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眼中的江河湖海
2022-03-26段燕飞
段燕 飞
中国有着悠久的水上文明,中国人很早便开始接触江河湖海。早在近万年前,他们就在各自的生活区域内学习、认识河流、海洋,制造各种各样的水上交通工具。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很多古人的舟船遗物,这些发现刷新了人们对中国舟船文明的认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人乘风破浪,坐着自己制造的木帆船来到欧洲、非洲,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和世界文明的交流、发展做出了贡献,而许多外国人也纷纷来到泉州,使这里成了当时的国际商贸中心。欢迎你走进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水上文明。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副馆长陈颖艳
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江河湖海产生兴趣的呢?位于欧洲北部的荷兰出土过制造于10000年前的独木舟,中国萧山出土过制造于8000年前的独木舟,而在伊拉克伊利多神庙遗址,人们也发现了公元前3500年左右、用黏土制作的帆船模型……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发现过独木舟、筏或桨等文物,这说明人类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在探索水世界了。事实上,世界各地的古人不仅热爱探索江河湖海,他们还不谋而合地用朴实的手法,把自己对江河湖海的感知、情感和审美都通过器物表达了出来。
得意、开心!今天,我成功制造了一种有趣的物件——陶舟。你看它两头微翘,整体呈半月形,船头一端还有一个小孔。我制造的陶舟,看上去既可以载人,还可以放置物品,船头那个鼓出的穿孔是系绳子用的。这种陶舟和我们真正用来下水的舟船几乎一模一样!
再看看我做的这件木桨,是不是很漂亮?
我特意在上面刻画了弦纹和斜弦纹图案,大家都说我多此一举,能用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刻画花纹呢?我这当然是为了美呀!
我们创作的很多写实的舟形陶器已经被考古学家所发现,例如在位于长江附近的湖北宜都、被海水包围的大连广鹿岛等。人对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兴趣,凡是有水的地方,我们总会想方设法去探索一番。我想知道生活在几千年以后的你们,是不是正在探索另一片“海洋”——天空外的世界。
住在渭河岸边的陕西宝鸡的后来人,我想你们总会发现这件非常漂亮的舟形器皿吧,这可是我的杰作!
你们看这件陶器的肚子鼓鼓的,器身从肩部向外延伸,像一只舟的形状,肩部的两个尖略微延长了一些,好似舟头、舟尾。瓶口朝上,你们可以把它想象成舟的桅杆,这只“小舟”正等着扬帆远航呢!我还在舟形器皿的肚子上画了黑色长方形的网状纹,至于你们怎么解读它,说它是渔网也好,说它代表了一只捕鱼的舟也罢,那都是你们后来人的事情了。毕竟每一件杰出的艺术品,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
今天,我们在辽宁大连的郭家村遗址中发现了舟形器,还发现了一种特别有趣的罐子。它是迷你型的,高仅有6.5厘米,口径为2.7厘米,罐身上有很多乳突。
大家可能不知道,生长于大连沿海一带的刺参是我国食用海参中质量最好的一种,它们喜欢待在海面下3~15米处海藻丛生的岩礁或细泥沙中。因为在郭家村遗址发现的迷你罐长得很像这种海洋生物,所以当地人很形象地称这种迷你罐为海参罐。
在我国辽东半岛的大潘家村、文家屯遗址也出土了海参罐,这是否说明生活在中国辽东半岛的古人曾经驾舟探索过近海的水底世界呢?我们的祖先是否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品尝过营养美味的海参了呢?
大家猜猜看,这么小的罐子是玩具还是另有他用呢?我们还得再仔细研究研究。无论它是什么,都是古人探索水世界、扩大生存范围的投影。
反映生活在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努力探索水世界的器物还有很多,比如河南临汝出土的绘有鸬鹚(lúcí)衔鱼和石斧图案的彩陶缸、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鼎鼎大名的人面鱼网纹彩陶盆、辽东半岛四平山积石冢出土的记录古人对风神和海神信仰的旋涡状的牙璧等。在很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海洋生物的骨骼,捕鱼用的陶网坠以及陶质的鱼、海鸟等。
中国大地上临江河湖海的很多地方都布满了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生活痕迹,他们用人类天然具有的审美能力,对江河湖海上的生活进行了或写实、或写意的再创造。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说,中国古代文明的源泉来自三山五岳,来自五湖四海,而不限于黄河中游一带。他提出中华文明的起源“不似一支蜡烛,而像满天星斗”。我们中国人有热爱江河湖海的基因,我们的祖先对水世界的探索,从很早很早以前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