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醺的交换生活
2022-03-27杨静怡
杨静怡
2020年9月,我的交换生活终于在国内疫情逐渐稳定之后拉開了帷幕。交换生和长期在国外上学的留学生不同,对于很多交换生来说,交换的重要目的就是文化与阅历的交换。当有人问我来韩国学什么时,我通常会打趣道:“学习烧酒文化!”
由于韩国当地的烧酒贩售政策,一个城市占据主流市场的往往是本地出厂的烧酒,因此就形成了地域性的流行烧酒,进而构成了“韩国烧酒地图”。在首尔最受欢迎的是“真露”烧酒,釜山第一烧酒则是“C1 Blue”,而济州岛最热门的烧酒则是“汉拿山”。
在首尔,无论是马路边的大排档,还是豪华酒店,无论是甜蜜、喜悦还是失意,“真露”烧酒都是必需品。“真露”烧酒有蓝莓、葡萄和柠檬等多种口味,大大降低了酒本身的刺激与苦味,给人一种苦中带甜的味觉感受。
釜山作为韩国的第二大城市、金融中心和韩国第一大港,颇受年轻人喜爱。当地的“C1 Blue”烧酒蕴含前卫、潮流的意味,与年轻人的“韩流文化”紧密相连。“C1 Blue”的制作过程十分独特,制酒用的水来自地下两百米,处理制作时用音箱震去酒中的苦涩,据说音箱震动时播放的是什么音乐,喝“C1”时脑子里想的就是什么音乐。夏季午后,乘坐海景观光列车,看甘川洞文化村彩色的民俗小房子,喝上一口“C1”,耳边仿佛响起韩式甜剧里浪漫轻快的乐曲;冬日深夜,站在韩国老爷爷开的路边摊旁边,一口鱼饼、一口烧酒、一口热汤,韩剧《请回答1988》的配乐似乎在脑中循环播放。
济州岛的橘子调酒配方来源于夜市阿姨,是济州岛惬意的“夜市文化”与淳朴的“岛民文化”的表征。雪碧加“汉拿峰”橘子汁,倒入“汉拿山”烧酒里,济州岛最好喝的烧酒就制作完成了。在济州日出峰旁,我们一起边喝烧酒边看海浪翻滚,等待暖阳东升。当太阳完全升过日出峰顶时,烧酒带来的红晕也爬上了脸庞。
由于疫情影响,首尔所有娱乐场所都需要在晚上10点钟关门。于是,首尔大学生们的课后生活时间无限提前,烧酒廉价、度数低但后劲足,就成了囊中羞涩又不太能喝的学生们的首选。韩国发达的烧酒文化也创造出了丰富的喝酒游戏,光是一个小小的烧酒瓶盖就能玩上好一阵。烧酒瓶盖被拧开后,会留有一条金属边,每个人轮流用手指弹这条金属边,成功弹掉金属边的人则可指定一人完成游戏任务。七八个人凑在一起,哪怕国籍不同、语言不通,靠这几个瓶盖便能玩上大半个钟头。
在餐厅里,各国学生喝着烧酒,三三两两地聊着天南海北的故事。女生们爱聊八卦,在酒精的作用下大声谈论浪漫体贴的欧巴、吐槽粘花惹草的男生,一场谈话下来大家都成了姐妹。而男生们似乎都爱聊政治与经济,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揣在兜里,郑重其事、头头是道……烧酒你一杯我一杯地喝了个尽,友谊也在这一声声“Cheers”中生根发芽。
韩国由于国土面积小、多山地等原因,食材并不丰富。比起中国,韩国的烹饪方式较为单一,不少食物都偏油腻、辛辣或直接生食。因此,被认为有消毒、解腻作用的烧酒,自然就被当作很好的餐间饮品。烧酒是韩国“夜间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夜晚的烤肉店往往人手一瓶烧酒,甚至有不少专供饮用烧酒的烤肉店,酒水菜单比肉类菜单更为丰富。
用苏子叶包上一块烤肉和辣白菜,整个塞入口中,再将烧酒一饮而尽——对韩国人来说,这是辛苦一天之后最大的慰藉,酒精与美食驱赶了现实的不安和焦虑,让人暂时忘却烦恼。
对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来说,韩国的生食海鲜和内脏让我不敢下咽,于是烧酒在我这儿变成了“壮胆”之物。借着烧酒的劲儿,我尝试了不少“稀奇古怪”的韩国特色食物——生鱼片、生拌牛肉等,逛逛传统市场,喝上两口烧酒,也可在异国他乡的市井氛围中大快朵颐。
作为交换生,我在韩国只有不到一年的停留时间。因此,我竭尽所能地接触身边的一切民俗生活——穿韩服、吃韩餐、追韩星。但同时,交换生也比争分夺秒的游客有更多的时间深入感受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
当然,“烧酒文化”仅仅是韩国文化的一种面向,还有“泡菜文化”、学校里的“长幼尊卑文化”等,无法用只言片语说尽。
责任编辑:丁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