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探索

2022-03-25杨扬周仿颐

绿色包装 2022年7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信息技术环境

杨扬,周仿颐

(1. 成都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2. 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1 背景

信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从消费模式到支付模式,信息技术为当代人的衣食住行提供了便利,带来了不一样的消费体验。同时,也促进了设计领域的飞速发展,各种新的建筑技术、室内空间智能化设计、人性化产品设计、绿色环保包装设计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也发生着改变,信息技术给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创作的空间。同时,也更关注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如建筑中的节能减排,包装设计中的绿色环保理念,考虑包装使用的材料是否环保、是不是可循环利用的,取长补短,融会贯通。

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学科的教学模式和格局也面临着巨大改变,以多媒体技术、在线学习、混合教学、移动学习、翻转课堂、博客、社交网络、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多种以技术为主导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步补充或取代面对面的传统教学模式,并以新的方式开发和构建课程体系。而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也使得线上教学快速、深入地渗透到每一所高校,促使了线上教学模式的普及,引起了教育模式的大变革。如何把技术用到课堂上,实现技术和教学的深度融合、无缝对接,是目前教学改革中关注的问题。

2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已成为目前课堂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源泉,技术在教育中的使用使学生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在课堂外自由访问课程信息,为开放和灵活的学习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使教育更具活力和参与性,加强了互动与交流。目前,信息技术的兴起促进了新的教学模式发展,主要包括:

在线教学:在线开放网络课程平台,依托互联网,即可对国内外著名高校课程进行学习。平台上有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视频、互动答疑、课后作业等资源,这种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课程人数、时间、空间的限制。

移动教学:通过个人移动设备实现便携、灵活式的学习方式,在移动设备中能够实现观看视频、做笔记、完成任务、绘制图表等多种功能。

博客教学:是交流、协作、自主学习的平台,在博客中,学生可以获得创造性、批判性和协作性的技能,同时能够展示他们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社交网络:通过互联网促进与其他人交流的媒介和平台,可以促进交流,成为教师和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渠道。

3 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

3.1 实践教学薄弱

环境设计专业是应用性、操作性较强的专业,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基础理论、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避免纸上谈兵,引入实际项目,企业进入课堂,一直是实践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目前,大多数专业课程特别是设计项目课程理论部分过多,实践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急需改革。

3.2 课程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讲授,学生完成作业目前是环境设计专业常用的教学方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完成作业,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传统的教学课堂因为教学方式的单一性,评价标准的统一性,使其课堂缺乏活力和生机。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课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3.3 重结果轻过程

环境设计最终呈现的成果是设计方案的落地,包括效果图、施工图,但是在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中,以效果图为终极评价目标的传统设计方法和评价机制并不利于学生掌握设计方法。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调研问题、进而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这种注重设计过程而展开的教学方法更易于学生掌握设计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3.4 防疫常态化下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

目前,新冠疫情已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对学生外出、聚集都有严格的防控要求,而环境设计的专业性质决定其实践性和应用性,需要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调研,而传统课堂教学在疫情影响下外出的地点和时间受限,线上课程由于开设时间短、课程体系和结构还不够完善,信息和数字技术的应用不深入,无法完全解决目前专业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疫情之下的环境设计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建立与社会需求和环境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目前,针对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教学体系、基础课程、工作室课程、软件课程,实践教学、课程思政、设计思维等方面,其中,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去探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多在某一类课程的线上教学、混合教学的探索和实践,缺少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去探索课程体系的建构。

4 信息技术背景下应用型大学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探索

4.1 应用信息技术,改革课程体系

适应时代要求,创建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课程体系,通过建立或应用现有的平台及信息技术,重新构建“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实践”教学模块,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线上教学、线下教学、混合教学授课方式,主要措施包括:

4.1.1 学科基础模块

学科基础是专业体系建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搭建设计人才良好的知识结构起着极其重要的基石作用,它涵盖了设计素描、色彩、构成类等基础课程,在第一学年开设。目前,这类课程主要是以线下课程为主,老师课堂讲授,学生讨论、实践、完成作业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学科基础课程也需变革和创新,通过平台建设课程资源库,课程前学生在平台自主学习并完成资料收集、分析、思考、总结,并根据老师提供的课外辅助资料进行学习,老师可在平台上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疑问和作业完成情况,线下针对课程中的重点及学生的疑问进行答疑和讨论,同时,充分应用社交媒体,如博客、微信、QQ等方式,作为一个探索和互动空间,展示课程的概念、思维过程、草图、阶段性成果等,提供互动的平台,将学生的思考、成果推出课堂外,促进自由交流,同时帮助学生建立专业自信。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激励学生从被动学习转换到主动学习中,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4.1.2 专业软件模块

专业软件包括CAD、Sketchup、Photoshop等软件类课程,学生需要掌握表达层面的技法,获得基本的数字化绘图能力,这类课程目前在第二学年开设,且总课时数较多。受单门课程学时的限制,上课期间往往不能对技术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究,课下仍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且软件学习又是一个需要反复实践和项目带入的过程,课后如果没有大量的实践训练,在项目中就不能融会贯通,将软件应用于自己的项目表达。这也是目前软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国内外的设计院校中,已有设计专业院校没有开设专门的软件课程,而是以完成设计项目的方式,将软件的学习分阶段的放入设计项目中,在项目实践中完成对软件的学习。这种方式的优势和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对教师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下两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有更具体的要求。

在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课程体系中,软件模块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第一,根据软件技术分类建立不同软件的在线学习平台,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实操视频、作业设置、互动交流等内容,对学生完全开放,任何年级的学生均可进入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不受年级、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在平台自学,完成相应的作业和学分,针对作业中的问题,教师在线答疑,并随时更新教学内容。第二,在项目实践课程中以项目的方式分阶段对软件进行再次学习和应用,使其在平台自学的软件知识能够灵活的应用于自己的项目实践中,同时,在平台交流区中鼓励不同年级的学生上传作业和技术更新帖子供讨论和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4.1.3 专业实践模块

专业实践包括设计实践课程,如材料与工艺、设计思维与方法、设计项目等实践类课程,目前,这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大部分仍以学校课堂教授为主,缺少真实案例的带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设计环节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薄弱。在新的课程体系中,专业实践模块的课程体系和模式依赖于校企平台的建立,这个平台并不只是一个实习基地的称号,或者一次课程的参观,而是一个真实和虚拟平台的共建,由校内教学导师和校外企业一线人员担任实践导师,创新教学团队,共同建构线下课堂和在线虚拟课堂。基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应用型特征,教学团队的创新有助于教学内容与市场接轨,形成教学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一方面,在线学习平台提供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视频、互动讨论、作品展示、讲座分享、作品互评、学习评估、阅读资料等内容,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参与课程的建构。在线平台的建立,一定程度上缩减了时空上的距离,更易于企业人员和校内教师共同参与到课程的建设中。另一方面,同步线下课程采用工作室项目模式,以项目带入课程,项目驱动教学,围绕项目开展课程教学,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个相对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完成知识的建构和应用。

4.2 建立数字化在线课程群

在信息化时代,数字化课程的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环境设计专业数字化课程群包括了“学科基础”、“专业软件”、“专业实践”模块中的课程,在现有平台技术的支撑下,以学习者的知识创造和思维发展为中心构建在线课程,为学生提供独特、个性化、灵活的学习体验。数字化课程涵盖教学视频、扩展阅读、在线讲座、作品互动、考试等教学内容,通过技术平台实现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与互动。数字化课程也不应是静态的,局限于知识传递、资料堆积、简单互动和习题练习,而是响应学习者的多样性、体验性、个性化学习需求,具备交互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的学习过程。

而对于一些实操性强的课程,数字化的课程虽不能完全取代线下面对面的授课方式,但是作为线下课程的补充,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实现了不同以往的教学效果,其丰富的教学内容、飞速的更新和巨大的信息获取渠道,已逐步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模块。

4.3 变革授课方式

环境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践需要与市场接轨,以项目为核心,而企业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校企合作,采用校内教学导师+校外实践导师的方式,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校企合作也是实践教学的难点,企业有自己的生产和经营任务,往往在时间和精力上无法完全投入到学校教学中,而平台的缺乏,也使得实践教学更为艰难。

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为教师、企业人员、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创新、灵活、互动的教育环境。它以真实项目为纽带,将企业的设计项目作为学生实践的课题,线上建立课程平台,教学导师和实践导师共同参与虚拟课堂的讲授、互动、答疑、作业辅导等活动,线下采用“实践课堂+现场”的教学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获得知识应用能力。这种授课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摆脱了理论枯燥和脱离实际的困境,丰富了课程教学的内涵与实用性,使实践真实可感,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在项目中提升了实践能力,增加了专业的认同度和自信心。

4.4 践行“学生为中心”理念

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要建构者,教师则作为学生建构活动的主要指导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中心是“学”而不是“教”,教学始终围绕学生而展开,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基于以下三个因素:1)课程设置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2)团队协作、共享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究;3)持续反馈指导的学习过程,高质量的学习评估,能够刺激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

而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搭建虚拟课堂和在线交流平台,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持续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互动交流提供跟进式教学服务,课堂从静态学习环境转变为动态学习环境,学生也得以在真实课堂和虚拟课堂中与他人交流心得、分享经验,从而成为教学的中心。

5 结语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开拓新的教学方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对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工作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此影响下,教学内容和模式终会发生变革和创新,而教师需要应对不断的社会变化和教学模式的多样性,主动学习,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去开展教学创新,不断探究和反思教学实践,适应从知识传播者到引导者、观察者的角色转变,不断提高自己,真正应用技术和创新意识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的根本性变革。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信息技术环境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环境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