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军创新作战概念盘点

2022-03-26王振宇方良才宝林

领导文萃 2022年6期
关键词:美国防部多域马赛克

王振宇 方良 才宝林

近年来,因应美国国家战略、国防战略、军事战略的重大转向和先进科技迅猛发展带来的推动作用,美国军事理论创新进入一个空前活跃期,先后涌现出“空海一体战”“多域战”“作战云”“敏捷战斗部署”“分布式杀伤”“马赛克战”等诸多创新作战概念。由于这些创新军事理论、作战概念与战法打法主要面向未来可能发生的大国战争,中、俄又是被美国点名的主要“竞争对手”,因而深入研究美军创新作战概念便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美陆军提出“多域战”概念。“多域战”理论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是美陆军抗衡美空、海军联合提出的“空海一体战”概念的结果。美陆军提出“多域战”概念,意在表明其将推动作战能力从传统陆域向海、空、天、电磁、网络、人文等其他作战域拓展。另一方面,“多域战”理论的高明之处在于:在诉诸本军种利益的同时,抓住了现代军事发展趋势的本质要求——从多军种联合到各作战域深度融合,因而很容易得到其他军种与国防部的认可。从战场制胜机理看,“多域战”要求陆、海、空、天、电磁、网络等各域作战能力深度融合与密切协同,充分利用各作战域有利的“时间窗口”,以迅猛高效的作战行动打乱敌既有部署与节奏,置敌于多重困境。

美空军提出“作战云”概念。2013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發展,美空军首次将计算机网络领域的“云”概念引入作战领域,提出“作战云”概念。2014年,美空军对这一概念进行深化研究,定义为:空中作战力量采用分散式部署,在不断进化的数据链、抗干扰通信系统等先进信息系统的支撑下,实现海、陆、空、天等各作战域信息高效共享,最大程度地发挥隐身飞机、精确打击武器、先进指控系统及有人/无人系统协同作战的优势,同时确保敌对美某作战单元的攻击不至于导致美空中作战体系瘫痪。同年,美《航空周刊》发布“作战云”构想图,描述了由在轨太空侦察/通信/导航卫星、空中预警机、F-15/F-16战斗机、海上航空战斗群和深入敌纵深的F-22/F-35隐身战机、RQ-180隐身无人侦察机、新型远程轰炸机(LRS-B)共同构建“空中优势云”的发展愿景,更加清晰地展现了“作战云”概念全貌。

美海军提出“分布式作战”概念。早在2014年,美海军战争学院通过兵棋推演得出结论——即使是装备反舰导弹的中小型舰艇也能使对手难以应付。于是,“分布式杀伤”概念应运而生。美海军甚至提出“凡船皆可战”的口号,即要将中远程打击能力配置在所有大型水面舰艇上,使所有水面舰艇均要具备中远程打击能力。同年10月,美海军在向国会提交的《备选未来舰队平台》报告中,正式提出组建“分布式舰队”的构想。报告指出,拟采用上百艘航行器和上千架飞行器,以分散形式部署,在战区级情报、监视、侦察和瞄准体系的支持下,形成一个涵盖空中、水面、水下、电磁、网络等所有作战域的广域作战网络,以便更快速、准确地感知局部战场态势,并对威胁做出迅捷高效的响应。2017年初,美海军水面部队司令托马斯·罗登中将签署文件《水面部队战略:重夺海上控制权》,正式将“分布式杀伤”升级为“分布式作战”,并以此作为美海军军种作战概念及建设指导。

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提出“马赛克战”概念。2018年9月,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战略技术办公室首次提出“马赛克战”概念。按照DARPA的设想,在未来大国战争中,大量具有各种作战功能的无人机、无人艇、无人潜航器、无人战车将成为战场主角,而非目前重金打造的五代机、航母等明星装备。在新一代智能化指挥控制网络的支配下,这些战场上分散部署的大量无人化装备将同现役武器装备构成强大的智能化作战体系,对敌实施多路、快速、立体打击,使敌防不胜防。相比于传统作战概念,“马赛克战”理论具备三种显著优势:一是由于存在大量冗余节点,马赛克作战体系具有更好的弹性与韧性,敌很难予以致命破坏或摧毁;二是在“马赛克战”概念下,基本功能单元可以根据具体任务需求实现快速聚合与解聚,敌很难有效识别其结构和意图,就像看不清打了马赛克的图片一样;三是作为一种任意路由、此断彼连的网状结构,杀伤网在整体上很难被干扰或破坏,同时又具有极强的攻击性。

美国防部大力支持“联合全域作战”概念。2019年秋,美国防部指示联合参谋部和四大军种为“全域作战”创新联合作战概念。2020年3月,美空军率先将“联合全域作战”写入条令,探讨空军如何在“联合全域作战”中发挥作用。目前,在美国防部的指导与推动下,美空军正致力于打造“联合全域指挥控制系统”,旨在将所有域作战力量整合进来。本质上说,“联合全域作战”概念受到了“多域战”概念的启发,同时又吸收了“作战云”“分布式作战”等先进作战概念的思想精髓。按照美空军的定义,其制胜机理为:“以获取优势和完成任务所需的速度与规模,在陆、海、空、天、电、网等所有作战域(全域)展开一体化计划与新型协同作战。”很显然,“联合全域作战”属于“联合作战”的范畴,但是在现代先进技术和战争形态演变的条件下,又有更深刻的内涵。

辩证地看,一方面美军花样繁多作战概念都是现代战争形态演变规律的客观反映;综合各种作战理论,又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观察美军军事理论和军事思想的演变。另一方面,花样繁多的创新作战概念就像是从不同侧面观察当代美国战争观所得出的“心理镜像”;而将这些“心理镜像”拼接起来,就可以窥见当代美国战争观的全貌。

分散部署。这里的“分散部署”是一个广义概念,除作战行动中的分散部署外,还包括作战编组小型化——作战编组小型化映射到作战行动中必然可以达到分散部署的效果。可以发现,美各军种不约而同地向分散部署方向发展:陆军试验性质的“多域战特遣队”编制仅1500人左右,是比当前地面战斗旅规模更小的模块化部队;空军的“急速猛禽”概念要求4架F-22猛禽战斗机和1架C-17运输机编组作战;海军提出的“分布式杀伤”概念更是明确要求分散部署。相比而言,在这方面走得最远的无疑是DARPA,其提出的“马赛克战”理论并不满足于对既有装备、人员的分散式部署,而是进一步要求在设计时便对现有高价值目标(如F-35、F-22隐身战斗机或航空母舰等)进行功能疏解,重点发展一系列集成度不高、具备特定功能的平台(如具备侦察或打击功能的无人机、无人潜航器等)。这可以说是在无人、自主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分散式部署的一次重大理论突破。

机动作战。如果说分散部署是“形”,那么机动作战就是“神”。纵观中外历史,灵活机动向来是作战制胜的关键,熟读兵书的美精英军事集团自然深谙此道。在战场上,“灵活机动”是一种相对概念,或曰一种“相对于敌人”的概念。从这个角度讲,分散部署本身有助于机动作战,即:通过分散部署,迷惑敌情报、监视与侦察系统,干扰、迟滞甚至误导敌决策,进而为我机动作战行动创造条件。这方面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美陆、海、空三军及组建不久的天军皆如此。例如,发展高超声速武器、打造隐身化空军以及加紧投资建设联合全域指挥控制系统,被美空军视为新一轮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

智能赋能。美军认为,信息网络是一种重要的“战斗力倍增器”。2019年7月份,美国防部正式出台《国防部数字现代化战略》。该战略规划中,美国防部已经开始对未来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战争进行系统的战略布局。相比于以前的数字化进程,由这一战略布局推动的数字现代化升级改造将是一场革命性变革,美军将借此对现有信息系统及军事网络进行深度改造,使其蜕变为一种更高级、更富弹性、更具智能化、更安全的数字化网络,以更好地支持未来复杂环境下的作战行动。

(摘自《军事文摘》)

猜你喜欢

美国防部多域马赛克
“全时多域五三三”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建构
结合格式塔理论的马赛克包装图案设计及应用
多域SDN网络中多控制器负载均衡算法研究
基于多维战场空间理论的联合防空反导作战效能评估
AI黑科技真的能去马赛克吗
美发布新版太空防御战略
基于时限访问控制模型的时间判断点选择算法研究
《马赛克》
赴美留学,这些会被“打马赛克”的东西别带了!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