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
2022-03-26张书明
张书明
美术是促进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幼儿而言,美术教学不仅有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还对其智力开发具有促进作用。由于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涉及的知识内容较为多元,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这样才能保证学前教育美术教学达到理想效果。
学前教育属于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是培养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关键途径,教师必须从现实角度出发,围绕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设计适合幼儿的美术教学方案,促进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展。
一、在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意义
(一)促进幼儿形成发散性思维
在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教师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有助于促进幼儿形成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即对待某一类事物或者观点,可以从多个视角、多个维度去思考、分析,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模式。发散性思维具有灵活性、创造性的特征,如果幼儿具备良好的发散性思维,就能够有效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幼儿作为课堂主体,调动其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在培养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过程中,幼儿会逐渐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更加快速地进入美术学习状态,提高美术学习效率。
(三)激发幼儿的内在潜能
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年龄较小,心智发育尚不成熟,他们的内在潜能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因此,教师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不仅可以拓展幼儿思维,还能够激发其内在潜能,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目前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形式化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形式化。幼儿往往对未知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需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并据此开展教学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完全按照教材开展教学活动,让幼儿按部就班地学习。这易导致幼儿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其创造力、想象力难以得到提高。另外,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采用模仿练习的固化流程,限制了幼儿思维的发展,导致幼儿无法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二)教师占据课堂主体地位
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包含很多内容,比如绘画、模型、手工、沙画等。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为了尽快与小学学习内容衔接,只将绘画作为美术课程的核心内容,很少开展沙画、手工活动等,导致幼儿逐渐丧失了学习美术的兴趣。除此之外,一些教师在进行绘画教学时,经常采取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导致幼儿对美术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三)教师对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培养的认知度有限
在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按照自身兴趣、想法进行图画创作。但现实情况是,部分教师对培养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认知度比较有限,他们按照自身思路设计课程,对学生依靠独立想象创造的绘画图案予以否定,这会对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在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对策
(一)科学创设美术教学情境,突出教学的趣味性
要想在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教师必须明确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点。因为美术教学活动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创作,所以教师应科学创设美术教学情境,突出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必须合理创设美术教学情境,鼓励幼儿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比如,在以“动物乐园”为主题开展美术绘画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扮演不同的动物,并通过动作表演、声音模仿让幼儿猜一猜动物的特征,然后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绘画。同时,教师也可通过多媒体直接呈现教学课件,在备课环节准备针对性强、趣味性强的教学素材,以完成对美术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幼儿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比如,在以“季节”为主题开展美术绘画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幼儿展现四季不同的风景,以激发幼儿对不同季节的想象,并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想象付诸笔端,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二)扩充美术教学内容,调动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涵盖美术绘画、美术手工、美术欣赏等多个教学模块,这也是培养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基础。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提高美术手工和美术欣赏等内容的占比,将美术绘画教学细分为简笔画、水彩画教学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开展泥塑、剪纸、布艺等活动,引导幼儿自主设计手工物件。在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主动指导幼儿赏析各类美术作品,让幼儿联系生活,多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进而锻炼幼儿的审美能力,促使幼儿学会观察美、欣赏美、创作美。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入多样化的美术作品,以提高幼儿的审美水平,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除此之外,教师要在备课环节做好准备工作,确保后续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增强幼儿对美术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应在教学期间科学运用不同的激励手段,增强幼儿对美术学习的自信心,这也是培养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的重要举措。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分享平台,增强他们学习美术的成就感。需要注意的是,针对同一美术作品,不同幼儿往往有不同的感受。此时,教师不应直接给予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而是要借助激励性话语引导幼儿积极发言,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对于每名幼儿的发言,教师都要给予正面回应,发现幼儿作品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以此增强幼儿学习美术的自信心,促使幼儿大胆地进行美术创作。这样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幼儿在学习美术过程中获得提高。
(四)锻炼幼儿美术创新实践能力
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要适度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延伸,使幼儿能够从生活着手,参与多样化的美术创新实践活动。基于此,教师必须提前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加强家校合作,争取家长的支持,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美术创作活动。教师还应开展多样化、周期性的美术创新实践活动,如美术手抄报比赛、美术风景绘画主题比赛等,为幼儿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促使幼儿积极参与各类美术活动。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丰富美术课外活动的内容,通过新媒体平台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构建线上美术课堂。比如,教师可借助微信、QQ等建立学前美术教学讨论群,定期向家长分享教学资源,让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观看美术手工教学视频,为幼儿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艺术创作的灵感不是幼儿通过教师简单讲解就能获得的。教师应改变传统的美术教育方式,培养幼儿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让幼儿能够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术元素,提高生活感悟能力和鉴赏水平。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重点局限于美术知识的讲解上,其需要引导幼儿掌握基础内容,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学习的美术理论,从而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此外,绘画是幼儿了解自然、认识生活的重要途径,通过美术活动,幼儿对自然、生命能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引导幼儿了解新鲜事物,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为幼儿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幼儿对美术课堂充满浓厚的兴趣,从而促进幼儿美术水平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綜上所述,教师在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形成发散性思维,还能调动幼儿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内在潜能。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科学创设美术教学情境,扩充美术教学内容,增强幼儿对美术学习的自信心,锻炼幼儿美术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引导幼儿在美术学习活动中提高创造力与想象力。
(作者单位:文县碧口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