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冲突”的人道危机
2022-03-27曹然
曹然
当美国国防部2021年首次正式提出跨军事、非军事部门协同作战的“综合威慑”战略时,学界对这个新名词颇多嘲讽,美军内部也质疑这一设想能否实现。没想到,仅仅一年后,“综合冲突”就切实走进了欧洲。
在2月24日战火燃起半年前就开始的信息战博弈,“特别军事行动”启动前两度进行的大规模网络战,试图让俄军一举一动暴露在全球互联网围观中的“侦察威慑”,西方世界协调一致的对俄制裁,通过社交媒体串联的乌克兰“全民战争”,围绕人道主义走廊目的地设在俄方还是乌方控制区的谈判交锋……战争与非战争斗争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其造成后果的广度与烈度,可能是每个参与者在“军事冲突”开始时都不曾想到的。
实时直播之下,纷繁的斗争形态让人眼花缭乱,大国们能迅速调动介入的军事与非军事手段令人叹为观止。人们曾以为精确打击武器的出现能让战事尽可能远离平民,综合战争却将平民也“综合”了进去。当乌克兰国民卫队的社交媒体账号感谢商店老板赠送士兵手机、呼吁民众上街阻挡俄军坦克时,这些平民是否构成战争法定义下的“参与敌对行动”?当俄罗斯民众在西方制裁中面对卢布贬值、物价飞涨而痛苦挣扎时,能否将制裁视为远超“军事必要”和“比例原则”的罪行?
一直以来,战争法有两大任务:一是限制战争手段,如不使用核武器、生物武器;二是保护武装冲突中的受难者,如给予平民、战俘、伤病员人道待遇。但新型战争让所有人不再是“局外人”,也让不拿枪的人具备了不同形态的“战斗力”,战争法的许多内容则失去了执行的可能。
当现实超越规则,文明终会堕入野蛮。唯一的解决之道似乎是,战争法再增加一个分支,以限制无限扩张中的战争形态:不仅包括不人道的直接军事行动,也包括黑客攻击、极限制裁这样的非传统军事部门行为。
在这方面,中国政府走在了人类文明前列。例如,当美、欧汲汲于制定网络战的“新战争规则”、美国国防部将网络攻击纳入国家战略时,中国政府一再主张坚持在《联合国宪章》及多边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呼吁各国达成“不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包括网络实施敌对行动、侵略行径和制造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和“不扩散信息武器及相关技术”的共识。据联合国数据,截至3月14日,俄乌冲突已造成至少596名平民死亡,1067名平民受伤。推动“中国方案”、限制战争形态,已经是国际社会刻不容缓的共同责任。
9/2022 总第1035期
一声长叹,野心家们什么时候才能消停,炮灰永远是最普通的老百姓……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在执法层面,这个罪确实可以包括所有的行为,边界确实模糊不清。(@longtian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