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对话在注意力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应用

2022-03-28杨红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注意力初中生

杨红丽

摘要:注意力问题是困扰学生的一个普遍问题。初中阶段,学生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对于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储备,但是对于自己为什么会分心,如何看待分心这件事以及如何打败分心,需要更多的思考与感悟。因此,辅导教师尝试运用叙事对话的方式来开展注意力的辅导,通过问题外化的对话——画出分心小人,独特结果的对话——我与分心小人的战争,重写故事的对话——克服分心小人等方法,让学生通过自我思考与领悟找到避免分心小人出现或克服分心小人的方法。

关键词:注意力;叙事对话;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08-0023-04

在初中阶段开展学习心理辅导,与小学阶段有所不同。小学阶段主要以方法为主,比如在注意力专题上,会通过各種游戏告诉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方法。但是到了初中阶段,随着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对于集中注意力的方法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储备,但是他们对于自己为什么会分心,如何看待分心这件事以及如何打败分心,需要更多的思考与感悟。因此,我尝试运用叙事对话的方式来开展注意力的辅导,让学生通过自我思考与领悟找到避免分心小人出现或克服分心小人的方法。

一、教学设计

见表1。

二、叙事对话:我与分心小人

在第二个环节,我运用了叙事对话的方式,包括问题外化、独特结果的对话、反思感悟三个步骤,下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问题外化的对话:画出分心小人

问题外化是指将问题与人分开,问题才是问题,人不是问题,问题本身有其生命,问题运作时会影响人,但问题不是人。使用问题外化的对话可以打开空间,可以让原本令人困扰的严重问题从个体的自我认同中分离,并创造一个较为没有压迫性及有趣的方式来进行探索。

在这一部分,我通过请学生画一画分心小人的样子,并思考分心小人什么时候出现,他会对你说什么这一步骤,将自我与分心小人分离开,使问题外化,让学生能够看到分心小人是如何干扰我的。

1.画出分心小人的样子

学生们画的分心小人的样子各不相同,如拿着手机的小怪兽、举着胜利旗帜的幽灵(微信表情)、很多小黑点组成的混沌、拿着镰刀长着三角眼的大怪物、长着翅膀的小仙女、打着鼾的大鼻子怪物、笑得很天真其实很邪恶的少女、穿着黑衣服的女巫、一个微笑着的鬼魂、比“耶”的小恶魔、天使与恶魔的结合体、脑子里思考人生的小可爱、一团黑漆漆的线,还有的直接画了手机、小说、游戏机等。无论学生画的是可爱的形象,还是恶魔的形象,我不会给予评判,说这样画好不好,对不对,而是询问这个形象代表着什么含义,为什么会用他来代表。通过问题外化,将问题与人分开,人是人,问题是问题。分心小人似乎一下子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个人或物。

学生A:我的分心小人是举着胜利旗帜的幽灵。他时常会消无声息地出现在我旁边,然后我的注意力就被他默默地带走了,他露出了胜利的贱贱的表情。

学生B:我的分心小人没有具体的模样,就是一片混沌和虚无,在我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他都会出现,他可以变化成不同的样子。比如有时他会变身为手机,有时变身为一本小说,有时变身为画笔,有时就是一个发呆的表情包等。

学生C:我的分心小人正面是天使的面庞,背面是魔鬼般的微笑。表面上他能让我做我喜欢的事,让我获得短暂的快乐,这时我就无法正常思考了,他露出了魔鬼般的微笑,因为他又一次诱惑了我。

2.分心小人会对你说什么

通过分心小人会对你说什么这个问题,让学生更加形象地想象出分心小人是什么样子,他又是如何来干扰我的。这样的探索充满了趣味性,减少了这个问题带来的压力感。

学生A:写作业时,会说,“作业多无聊,什么时候做都一样,先去翻一下书吧。睡一觉又何妨?撸撸灰灰(我家的猫)不行吗?”

学生B:它在我写作业时,或是看一本不喜欢的书时出现,会说,“都做那么久了,该玩会了吧!你今天刚开的游戏又凉了,赶紧打几把把排位挣回来!”

学生C:当我做不喜欢的或是无聊的事情时出现,它会对我说,“嘿,今天咒回更新,你不去看吗?出去玩,出去玩,出去玩……你确定不去看看昨天种草的甜品店吗?对了,今天好像Ariana发新歌!还有这么多时间,为什么不看会儿电视呢?你的好朋友应该回你消息了哦……”

通过这些交流,让学生明白,是什么让他分心了。可能是手机、零食、小说,或是不喜欢的任务、太累的学习状态等。这是对自我内心的觉察,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内心需求。

(二)独特结果的对话:我与分心小人的战争

独特结果是指那些无法由充满问题的主要故事所预测的情节或经验,也就是和问题故事不相容的经验与事件。独特结果的对话是为了引导当事人寻找过去、现在问题没有发生的例外情形,当事人成功对付问题,有效适应生活的例子,以找回这些正向、有能力感的、自信的故事情节,以破除原有故事的强势、坚固,创造新故事的可能空间。

因此,在这一部分,我想让学生思考的是:什么时候你会被分心小人打败,他是怎么打败你的?你的感受是什么?什么时候你能够战胜分心小人,你又是怎么战胜他的?你的感受是什么?无论是从失败的经验中去发现战胜分心小人的方法,还是从成功的经验中找到例外的情形,其实他们都是我们生命故事的一部分。

学生A:他会用我所喜欢的东西来诱惑我,如手机、小说、零食。当我被打败时,一开始有些开心和悠闲,但最后,我会着急,觉得该做的事没做。有时我能战胜分心小人,我会跟自己强调应做的事情的重要性,给自己制定时间规划,合理休息。当我战胜分心小人,我会为自己的自律自豪。

学生B:在我比较烦躁、疲惫时会被打败,他会通过一些我喜爱并且想做的事来诱惑我,当我被他打败时,我会感到无奈、后悔。当有人在旁边盯着我或是检查我时,我能战胜他,我就能集中注意力去完成学习的任务。当我战胜他时,我会十分开心,因为我战胜了自己的欲望。

学生C:在我写作业或做某件事时,他会用手机等东西来吸引我,而且正好周围没有人管我时,我就会被他打败,他会让我一直想玩,做不了手上的事情。刚被打败时很轻松,但结果很惨,比如作业做不完就会着急。当我坚定地要做某事时,或有人管时,我就会战胜分心小人。当他来吸引我时,我会一直对自己说不能分心,或是找个人管我,我就能战胜他。刚将其打败时,可能会觉得累,但按时做完事后就放松、开心了。

学生D:在我放纵分心小人胡作非为时,我会被他打败,他会利用我的懒散。事后,我会感到十分懊悔,暗暗发誓,下次再也不会这样,然后下次还是这样。但有时我也能战胜分心小人,我会告诉自己一定要考上好高中,然后就能专心学习,当我胜利时,会十分自豪。

当学生们说出自己被分心小人打败的情形时,我会给予理解,我们确实容易被手机、小说、零食等好玩的东西诱惑,这是非常正常的。有时分心小人还让我们觉察到自己的疲惫,所以他的出现让我们得到放松,让我们劳逸结合,不至于让自己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因此,他并不总是干扰和破坏,他有自己的功能。这样的引导,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发现原来分心小人并不是那么可恶,他也有自己积极的作用,从而减少对自己分心的自责;另一方面是为了让他们发现分心小人容易在哪些场景出现,探讨如何避免在这些场景下出现,就可以帮助自己战胜分心小人。

当学生说到自己战胜分心小人的情况,我就给予肯定与认可。尽管有时分心小人会打败我们,但是总有时候我们有力量和智慧战胜他,比如给自己设定考上好高中的目标,比如告诉自己事情的重要性,比如很坚定地告诉自己不可以被打败,比如自己主动将手机放到看不见的地方,这些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力量。当然,除了依靠自己的力量,我们还可以善用他人的力量,比如父母的监督,比如一定的奖励或满足,比如说他人鼓励的话语。

经过这样的引导之后,其实学生们内心已经基本能够找到避免分心小人出现或战胜分心小人的方法了,于是顺利进入第三个环节,即寻找克服分心小人的方法。

(三)重写故事的对话:克服分心小人

当我让学生们根据刚才的自我对话与同伴分享的内容,寻找克服分心小人的方法时,他们的思路一下子开阔了很多,不再感到苦恼或是无能为力。以下是学生們找到的克服分心小人的方法。

学生A:可以尽量将事情都想成必须要做的事情,让自己保持适度的紧张感。也可以明确自己的任务,将事情做一个排列,做到心中有数。

学生B:摒除杂念,做作业时远离电子产品,将手机放在远处,最好是看不见的地方,或直接关机,也可以交给父母保管,从而减少外界的干扰。

学生C:远离吸引我的东西,提醒自己还有许多未做的事,合理安排休息时间,让自己保持一个好的精神状态。

学生D:把不喜欢的事变成喜欢的事,从这些事中找到兴趣和自信,这样就可以沉浸其中了。

学生E:可以想想成功后的喜悦,成功后家长给予的奖励,也可以在做一门功课感到枯燥时换一种作业来做,或是用自己喜欢的笔、坐姿写作业。

学生F:为自己立下一个自己很想完成的目标或梦想,然后反复进行心理暗示,告诉自己要好好学习,向着目标努力。

这些方法都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而且很有针对性,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不再是教师先给出一堆方法,但学生发现没有办法去执行。于是,在学生的讨论与自省中,克服分心小人的方法自然而然呈现在大家面前,并且可以付诸行动与实施。

三、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叙事对话的力量与感染力,课堂上不再是枯燥的讲授或方法的练习,而变得贴合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听到他们内在的声音,在有趣的、没有压力的、没有道德判断的氛围中畅所欲言。他们在交流中会发现:原来很多同学跟我一样有分心的烦恼,但是这个烦恼并不可怕,它也有自己的功能;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有自己的力量可以战胜它。从而对自我的把控感与成就感一下子上升了,这不正是心理课所要达成的目标吗!

不过,我个人认为,叙事对话的方法并不适于所有年级的心理课堂,需要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一定的深度,才能体现出它的优势与特点。一般建议在初中一年级以上采用类似的教学方法,若年龄太小,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的能力不够,就起不到叙事对话的目的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怀特. 叙事疗法实践地图[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编辑/张国宪 终校/石 雪

猜你喜欢

注意力初中生
让注意力“飞”回来
“幸亏手机分散了家长的注意力”等十三则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两两相邻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