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的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022-03-26吴超刘讯任翠娟钱长江
吴超 刘讯 任翠娟 钱长江
摘 要: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培养的必要环节,构建完善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实践教学规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宗旨,优化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应用导向、产出导向、实践导向的包括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科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5-0113-05
Abstract: Teacher education is the working machine of education and the source of pow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alent training plan and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It is a necessary part of teacher training. It is necessary and urgency to construct a sound and reasonabl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biological science base on fully implement the party's 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follow the rules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spirit and practice ability as the main line, to enhanc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bility for the purpose, to optimize the practice teaching link, insist on “student-centered“,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which embodies the application orientation, output orientation and practice orientation includes the practical teaching course system, the practical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the practical teaching guarantee system,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onitoring system and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Keywords: biological scienc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1]。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标志着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正式启动,提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基本理念,“一践行、三学会”的指导精神以及“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学科素养、教学能力、班级指导、综合育人、学会反思、沟通合作”八大毕业要求,对于规范师范专业建设,提高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指导价值。同时,师范专业认证作为确保教师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成为各师范院校当前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国家陆续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教师〔2016〕2号)、《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教师〔2018〕2号)等文件,体现了国家对教师教育的高度重视,也加强了对师范生教育实践环节的重视,有力促进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及培养质量的提高,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开放,教师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培养造就了大批合格教师,有力地支撑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然而,教师教育体系不能很好地支撑广大人民对好教师培养的需要,教师培养质量滞后于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求[2],师范生教育实践依然是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3]。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更是教师培养的必要环节,构建完善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对于培养师范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4]。本文以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为例进行探索和实践,以供参考。
一、构建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和原则
(一)构建目标
立足党的教育方针与国家改革发展战略要求,紧紧围绕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凸显“师范性”,强化“应用型”和“地方性”,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宗旨,优化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应用导向、产出导向、实践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构建原则
1. 学生中心原则
“学生中心”是《办法》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本科高校办学的核心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自然要围绕“学生中心”进行,对标《办法》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的毕业要求,以是否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是否促进学生就业、是否促进学生发展为判断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目标达成度、社会需求适应度、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提供有力支撑,让学生成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真正受益者。
2. 应用导向原则
实践教学是达成应用型高校教学体系以应用型能力培养为功能导向的必由之路[5],作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师范专业,自然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切入点,紧密结合地方需求,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符合地方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3. 产出导向原则
“产出导向”也是《办法》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否科学、合理,其建设成效,要以是否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是否促进学生就业、是否促进学生发展为判断。一方面致力于培养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即培养合格师范生;另一方面注重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成果产出,在实践教学实施环节,除了关注学生成长,还要引导学生成果产出(如参与大学生科研项目研究、学科竞赛、专利申请、论文发表等),成果产出的过程,也是一种实践,又是对学生再培养和再提升的过程。
4. 实践导向原则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要以“实践性”为鲜明特征,否则就成了以实践为形式的理论教学,因而,一是实践教学体系要具有“实践性”,应考虑本专业教学条件、结合学生特点等因素,能实施,能有效运行,具有可操作性;二是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能真正参与实践,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得到较好的锻炼和提升;三是实践教学实施过程资料的自然形成,作为实践教学质量反馈的直接“证据”,也可作为改进的依据;四是实践教学体系要能够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建立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持续改进。
二、构建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在不断总结人才培养经验,经过全方位调研、反复讨论研究并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紧密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构建包括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总体课程设置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的生物科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生物科学专业)进行,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见习、实习、研习、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各类实践教学环节占教学的比例为41.77%(标准要求不低于25%),生物实验教学1 707学时(标准要求不少于400学时),实验类课程的学时略多于理论课程学时,占比51.5%,构建基础性、综合性和研究性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的比例占总实验教学的比例不低于50%。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围绕《办法》提出的“一践行、三学会”指导精神,设置进一步凸显生物科学专业“师范性”的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就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进行训练和提升,如图2所示。
图2 生物科学专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践教学课程的具体细化和落实,仅强调课程而忽略课程内容是不合理的,离开课程内容谈课程是没有血肉和灵魂的,因而对实践教学内容更要引起重视,也更值得研究。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教师〔2018〕2号)中指出“明确教育实践的目标任务,构建全方位教育实践内容体系”。依据生物科学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总体要求,从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在具体内容安排时考虑其是否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是否促进学生就业、是否促进学生发展为判断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同时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分层化、模块化。
实验课程内容主要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生物科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生物科学专业)规定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安排,结合贵州特色茶、药、菌增开部分实验内容,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开设部分拓展性实验及开放实验。开设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课程中,通过使学生熟悉和掌握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和进行实验教学研究的能力,鼓励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进行中学生物实验教具的制作与使用,这对于不具备开设中学生物实验条件的地方中学来说是很重要的,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训教学内容主要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采用一定的教学案例,对学生进行应用能力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三字一画”、普通话等训练,从大一入校就为学生配备练习设备,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在寝室、教室和户外等场所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兴趣,致力于让学生养成持续练习的习惯,结合考级(考证)、竞赛等组织开展。开设的听、说、上、評、议课课程,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指导和训练,同时为学生提供“微格教室”进行专业训练。
教育见习是教育实践的入门环节,主要安排在第2-6学期,每学期不少于10个学时。在教育见习过程中,师范生进入中学的教育教学真实情境,通过观摩、了解、接触和交流等方式,获得对教师专业实践活动的感性认知,为教育实习、师德养成和专业发展奠定初步的必要的基础。主要完成师德见习、教学工作见习、班级管理工作见习,形成见习总结、见习报告及阅读、观/听课和观摩班会课等记录材料。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教学调研、教学反思等,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的思考。
生物野外实习是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通过野外实习巩固专业知识、开拓视野,是生物科学专业教学的延伸和升华,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多项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第4学期进行,为期2周,围绕生物野外实习目标,结合贵州特色野外生物资源,在常规动植物识别、采集和标本制作的基础上,融入了生态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等实习内容,将野外实习与科研紧密结合,形成野外实习报告,鼓励和支持学生实习小组形成野外实习成果,发表论文。
教育实习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7学期进行,实习时长不少于16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职业训练环节,是对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和相关能力形成的综合检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实习前试讲阶段。由校内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指导,安排试讲阶段任务,组织小组试讲训练,根据学生态度表现及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试讲不合格者,暂缓安排实习。二是教育实习阶段。师范生置身于中学教育情境,在双导师指导下通过亲身参与、试岗训练和专题调研等方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和教研活动等,独立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训练任务,检验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在“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方面得到实践锻炼和提升,同时,鼓励和支持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开展教育调查、教学研究等活动,完成毕业论文,形成实习成果。三是实习总结阶段。学生对基本情况、围绕“一践行、三学会”进行展示和总结,学院对学生实习任务完成及实习成绩进行评价,同时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实习后的教育教学竞技机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形成实习后的实践教学能力再锻炼、再提升。
教育研习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教育实践课程,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在学院教师和见习、实习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基于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视频和课例(案例)分析等,通过小组讨论、专题研习等方式开展视频观摩、案例研读、讨论交流和巩固专业知识,强化实践反思和理论提升,强化学生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与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思想,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基本具备,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初步形成。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学院专门开设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导课程,由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担任并组织训练,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特长和个人能力有针对性地参与创新(创业)方面的训练和指导,鼓励并支持学生进行大学生科研课题申报,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创新创业培训与竞赛、生命科学竞赛、科研训练、专利申报和论文撰写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成立由学院书记、院长任双组长,主管实践教学副院长任副组长、教学科研科、系主任为成员的实践教学管理小组,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明确组织管理分工,各司其职,分管实践教学部门统筹制订有关野外实习、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方面的实施方案及教学管理细则;系主任负责抓好实践教学的具体安排和落实;学生辅导员负责做好实践阶段的安全教育及学生管理;任课教师负责具体实践教学任务的实施和完成,要努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校内指导老师负责学生见习、研习、实习的指导。
(四)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管理小组同时负责实践教学条件保障,争取和协调多方资源,协同为各类实践教学提供条件保障,优良师资是重要保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优化实践教学教师队伍,进一步发挥好校内校外“双导师”的联动指导作用,优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加强沟通与合作,让基地功能得到更好发挥,开放教育教学实训场所,丰富实践教学形式,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时间安排并保障时间的有效利用。优化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让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
(五)实践教学监控体系
师范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师范生培养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的有效保障[3]。由学校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办公室、学院教学督导组进行质量监控,同时由学院纪委委员对实践教学过程、成绩评定与评优环节进行纪律监督,实践教学开展到哪里,实践教学监控就跟进到哪里。
(六)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6],采用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教育评价“评什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社会“用什么”[7]。学校的实践教学评价将指引着学校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发展方向[8],实践教学作为师范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必由之路,用好实践教学评价“指挥棒”至关重要,构建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规范实践教学宏观管理的有效手段[9]。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提出让“学生忙起来”。因而,在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时,围绕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应用导向、产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过程评价,将实践教学实施过程相关环节和主体按一定比例纳入评价,构建全过程、多元化评价体系。
以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教育实习评价来说,一是全过程评价,包含了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三阶段的评价,各阶段以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在各阶段对学生的师德表现、教学能力及阶段实习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并以一定比例计入成绩。二是多元化评价,实习成绩评由实习小组、校内实习指导老师、实习单位和学院实习成绩评定小组分工合作评定产生,将实习单位建议成绩按比例计入总成绩,该成绩由学生实习单位安排的指导老师和教务管理人员评定,在实习成绩评定前,实习指导老师组织所指导的实习小组进行组内交流和指导。对学生的实习得失、实习表现及个人发展等进行评价和指导。三是体现应用导向,除了要求学生完成规定的实习任务,更重要的是考察通过实习有没有达到老师的基本素质要求和教育教学能力,把试讲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把教学能力和水平展示出来。控制实习成绩优良比例,把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差异体现出来,以评价促进学生认真对待和参与实习。由教学委员会委员担任组长组成实习成绩评定小组,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回避,不参与评分,这样学生会得到除指导老师之外的其他老师的点评和指导,实现成绩评价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进一步给学生提供学习进步的机会,既是实习成绩评定,又是教育教学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机会。四是体现产出导向,加大了对学生实习成果(产出)的评价比重,如对实习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参与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申报等按一定比例计入实习总成绩。五是体现社会评价,实习评优时加大一线人员比例,评优评委均为中学一线生物教学名师,以中学一线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进行评价,以用人单位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实习效果,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点评和指导,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实现学生实习结束后的再锻炼、再教育、再学习和再提升,实习虽结束,教育未止步。如此,学生清楚地知道需要较好地参与教育实习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完成相应实習任务并认真实习,方能取得优异的实习成绩,引导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转变成主动的“我要学”,也更有利于实习目标的达成。
三、总结与反思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培养的必要环节,构建完善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立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实践教学规律,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宗旨,优化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应用导向、产出导向、实践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当然,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本实践教学体系还有诸多不足,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细化和优化的地方,将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用好实践教学评价“指挥棒”,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学、以评促优”的目的,不断总结、评价和反馈,对实践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等进行不断优化完善,促进各要素之间有机融合,增强各环节间的有效衔接,为培养更高质量的合格师范生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EB/OL].(2018-03-22).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1803/t20180323_331063.html.
[2]王定華.培养好老师 从师范类专业认证开始[N].光明日报,2018-01-06(6).
[3]莫燚,苏安,许仁智.地方高校师范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53):95-98.
[4]席红霞,刘浩宇,张科研.应用型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产业创新研究,2020(17):185-186.
[5]邹淑珍,谢恒,肖才远,等.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17(4):97-102.
[6]王旭初,黄达人.关于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问题的一些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20(22):7-9.
[7]田妍.深化改革,立好教育评价指挥棒[N].人民日报,2020-11-03(5).
[8]李泽民.“新师范”建设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41(1):23-30.
[9]肖才远,张桂菊,唐杰,等.“校企融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9):5-8.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黔教高函[2019]138号,2018520083);贵州省级一流专业“生物科学”(教高厅函[2019]46号);贵州师范学院一流培育学科建设项目“生物学”(2019YLPYXKB01)
作者简介:吴超(1982-),男,苗族,贵州印江人,硕士,讲师,教学科研科科长,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与管理、食品加工与保鲜。
*通信作者:刘讯(1979-),男,汉族,河南鹿邑人,博士,副教授,院长,研究方向为生态科学(群落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