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阅读怎样利用好“艺术空白”

2022-03-26赵贤淑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2年3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章

艺术空白,也称“留白”,是中国水墨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能够使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所谓“作品的美学价值是作者在创造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创造的基础便是作品的空白”,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言有尽而意无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等,都是留白带来的魅力。初中语文教材中也有不少文章存在“艺术空白”,需要读者自己去思考和体现。这与《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体验”相契合,正是语文阅读教学新课改的主要目标之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艺术空白”可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指教师通过解析作品的“艺术空白”,培养学生深层次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深入挖掘文章深藏的意蕴。另一方面,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艺术空白”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发学生阅读思考,获得良好阅读教学效果。

一、在文章阅读中解析“艺术空白”

文章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优秀作品在文章中都会有大量留白,给予读者充分想象空间,引导读者进行更深一层的挖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做的就是给学生以适当引领,给与学生一定独立思考空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和整合文章重点信息,并结合个人生活体验,进一步理解和体悟。

以统编版中学语文八年级(上)第十四课《背影》为例,其中有很多关于父亲的细节描写,倘若仅靠教师讲解,学生很难领会其中包含的深沉父爱,如父亲爬月台给作者买橘子,大多数学生都没有相关经历,不知道月台是什么?也不知道父亲爬月台的不容易,需要适当引入视频或者情境教学,使文字立体化、场景化,让学生设身处地思考,儿子远行时,父亲的不舍与难以言表,只能通过买橘子这一行为,体现对儿子的爱和浓浓的离别之情。同时,教师可以应用思考探究中的问题,如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却“终于决定还是自己去送我”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父亲思想转变的原因,以及作者在此使用留白的深意,使学生产生不同解读。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每一处空白,学生的解读是不同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不应当用所谓“标准答案”将学生的思维禁锢,而是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看待学生观点,尊重学生表达,以达到提升学生语言素养的目的。

二、在语言阅读中明辨“艺术空白”

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当给学生充足自主阅读空间,让学生从字眼着手,在阅读过程中圈画出能够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字眼,如文章标题、文章重点段落、文首、文中及文末等,概括总结出文章主要思想,并结合文章写作结构对文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从不同角度探讨文章各部分内涵,实现对文章形象的再创造。

例如,在对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开展自主阅读,让学生明确文章主要结构和内容顺序安排,并通过思维导图绘制出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包括时间和地点的变化、文章记叙主要内容和主旨,进行详细品读;然后,以“难”这一字为关键词,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到文章中的“难”,如山路险峻的走路难,寒气凌冽、路窄不平的睡觉难,粮食奇缺的吃饭难,敌人追击的处境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深刻领会红军不畏艰难险阻、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最后,通过一系列课外阅读和拓展活动,让学生采用同样阅读方法展开阅读,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质量,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三、在情感上体验“艺术空白”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文章主题、创作背景、修辞手法、遣词造句等内容外,还要深入理解文章中体现的思想情感,针对同一个艺术留白,不同学生所产生的情感不同,但要真正激发这种情感,需要教师使用课堂的“艺术空白”方法,给学生给充足个人空间,使学生逐渐形成独具个人特色的情感体会,避免教师的直接讲解和过度引导,否则将会变成教师的情感体会或者“标准情感体会”。

以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敬业与乐业》为例,首先,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包括积累经典语句和格言,初步了解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通过文章阅读掌握议论性文章写作手法和行文方式,培养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古代名言的能力;通过文章阅读,培养学生“责任心”和“趣味”,感悟敬业和乐业;其次,明确教学方式,以教学目标为主线,鼓励学生开展多次阅读,结合自身理解选出最能代表作者思想情感的词汇,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阐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然后,通过小组讨论与他人交流看法,形成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与教师展开讨论;最终,结合实际案例对自身观点进行论证,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情感体会。

四、在插图中品味“艺术空白”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除文字描写外,还配有与文章内容相呼应的插图,既是对文章主要场景和细节的描绘,也是对文章“留白”的补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插图,将插图与文章相互结合,引导学生通过插图探究文章“艺术留白”,化静态为动态,创造性地展现文章艺術形象,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领略文章意境,品味其内在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教学中,作者运用了大量枯藤、老树、乌鸦、古道、夕阳、瘦马等意象及修辞手法,将一幅动静结合、明暗交替、悲怆凄凉的深秋晚景图形象地展现出来,传达出作者身为游子凄苦悲凉的心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通过想象补白将画面再现,以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言语美和情感美,继而丰富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自主欣赏能力。

一节高效高质的语文阅读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紧紧抓住学生这一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进行思考,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严格把控教学过程中的“艺术空白”,给予学生充分阅读和思考空间,给教师和学生充足讨论时间,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

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学生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语文阅读学习必备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文章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内容,便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语文课前预习大致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浅层次预习,如生字词掌握、了解文章大意和主要脉络,无需在课堂上进行大量讲解;二是深层次预习,包含文章故事情节、重要转折点、文章主旨、人物形象、思想情感等,教师需要精心设计留白教学,锻炼和开拓学生思维,很多学生就是预习不到位,在其他同学进行深层次学习的时候,还停留在浅层次学习,导致阅读效果不佳。

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充足耐心,合理把控“艺术空白”力度,避免过快教学或者拖延教学,并且,教师要适当设计“艺术空白”比重,不能留白太少,也不能留白太多,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通过预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基础知识,针对重难点知识,还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教学,教师必须给予一定耐心。

例如,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藤野先生》,就可以从明暗两条线着手,但是单靠学生很难掌握这一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板书设计出明线和暗线的内容,让学生根据事情发生进展补全明线和暗线内容,如明线:藤野先生正直、认真、严谨、无民族偏见等高贵品质,包括作者对东京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在仙台受到优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件事,看电影、匿名信事件。暗线:作者的思想情感变化,对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厌恶,去仙台途中对多难祖国的忧虑,经过看电影及匿名信事件表明了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回国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感激,则表达了作者与反动文人作斗争的心理,抒发了作者爱国之情。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真正读懂作品,我们不光要读懂字面上的意思,更要解悟作者在文本中留下的“艺术空白”,同时,我们老师在授课中也要处理好课堂教学手段上的“留白”艺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建高效的阅读课堂,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赵贤淑,甘肃省金塔县第三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章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