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跑好川渝合作“第一棒” 合力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

2022-03-27陈德川秦海田

当代党员 2022年1期
关键词:双城经济圈成渝

陈德川 秦海田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战略部署。重庆、四川两省市从2020年开始互派年轻干部挂职,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奋力推进“两中心两地”建设,合力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

锤炼出一支敬业奉献的干部队伍

首批赴川的50名挂职干部来自主城都市区。挂职时间不长、任务艰巨、人员陌生、领域广泛,如何凝聚力量跑好川渝合作“第一棒”,成了开展好挂职工作的第一个难题。抓任务落实、抓合作深入、抓项目推进、抓改革深化,一切的关键在队伍建设——抓人员配置,锤炼出一支敬业奉献的干部队伍。在重庆市委组织部的领导和支持下,挂职工作队组建了重庆赴四川挂职干部工作队临时党委;同时,为统筹管理好赴川挂职党员干部,增强各片区沟通协调,组建了省直机关、成都片区、川北片区、川南片区4个党小组。临时党委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坚持将学习放在第一位,创造性地开展“指尖课堂”等活动,先后多次组织学习讨论;坚持定期汇报制度,编写《赴川挂职工作动态》刊物,系统记录和宣传挂职干部的工作情况;坚持民主征求意见,积极开展问卷调查并收集整理三大类问题129条建议。在党建引领的带动下,全体挂职干部凝聚成了一支“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敬业、奉献、敢于担当的队伍。

与时俱进,检验干部政治“三力”

面对四川全新的工作环境、全新的工作任务、全新的工作氛围,如何着手、如何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成了摆在全体挂职干部面前的一个挑战。万变不离其宗,所有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关键也是学习。要始终通过学思践悟,不断与时俱进检验干部的政治“三力”。一年来,挂职干部立足川渝合作这篇中央交办的大文章,坚持在学习理论中找准提升政治站位,在学习先进中找准努力方向,开展“1+4+N”系列专题调研,运用“他山之石”,尝试跳出重庆看重庆,对标先进、学习先进,在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城市管理、保障民生、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等方面找差距、明方向,形成了一系列成果,得到多位市领导肯定性批示。

在实践实干中履职尽责

川渝合作这篇大文章,涵盖面广、涉及领域众多、任务要求急、协调工作难度大。如何在熟悉工作后迅速打开局面,尽快落实川渝合作的重大事项,完成好组织交办的合作任务,成为挂职干部急需突破的又一个关键点。“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所有的成绩都是干出来的,只有做敢于担当的奋斗者,在实践实干中履职尽责,才是唯一出路。挂职干部从一件件小事入手,从一项项规划入手,从一个个项目入手,牢记使命嘱托、只争朝夕、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真正做到了职位不虚挂、光阴不虚度。一年来,首批挂职干部根据组织要求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的安排,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服务,合作推动251个川渝协议落地、67个重大项目合作、10个功能性合作平台建设、40个科技创新项目开工、210项利企惠民川渝通办事项落实,多次获得省、市、区领导表扬性批示。其中,以推动“成渝中线”重点项目尤为典型。挂职干部配合两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克服程序、节奏、认识不一致以及国家严控审批的困难,紧盯报审、会议审议、文件制发等各环节,加班加点、不断推进,终于让项目顺利获批。

在交往交融中架起“连心桥”

川渝两地同宗同源,同山同水,自古“一家人”,但在重庆直辖后的多年,川渝双方各自高速发展,在竞争中合作,又在合作中竞争,没能很好地实现紧密协作发展。如何让川渝两地的同志消除顾虑,促进两地融合共进、互联互通,成为挡在挂职干部面前的又一个“拦路虎”。只有强化“一盘棋”思维,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把厚植合作抓在手上,在交往交融中架起“连心桥”,才能找到合作共赢的“兴奋点”。一年来,各部门挂职同志将推动建立两省市重点领域、重点地区的合作机制作为主要抓手,始终讲团结、始终顾大局,将一件又一件合作事项推动落地,努力在协同创新发展上开新局。其中,为推动川渝高竹新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等毗邻地区合作,挂职干部克服“一头热、一头冷”等不利条件,抓紧制定多个备选方案,多方对接,在不断的协调中让毗邻地区合作愿景成为现实。

始终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

一年的挂职工作,干出成绩不容易、取得成果不容易、得到认可不容易,更为困难的是无时无刻不严于律己,在孤单的时候守紧底线,在协同合作的时候锤炼作风。如何既练本事又练作风,既满载而归又留下口碑,成了挂职干部需要跨越的一座高山,只有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在强化约束中树好形象,才能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一年来,首批挂职工作队同志们在临时党委带领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积极开展廉政教育,未发生一个廉政方面的问题,以实际行动展现了重庆干部的良好形象,工作队党建成效显著。一年挂职期限,于人生之路不长,于干事创业不短。首批赴川挂职干部争做勤学善思的笃行者、争做担当实干的奋斗者、争做协同合作的推动者、争做廉洁自律的示范者,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参与推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强强联合,共同推动公共服务、民生健康、体制机制改革同频共振。务实推动毗邻地区与非毗邻地区协同合作,顺利完成组织交付的“第一棒”任务。

现在,第一批赴川挂职干部都已如期返回重庆,虽然回到了重庆,但不变的是,他们都将继续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以实干实绩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

(陈德川系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重慶赴四川挂职干部工作队临时党委书记;秦海田系重庆市规划展览馆馆长 ,重庆赴四川挂职干部工作队临时党委副书记)

猜你喜欢

双城经济圈成渝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双城和一周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
成渝复线璧山段全线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