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2-03-25余晓波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21期
关键词:骨量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余晓波

21 世纪后我国对于50 岁以上老人的椎体和股骨的骨密度(BMD)检测结果表明,50~60 岁的人群中,女性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比率为20.7%,男性为14.4%,60 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显著升高,女性尤为突出。有调查研究表明,女性一生中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率为40%,男性一生中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为13%。骨质疏松患者常表现为腰背酸痛,临床特征为骨微结构损坏[1],该病症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生理性衰退,骨代谢失衡[2]。骨是一种具有新陈代谢功能的活组织,是骨细胞生成、破骨细胞吸收旧骨的转换过程[3]。骨质疏松症多发于高龄人群中[4],由于骨质疏松的影响,增加患者骨折的发生率,且对患者的身体和活动功能有很大影响[5],骨质疏松临床症状表现为四肢关节痛、腰痛、行走困难等[6]。研究表明,内分泌疾病患者容易发生骨质疏松,且伴随肾功能下降[7],以骨组织矿物质或骨基质减少为表现类型,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8-9]。研究表明,对于骨质疏松症采取及时治疗措施很关键[10]。基于此,本文就针对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进行研讨,具体内容如下。

1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

骨质疏松症分为三大类:第一,由于年龄增长或性腺功能减退导致分泌激素减少等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临床将其称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老年性骨质疏松,多发生在65 岁以上的人群中,另外是绝经后骨质疏松,多在绝经后的女性群体中。第二,在疾病和药物因素下引发的骨质疏松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第三,特发性骨质疏松,多发生在青少年女性和遗传病史的人群中。

2 病因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骨退行性疾病,这一疾病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如患者的内分泌变化会影响骨质疏松的发展,同时与患者的遗传和钙营养缺失也有密切的关联。骨质疏松症会引发患者出现骨关节疼痛,属于临床上的骨科多发疾病,在患者发病后会引发患者出现腰背椎骨变形和椎间盘病以及颈椎病影响患者的机体功能,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日常生活。骨质疏松症属于一种症状不明显,并且患者病情不断发展的一种全身骨骼性疾病,骨质疏松又可被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在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疾病后骨密度会减低,并且其骨脆性增加,严重可引发患者出现骨折。

2.1 内分泌因素 雌激素与雄激素等缺乏会引起骨质疏松症,女性人群中表现尤为突出,雌激素有增强骨细胞、抑制骨钙溶出等作用,还可以提高1α羟化酶的活性,促进钙的吸收,降低血钙浓度,抑制类骨质体积(OV)对骨的吸收,雄激素能够促进骨基质蛋白的生成,有助于调节人体的骨代谢,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体的性腺功能会逐步减弱,此时患者性激素的分泌水平量也会受到影响,而内分泌失调会导致患者出现骨代谢紊乱,进而导致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

2.2 营养因素 钙磷代谢异常是引发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在骨骼形成和吸收的过程中,钙元素和磷元素以及常见的各种维生素与骨质疏松有密切的关联,通常情况下,钙质的缺失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关键,据研究报道,人体中的钙含量在总体重中的占比为1.5%左右,而钙的摄取值如果在最高值以上,则骨质疏松骨折可能性明显下降,所以钙质的补充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极为重要。钙和磷共同参与到骨骼的代谢中,而如果人体中的磷元素含量较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骨骼的矿化速度,可以降低细胞内钙浓度,增加甲状旁腺素(PTH)分泌水平,进而导致骨质疏松发生,若机体摄入蛋白质不足,机体内的IGF-1 含量会下降,影响骨骼完整。

2.3 疾病与药物因素 疾病的发生,如甲状腺疾病、胃肠疾病等都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若患者长期应用避孕药物或者肝素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体的钙质吸收,导致机体的尿钙排泄量明显增加,进而导致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症。

2.4 废用因素 肌肉对于骨组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肌肉发达并且骨骼强壮,则机体的骨量也会随之提升,老年患者因为疾病行动不便,长期卧床,就会造成运动减少,骨量减少,骨量丢失,进而引发疾病,同时机体维生素D 的合成水平大大降低,导致骨形成与骨矿化降低,诱发骨质疏松。

3 诊断标准研究进展

临床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的指标主要为脆性骨折或BMD 的测定,脆性骨折的诊断结果常表现为骨量丢失或者骨强度下降,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指在非外伤或者轻微外伤的影响下导致骨折的发生,若患者出现骨折并被确认为脆性骨折,则说明患者存在骨质疏松的症状。骨密度检测对于骨质疏松的病情管理来说极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对患者进行骨密度检测时所选择的方式为超声骨密度仪,这一方式不仅检测方便,并且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的射线损伤,是目前临床上唯一可以应用于普查和复查、对患者的骨密度变化状况进行确认的一种诊断方式。根据检查状况,研究人员可以制订对应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减慢骨质疏松的发展,避免骨关节疾病和骨折的发生,而骨密度检测能够确认骨质疏松的状况,并且评估患者的骨密度水平,有助于医务人员做好患者治疗措施的设置,同时辅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有效的骨质疏松预防。骨密度测量不仅能够预防老年人出现各种骨性疾病或者关节性疾病,除此之外,骨密度测量还能够监测儿童和青少年的骨骼生长,有效预防佝偻病的产生,将骨密度测量应用于孕妇的检测中,还能够保障孕妇的个体状况,保障胎儿的正常发育,早期预防骨质疏松,有助于避免老年人出现骨痛或者骨折等并发症,对于患者的机体功能恢复有良好的效果。骨密度测量能够保障老年人群的日常生活和质量,减少骨性并发症的发生。

4 药物研究进展

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主要分为骨形成促进剂、骨吸收抑制剂、骨矿化剂及滋阴补肾的中药。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是高代谢转换型,在骨质疏松(OP)中,骨钙素(OC)的数量较多并且活性较强,骨吸收的速度大于骨形成,进而会引发OP 的产生。临床研究表明,通过抑制骨吸收的生理作用,能够改善骨骼的功能,故而骨吸收抑制剂应用于OP 的治疗中效果良好,而在目前临床上这类药物数量及种类较多,通过减少人体内OC的数量或者降低OC 的活性来降低患者的骨吸收活性,进而减少骨量丢失,避免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雌激素主要成分包括雌二醇和雌酮等,在女性进入绝经期以后,机体分泌雌激素的总量会随之下降,此时患者的骨量会有明显降低,所以在女性进入绝经期后,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雌激素参与人体的骨组织合成中,能够刺激下游成骨细胞(OB)增殖,并且还能提高OB 的活性,促进骨形成,所以增加雌激素能对围绝经期骨质疏松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是人工合成下的非激素制剂,对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有促进作用,临床上主要药物是雷洛昔芬,拉索昔芬是第三代药物,产生的雌激素作用较为明显,而拉索昔芬还能够提高生物的利用度,将其应用于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助于提高患者骨量,改善患者病情,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引发患者出现额外的不良反应,需长期观察。锶盐是新型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具有增强骨形成的作用,可降低骨吸收,雷尼酸锶是此类药物之一,可降低椎体或是髋部等骨折风险,属于一线药物。血磷(BP)可与含钙结晶高度结合,具有抑制和降低OC 活性,导致OC 凋亡,减少骨吸收,增加BMD 的作用。对于大多数骨质疏松患者来说,双膦酸盐类药物可以作为药物的首选,在治疗期间摄入足够的钙与维生素D,定期监测指标有显著作用。患者自身机体血清钙离子升高时,会刺激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产生多肽激素。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T)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与OC 受体结合,作用时间长短不同,作用不同,短时间可发挥抑制OC 活性的作用,长期可抑制OC 增殖,进而达到抑制骨吸收的效用。

5 骨形成促进剂

临床常应用氟化物或是PTH 以及同化激素等药物促进骨形成,具体表现如下。

5.1 氟制剂 氟对骨有亲和性,表现为两方面,首先这种物质不容易被OC 溶解吸收,能够增加人体的BMD,其次,氟化物能够促进人体的OB 增殖,增加细胞数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骨的形成。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研究人员发现通过低剂量的氟与钙剂联合应用于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5.2 PTH PTH 属于一种骨合成代谢制剂,这种药物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促进骨的形成和骨量的吸收,小剂量应用PTH 能够改善人体的骨骼状况,有助于促进OB 的成熟促进骨骼的形成,大剂量PTH的应用则能够加快OC 的分化,强化OC 活性,在临床上应用于患者的治疗时,这种药物应当做好剂量的把控,注意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

5.3 同化激素 同化激素在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于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预防中,这种药物能够有效改善男性患者的骨质疏松状况,同时将其应用于青春期发育延迟的青少年男性中也能够获得一定的效果。

5.4 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应用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他汀类药物主要通过减少OB 的凋亡,抑制OC 活性,促进骨形成,增加BMD,但他汀类药物在目前临床上应用于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中产生的效果并不理想,需要研究人员引起重视。

5.5 骨矿化剂 骨矿化药物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促进骨矿物质的沉积,对于治疗骨质疏松产生的效果良好,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包括钙剂和维生素D。

5.6 中药 传统中医学无骨质疏松的概念,将其归属为“骨萎”“肾亏”等,与西药比较,重要优点很多,如淫羊藿或杜仲等,在治疗骨质疏松过程中,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骨形成,对于作用机制仍不明确,需要深入研究。骨质疏松是较为复杂的病症,其发生与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关。左归丸的临床效果也较为显著,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左归丸可以通过G 蛋白耦联受体GPR48 信号通路促进骨细胞成骨与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来抗OP,且对于降低血清含量提高BMD,促进骨形成也有积极作用。仙灵骨葆胶囊是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技结合的产物,具有滋补肝肾,强筋健骨等作用,研究表明,其对中老年骨质疏松有良好效果,骨康胶囊具有补肾强骨,益气养血的功效,组成成分包括淫羊藿、骨碎补以及熟地等,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5.7 非药物治疗 有研究探索基因疗法的可行性,寻找人体内的骨矿物质进行骨骼基因重组,然后将此作为新目标进行治愈。临床相关试验表明,特定的磁场参数能够减少或防止骨质疏松症模型的骨量丢失,也有试验研究发现,电磁场能够恢复由于骨质疏松丢失的骨量,由此提示,电磁刺激的治疗效果在治疗骨质疏松症上有很大潜力,且需要大量实验研究证实。指导康复训练,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良好的姿势,保持运动和休息平衡,做好康复治疗体操,坚持步行训练,若患者腰背疼痛或是体力较差,则可调整运动量。

6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骨科疾病之一[11],在老龄化社会逐渐发展的背景下,诸多原因所导致的骨质疏松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骨质疏松病情的发生会进一步引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病情,骨质疏松症的出现会增加骨折风险,由此,及时高效治疗对于缓解患者病情,提高预后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价值[12-13]。另外,骨质疏松症具有发病率较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对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均有负面影响[14],骨质疏松症在世界卫生组织中被评为世界三大老年性疾病之一[15],调查研究显示,若患者确诊为骨质疏松症,会导致病情恶化,诱发各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沉重负担和经济压力[16]。骨质疏松症以全身骨量减少为特征,很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的慢性全身骨代谢疾病[17],在中医学中,归属为“骨枯”“骨瘘”范畴,属于多发病和常见病[18-20]。发病机制是人体在骨代谢过程中,骨吸收发生变化,导致骨密度慢慢降低,造成骨质疏松症[21-25]。

骨质疏松症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健康问题,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可以控制OP,且越早越好,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病痛,还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骨量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婴儿低骨量与粗大运动落后的相关性研究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OSTEOSPACE型超声骨密度仪故障案例解析
从治未病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