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项目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方法及实证

2022-03-27梁清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PDCA循环施工项目管理体系

摘 要:为规范施工项目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施工项目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科学模式,提升施工项目安全体系文件管理,采用文献梳理、逻辑分析、案例验证的方法,梳理了安全体系建设思路及步骤,构建了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模型,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实施流程。采用案例实证的方法,以某钢桥梁专业分包施工项目为例,建立了3个层级的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研究结果表明,施工项目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主要分为4大阶段8小阶段,体系主要包括4大分项体系与若干分项要素,分项要素中又包括规章制度、实施文件、记录文件3个层级。

关键词:施工项目;PDCA循环;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体系建设模型

中图分类号:X 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7312(2022)02 - 0233 - 06

Abstract:In order to standardize the construction of safety standardization system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establish a scientific model,and improve the document management,the paper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mbing,logical analysis and case verification to sort out the thinking stages and step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afety system,builds the construction model of the safety standardization system,and formulates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safety standardiz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Using the method of case demonstration,taking the subcontract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steel bridge as an example,three levels of safety standardization system documents are established.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safety standardization system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mainly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and eight small stages.The system mainly includes four systems and several sub systems,and the sub system also includes three levels:rules and regulations,implementation documents and record documents.

Key words:construction project;PDCA cycle;safety standardization;management system;System construction model

0 引言

施工领域属高危行业,施工领域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一直位于各行业之首,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还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近5年施工领域事故统计表明(见表1),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安全体系的缺失和未落实与事故的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如2018年广东省佛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2·7”透水坍塌重大事故,事故原因分析中明确施工单位未制定隧道坍塌应急预案,未按规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未对除项目经理以外的其他岗位责任人员进行考核。再如2019年衡水市翡翠华庭“4·25”事故,事故原因分析中同样明确施工单位未建立施工升降机安装工程档案,未建立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档案。以上2起施工项目事故都说明了施工项目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对于施工项目来说,必须要建立完整的安全体系,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实施运行,才可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当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施工项目安全评价层面,成连华[3]等构建了包含12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的施工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了AHPDEMATEL评价模型对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价体系进行评价;曲闯[4]等根据现场调研和实践资料,提出用10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评价施工项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胡庆国[5]等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五元联系数建立绿色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并结合长沙市某绿色建筑项目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层面,李鸿伟[6]对施工现场危险源分类提出了评判因素,基于危险源管理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模型,构建了配套的信息平台和安全文化体系;项飞[7]对公路桥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升路桥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做法;梁清[8]对钢桥梁施工项目双循环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组织层面提出了组合干预策略。在施工项目体系建设层面,张伟[9]等提出了包含系统、子系统、管理要素等多层次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框架,逐层分析子系统、管理要素的失效致因,归纳施工安全管理體系失效的主要致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吕冉[10]对基于总承包模式的项目管理体系下的劳务分包商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分析,对劳务分包单位全过程管理进行了研究。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施工项目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评价与现场管理方面,对安全体系建设研究较少,笔者未检索到有关建立安全体系方面的研究。

为此,基于施工项目安全体系建设现状,就安全体系、安全体系建设、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成果进行系统分析与相互进阶研究。通过构建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模型,设计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的规范流程,以期对施工项目建立安全标准化体系提供理论支撑与方法指导。

1 体系建设基本思路

施工项目安全体系是基于安全管理的一整套体系,是系统化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的集成[11]。本研究描述的体系指的是其软件方面,主要指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实施记录性文件。施工项目安全体系建设过程,共分为八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结合现场行为观察确定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作业活动、设备设施、部位场所。第二阶段是根据作业活动、设备设施及部位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明确存在的风险,列出相应的体系文件计划。第三阶段是根据存在的风险,通过检索查阅等方式,识别出相应的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第四阶段是根据标准规范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与行为措施,形成安全作业指导书与安全技术文件,并将技术措施与行为措施纳入到管理措施。第五阶段是将管理措施结合法律法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规章制度中。第六阶段是对规章制度进行实施与落实。第七阶段是根据施工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定期对安全体系进行诊断与审计。第八阶段是对不符合当前要求的体系进行持续改进。整体而言,施工项目安全体系建设过程参考了戴明模型[12],即循环修正的过程,随施工进度及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持续改进,具体见PDCA循环图(图1)。

在以上八个阶段中,对于主体工作而言,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为列实施前的准备工作,称为计划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第五阶段、第六阶段是主体工作的实施,称为执行阶段;第七阶段是对安全体系的定期审计和诊断,称为检查阶段;第八阶段是对安全体系的修正过程,称为處理阶段。具体分布内容见表2。

在以上体系建设阶段表中,体系建设最终成果会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实施文件与运行记录呈现出来。比如针对起重机械与起重作业,辨识出存在吊物坠落砸伤人员的风险,识别出对应的《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标准规范,结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等法律法规,编制形成安全体系文件。

2 建立体系建设模型

2.1 现有体系基本框架分析

厘清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为体系建设搭建了桥梁,如何在现有基本体系的基础上,提炼出基本框架,是做好体系建设的基础与关键。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参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的原则,建立现有安全体系文件基本框架如图2所示,下面分别对各项体系文件进行详细阐述。

依据梁清对险兆事件致因因素的研究,施工项目安全体系主要有4个方面[13]。一是以具体直接的风险点为对象,比如设备设施、危险化学品、危险作业、消防等风险单元或风险点,称为业务管理体系(X1);二是通过支持服务的方式,间接促进风险点的管理,比如安全投入、教育培训、劳保用品、警示标志等支持性措施,称为支持管理体系(X2);三是通过监督监视的方式,间接促进风险点的管理,比如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带班工作、安全奖惩与考核等监督性措施,称为监督管理体系(X3);四是通过应急管理的方式,间接促进风险点的管理,比如应急管理、事故报告、责任追究等通过事后应急补救性措施,称为应急管理体系(X4)。业务管理体系为施工项目管理的主体对象,也是风险控制的核心工作,支持管理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分别从事前、事中、事后3个层级为业务管理体系服务,构成安全体系全流程、全方位、全链条系统,具体关系如图3所示。

2.2 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模型构建

基于现有安全体系基本框架,按照4大阶段、8小阶段的PDCA循环修正模式,建立起包括业务管理体系、支持管理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应急管理体系4个分项体系的规章制度及记录实施性文件,就是安全标准化体系。为规范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流程,形成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固定范式,基于安全体系建设阶段步骤,融合4个分项体系,构建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模型如图4所示。模型中包含从P1→A1→P1共8个阶段的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与运行跟进循环过程,其所建立体系包括业务管理体系、支持管理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应急管理体系4大分项体系,每个体系下又包含若干分项要素。

在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模型中,既有体系建设的跟进循环过程,又具备分项体系与分项要素的覆盖面。施工项目可依据此模型,进行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与现场行为观察,制定设备设施清单、作业活动清单与部位场所清单(P1)。根据三大清单,选择科学合理的危险源辨识控制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形成辨识清单,列出体系建设实施计划(P2)。根据危险源辨识清单、体系建设实施计划书,识别出对应的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将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分为业务、支持、监督、应急四大业务板块(D1)。根据标准规范识别清单、计划书,通过制定行为措施与技术措施,形成针对业务板块的安全作业指导书、安全技术文件等(D2)。根据法律法规识别清单、计划书,通过制定管理措施,结合指导书、技术文件形成4大业务板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含实施文件)(D3)。规章制度(含实施文件)通过运行实施,形成四大业务板块的记录性文件,支撑制度与文件的运行,规章制度、实施文件、记录性文件共同构成了体系文件(D4)。对现有安全体系、施工内外部环境进行审计与诊断,形成审计诊断记录(C1)。根据审计与诊断记录改进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A1)。根据模型内容,演化制定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流程如图5所示。

因此,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最终以规章制度、实施文件、记录文件3个层面体现,涵盖了业务管理体系、支持管理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应急管理体系4个方面。其中一级文件为规章制度,二级文件为实施文件,三级文件为记录文件。安全体系、安全体系建设、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及成果是项目进阶的过程,最终以三级安全标准化体系的方式呈现。

3 体系建设模型实证

为了验证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模型的科学有效性,采用案例实证的方法,依据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流程,对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模型进行验证。以某钢桥梁专业分包施工项目为例,进行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项目主要涉及的作业活动(设备设施、部位场所)有起重作业、高处作业、电焊作业、拼装作业、涂装作业、火焰切割作业、打磨作业、用电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根据三大清单,按照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流程,进行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比如,对于起重作业,辨识出吊物坠落这个危险源,识别出对应的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制定起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规章制度)、起重吊装安全专项方案(实施文件)、起重设备检查及维保记录(记录文件),以此类推,全面建立施工项目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经修正整合后建立的安全标准化体系见表3(表中○代表无对应的文件)。

在钢桥梁施工项目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中,分为3个层级,第一层级为规章制度层级,共18项,分为业务管理、支持管理、监督管理、应急管理四个方面。第二层级为实施文件,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专项施工方案、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安全作业指导书、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5项主体文件。第三层级为记录文件,每个记录文件模块对应一个规章制度,共计18个记录文件模块。比如对于安全教育培训,规章制度为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实施文件为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档案,记录文件为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月度与其他安全教育培训资料、考核資料及签到表、相关影像资料等。

通过对建立的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与随机抽样的5个大型优秀项目安全体系进行比较发现,所建立的标准化体系精确涵盖了项目安全体系,实证了所建立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选取某大型国有施工企业为试点单位,进行推广。通过细化编制《施工项目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指导该企业40余个施工项目建立了安全标准化体系,形成了三级安全标准化文件,规避了安全风险,从管理层面有效确保了项目安全施工。

4 结论

1)根据PDCA循环图,梳理了安全体系建设思路阶段及步骤,分别从参考依据、工作内容、组织人员、参与人员、正式文案进行描述,安全体系建设阶段共计分为4大阶段8小阶段。

2)根据现有体系基本框架分析,结合安全体系建设阶段过程,以PDCA循环图为基础,构建了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模型,模型中既有体系建设的跟进循环过程,又具备分项体系与分项要素,以此为依据制定了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流程。

3)通过采用案例实证的方法,以钢桥梁专业分包施工项目为例,建立了包含规章制度、实施文件、记录文件3个层级的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验证了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模型的科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武敏霞.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2]周德红,陈慧芳,李左,等.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原因分析与防控对策[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9,35(05):33 - 36.

[3]成连华,贺晨.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7):11882 -11889.

[4]曲闯,左宇军,于迪.基于AHP的铁路施工项目安全标准化评价模型[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8,39(01):97 - 101.

[5]胡庆国,田学泽,何忠明.基于五元联系数集对分析模型的绿色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1,21(05):1880 - 1888.

[6]李鸿伟.基于危险源管理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

[7]项飞.公路桥梁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19,30(12):28 - 29.

[8]梁清.基于“双循环”系统的钢桥梁施工项目安全问题分析[J].安全,2022,43(01):65 - 70.

[9]张伟,曹春季,王亚敏,等.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及失效致因[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6,33(11):67 - 73.

[10]吕苒.基于总承包模式的项目管理体系下的劳务分包商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建筑安全,2020(07):72- 74.

[11]孙大雁,郭成功,任智刚,等.电网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15(06):174 - 178.

[12]郑建东,林信桐.PDCA 循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科学,2016(16):249 - 250.

[13]梁清.煤矿瓦斯爆炸险兆事件组合干预对策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7.

(责任编辑:张 江)

猜你喜欢

PDCA循环施工项目管理体系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地铁资产管理体系运行评估研究
基于ERP系统构建协同化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体系
“珠江”荣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PDCA循环应用于
施工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PDCA循环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实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