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开展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研究
2022-03-27吴健王云凯钞晓咪
吴健 王云凯 钞晓咪
摘要: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作为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培养的补充机制,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时代呼吁,更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发诉求。贵州立足本省教育实际,开展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对贵州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经过对部属师范大学和各省有关公费师范生培养政策的研究,从完善贵州省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制度、优化培养方式、严格质量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保障贵州省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政策落到实处,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
关键词: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政策;农村教育
[本文系2020年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ZC040)]
作者简介:吴健,男,贵州凯里人,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学研究;王云凯,男,贵州凯里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管理学研究;钞晓咪,女,陕西榆林人,讲师,主要从事教学管理研究。
一、前言
国家一直以来重视教育,采取各种政策支持教育发展。在中央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地方政府大力培养师范专业教师,为我国乡村教育输送了一大批优质师资,对于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提高、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部,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一直是教育体系中的短板,教师需求量大,总体素质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农村教师工作压力大,生活环境差,教师队伍不稳定。另外,财政资金的短缺,乡土文化的萧条,农村人才的流失等都是制约贵州农村教育良性发展的不利因素。受到个人发展条件的限制,多数师范类毕业生不愿留在农村从事基础教育。这样的现实又加剧了贵州省农村基础教育环境的恶劣。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核心在教育。因此,贵州省探索开展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参考部属师范大学和外省关于师范生公费培养政策,制定和完善师范生公费培养政策,结合贵州本省实际因地制宜选择恰当的方式培养优秀公费师范生,充实了贵州乡村教师队伍,提高了农村教育水平。
二、贵州开展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的意义
公费师范生培养政策在贵州的推广,对贵州教育发展具有较大推动作用。首先,与部属师范大学相比,贵州省内高校学生中困难学生更多些,一些院校聚集了更多的农村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以,贵州实行师范生公费培养政策,更有益于解决农村家庭和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上大学难的问题。其次,贵州定向培养的公费师范生愿意选择回到家乡,为家乡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这是因为,贵州省内院校生源主要来自于贵州省内,本地学生更加适应家乡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尊师重教的风气激发了公费师范生投身教育的情怀。最后,贵州定向公费师范生政策作为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政策的补充,填补了西部地区农村教育的短板,更有利于贵州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的建设。
三、贵州省农村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农村学校吸引力不足,教师缺口大
在贵州很多山区乡村,教学条件简陋,尤其是一些偏远乡村交通极为不便。再加上教学任务繁重,工资待遇低,生活不方便,愿意到农村任教的教师很少,扎根留下的更少。尽管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竞争压力非常大,这些落后的乡村学校依旧无法吸引毕业生。在调研中发现,小学教师尤其是乡村小学教师缺口较大。
2.已有教师流失率高,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一是农村学校教师流失多。年轻老师由于不适应乡村的生活方式,或者考虑家庭和经济的因素,在乡村从教的意愿较弱,愿终身在乡村学校从教的比例较低。农村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有的想方设法调到城区,有的参加研究生考试,有的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還有的辞职另谋出路。
二是教师队伍性别比例失衡现象突出。在从事乡村学校教育工作的意愿程度上,女教师也显著高于男教师,这又将进一步加大乡村小学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的情况。
3.优质师资配置不足,整体素质不高
城乡差异的存在导致优质师资将城市作为就业首选,乡村学校作为就业保底之选。在对部分乡村学校的调查发现,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的优质教师严重匮乏。乡村学校现有教师队伍学历偏低、素质提升乏力等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滞后、知识结构老化、专业化水平偏低,优质教师资源的匮乏成为制约当地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四、影响贵州开展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政策执行效果的因素分析
1.公费师范生培养制度因素
贵州地方公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应该结合贵州省内高校及各县市中小学教育需要实际确定,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具有导向性的关键一环。目标的偏离或定位的不准确必然导致整个培养过程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培养的毕业生自然难以具备农村教育胜任力并达到预期目标。
在各师范专业大部分的课程设置上,公费师范生与普通师范生可以相同或类似,但是不能完全一样,应有所区别。在调研中发现,现阶段大多数课程设置缺少关于农村和农村教育的课程,以至于他们对农村地区的教学环境﹑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学习特点了解甚少,这些教师既缺乏在农村地区从教的心理准备﹐又缺乏对农村和农村教育的情感,不想去或者去了也无法适应农村教学工作。
2.公费师范生培养方式因素
完善的培养方案是培养优质师资的前提,培养方式是否有效是影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授课模式、学习方式、实践教学等方面对公费师范生学习效果影响较大。为达到良好的培养效果,需要探索适合地方特色的培养方式。
3.公费师范生培养质量因素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培养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优质教师资源配置是实现我国“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有效途径。当前,贵州省由于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和农村条件所限,农村学校尤其是小学和教学点的师生流失严重,教师队伍亟待补充。创新教师培养形态、培养贵州省地方公费师范生职业情怀,是培养立志扎根乡村、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扎实、综合素质高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重要前提。
五、贵州省开展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的建议
1.完善公费师范生培养制度设计
(1)明确贵州公费师范生培养目标
贵州公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要充分考虑贵州农村的经济、地理、人口等要素,要与农村教育实际紧密相连。除了具备普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以外,还要了解农村﹑热爱农村﹑服务农村;具有一定的乡土知识;利用当地特有的环境、资源等进行有特色的农村教学。农村教师除了要具备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创新研究﹑使用信息技术等能力以外,还要具备开发农村课程资源的能力,要根据地方特色开发一系列适合贵州少数民族农村教学的课程等。因此,贵州定向培养公费师范生,应进一步强化对培养目标的理解,顺利完成合格农村教师培养任务。
(2)完善公费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
首先,在传统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加大对公费师范生的职业理想信念的教育,培养他们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热爱教育,愿意长期任教。
其次,可以在原有课程中嵌入相关的农村教育模块,帮助公费师范生获得丰富的农村或农村教育的间接经验,熟悉多样的农村文化背景。
再次,加强公费师范生实践教学,重视公费师范生的专项实习、顶岗实习和实践教学,引导公费师范生体验和实践教师的专业角色。帮助学生掌握农村教育的重点和特色教学技能。
最后,要注重公费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均衡各类课程培养的同时,注重教育技能的培养,如交际技能、写作技能、信息技能、教学技能、班级管理技能等。
2.优化培养方式,注重教学实践
(1)合理分配培养年限
在培养年限上,大多数师范生的本科培养年限都为4年。培养模式各具特色,如东北师范大学对公费师范生实行“3+0.5+0.5”的模式,大学本科培养的前3年主要是基础理论的学习,前一个0.5年指的是教育实习。后一个0.5年主要进行反思性学习;陕西师范大学实施“2+2”的公费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公费生首先进行2年的通识教育,然后再进行2年的专业培养;西南大学实施“3.5+0.5”模式,3.5年是在学校接受文化课程教育,0.5年是到实习单位进行顶岗锻炼。
贵州省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年限与其他本科学生一样实行4年制教育。但是可以探索公费师范生的培养模式为“2+2”的模式:首先用2年的时间学完包括公共课与专业课所有课程的理论学习,然后利用剩下的2年的时间安排基层实习见习、顶岗锻炼、毕业论文、自主学习等实践与自学任务。后2年主要目的是在实践锻炼的同时兼顾专业课程的补充学习,理论与实践结合可以发现在前2年的课堂单纯理论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在经过实习、见习、顶岗的实践之后可以强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最终提升个人的教师职业素养。
(2)落实实践教学环节
在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教育实习被建构为实践课程,成为公费师范生提升教育实践能力的必要方式。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帮助公费师范生提高教学水平,为未来打下基础,这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公费师范生的实习基本处于顶岗状态。学生从接触农村教育起就陷入一种被动的状态,教学任务重且缺少教师有效的指导,实习的体验和效果较差,降低了学生未来在农村从教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的系统化设计,细化各阶段的见习、实习任务,制订可操作化的实习指导方案,通过有计划、分步骤的实践教学活动,丰富学生对农村教育的认识与体验,积累有效的農村执教经验,为未来扎根农村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3)邀请教育专家和名师授课
目前很多师范大学都开设有名师讲堂,或者定期举办各种讲座,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做主题演讲和授课,深受公费师范生的欢迎。贵州可以借鉴这些师范大学的成功经验,邀请省内外高校优秀教育工作者、学者以及中小学教学名师给公费师范生授课,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想。
3.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制,保证培养质量
由于地方公费师范生大都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就业的政策,相对于其它学生来讲,没有就业压力。为保证培养质量和政策执行的效果,严格的质量管理体制必不可少。
(1)健全考核评估机制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公费师范生的带编入岗有很大的优势。公费培养和就业保障可以带来很大的吸引力,同时也可能给学习态度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为加强学习效果的考核和评估。一是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定期进行考核,确保培养质量。二是完善评估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客观公正予以评价。
(2)实行奖惩制度
在考核和评价的基础上,执行奖惩制度能够更好地鼓励先进、处罚落后,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培养质量。对表现优秀的公费师范生给予不同程度的表彰和奖学金,并列入档案。对表现不佳的公费师范生给予不同程度的批评警告;在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处分甚至解除协议。奖励和惩罚不是目标,而是一种鞭策方式。归根到底,是为促进公费师范生的自我约束,培养良好的学习的态度。
(3)强化县级政府的管理责任
县级政府作为基层政权的主要管理者,对教育发展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公费师范生的来源和就业都与县级政府紧密相关。按照省级政府出政策、地方院校培养人才、县级政府提供生源和就业岗位这样的思路,环环相扣,保障政策的有效执行。
积极发挥县级政府的主体意识,强化管理责任,贵州的公费师范生教育政策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县级政府有关部门可以从招生宣传、报考指导、学生选拔、教师需求、编制管理等各方面做好工作。生源选拔和就业岗位是关键的环节,县级政府要提前谋划,动员辖区高中有志从教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公费师范生。在培养环节,加强与本县的地方公费师范生联系,进行跟踪管理。对本县的教师缺编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及时与毕业的公费师范生联系入编定岗。地方公费师范生“选得出、留得住”是县级政府重教决心和能力的重要体现。
六、结语
师范生公(免)费教育政策现已运行十余年,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每年教育主管部门都会有新的政策文件出台,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师范生公费教育作为一种示范性政策,其政策价值和现实意义已被全社会接受。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明确多元主体的责权利关系,如何建立健全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质量和监测体系,实现公费师范生培养初衷,应成为我们持续关注并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为了完善公费师范生培养制度,更好地服务公费师范生培养,地方教育政策制定者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倾听各方,尤其是公费师范生本人和其就业的中小学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各方权利义务更加明确,沟通交流更加通畅。就公费师范生培养中的典型性、代表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使政策施行更具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能从制度上保障公费师范生的培养政策良性发展,使政策效能最大化,满足乡村振兴战略需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第一资源”[EB/OL]. (2019-11-21).http:// www. moe. gov.cn/iyb_xwfb/ moe_ 2082/zl_ 2019n/ 2019_ zl69/201911/t20191121 409150.html
[2] 杨卫安.乡村小学教师补充政策演变:70年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2019(7):16-25.
[3]徐冬青.“公费制”推动师范生培养的政策升级[N].中国教育报,2018-08-15(2).
[4] 沈红宇,蔡明山.公平价值的引领:从免费到公费的师范生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2019(2):66-71.
[5]王智超,杨颖秀.地方免费师范生:政策分析及现状调查[J].教育研究,2018(5):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