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治对策的探讨
2022-03-27何关银
何关银
摘要:生猪养殖中出现的疫病也进一步影响着生猪产业的发展,例如猪传染性肠炎对生猪养殖的影响就较大。本文将从笔者的临床经验出发,结合猪传染性肠炎的实际病因,分析防治对策,为云南巧家县以及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治工作提供思路。
关键词: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治对策;预防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急性猪肠道传染性疾病之一,同时主要是由病毒所致,其疾病的传染性特點较为明显,主要是威胁到仔猪的身体健康和养殖户的收入。所以,需要针对该病的实际发病情况,结合临床经验,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1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相关概述分析
1.1发病情况分析
于2003年1月,根据巧家县红山乡村民小组的反馈,该地区出现养殖生猪拉稀下痢情况,笔者组织相关人员实地调查后得知当地近40户个体生猪养殖户养殖的170多头猪先后发病,依照临床病症以及其疾病的流行特点,结合季节以及饲养管理状况可以初步诊断为传染性胃肠炎。经过综合防治后只有14头仔猪中的8头仔猪死亡,治愈率超过90%,有效降低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给当地养殖户带来的损失。
1.2发病机理分析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经过生猪口鼻感染的疾病,其病源的病毒属于冠状病属,而经过呼吸道传染之后,病毒会在生猪的鼻黏膜以及肺中继续发展,然后再顺着咽、食道,甚至顺着血液进入小肠部位,对生猪的身体造成伤害。再加上肠腔中的渗透作用,引发疾病。
1.3发病原因分析
首先,生猪的整体抗病能力是其是否容易患传染性胃肠炎的重要依据,如果猪只体况差,再加上季节和猪舍内环境的影响,同时养殖户没有关注混养给生猪养殖带来的麻烦,依旧将可能携带传染性胃肠炎疾病病源的其他畜禽与猪群进行混养,为传染性胃肠炎发展提供了条件。
1.4临床症状及诊断分析
年龄基本上是导致临床病症有所不同的原因,而猪传染性胃肠炎也与生猪的年龄有关,一般情况下生猪患病后毛色会出现暗沉情况,且会有食欲不佳、体温过高、呕吐、腹泻并且出现脱水等现象。病症较为严重的情况下生猪排泄物中还会出现血液。正处于哺乳期的母猪患病后会身体机能快速下降,同时乳房收缩并将疾病传染给仔猪,不足10d的仔猪会在2~7d内死亡[1]。
通过解剖病状能够发现病死后的仔猪胃肠道和肾出现较为严重的病变,小肠壁半透明状态,并且肠管扩大,内有白色或者黄绿色液体。
2预防措施
2.1养殖场管理
针对养殖场内的管理主要注意环境卫生管理,日常工作注意通风散热、光照合理、湿度合理以及排泄物无害化处理。进入养殖场内的人员和车辆都需要进行消毒,并且使用10%的漂白粉溶液,有效控制猪舍内的细菌和病毒含量。其次,传染性胃肠炎冬季是多发季节,保暖措施、防寒措施需要做好,在控制猪舍内养殖密度时,为猪舍的舒适性提供一定保障。并且严格按照标准喂食饲料,并且定期检查饲料中是否有变质或者霉变现象。注意不要从疫区或者病猪场引进猪只,引进的生猪需要隔离1~2周之后才能和养殖场内原有的猪群进行混养。此外,仔猪生产避免在冬季,对于正处于哺乳期的母猪需要加强营养均衡,保证其乳汁的质量和数量,为仔猪增强身体各方面的健康程度以及增强抗病力提供能量。同时断奶期间的仔猪需要尽早诱食并且补料,循序渐进断奶过程中逐步加大正常喂食的量,但是严禁喂食过饱,为预防消化不良需要采取少食多餐的喂食方法[2]。
2.2注射疫苗
动物疫病预防措施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注射疫苗,借助疫苗可以在仔猪体内形成有效的抗体,防止患上传染性胃肠炎。因此,妊娠期母猪作为疫苗主要注射对象,需要在产前半月内开展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疫苗注射,注射疫苗两周后母猪会产生抗体,通过母乳喂养仔猪的方式在哺乳期仔猪体内产生抗体,减少患上传染性胃肠炎的几率。需要注意的是疫苗注射过程中,注射位置和剂量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妊娠期母猪需要在后海中注射二联疫苗,而母猪的体重在没有超过25kg的情况下尽量注射1mL的药剂。
2.3构建动物免疫屏障
各个地区需要做好动物免疫工作,当地的相关部门以及相关人员需要积极投入到工作中。针对这方面问题,笔者每年组织召开防疫培训会,对相关防疫员开展业务培训,为工作人员提升工作技能和工作水平提供帮助。在免疫接种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有专人深入到农户亲自参加、耐心示范,做好宣传工作和引导工作,同时确保免疫程序严格、规范,以此积极构建动物免疫屏障。
3治疗措施
3.1用药治疗注意事项
首先,不管是传染性胃肠炎还是其他疾病,都需要注意用药安全,在正确选药并合理搭配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避免假冒伪劣产品带来的不良反应。其次,需要选择最适合的药剂剂型,确定剂量之后还需要确定详细的用药途径,以此为传染性胃肠炎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再者,如果生猪在患有传染性胃肠炎的过程中出现病症加剧现象,可以根据临床实践适当调节药物使用量,以此促进快速稳定病情。最后,注意注射用品的消毒,认真检查药剂注射器的保质期以及外包装是否有破损,防止注射器感染病源之后加重患病猪的病况。
3.2具体治疗方法
在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过程中,如果是成年猪并且病症较轻,可以通过在水中添加补液盐方式为治疗效果提供有效保障,针对患病猪脱水并且较为严重的情况可以使用静脉注射适量葡萄糖林格氏液,注射抗菌性药物也能够有效防治并发性细菌感染。而如果是猪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一定剂量的抗生素,如硫酸卡那霉素,按1万~1.5万IU/kg·bw肌内注射,2次/d,连用3~5d,使用药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剂量,避免药剂过少或者过多给病猪身体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也可肌内注射穿心莲注5~15mL、乙酰甲喹注射液0.04~0.1mL/kg·bw,同时饮水中加入VC、葡萄糖等,连续治疗2d后往往会有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3]。
4结语
综上所述,生猪养殖业对于基层群众的创收来说格外重要,但是猪传染性胃肠炎这类经常发生的生猪传染性疾病对生猪养殖业的影响就非常大,给养殖户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同时部分心存侥幸的养殖户可能将病死后的生猪卖给商贩,而这样的行为无疑会导致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食品健康安全受到侵害,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达不到提升群众的经济收入以及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的目的,反而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对此,积极做好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治工作,有效控制疾病发病率和传染率,为养殖户提升经济收入以及消费者获得质量更高的猪肉产品提供基础保障,并以此促进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锐,王海丽,吴海龙.猪传染性胃肠炎预防与治疗研究[J].今日畜牧兽医,2020(4): 83.
[2]杨磊.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1): 129.
[3]彭珊.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疗及防治措施分析[J].兽医导刊,2020(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