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2022-03-27韦杏梅
韦杏梅
内容提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而问题解决的首要环节是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从敢问到爱问再到善问的过程;主动地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条件,才能促进学生养成善于质疑的习惯,进而提高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提出问题 意识 学习兴趣 学习氛围 时间 机会 舞台 方向性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现在教学所倡导的是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而问题解决的首要环节是提出问题,传统的教学过程的设置,更多考虑的是让学生学会“答”,而忽略了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提出问题。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而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应从低年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有了良好的提出问题的习惯,到了高年级我们就可以享受其果实,如我现在所教的班级是从一年级带到现在的五年级,在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我就很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经过长期的训练,班里大部分的学生都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如同年级的数学老师拿我们班来试,就感觉到我们班的同学不仅爱发言,而且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从敢问到爱问再到善问的过程。教师只有主动地为学生提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条件,才能促进学生养成善于质疑的习惯,进而提高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是学习或实验上的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则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于提问,学会提问,善于提问,在提问中获取新知呢?针对这个问题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情感注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在学生刚入学时就丰想方设法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当学生有了兴趣,我又在情感上下功夫,因为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一种内驱力,积极的情感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更为强烈。发现和提出问题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如果对数学有较浓的兴趣,有较强的求知欲,那么她会对学习内容进行认真思考,深入分析,从而提出一些独到见解的问题。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情感作为主要的非认知因素,制导着认知学习,实践证明了良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感投入,例如对学生的赞扬,我常用“你提的问题很好、很精彩、有创造性,你很有数学天赋”等激励言词;或者让全班同学为其鼓掌等方式,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内心的学习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提出问题的欲望。
二、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氛围
在现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不敢大胆地提出问题,更不敢主动的问问题,心理学告诉我们:“少年期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喜欢独立思考,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喜欢探索、怀疑、争论和辩驳,创造性思维开始发展起来。”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例如:我在教学 “平面上三条直线最多有几个交点?平面上四条直线呢??通过画图,说明结论对此问题很容易解决。但有学生会提出问题:“那么平面上n条直线最多有几个交点”?我会把握好机会,对提出问题的学生大加赞扬,肯定问题提得好,有探索精神,继而进一步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它的结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再帮其分析;对于好问问题的但总是抓不准要点的学生,不嘲笑、讽刺,而应耐心引导,鼓励其积极性;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学生,应鼓励其进一步的探索,大胆创新;对于好的问题,一方面对其表扬,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展开集体讨论。另外,在班级里采取奖励的措施,根据问题的质量,给予常规考核中不同等级加分;在班级中倡导“今天你能提出 一个数学问题吗?”等方式,创建一种人人参与提出 问题的氛围,促使学生增强问题意识。
三、给学生创设提问题的时间、机会和舞台
提出问题需要学生深入观察、思考去发现问题,这就需要时间。所以在教学中,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复习的教学、课外知识的深化教学,都必须给学生充足的思考余地,让他们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自习课安排时间让他们预习、复习,在预习中提出 问题,在復习中,通过反思教师授课过程,归纳总结,促使他们提出新见解、新思路、新设想和新途径,不断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想象力。另外,我还专门设置专门的进行问题答疑,使他们的问题及时得到评价,消除疑虑,增长知识,培养了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现代的教学应该由教师的模式向学生提出问题的模式转化。教师在教学中不要把每节课的内容都灌给学生,或者经常性地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答”,而是通过情境的创设,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线段长短的比较”这一节教学中,通过安排两个同学的高矮这一问题情景,询问:对于这个实际问题,你们能发现并提出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提出两个同学的高矮抽象数学问题是一个什么问题,通过集体讨论,进而由学生提出课题。
四、引导学生提问题的正确方向性
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尝试提出问题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科学性和针对性,例如在解决问题的教学时有这样一题“在助人为乐的活动中,小红做了5件好事,不刚做了7件好事,李林做了9件”是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班里就有一位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一共有几个同学做好事?”问题也提出来了,但细想一番,这个问题根本没有研究的价值。因为这个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没有目的性,针对性,只是完成了一个任务,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了使学生提出问题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教师要对学生提问加以引导训练,引导学生提问题的正确方向性。首先,引导学生自己研究教材,针对课本提出问题。例如对课本的基础知识有什么新的毡法、理解和新的应用;其次,引导学生自己研究习题,针对习题提出问题;再次,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
总而言之,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正如叶圣陶所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坐听老师之说”只有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也就是能自己提出问题,进而才会生存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孙明金.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J].福建教育,2003(12)
[2]金旗.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J].今日教育,2006,0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