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院校课程思政与岗位人才培养在提高护理生学习适应能力中的效果分析

2022-03-25王雪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适应能力考试成绩重难点

盛 丹 王雪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泌尿外科,辽宁 沈阳 110000)

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与课程教育的融合。中医护理专业在岗位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岗位意识、社会责任感。在我国护理专业中,中医护理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得中医护理应届岗位人才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但是我国中医护理专业起步相对缓慢,且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内容西医化、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模式单一等问题。所以需要对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完善,进而培养出专业的中医护理人才[2]。中医护理课程思政与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科学性,其主要目的就是科学、合理安排课程模式、课程内容以及考核方式等,提高其学习适应能力,进而培养出专业性较强的人才[3]。本文主要探究中医院校课程思政与岗位人才培养在提高护理生学习适应能力中的效果分析,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8 年10 月—2020 年10 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94 名应届护生并依照随机数字分表法将其分为2 组,各47 例。参照组男性17 例,女性30 例;年龄18~20 岁,年龄均值为(20.44±1.01)岁。观察组男性14 例,女性33 例;年龄18~20 岁,年龄均值为(20.13±1.02)岁。2 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实行常规培养方法依照以往“三段式”教学模式展开,第1 年学习基础性医学课程,第2 年学习临床专业性课程,第3 年临床实习,时间为8 个月。

1.2.2 观察组 实行课程思政岗位人才培养模式。

1.2.2.1 创建管理指导委员会 与医院创建管理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管理、指导和协调,并一同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内容包括见习实习以及课程设置等。

1.2.2.2 创建师资培训 医院和学校各选择5 人担任导师,展开双导师育人;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要一同授课,校内导师负责理论和实践人才培养计划,校外导师则负责实习带教以及案例分析讨论,并指导学生展开护理实践。

1.2.2.3 创建培养大纲 (1)目标:创建培养和我国临床护理岗位相符的内容大纲,不仅可以充分掌握当代护理学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还可以掌握中医辨证施护以及整体观念的高素质人才[4]。(2)内容: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中凸显护理特色。增加专业课程,并对相关模块进行重组。(3)时间:时间为3 年,在校2 年间合作单位要参与到岗位课程的见习带教以及理论讲授中,集中实习,由医院导师带教,实习时间为2 周,第3 年则进入到相应的合作单位进行实习。(4)培养方案实施:教学方法包括小组合作、翻转课堂、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等,并通过微课、慕课等平台实行。(5)课前准备: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每组4~6 人,通过信息化平台对学习资料进行上传,内容包括中医护理技术相关微课以及操作视频等;事先布置好学习任务,使小组成员可以按照学习资料做好课前预习,组间讨论出学习重难点。(6)课中导学:①理论课。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对课前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展示,并由导师评估、总结其表现,在课堂中对重点进行强调。通过投票、抢答、组间探讨以及随机抽号等方式展开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②实训课。学生按照视频展开练习,导师则对其进行指导,找出学生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集中讲解后展开示范,强化巩固。③医院见习。在见习前,医院导师要借助信息化平台发布任务,内容包括见习的时间、内容、要求以及目标等,并由医院导师分组带教,展开思想观念、专业技术以及专业能力层面的教育,巩固所学知识和内容,使其临床思维得到强化。见习结束后要按照现实案例的护理计划分享护理心得。(7)课后巩固:章节内容结束之后,教师要凭借信息化平台上传相应的课后检测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里完成,并对学习效果进行在线检测,进而对学习重难点进行巩固。此外教师还要将临床新技术以及新动态等分享给学生,拓展学生知识范围。(8)课堂评价:借助信息化平台展开课前检测,充分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堂中要按照学生积极性以及小组参与情况等对其进行评分;课后实行课后检测,辅助学生对所学重难点进行巩固。

1.3 观察指标 采用学习适应性量表比较2 组的学习适应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态度、环境因素;同时对2 组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进行对比[4]。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0.0 软件统计研究资料,计量资料以()描述、计数资料使用率(%)描述,行t和х2检验;当组间值P <0.05 时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护生的学习适应能力对比 观察组的学习能力、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态度、环境因素较参照组更为明显(P <0.05)。见表1。

表1 2 组护生的学习适应能力对比 (,分)

表1 2 组护生的学习适应能力对比 (,分)

2.2 2 组护生考试成绩对比 对比参照组,观察组的理论和操作成绩相对较高(P <0.05)。见表2。

表2 2 组护生考试成绩对比 (,分)

表2 2 组护生考试成绩对比 (,分)

3 讨论

传统常规人才培养模式中,其只是对学生的成绩进行重视,并没有对过程评价进行关注[5]。研究发现,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相比于本科院校,因为其社会认同度以及社会评价相对较低,再加上家长缺少对高职教育的认知和了解,因此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学习适应性产生不利影响[6]。所以双导师要定期展开思想教育,强化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并凭借沟通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思想动态等进行了解和掌握,实现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目标;双导师通过指导学生分配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并定期对其学习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不同阶段所需要掌握的重难点[7];全程导师制的临床带教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还可以使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强化,有利于培养职业价值观念[8]。

课程思政岗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按照国家高等教育相关要求,立足于行业需求、职业导向,并以培养人为主要目标的模式[9]。在这一模式中,通过强化人文素养、完善课程设置、关注实践等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利于提高其积极主动性[10]。但是在该模式中,其办学成本相对较高,并且双导师管理模式不管是对教师的带教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所以就需要政府、学校以及医院对这一模式进行推广,同时对教师的自身能力和素养进行强化,进而提高教学成效[11]。研究结果表明,参照组学习适应能力低于观察组;并且和参照组的考试成绩比较,观察组的理论及操作成绩均相对较高(P <0.05)。说明课程思政岗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行,其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还可以提高其考试成绩,应用效果非常明显[12]。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实习生的考试成绩和适应能力,值得推广应用[13]。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考试成绩重难点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雷鸟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跳过去
斯诗私塾
沙漠里的精灵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
Units 11—12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