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旗谱(节选)

2022-03-27梁斌

小天使·初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赏析

【节选导读】

《红旗谱》是现代作家梁斌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朱、严两家三代农民同地主冯老兰父子两代的矛盾斗争为主要线索,描写了冀中地区“反割头税”斗争和保定二师的学生爱国运动,真实地反映了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到“九·一八”事变时期北方社会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展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历程。

《红旗谱》在艺术上风格雄浑而又亲切朴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语言风格、篇章结构、叙事手法也呈现鲜明的民族特色。

2019年9月23日,《红旗谱》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本篇节选自小说第一节,主人公朱老巩是一个脾气火暴、充满侠肝义胆的正义汉子。他练过武、受过苦,一眼看穿了冯兰池毁钟的伎俩,因此拼了性命也要维护大家的利益。但是由于群众的落后与麻木,个人的单打独斗不得不以失败告终。我们阅读这节小说,要注意把握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同时注意赏析小说写人叙事方面的手法。

平地一声雷,震动了锁井镇一带四十八村:“狠心的恶霸冯兰池,他要砸掉这古钟了!”

那时,小虎子才十五岁,听得镇上人们为这座古钟议论纷纷,从家里走出来。宅院后头,不远有一条弯弯曲曲的长堤,是千里堤。堤上有座河神庙,庙台上有两棵古柏树。这座铜钟就在柏树底下,戳在地上有两人高。伸手一敲,嗡嗡地响,伸开臂膀一撞,纹丝不动。

根据老人们传说,这座钟是一个有名的工匠铸造的。钟上铸满了细致的花纹:有狮子滚绣球,有二龙戏珠,有五凤朝阳,有捐钱人家的姓名住址,还有一幅“大禹治水图”。乡村里人们喜欢这座古钟,从大堤上走过,总爱站在钟前仔细看看,伸手摸摸。年代远了,摸得多了,常摸的地方,锃明彻亮,如同一面铜镜,照得见人影。能映出向晚的霞光,早晨的雾露,雨后的霓虹,也能映出滹沱(hū tuó)河上的四季景色。不常摸的地方,如同长了一层绿色的釉子,紫黝黝的。

(赏析:二三段在内容上主要交代了古钟是滹沱河下梢四十八村集资购地四十八亩的一个凭证,同时也表现了锁井镇四十八村人们对古钟的喜爱。在结构上,引出下文朱老巩“护钟”的故事,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小虎子听得说,要为这座古钟掀起惊天动地的大事变,一片好奇心,走上千里堤,看了一会子古钟;伸出指头蘸上唾沫,描画钟上的花纹。他自小就为生活忙碌,在这钟前走来走去,不知走过了多少趟,也没留心过钟上的花纹。心里想:“怪不得,好大的一座铜钟哩!也闹不清能卖多少钱,也值得这么大惊小怪!”

他看完了钟,一口气跑下大堤,走回家去。一进门,听得父亲响亮的喊声:“土豪霸道们!欺侮了咱们几辈子。你想,堤董他们当着,堤款被他们吞使了。不把堤坝打好,决了口发了大水,淹得人们拿不起田赋银子,又要损坏这座古钟!”

(赏析:朱老巩极富有正义感和叛逆精神,一听说冯兰池要砸钟,立即气愤填膺,揭露冯兰池的横行霸道,足显他的正义凛然、嫉恶如仇。)

另一个人,是父亲的朋友老祥大伯的声音,说:“又有什么办法?人家上排户商量定了,

要砸钟卖铜顶赋税。也好,几年里连发几场大水,这个年月,一拿起田赋百税,还不是庄园地土乱动?”

(赏析:这里用老祥大伯对恶霸要砸古钟的片面、受蒙蔽认识,来反衬后面朱老巩看事的准确和深刻。)

小虎子聽得两个人在小屋里唉声叹气,他扒着窗格棂一望,父亲坐在炕沿上,撅起小胡髭(zī),瞪着眼睛生气。老人家听得老祥大伯说,猫着腰虎虎势势地跑前两步,手掌拍得膝盖呱呱地响,说:“我那大哥!这你还不明白?那不是什么砸钟卖铜顶田赋,他是要砸钟灭口,存心霸占河神庙前后四十八亩官地!”

老祥大伯从嘴上拿下旱烟袋,扬起下巴眨巴着眼睛,想了老半天,豁地明白过来,呆了半天才说:“可也就是!自从冯兰池当上堤董,把官地南头栽上柳树,北头栽上芦苇。那林子柳树也多老高了。看起来他是存心不善……”说到这里,就沉下了头去,把下巴拄在胸脯上,反来复去思忖了老半天,又猛地抬起头来说:“可谁又管得了?”

父亲忽地把脸庞向下一拉,说:“谁又管得了?我朱老巩就要管管!”

老祥大伯张开两条胳膊,往天上一挥一扬地说:“管什么?说说算了,打官司咱又打不过人家。冯兰池是有了名的刀笔,咱是庄稼脑袋瓜子,能碰过人家!”

父亲听了直是气呼呼的,血充红了眼睛,跺着脚连声说:“咱不跟他打官司,把我这罐子血倒给他!”

(赏析:当严老祥提出斗不过人家“刀笔”时,朱老巩血气方刚要武斗,表现出的是刚刚觉醒的农民最初的反抗和斗争方式。而严老祥即使认识到“砸钟”背后的阴暗实质后,他仍然无法抛除已深入骨髓的软弱、自保意识,清楚地表现出了他具有怯懦的、委曲求全的性格,这也正是严老祥“弱”的一方面。)

朱老巩是庄稼人出身,跳跶过拳脚,轰过脚车,扛了一辈子长工。这人正在壮年,个子不高,身子骨儿结实,怒恼起来,喊声像打雷。听得说冯兰池要砸钟灭口,霸占官产,牙关打着得得,成日里喊出喊进。不知不觉,传出一个口风:“朱老巩要为这座古钟,代表四十八村人们的愿望,出头拼命了!”

那天黄昏时分,朱老巩坐在河神庙台上,对着那座铜钟呆了老

半天,心里暗想:“顶公款!就等于独吞,我不能叫冯兰池把四十八村的公产独吞了!”看看日头红了,落在西山上,夜暗像灰色的轻纱,从天上抛下来。他一个人,连饭也没吃,走到小严村,去找严老祥。老祥大娘正点着灯做晚饭,看见朱老巩走进来,低下头坐在台阶上。她说:“老巩!算了吧,忍了这个肚里疼吧!咱小人家小主的,不是咱自格儿的事情,管得那么宽了干吗!”

朱老巩说:“一听到这件事情,我就心气不平。冯兰池,他霸道惯了!”

老祥大娘说:“算了吧,兄弟!几辈子都是这么过来的,还能改变了这个老世界?”

(赏析:用老祥大伯和老祥大娘对恶霸势力的软弱、无奈态度来反衬朱老巩性格的坚定和果敢。)

朱老巩说:“不,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咱就得跟他分说清楚!”说着话,看看天色黑了,严老祥还不回来,他又拿起脚走出来,老祥大娘叫他吃了饭再回去,他也没有听见,一股劲走回锁井镇。

一进村,朱全富在街口上站着,看见朱老巩从黑影里走过来,往前走了两步把他拉住。拽到门楼底下,把门掩上攥住他的手,细声细气儿说:“大侄子!我有个话儿想跟你说说,听呢算着,不听扔在脖子后头算了。”

朱老巩说:“叔叔说话,我能不听!”

朱全富摸着胡子,抖着手腕说:“听说你要为河神庙上的铜钟,伸一下子大拇手指头,是真的?”

朱老巩点着下颏(kē)说:“唔!”

朱全富弯下腰,无声地合了一下掌,说:“天爷!你捅那个马蜂窝干吗?你爹和你爷爷,几辈子都是窝着脖子活过来,躲还躲不及,能招是惹非?哪有摁着脑袋望火炕里钻的?”

朱老巩说:“我知道他厉害,可是人活百岁也是死,不如早死早超生,左不过是这么回子事了,反正人死了眼珠子是老鸹的。”

朱全富摇摇头说:“唉!别,别呀,好汉子不吃眼前亏,那么一来,你就交上没好运了!”

朱老鞏和朱全富,在黑影里说了一会子话。朱老巩说:“叔叔!要说别的我听你。说这个,我主意已定!”

(赏析:朱老巩准备护钟的决定一出,首

先遇到的是老祥嫂和朱全富的劝阻,这里表现了老祥大娘、朱全富为人善良,老实本分,但面对冯兰池的霸道,逆来顺受怕惹事的角色特征。而面对老祥嫂和朱全富的好心劝阻,朱老巩决心已定,足见他的毫不胆怯倔强叛逆的人物个性。)

说着,他放下朱全富,走出大门。回到家里也没吃饭,坐在炕沿上,扬着下颏出了半天神。等虎子和他姐姐吃完了饭,睡了觉,他悄悄地从门道口扯出那把铡刀,坐在板凳上,在磨刀石上磨着。

在夜里,小虎子睡着睡着,听得磨刀的声音。他从被窝里伸出头来,睁开大眼睛,趴着炕沿一看,父亲眯缝起眼睛,在一盏小油灯下,悄悄地磨着铡刀,磨得刀锋在灯光下闪亮。朱老巩看见虎子睁着大眼睛看他,鼓了鼓嘴唇,说:“唔!虎子!明儿早晨,你站在千里堤上看着。嗯,要是有人去砸钟,快跑回来告诉我。嗯!”小虎子点着头听了父亲的话,眨巴眨巴眼睛,又把脑袋缩进被窝里,他还不理解这是一回子什么事。第二天早晨,他早早起来,抱着肩胛足了足劲,走上千里堤。他学着大人,把手倒背在脊梁后头,在杨树底下走来走去,走了两趟又站住,张眼看着眼前这条长河。

眼前这条河,是滹沱河。滹沱河从太行山上流下来,像一匹烈性的马。它在峡谷里,要腾空飞窜,到了平原上,就满地奔驰。夏秋季节涌起吓人的浪头,到了冬天,在茸厚的积雪下,汩汩细流。流着流着,由南往北,又由北往东,形成一带大河湾。老年间在河湾上筑起一座堤,就是这座千里堤。堤下的村庄,就是锁井镇。锁井以东不远就是小严村和大严村,锁井以西是大刘庄和小刘庄。隔河对岸是李家屯。立在千里堤上一望,一片片树林,一簇簇村庄,郁郁苍苍。

(赏析: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且富有暗示性:主人公此时仿佛一匹烈马,为了四十八村的利益,要“满地奔驰”了。)

小虎子一个人在那里站着,听见林子北面芦苇萧萧地响起,秋风起来了!可是村里没有柴草,田地上没有谷捆。泛滥的河水,在原野上闪着寒光。西北风吹起了,全家大小还没有遮冬的衣裳。他搂起双膝,坐在庙台上想睡一刻。河风飘着白色的芦花吹过来,吹得大杨树上的叶子红了黄了,卜棱棱地飘落。白色的芦花,随风飘上天空。

他迷迷糊糊看着堤坝上的枯草,在风前抖颤,身上更觉冷嗖嗖的。正在睡着,堤岸那头走过两个人来,说话答理儿走到跟前。他们把油锤和盛干粮的褡裢放在庙台上,每人抽起一袋烟,吧嗒着嘴唇围着铜钟看。这时小虎子一下子从梦里跳起来,楞着眼睛看了

看,返回身跑下千里堤,跑到家里拍着窗棂喊:“爹!爹!砸钟的扛着榔头来了!”

朱老巩又在磨着一把大斧子,听得说,裂起嘴唇用拇指试了试刀锋,放在一边,皱起眉头想了想,拿起脚走上大堤去。他弯下腰,直着眼睛看着那两个人,压低嗓音问:“你们来干什么?”

铜匠是两个小墩子鼓儿,翘起下巴看着朱老巩说:“砸钟!”

朱老巩问:“钟是你们的?”

铜匠说:“花了钱就是俺的。”

朱老巩往前走了两步,又问:“你钱花在谁手里?”

铜匠说:“花在冯堤董手里。”

这时朱老巩怒气冲冲,大声喊叫:“你钱花在冯堤董手里,去砸冯堤董。看谁敢动这座古钟一手指头!”他登时红了脖子脸,气愤鼓动着胸脯。

铜匠瞪了他两眼,故意不理他。两个人悄悄吃完了干粮,脱下蓝布棉袄,提起油锤就要砸钟。朱老巩二话不说,叉开巴掌,劈脖子盖脸打过去,说:“去你娘的!”一巴掌把铜匠打了个大斤斗,滚在地上。铜匠爬起来一看他这个架势,不敢跟他动手,转身跑下千里堤去叫冯兰池。

当时冯兰池才三十多岁,是锁井镇上的村长,千里堤上的堤董,长得长条个子白净脸。穿着蓝布长袍,青缎坎肩,正在大街上铺子门口站着,手里托着画眉笼子,画眉鸟在笼子里叫着。他正歪着头,眯缝着眼睛品鸟音。听说朱老巩阻拦卖钟,左手把衣襟一提,一阵风走上千里堤,从老远里就喊:“谁敢阻拦卖钟,要他把全村的赋税银子都拿出来!”

(赏析:这是本文中的恶霸冯兰池第一次出场,而且是出现在矛盾非常激烈的时刻。“一阵风走上千里堤”不仅写出冯兰池走得匆忙,更显示出他欺压穷人的嚣张气焰。而他的话表面看是向着全村的人,其实就是把朱老巩推到众人面前,让人们认为朱老巩是坑害大家的罪魁祸首,这一招可谓心狠手辣,杀人不见血。从他的着装来看,暗示了本文处于清末的时代背景,恶霸的辫子仍然未剪,表明当时的地主阶层仍然是封建守旧派,而冯兰池是这一阶层的典型人物。此处冯兰池的出场打

扮与老舍《茶馆》中松二爷和常四爷颇为相似。)

朱老巩看冯兰池骂骂咧咧地跑了来,走前几步,把两条胳膊一绷,拍起胸膛说:“我朱老巩就敢!”

冯兰池把画眉笼子在柳树上一挂,气势汹汹地扭起脖根轴子问:“谁他娘裤裆破了,露出你来?”

朱老巩听冯兰池口出不逊,鼓了鼓鼻子,摇着两条臂膀赶上去,伸手抓住冯兰池的手腕子,说:“姓冯的,你把话说小点!”他瞪起眼睛,鼓起胸膛气得呼呼的。

这是人命事,四十八村的人们,听得说朱老巩和冯兰池为要这座钟,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一群群一伙伙,缕缕行行地走了来。不凉不酸的人,来瞧红火看热闹。心气不平的人,来站站脚助助威。堤岸上大柳树林子里,挤得乌压压的,人山人海。暗下里议论:“看他们霸道成什么样子了?”“骑着穷人脖子拉屎?看不平了就上手呀!”有一个弯着腰的白胡子老头说:“有胆量的人,要为四十八村的人抱不平了!”

小虎子站在庙台上看着,心上敲起小鼓儿,害怕闹出大事来。听得人们谈论,觉得父亲干得好,攥着两只拳头,心上一直鼓着劲。

朱老巩睁大了眼睛,看了看四周围热情的乡亲们,合住虎口把冯兰池的手腕子一捏,说:“姓冯的!你来看……”他扯起冯兰池走到铜钟跟前,手指戳着钟上的字文说:“钟上明明刻着:‘……大明朝嘉靖丙午年,滹沱河下梢四十八村,為修桥补堤,集资购地四十八亩,恐口无凭铸钟为证……你不能一人专权出卖古钟!”他越说越快,直急得嘴上喷出唾沫星子。

一句话戳着冯兰池的心尖子,他倒竖起眉毛,抖擞起脸庞,麻沙着嗓子说:“唗(dōu)!住口!铜钟是我锁井镇上的庙产,并不关系别村的事。你朱老巩为什么胳膊肘子往外扭?好事的人们在钟上铸了字文,居心讹诈!”

他这么一说,气得朱老巩暴跳如雷,摔过他的右手,又抓起他的左手,说:“呔!胡吣!仗着你冯家大院里财大气粗,要霸占官产……”他抡起右手,往大柳树林子上画了个大圆圈。

冯兰池看朱老巩恼得像狮子一样,心里说:“他真个要想推这个横车!”镇定了一下精神,把辫子盘在帽盔上,把衣襟掖在腰带里,撇起嘴来说,“不怕你满嘴胡吣,现有红契在手。”

他伸手从衣袋里掏出红契文书。

朱老巩一见四十八亩官地的红契文书,眼里冒出火星子,啪地一声,向红契文书抓过去。冯兰池手疾眼快,胳膊一抽,把红契文书塞进怀襟里。朱老巩没抓住红契文书,拍了拍胸膛,说:“河神庙前后四十八亩庙产,自从你当上堤董,凭仗刀笔行事,税成你冯氏的祖产。冯兰池呀冯兰池!今天咱四十八村要跟你算清老账,要是算不清楚,我叫你活不过去!”

冯兰池一听,脸上腾地红起来,恼羞成怒,猛地一伸手捋住朱老巩的领口子。他瞪起大眼睛,唬着说:“朱老巩!你血口喷人,不讲道理!有小子骨头你来,试试!”冯兰池说着火起来,五官都挪了位置。把朱老巩从长堤上拽下来,拉到大柳树林子里,四十八村的人们围护着跟到大柳树林子里,两个人一递一句地动了交涉。冯兰池满口唇舌遮掩,搁不住朱老巩利嘴揭发,翻着冯家老账簿子,一条一理地数落,羞得冯兰池满脸绯红。朱老巩摆脱了他的手爪,四十八村的人们拥拥挤挤地围随着。冯兰池举起手,指挥铜匠说:“来!有我一面承当,开锤砸钟!”

(赏析:这时的冯兰池尚且年轻,虽然称霸锁井镇一方,但面对急红脸的农民朱老巩,听他细数冯家恶状,身为上层地主的冯兰池恼羞成怒,不顾一切地要砸钟了。也体现出下层农民朱老巩面对比自己地位更高的地主阶级时的勇猛无畏。)

这时,小虎子在一边看着,又气又急,两眼睁得圆圆。看冯兰池像凶煞似的,父亲一点也不让他,由不得眼角上掯着泪珠,攥紧两只拳头撑在腰上,左右不肯离开他的老爹。

四十八村的人们,对着这个令人不平的场面,掂着手可惜这座古钟的命运,替朱老巩捏起一把冷汗。铜匠刚刚举起油锤要砸钟,人群里闪出一个人来。这人宽肩膀大身量,手粗脚长,手持一把劈柴大斧,横起腰膀走上去,张开大嘴说: “你砸不了!”

这时,四十八村的人们一齐抬头看,正是严老祥。朱老巩见严老祥来了,也慌忙跑回家去扯出那片铡刀,一行跑着,大声喊叫:“老祥哥!可不能让他们砸了这座古钟!”喊着,又跑回大堤上。

(赏析:看到朱老巩单枪匹马与恶霸冯兰池做斗争,严老祥终于觉醒,勇敢地站在了朱老巩的身旁,与朱老巩并肩抗争。这是他勇的一面。由此看来,在严老祥身上表现出的是老一代农民觉醒的过程,他性格里兼具了“勇”与“弱”的因素。)

铜匠脱了个小打扮儿,又举起油锤砸钟。朱老巩猛地跑上去,把脑袋钻在油锤底下,张开两条胳膊,搂住古钟说:“呸!要砸钟?得先砸死我!”小虎子一看,油锤就要落在他父亲的头上。他两步窜上去,搂住父亲的脑袋,哭出来说:“要砸我爹,得先砸死我!”

铜匠干睁着大眼看着目前的架势,不敢落下油锤。四十八村的人们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危急的场面,偷偷地落下泪来。朱全富说:“天爷!瞎了我的眼睛吧,不要叫我看见。”老祥大娘哭出来说:“咳!欺侮死人了!”小虎子两只手抹着眼泪,他想不到父亲披星星戴月亮地做了一辈子长工,最后落到这步田地上!

(赏析:在朱老巩与冯兰池进行殊死搏斗时,锁井镇的父老乡亲除了严老祥站出来相助外,其他人却置身事外,眼睁睁看着,除了偷偷落泪外,没有人施以援手。反映了当时农民面对土豪地主的嚣张气焰只会畏缩、胆怯、甚至已经麻木于地主的剥削,这就使冯兰池这样的地主阶级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也正是他们的袖手旁观,给朱老巩与冯兰池的斗争涂上了失败的灰色。)

冯兰池还是坚持要砸钟,嘴上喷着白沫,说出很多节外生枝的话。他说:“官土打官墙,大铜钟是全村的财产,砸钟卖铜顶公款,官司打到京城,告了御状我也不怕!”朱老巩反问了一句说:“锁井镇上,大半个村子的土地都是你冯家的,顶谁家的公款?”这时他眉棱一横下了决心,闪开衣裳,脱了个大光膀子。小辫子盘在头顶上,挽了个搪扭儿。叉开腿把腰一横,举起铡刀,刀光晃着人们的眼睛,张开大嘴喊:“大铜钟是四十八村的,今天谁敢捅它一手指

头,这片铡刀就是他的对头!”

老祥大伯也举起劈柴的大斧,说:“谁敢捅这铜钟一手指头,管保他的脑袋就要分家!”

冯兰池冷睁眼一看,他怔住了。朱老巩和严老祥,就像两只老虎在他眼前转。冯家大院里虽说人多势众,也不敢动手,只得打发人请来了严老尚。严老尚绰号严大善人,这人气魄大,手眼也大。庚子年间,当过义和团的大师兄,放火烧了教堂,杀了外国的传教士,在这一方人口里有些资望。乡村里传说,这人骨头很硬,有一天他正在开着“宝”,开到劲头上,用大拇指头捺上了一锅子烟,说:“嗨!递个火儿来!”旁边一个人,用火筷子夹了个红火球来,问:“搁在哪儿?”严老尚把裤角往上一捋,拍起大腿说:“放在这儿!”那人咧起嘴角说:“嘿!我娘,那能行?”严老尚把眉毛一拧,仄起头来,指头点着大腿说:“这,又有什么关系!”红火球在大腿上一搁,烧得大腿肉嗤溜溜地响,他声色不动。

这个大高老头子,弓着肩提着条大烟袋,走上千里堤。看见朱老巩和严老祥逞着打架的式子,捋着他的长胡子,笑花了眼睛说:“这是干吗?青天白日在这里耍把式,招来这么多的人看热闹,你看这不像玩狗熊?”

朱老巩气愤愤地说:“我看看谁敢损坏这座古钟?”严老祥也说:“谁要损坏这座古钟,他就是千古的罪人!”

严老尚冷笑一声,说:“哼哼!狗咬狗两嘴毛!”伸出右胳膊,挽住朱老巩的左手,伸出左胳膊,挽住严老祥的右手,说:“一个个膘膘楞楞的,一戳四直溜的五尺汉子,打架斗殴,不嫌人家笑话?”说着,望着严老祥瞪了一眼。严老祥给他扛过长工,见严老尚拿眼瞪他,垂下头不再说什么。他们两人跟着严老尚走到大街上荤馆里,严老尚叫跑堂的端上酒菜。这时,小虎子还是一步不离地跟着他爹,心里扑通乱跳,又是害怕,又是激愤。

严老尚嘴唇上像抹上香油,比古说今,说着圆场的话。朱老巩坐在凳子上喝了两盅酒,听得漫天里当啷一声响,盯住哆哆嗦嗦地端着杯子的手,静静愣住。又听得连连响了好几声,好像油锤击在他的

脑壳上。大睁着眼睛,痛苦地摇摇头,像货郎鼓儿。冷不丁地抬起头来,抖擞着两只手说:“咳!是油锤砸在铜钟上,铜钟碎了!”朱老巩明白过来,是调虎离山计,一时气炸了肺,眼睁睁看着严老尚,吐了两口鲜血倒在地上,脸上像蜡渣一样黄。

(赏析:此处插入严老尚当年参加义和团的一段,表明严老尚在当地是一个有影响有资望的人物,在村里声名远扬、乐善好施,是慷慨仗义的“严大善人”,也为朱老巩相信他、接受他的调停提供背景。但从他的话中透露出,他和冯兰池是沆瀣一气的,他们共同策划了这场骗局,严老尚居然成了地主阶级的帮凶。这表明原来在乡土中发挥社会调节功能并受到普遍尊重的士绅阶层已不再值得信赖,民间已经不存在主持公正的权威了。)

严老尚装着也一本正经地拍着桌子大骂:“这是干什么?掘坟先埋了送殡的!给朱老巩使了调虎离山计,又掀大腿迈了我个过顶。”说着,把大袖子一剪,就走开了。

这时,严老祥慌了神,猫下腰抱起朱老巩,说:“兄弟!兄弟!醒醒!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事情摆着哩,三辈子下去四十八村的人们也饶不了他们!何必动这么大气性。”

小虎子流著泪,连忙给他老爹捶腿捏脖子。朱老巩垂下头,鼻子里只有一丝凉气。严老祥看他一下子还醒不过来,两手一抄把朱老巩挟回家去。

这场架一直打了一天,太阳平西了,四十八村的人们还在千里堤上怔着。眼看着铜钟被砸破,油锤钉着破钟,像砸他们的心肝一样疼,直到天黑下来,才漫散回家。这天晚上,滹沱河里的水静静地流着,锁井大街上死气沉沉,寂寞得厉害,早早没了一个人,没了一点声音。人们把门关得紧紧,点上灯坐在屋子里沉默着,悄悄谈论着,揣摩着事情的变化和发展。在那个年月里,朱老巩是人们眼里的英雄,他拼了一场命,并没有保护下这座古钟,没有替四十八村的人们争回这口气。他们的希望破灭了,只有低下头去,唉声叹气,再不敢抬起头来了。

(赏析:朱老巩护钟的场面里还写到了从四十八村赶来看热闹助威的人们。四十八村的人们来到大柳树林,有瞧热闹的,但更多的是心气不平,来站

站脚助助威的。他们私下的议论,抒发着对冯兰池霸道的不满,可又没勇气站出来跟冯兰池斗。当“铜钟被砸破,油锤钉着破钟”时,他们感到“像砸他们的心肝一样疼”。他们的希望破灭,却只有低下头去,唉声叹气。与朱老巩的果敢相对比,显现出村民们的反抗意识尚未觉醒,仍旧保有懦弱的逆来顺受的性格。)

朱老巩躺在炕上,一下子病了半月,炕上有病人,地下有愁人。那时母亲早就去世了,小虎子和姐姐成天价围着炕沿转。日子过得急窄,想汤没汤,想药没药,眼看病人越黄越瘦。那时姐姐才十八岁,青春的年岁像一枝花。她看着父亲直勾勾的眼神,心里害起怕来。朱老巩斜起眼睛,看了看闺女,伸手拍拍炕沿,说:“闺女!娘没了爹疼你们,舍不得你们!可是我不行了!”他凝着眼神,上下左右看了看姐姐,又说,“闺女!你要扶持兄弟长大!”又摩挲着小虎子的头顶说,“儿啊!土豪霸道们,靠着银钱土地剥削我们一辈子,压迫我们一辈子。他们是在洋钱堆上长起来的,咱是脱掉毛的光屁股鸡,势不两立!咱穷人的气出不了,咳!我这一辈子又完了!要记住,你久后一日只要有一口气,就要为我报仇,告诉人们说,我朱老巩不是为自己死去,是为四十八村人的利益死去的!”他说到这里,眼神发散了,再也说不下去。

小虎子和姐姐趴在炕沿上,哭得泪人儿一般。朱老巩看孩子们哭得痛切,一时心疼,吐了两口鲜血,一个不住,把脑袋咕咚地磕在炕沿上。他失血过多,一口气上不来,就把眼睛闭上了!

(赏析:由于虎子,也就是朱老忠亲眼看到了父亲朱老巩和冯兰池的冲突,不久便吐血身亡,使虎子从小就身陷强烈的阶级冲突之中,对冯兰池充满了仇恨。为之后朱老忠带着全家回锁井镇继续与冯兰池做斗争埋下伏笔。)

姐姐和弟弟扑在父亲身上,放声大哭起来。这天晚上,严老祥一句话也没说,把脑袋垂在胸脯上,靠着槅扇门站着。到了这刻上,他两手搂住脑袋,慢吞吞地走出来,坐在锅台上无声地流着眼泪……听孩子们哭得实在悲切,又一步一步地走进小屋,蹲在朱老巩头前,凄切地说:“兄弟!你带我一块回去吧!我对不起你,后悔拦着你,没叫你闯了关东。你在九泉下放心吧!你白死不了,人们知道你是为什么死的,我们受苦人将子子孙孙战斗在千里堤上!”

(小结:朱老巩单枪匹马,赤膊上阵,同以冯兰池为代表的恶势力进行抗争,结果家破人亡。他的挺身护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旧式农民反抗斗争的缩影,它反映了没有先进思想指导的农民自发反抗的结局。面对恶霸的暴行,朱老巩没有想到发动乡亲们起来共同斗争,而是仅凭一己之力进行抗争,因此,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当朱老巩同冯兰池进行殊死搏斗的时刻,锁井镇的父老乡亲除了严老祥站出来相助外,其他人却置身事外,在这场涉及到他们切身利益的斗争中,四十八村的人眼睁睁地看着,看着朱老巩、严老祥进行拼死的抗争,除了偷偷落泪外,他们没有一人施以援手。正是他们的畏缩与胆怯以至麻木,才让恶霸冯兰池气焰嚣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他们的表现为朱老巩斗争的失败涂上一抹凝重的灰色,让人感到朱老巩、严老祥的孤军奋战显得多么的悲壮。它告示人们,要获得斗争的胜利,必须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个人奋斗式的斗争,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锁井镇

在《红旗谱》小说中,贯穿全书的地名“锁井镇”,其实就是衡水饶阳县的张岗村,它位于滹沱河北岸,与保定蠡县毗邻。梁斌于1960年曾著文写道:朱老明和冯老兰打官司的故事,历史上就发生在滹沱河旁的张岗村(这个村现分为东张岗和西张岗两村,镇政府设在东张岗)。这个村与锁井镇一样,东头住的多是富户,西头住的多是穷户,在军阀混战的年月,地主们拉着壮丁打逃兵,打下骡子车和洋面来发洋财。逃兵们就从保定勾来了一个团,要血洗张岗镇,经人说合,拿出5000块大洋,这才罢兵。地主们把这5000块大洋摊派在穷人头上,穷人们就联合起来跟东头的地主打官司,后来穷人们把官司打输了,有一个人还气瞎了眼。这个故事,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搞统累税的时候翻腾出来的。当时张岗镇的政权为地主阶级所掌握,他们把统累税加在穷人身上,逼得穷人寻死上吊,区党委派张兢带工作组去作调查研究,才整理出这个村历史上的阶级斗争。

猜你喜欢

赏析
汉字赏析(广、上)
书画作品赏析
画作赏析
书画作品赏析
书法作品赏析
数列新颖题型赏析
青年画家作品赏析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