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一只雏鸟学会飞行

2022-03-27杨玉慧子

大学生 2022年3期
关键词:鲜卑木兰回家

杨玉慧子

我是个异常恋家的人。三年前高考完,我报志愿的第一前提就是不出北京,因为想每周都能回家。

高中阶段我便独来独往,即将上大学的我,对住校很恐惧。北外精英遍地,一个郊区小镇来的,会不会被城里的老师和同学们看不起?新生周,同学们在“百团大战”中流连忘返,然后投简历面试。同学看我却岿然不动,格外“佛系”,其实我只是不愿意把周六日回家的时间花在社团活动上。

大一的上半学期结束了,父母说:“你这个大学上的呀,简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同学在学校碰到我也会调侃:“你终于回学校了。”我将之视为某种程度上对我能时常回家的羡慕,并不以为然。

大二我入选了学校的复语拔尖计划,开始学习法语和进阶英语。本打算继续着大一的生活模式,然而事与愿违。在法语的入门阶段,全新的发音规则和多如牛毛的动词变位就已令人焦头烂额。还要系统地上两门文学课:“当代文学”和“古代文学”。“当代文学”动辄就阅读几十万字的大部头,还要完成多篇有一定学术性的课程论文。“古代文学”需将文学史和作品相结合,常常是大量的作品阅读配合思考题来加深理解。

如此重的学习任务,我却几乎把他们都安排在周中完成,鲜少有周末带回家的时候。很多书只是草草翻了翻,论文方面则是把相关摘要和评析粗略地拼凑。

大二就这样匆忙过去,法语课考得还可以,但文学课考得非常差,我甚至产生了“论文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当初那个因为喜欢文学而报了中文系且一心想走学术道路的孩子,开始怀疑自己的写作能力,一度陷入“我写不好论文”的焦虑。

沮丧的情绪岩浆般爬升,学年快结束评奖学金的那天成了喷发日。大一时候的“三好学生”、校二等奖学金离我而去,身边的同学则因为大创项目、互联网+创业大赛的好成绩一个接一个地获奖,一种落差感席卷而来。第一次,周六日不回家的想法在我心里占了一席之地。

大三上学期,周六日不回家的我,几乎驻扎在了图书馆里。偏爱昏黄的灯下,那个书的世界。看着一摞摞书籍,就好像踏着知识之梯攀爬巴比伦塔。漫步二层的文学区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光是阅读书脊上的名字就能心情大好。从诗经汉赋、乐府唐诗再到新月九叶,从《荷马史诗》到《伪君子》再到《红与黑》,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交相辉映,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尽显于此。

学校图书馆淡黄的灯光,噼噼啪啪的键盘声,配合着吞吐着热气的空调,把整个学习氛围变得静谧而温暖,而当闭馆音乐响起,我便不得不带着电脑和书本离开。

 我写与《木兰诗》有关的论文时,特意找到了方一新、王云路老师的《中古汉语读本》,其中所载更能反映出时人的口语风貌,值得一提的是我还在其中读了不少佛经。鲜卑族是北方游牧民族,自然而然地我也就找到了些同為游牧民族的蒙古族的资料,但鲜卑族还是和满族的关系更近些。

走在入冬后的北京夜晚中,体温在坐了过山车的同时,心情跌得更重,甚至会想:“不如,这周末回去吧!”但是下一秒又会弱弱地告诉自己:“不行,如果明天早上起来还是这么想,再回去也不迟,先不要很快下决定。”回到宿舍马上洗漱。第二天清晨,昨晚心中不停打鼓的我竟原地满血复活,又开启了新的不想家一天。学习飞翔的“小鸟”,感谢第二天的朝阳,温暖了昨夜翅膀上还未结痂的伤。

“如蝶入花心,无须不缀也。”我不由得产生了一种“周末就该是无拘无束地遨游在书海中”的想法,后悔之前荒废了那么多时间。在图书馆书桌上午睡醒来后是最文思泉涌的时刻,阳光懒懒地照在身上,总能带给我很多灵感。“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从一首南北朝时期的民歌出发,我对中古汉语的南北方言差异产生了兴趣,借来了《古代汉语字典》和六卷本的《汉语方言大词典》,揣摩古今南北方言差异。偶然发现的早期北京话小说《新鲜滋味》,让我在解读损公(蔡友梅,清末民初时期早期北京话小说的代表人物)小说中的“现场性构建”方面很有心得。读罢司汤达的《拉辛与莎士比亚》及他的传记,深刻了解了这位“写作过、恋爱过、生活过”的贝尔主义者,对《红与黑》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交错的艺术技巧及“诡诈的于连”才有了属于自己的见解。写这几篇论文时没有丝毫“难产”,反而“下笔如有神”般一气呵成。

研读《木兰诗》相关资料时,隔着液晶屏阅读繁体竖版的资料,现代科技与传统文献相结合所带来奇异感觉,让我感觉自己成了电视剧中酷酷的“考古学家”。拿着放大镜在相关资料中认真“考古”,深感知识一环扣一环,解开了这环,背后的许多环又吸引人们去解开。比如透过《木兰诗》来看中古时期的方言状况,我竟发现“木兰”是北语(鲜卑语)音译词,而北语中的“木兰”意为雄鹿,再阅读《魏书》就可以看到鲜卑民族有“雄鹿崇拜”传统。鲜卑人所操北语是突厥语的一种,和“雄鹿崇拜”类似的“苍狼崇拜”也出现在古突厥回鹘人的著名史诗《乌古斯传》中。可见这种“神兽崇拜”在操突厥语的民族中有普遍性,非独鲜卑民族。在环环相扣的历史线索中拨云见日,做学术的乐趣油然而生。

从两周、三周一回家到一月一回家,雏鸟渐渐离巢了。学期结束时惊喜地发现,遥不可及的高分论文已成了我的囊中之物。

寒假回家漫步在雪夜的妫水河畔,望着对岸楼房上圆圆的穹顶和湖面上的积雪,觉得这座久不打钟的小镇,竟有了几分圣彼得堡的样子,耳边似乎隐隐传来了蒂涅瓦河(蒂涅瓦河长74公里,28公里位于圣彼得堡的范围内。以河水流量计算,是欧洲仅次于伏尔加河和多瑙河后第三大河流) 流水的回响。下个学期的周末我就要在学校学习拉丁文了,中世纪的欧洲是个遥远的“地方”,期待以后的我可以去往更遥远的地方。

当一只雏鸟学会飞行,愿她会翅成鲲鹏徙于南冥。

责任编辑:张琦

猜你喜欢

鲜卑木兰回家
木兰剧片段展示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若是木兰能网购
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早期鲜卑生计方式探讨
回家的路(外一则)
1670天后,回家
东汉末年至曹魏初年鲜卑兴起的原因分析
鲜卑神话考实
滇中木兰的“农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