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方舟壶”看紫砂艺术的创意之美和方圆之道

2022-03-26裴春燕

江苏陶瓷 2022年1期
关键词:陶刻方舟宜兴

裴春燕

(宜兴 214221)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阳羡,就是今天中国陶都宜兴的古称,其中的意思就是人间的珠宝玉石有什么珍贵的呢?还不如宜兴溪边的紫砂泥土金贵。紫砂泥料是宜兴的特产,尽管许多其它地方都宣称发现了紫砂矿料,但是都无法和宜兴紫砂相提并论,并且都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完整的产业链条。而宜兴紫砂,在紫砂艺人们的辛勤努力下,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正好迎合了饮茶方式的转变和人们对于饮茶质量的提高和仪式感的增强,紫砂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茶器,不仅仅带给我们良好的饮茶体验,更为重要的是,紫砂造型的千变万化、紫砂陶刻装饰的丰富多彩,都在一定程度上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紫砂艺术的独特气质展示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在欣赏的过程之中往往会置身其中流连忘返、爱不释手。

1 紫砂壶“方舟”的创意之美

紫砂作品“方舟壶”(见图1)采用了方器的造型,再辅以陶刻装饰的点缀,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充满了创新,特别是“方舟”这一概念,很少运用在紫砂壶之中,这次从造型的角度来设计制作,也是充满了巨大的挑战。此壶壶身四面镶接而成,采用了具有一定弧度的面块,如同方舟一般线条简洁流畅;壶底部则是采用了乌龟脚的设计,来支撑起整个壶身,更加的具有灵动感和层次感;壶嘴修长笔直、棱线清晰,出水非常的爽利;与之遥相呼应的壶把则是弧线和直线相结合,端握特别舒适;壶盖则压合壶口,严丝合缝,中间还有凹线装饰,非常的具有个性;上面的壶钮也是方形和桥型的集合,在突出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特点的同时,也具有很好的艺术审美。壶身的陶刻装饰为传统的山水画卷,从近处的树木葱茏、山石嶙峋到中间的石阶,深浅不一的刻绘和疏密有间的布局,让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妙趣横生。在设计和创作此壶的过程之中,“诺亚方舟”的概念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再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神龟驮着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过河的情境,于是就构思出这样的一件作品,从整体上来看“方舟”紫砂壶,可以说很好地融合了紫砂方器、圆器的造型特点,并不是横平竖直的,而是在方正之中寓涵圆融,特别是圆弧的处理非常的不容易,能够看出作者高超的技艺水准和对于紫砂艺术细节的把控,而陶刻装饰的运用很好地利用了大块的面积,使其更加具有人文气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这样的一件紫砂作品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使用已经是绰绰有余了,可以凸显出主人良好的品味和艺术审美,或者是陈列起来供朋友们欣赏,更能够体会到蕴含其中的人生哲理。

图1 方舟壶

2 紫砂壶“方舟”的方圆之道

在紫砂的造型设计之中,我们最为常见的就是圆器了,对于刚开始接触紫砂的朋友们来说,圆器基本可以做到壶口不滴水,而且把玩的手感更加的圆润,有一种本来的亲切感和融合感。另一方面从同样的材质方面来考量,方器和圆器所需要的制作时间也不尽相同,方器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技术要求也更高,所以许多的紫砂艺人宁愿去做圆器,也不愿意去做方器,这在无形之中就提高了方器的制作门槛,唯有脚踏实地、特别坚持和热爱紫砂方器的匠人,才能够有此恒心坚持下去。紫砂方器其实并不仅仅是线条的组合,更多的是块面的搭建,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方中寓圆,圆中带方”,这看着简单的八个字,却指导着紫砂方器的设计理念和制作流程,我们非常熟悉的紫砂器“传炉壶”就是生动的代表,线条看起来都是四方器,但是具有一定的弧度,所以叫做浑方。而这件紫砂艺术作品“方舟壶”,从设计开始就是希望把方圆融合之道作为贯穿始终的主题之一,壶身、壶把等处的弧线处理,在刚正不阿的整体氛围之中加入了几许婉约的元素,再加上陶刻的青山远黛,把中国传统文人的那种风骨和精神凸显出来,也是我们国人“行方思圆”为人处世风格的真实写照,启迪着我们的生活,引起内心深处的共鸣。

3 结语

“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紫砂壶,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紫砂壶的透气性带给茶叶的发挥自然不必多说,更难能可贵的是,紫砂文化和茶文化的完美契合,让我们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脉络清晰地在禅茶一味的氛围之中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正是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之下,紫砂艺术的发展前景和茶文化的普及推广遥相呼应、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为我们带来更好的饮茶体验和精神的滋养。

猜你喜欢

陶刻方舟宜兴
宜兴陶瓷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班2022年第二期
宜兴陶瓷博物馆举办“知识慧侨·宜兴非遗体验基地”揭牌仪式
洪方舟《战疫·长城》 《西凉鼓乐图》
隐秘的方舟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Recent Promo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Kun Opera
邹蕴芳
现代紫砂陶刻
浅谈紫砂陶刻艺术
浅谈紫砂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