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及按摩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消化道反应及睡眠障碍的影响

2022-03-25高佳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消化道穴位肺癌

高佳丽

(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西 吉安 343000)

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肺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多发于60 岁以上老年群体,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肺癌早期缺乏特异性,一旦确诊发展迅速且容易出现转移,为临床治疗增加了一定的难度[1]。大部分肺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表现,67%~70%患者确诊时已发展至晚期,错失了手术治疗最佳时机[2],临床治疗晚期肺癌以姑息化疗为主,以缩小肿瘤体积,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控制,延长患者生存期。但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尤其是消化道反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效果,引起睡眠障碍,增加了患者的不适,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3]。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干预治疗肺癌成为可能,此次研究引入中医穴位贴敷及按摩,其作为特色疗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势,为探究其应用价值,收集2018 年5 月—2020 年5 月肺癌化疗病例60 例,并总结汇报研究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肺癌化疗患者病例资料来源于2018 年5 月—2020 年5 月,共计6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观察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31~76 岁,年龄均值为(61.63±6.72)岁;病程最短5 个月,最长3 年,平均病程为(1.29±10.56)年;病理分型:腺癌12 例,鳞癌14 例,大细胞癌2 例,其他2 例;病理分期:Ⅱ期10 例,Ⅲ期8 例,Ⅳ期12 例。对照组:男患者16 例,女患者14 例;年龄32~77 岁,年龄均值为(61.53±6.59)岁;病程最短6 个月,最长3 年,平均病程为(1.31±0.44)年;病理分型:腺癌13 例,鳞癌12 例,大细胞癌3 例,其他2 例;病理分期:Ⅱ期11 例,Ⅲ期9 例,Ⅳ期10 例。2 组有可比性(P >0.05)。

1.2 诊断标准 患者经影像学诊断、临床症状评估以及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肺癌,符合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 版)[4]。

1.3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知情同意,医学伦理学会批准;(2)所有患者均行化疗治疗;(3)患者预计生存期>6 个月。排除标准:(1)存在心肝肾功能障碍者;(2)合并精神异常、心理障碍或意识丧失者;(3)存在其他类型恶性肿瘤疾病者;(4)听力丧失、无法正常语言沟通或难以配合者;(5)肿瘤病灶远处转移者;(6)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者;(7)病情不稳定者;(8)对穴位贴敷或按摩不耐受者;(9)处于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5]。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化疗治疗期间给予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用药指导等,加强疼痛护理干预,指导患者进行功能康复训练,增强抵抗力与免疫力。告知患者睡前禁止饮茶、咖啡或碳酸饮料,避免影响睡眠。针对睡眠障碍严重患者可遵照医嘱给予助眠药物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穴位贴敷。中药麻黄、甘遂、白芥子各3 g,桂枝4 g,黄芪10 g,蛤蚧6 g,细辛2 g。将上述中药研磨成粉末状过筛,鲜姜汁隔夜调为糊状,采用12 mm×5 mm 规格双层纱布,将中药制作成为7 cm×7 cm 圆形药饼,选择肺俞、列缺、天突、膻中、丰隆穴。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在相应穴位贴敷,采用胶布予以固定,每个穴位贴敷时间为4 h。贴敷期间注意患者局部皮肤有无红肿,主动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若存在灼烧感,应立即取下,暂停治疗,2 d 贴敷一次。(2)穴位按摩。穴位选择同贴敷穴位,采用揉、掐、按交错按摩,每个穴位按摩时间为2 min,按摩时遵循由左到右、由上肢、胸前、后背到下肢、足底的原则,掌握好按摩力度,以患者自觉局部酸麻为宜,每天按摩1 次,30 min/次。2 组患者均给予1 个月护理干预。

1.5 观察指标 评估患者PSQI 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在护理前后的变化情况,随访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睡眠质量评分参照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表(PSQI),包括5 项内容,计分方法为0~3 分,共计15 分,高分值代表较差的睡眠质量[6]。(2)生活质量评分采用QOL 量表,分值为0~100 分,高分值代表更好的生活质量[7]。

1.6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计算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率(%),组间比较用х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 检验,以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PSQI 评分比较 2 组患者护理后PSQI 评分均降低,低于护理前(P <0.05);2 组间比较护理前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不同方式护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 组肺癌化疗患者PSQI评分变化比较 (,分)

表1 2 组肺癌化疗患者PSQI评分变化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对比,*P<0.05,与对照组对比,△P<0.05。

2.2 2 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对比2 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2 组均提升,但提升幅度比较观察组更为明显(P <0.05)。见表2。

表2 2 组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比较 (,分)

表2 2 组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比较 (,分)

2.3 2 组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以及腹痛等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化疗是临床治疗肺癌的常见手段,其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毒性作用,其中以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不良反应最为常见。以往研究报道,化疗药物会刺激到胃肠道黏膜,黏膜受损后会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一方面影响患者治疗感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导致部分患者对消化道反应无法耐受中断治疗,降低患者预后[8]。另外,基于化疗药物的骨髓抑制、免疫抑制等问题,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睡眠障碍,导致化疗不良反应加重,降低免疫功能,因此给予护理干预减少化疗药物对患者睡眠、消化道反应的影响尤为重要。

中医学认为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主要与药物损伤人体气血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患者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进而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化疗引起的睡眠障碍则与情志失调、血脉空虚、血不养神有关。因此,在肺癌化疗治疗期间应注重疏肝和胃、行气活血。此次研究引入中医穴位贴敷与按摩手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医理论认为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及气血输注的重要部位,结合辩证论治及配穴处方,能够起到调气血、通筋脉的作用,实现阴阳平衡、调和脏腑功能,实现对疾病的预防及控制。肺俞穴能够起到宣通肺气、清利化痰的作用,列缺穴可疏风解表、调汗泻热;天突及膻中有利于宽胸理气;丰隆穴则是健脾祛痰要穴。在中药贴敷中选择白芥能够散结止痛,麻黄可利水消肿,桂枝有利于温通经脉、解表散寒,黄芪是健脾固表良药。通过贴敷方式直接作用于局部,不仅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且能够强化治疗效果。穴位按摩则是通过对相应穴位的手法刺激,对经络起到间接作用,能够促进气血运行,保持经络畅通。在神经传导作用下,可对脏腑功能起到调节作用。此次研究2 组患者经过中医护理睡眠质量评分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提升,但从改善幅度上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体现了中医贴敷及穴位按摩对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对比2 组患者消化道反应发生情况,发现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提示中医护理可缓解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但由于样本少、精力有限,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在后续研究中应加大样本、增加随访指标,进一步探究中医穴位贴敷及按摩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

综上所述,针对肺癌化疗患者给予中医穴位贴敷及按摩护理干预,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案,有利于缓解消化道反应,可予以推广。

猜你喜欢

消化道穴位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