,由此会产生一种金融抑制的情况,经济体无法拥有良好的产出。并且在制度长期落实中,其应当有一定的刚性特征,倘若制度无法根据外部产生的冲突,及时改变调整,经济体仅能基于金融抑制程度的标准范围,进行资本配置,以在新的环境中,寻求增长产出的切入点,以此打造新的预算约束线与产量线。而在此过程中,因为制度的非刚性情况,促使制度根据金融状态,及时给出相应反馈,同时借助经济主体合理化激励和约束,避免出现金融过度的情况。
3 基于制度约束协调推动乡村金融及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考
3.1 明确约束制度
国内经济追求成长中,乡村金融以及农业经济,均因为其特别的性质,拥有独立发展的机会。换言之,二者拥有乡村经济所展现的共性和特殊性。因此,在探讨二者关系及推动协调发展中,应当基于制度变迁历史,明确国内整个金融及农业的体系。根据二者在制度上的变化,能归纳出两种,即政府与乡村经济主体,并且二者各自均存在差异化的内部架构。早期计划经济阶段,由政府决策推动制度方面的调整,而在国内经济体制持续调整变化中,在落实及反馈数据等行为上,实际特征出现改变,并且权力集中的特点逐渐显现。而进入市场经济后,乡村经济实体与各地政府,在对应经济体制下,地位明显提升。
3.2 推动多元成长
乡村经济不断成长中,诸多经济体系均偏向单一,而此种状态下,乡村经济的前行脚步,势必会较为缓慢,为改变此种状况,应当落实多元成长格局。对此,政府方面需推出有效的处理方案,既强调大规模企业集团的运转发展,又要为小规模公司及个体户,提供必要的支持。另外,由于地理区域与其他条件的制约,国内乡村经济始终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所以,相关小规模企业机构,需适度打开业务范畴,扩展乡村经济市场,以追求全方位的成长。同时,还需构建国有金融机构,改变乡村经济资金注入的比例,并搭配适宜的优惠策略,为乡村经济的多元发展铺好路。仅有如此,才能使乡村经济拥有综合性成长的机会。此外,各级政府还要鼓励引导乡村金融主体,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调整,推动正规的金融机构,携手共同进步,让相关金融市场中存续的主体,更为多样化。而农村合作社,需继续保留原本的发展优势,明确推动经济建设的任务目标,全面投入到三农领域中。另外,在寻求发展的道路上,应注重在金融层面上的风控问题,以保持经济运转的稳定性,给乡村金融奠定长效发展的基础。而商业银行需贡献出资金优势,改变服务战略重点,努力挖掘乡村经济的利益增长点,比如农副产品及农产品加工等行业,都可以作为投资的方向,深入到乡村建设事业中。政策性银行需及时推出新方案,增加在乡村基础建设项目上的资金服务,让政策性和效益性可以一同推进。总而言之,若想推动乡村金融主体构成的多元化,应予以乡村现代化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3.3 革新信用联社
我国乡村金融的长效发展,能给农业实现产业化格局,提供有利环境。在此期间,为使乡村经济可以实现健康运转,需强调信用联社体制的有效革新,为新时代的经济增长,提供正面推动性的帮助。乡村信用联社能给农业经济稳定、良性发展,予以资金支持。但同时,农村信用联社,可以输出的资金规模,还是较小,再加上持续提供经费的周期较短,给追求产业化经济格局,会有所制约。因此,在推动乡村金融革新中,需注重调整信用联社的基本结构,将当代产权制度,充分融入到信用联社,这可帮助信用联社进一步明确个体产权的问题,并能推动信用联社在收益及利率等若干方面的稳步前进。实际落实产权制度革新期间,需强调经济效益的问题,仅有如此,才能保障乡村信用联社的实际收益稳定增长,确保在追求发展与革新中,能收获较多的利益,从而有效保障及增强信用联社在资金上的输出能力,同时能进一步加固其在农村地区金融方面的地位,以给农业经济增长构建坚实的力量。
3.4 利用民间资本
挖掘农业经济中,民间资本起到重要的价值逐渐显现出来。因而,利用引导民间资本逐渐规范化,有效补充我国乡村金融的开发格局,全面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根据乡村金融的开发状况,我国信用联社成长深度有限,这给民间资本发挥自身价值,创造有利的空间。结合目前民间资本的运转情况,对于借贷还未形成正规、完善的制度约束,这给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带来某种程度上的影响,关键不足体现在借贷利率偏高,由此使得农业经济在进一步开发中,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直至如今,我国乡村地区能接触及应用的金融资源,存在稀缺性的问题,结合市场供需规律,使得民间借贷普遍有偏高的利率。而此种金融开发模式,在某种角度上,会损坏大部分个体经营者的实际利益,这将干扰到农业经济的稳定健康运转。面对此种情形,乡村金融应结合农业经济状况,强化对民间资本的管控,使得民间金融运转形式,变得更加正规与专业,净化金融市场。另外,还要不断改进运作机制,监控民间资本涉猎的范围和运行模式,由此才能利用好民间资本,给农业经济增长带来更多稳定的资源[3]。
3.5 优化资金构成
从国内的农业经济成长历程来看,农业金融的有序发展,对相应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有重要作用。依托于金融帮助,农业经济获得现代化技术及人力等,加深农业整个产业链条的科技底蕴,改良农技、农机,优化农业经济运行中的管理方法与技术,逐渐开发出诸多智慧农业。所以说,乡村金融为农业经济增长,提供良性推动作用。而在农业经济长期发展中,接受金融服务的同时,也面临资金构成不平衡、金融风险大幅度提高、资金倾向大规模产业等情况。而为处理好以上问题,应注重调整金融资金构成,调整资金业务配置,控制资金流动。对此,乡村金融需基于国家现行政策,改变资金供给的对象范围,投入到小规模公司、农技合作社及个体户等,通过政策补贴,形成金融收益点,并能缓解资金失衡的问题,让该经济领域中相对弱势的各方,可获得支持继续运转的资金。以达到发展的目的。另外,还需注重资金流向的合理性,以保障资金周转效用性,发挥出资金的价值。
4 结语
制度约束环境中,农业经济受到乡村金融的影响,要对现实状况,加以分别。因为在制度约束的条件下,金融资金分配构成存在缺陷,对此能通过弱化约束力解决,同时,要调动好各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利用各方资源,使农业经济得以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 叶起华.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变革问题研究[J].山西农经,2021(17):184-185.
[2] 张永文.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分析[J].新農业,2021(14):25-26.
[3] 邵文.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问题若干思考[J].经济管理文摘,2021(1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