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功五项联合TPOAb,TRAb 检测在妊娠期妇女中的应用价值

2022-03-27尚娟李学义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6期

尚娟 李学义

摘要:目的:探究甲功五项联合TPO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R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检测在妊娠期妇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2019年2月—2021年7月在我院孕检并分娩的82例妊娠期妇女,对所有妊娠期妇女行甲功五项(T3、T4、FT3、FT4、TSH)、TPOAb、TRAb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82例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为18.29%,TRAb阳性发生率为2.90%,TPOAb阳性发生率为14.63%。甲状腺功能异常早期階段发生率为(25.00%),早期阶段发生率为(19.23%),早期阶段发生率为(0.00%)。结论:对妊娠期妇女行甲功五项联合TRAb、TPOAb检测能够为临床诊断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状态提供依据,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妊娠期妇女;甲功五项;TPOAb;TRAb

【中图分类号】R714.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6--01

甲状腺属于内分泌器官,其主要功能为促进人体的形成代谢与生长发育,当甲状腺功能异常时会造成甲亢与甲减,导致患者出现多汗、易激动、乏力等症状[1]。由于在妊娠期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对甲状腺功能会产生影响,容易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甲状腺疾病,对分娩结局会造成严重影响[2]。但由于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表现在妊娠期间较为隐匿或表现为非特异性,常常被忽视。本次研究观察并分析了在妊娠期妇女中应用甲功五项联合TRAb、TPOAb检测的价值,现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2019年2月—2021年7月在我院孕检并分娩的82例妊娠期妇女,孕妇年龄在21-35岁,平均(27.78±2.25)岁。82例妊娠期妇女中有40例处于妊娠早期,26例处于妊娠中期,16例处于妊娠晚期。

1.2方法

对所有妊娠期妇女行甲状腺素与甲状腺抗体水平检测,在妊娠期妇女静脉处采集血液,将血液行离心处理。使用Cobas E601分析仪与配套试剂盒对甲状腺五项与TPOAb、TRAb水平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

观察82例妊娠期妇女甲功五项、TPOAb、TRAb的检测结果与孕妇甲状腺功能状态,对比孕期阶段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处理数据,n(%)用于计数资料的表示,x2检验,P<0.05判定有差异。

2结果

82例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为18.29%,TPOAb阳性发生率为14.63%,TRAb阳性发生率为2.90%。早期阶段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相对要高。妊娠早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异常以临床亚甲减、低T4血症、TPOAb阳性为主,见表1。

3讨论

甲状腺主要通过分泌甲状腺素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与形成代谢,对孕妇与胎儿的生命健康均有重要作用。但处于妊娠期的妇女会因胎盘产生的hCG、hCT导致甲状腺活性增加,孕妇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增加,尤其是妊娠早期,孕妇的雌激素水平升高,会促进TBG增多,且降解缓慢,使得妊娠甲状腺增大,容易引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情况[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82例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为18.29%,TPOAb阳性发生率为14.63%,TRAb阳性发生率为2.90%。早期阶段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相对要高。妊娠早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异常以临床亚甲减、低T4血症、TPOAb阳性为主。主要原因分析为:甲状腺抗体阳性容易导致妊娠期妇女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情况,TPOAb是催化甲状腺的重要分泌物。相关研究显示,当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同时其TPOAb呈现阳性状态时会增加孕妇不良妊娠结局风险。主要原因在于,孕妇的TPOAb升高后,会导致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进入胎儿的体内,刺激胎儿的甲状腺素、血清三碘甲状腺氨基酸产生,从而导致胎儿发生甲状腺亢进。或出现甲状腺抑制免疫球蛋白进入胎儿体内时,就会导致胎儿的甲状腺素、血清三碘甲状腺氨基酸产生被抑制,引发甲减。临床亚甲减、TPOAb阳性甲减均会引起黄体生成不足,增加孕酮,导致出现流产不良分娩结局风险。甲功五项、TPOAb、TRAb检测能够将患者甲状腺功能状态表现出来,如TRAb阳性会导致妊娠期妇女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引发甲减。

综上,对妊娠期妇女行甲功五项联合TRAb、TPOAb检测能够为早期发现其甲状腺功能异常提供支持,对改善分娩结局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力川, 王舒婷, 李玫蓉,等. TPOAb,TRAb,TGAb与妊娠期合并甲减患者甲状腺功能关系及预测妊娠结局价值[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 13(7):1106-1109.

[2]马曌, 娄水平. 血清TSH,TPOAb,TRAb诊断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应用价值[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 12(16):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