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2022-03-25周博
周博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一部巅峰之作,塑造了诸多人物形象,如贾宝玉、林黛玉、贾府四春、王熙凤和薛宝钗等。作者曹雪芹对文章人物形象的刻画与塑造,特别是针对女性形象的刻画最为后世称道。书中诸多女子,不是早早离世,就是备受折磨而苟活世间,通过作品,可看出曹雪芹对女性的尊重、关爱以及赞许。毫不夸张地讲,《红楼梦》既属于描写女性的赞歌,又是悲歌。本文立足守望者角度看待女性,分析女性形象的内涵特征,阐述女性意识,总结女性悲剧成因,让读者能清晰了解女性在古代时期的社会地位,以窥探曹雪芹内心的情感世界。
一、《红楼梦》女性形象内涵特征
(一)宣战感
《红楼梦》中大多数女性皆具备过人胆识,如探春被称之为“玫瑰花儿”,性格刚烈正直,其治家之能不在凤姐之下,然而基于封建社会环境,探春作为贾府庶出的女儿,不仅缺少机会闯出一番事业,而且也没有权利决定自身命运和幸福。探春作为贾府“管家”,在管理内部事务时,行为做派极像男性。例如,在大观园被抄家时,探春打恶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干脆利索,从侧面反映了探春的镇定和沉着,表达出女性对封建男权的抗争。作者在描绘《红楼梦》女性角色时,她们的个性感与个人主义思想十分强烈,渴望幸福并为之积极抗争,然而最终无法摆脱封建社会的禁锢,以失败告终。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描绘的“女尊男卑”社会,是对封建社会的抨击和讽刺,在剖析《红楼梦》女性人物内涵时,即可发现“大观园”就是对现实社会的映射。
(二)男性化
封建社会推崇“女子无才便是德”,在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环境下,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科考制度明确规定女性不得参加科考,且古代读书上学费用较高,因此古代大多女性都不会读书,只注重学习“三从四德”。但《红楼梦》中作者描绘的女性形象同客观社会实情存在很大不同,男性化特点显著,特别是针对部分“任性”行为来讲,表明了《红楼梦》以女性为主。比如,贾府的“管家”王熙凤,不管是办事能力、思维想法,或是行事作风均透露着男性气息,在封建社会这种情况是不多见的。而作者描写探春书房的内容,也呈现出“公子哥”气派。在“金陵十二钗”中,男性特征最明显的就是史湘云,从才华与胸怀方面来看,湘云具有浓厚的男性内涵,即便寄人篱下,也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乐观勇敢的形象,喝酒、吃肉、纵声大笑,“唯大英雄能本色”。
(三)智力化
在我国古代时期,社会以小农经济体系为主,强调男耕女织,因此古代封建社会的大多数女子均是在家中纺织做活补贴家用,既不用读书,也不用具备聪慧才智,只要听从家中丈夫或其他男性主人指挥即可。然而,《红楼梦》中的女性则恰好相反,她们摆脱了传统古代对女性的思维限制,聪明才智在多个场合都显露无遗。比如,在“元妃省亲”这一内容中,姐妹作诗助兴,尽管男主角是宝玉,但其才华同其他姐妹进行比较时,也是黯然失色的,薛宝钗和林黛玉的才华皆在宝玉之上,最后还是黛玉替宝玉作诗才得以拔下头筹。另外,在《红楼梦》中,作者也从其他方面展现了女性的才华,如迎春擅于下棋,惜春绘画技艺高超,就算是遵循着“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培养出的李纨也主动承担了大观园诗社掌坛人的角色。尽管在古代社会中,因受封建习俗和观念影响,女子的社会地位普遍较低,但是在《红楼梦》中,女性才华得以充分发挥,每个人均有属于自身的优势和擅长之处,精明能干、聪慧灵性,而纵观男性角色,宝玉则略显顽劣,其他贾家男性更都是些“混账行子”,言行举止和行事作风远不及女子。
二、《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
(一)林黛玉
1.人物形象
林黛玉作为《红楼梦》一书中的经典人物,出生于钟鼎之家,儿时生活美满且幸福,然而好景不长,在林黛玉六岁时母亲离世,父亲不久也随之离开人间。万般无奈,她只有住在祖母家,因年纪小,寄人篱下,性格十分敏感。虽然被外祖母当成宝贝一样疼爱,但其幼小心灵还是会受到伤害。所以,林黛玉在外祖母家,处处留心,不会与他人多说一句话,恐怕被耻笑。林黛玉总是满怀愁情和弱不禁风的样子,在回应他人言词时,难免有些刻薄,同薛宝钗迥然不同。通读《红楼梦》可知,林黛玉是曹雪芹的宠儿,作者既给了她高贵的出身、绝世的才情,又安排了她最体面的死亡,使她避开了贾府被抄检时需要面对的所有难堪和困苦,洒脱离去。然而就是这样的林黛玉最让人心痛,她在生前流尽眼泪,将一生所有的诗稿焚烧掉,而后在孤独无依中死去。纵观文学作品,基本上没有任何一个人物如同林黛玉这样完美,换句话来讲,曹雪芹对林黛玉是十分偏爱的,无法忍受其在大观园外的俗世中遭受任何折磨,所以安排林黛玉在贾宝玉和薛宝钗成婚前死去。
2.女性意识
首先,大胆追求爱情。林黛玉不曾关注爱情之外的生活内容,也未能看到爱情之外的客观世界,她将自我全部沉浸于感情深海中,咀嚼“深海”中的一切。林黛玉的爱情观独具特色,摒弃了传统“郎才女貌”和“一见钟情”的爱情模式,将爱情追求上升到精神层面共鸣,而不是男女最原始的情爱需求。林黛玉与贾宝玉可谓是“青梅竹马”,通过对贾宝玉性格、品质、兴趣的认同,将宝玉作为生命的知己、精神的支柱。林黛玉对贾宝玉付出的爱至高、至纯,这种情爱的基础就是两情相悦与志同道合,不受到世俗的任何干扰和影响。此种“林黛玉式”爱情,以男女平等为基准,爱与被爱等同,客观呈现出林黛玉女性意识的醒悟。其次,敢于反对传统理念,维护女性尊严。虽然林黛玉是“寄人篱下”,却孤高傲世、不卑不亢,不会以博取怜悯为手段,以求满足自己的需求。林黛玉十分厌恶仕途经济,讨厌将权柄握在手中的封建卫道士,所以将贾宝玉转送的念珠扔在地上,不想触碰北静王曾经碰过的东西。而且,面对心爱的贾宝玉,林黛玉也不会贬低自我,强迫自己迁就或是顺从,其主张灵魂对等,竭力维护女性应有的尊严。
(二)薛宝钗
1.人物形象
虽然薛宝钗家财万贯,却没有任何派头,在贾府中十分重视自我言行,讲究礼仪,做事务实,善于和他人交往,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高手,从薛宝钗身上,可充分看到理性思考的力量。薛宝钗在出阁前,家中哥哥经常惹是生非,后来哥哥又娶了一位彪悍不讲理的嫂子,薛宝钗来京都的本意是要入宫,光耀门楣,但事与愿违进入贾府。宝钗结识了宝玉,对其产生爱慕之情,但不能言,内心苦楚甚至可同林黛玉相媲美。为得到贾宝玉喜爱,在他心中占据位置,薛宝钗通过莺儿,让寶玉知道“金锁”“通灵宝玉”之间产生的金玉良缘。虽然经过一番波折,薛宝钗成功做上宝二奶奶这一宝座,却从未享受过安逸的日子。
2.女性意识
首先,追求公义,压抑女性主体意识。在大观园之中,薛宝钗进退自如,得到贾府上下所有人的赞许,笼络了人心。究其根本,是因薛宝钗可有效总结经验与教训,不让自我陷入因失败而哀怨或是丧失信心的消极境地,始终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寻找挽救措施。第70回中薛宝钗创作的《临江仙》中的“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内容表达出宝钗开朗乐观的心态,既能正视现实,把握住时机,在园中上下周旋,又能审时度势,正确应对各种关系。最终她能够成为“宝二奶奶”,与其言行举止具有道德化和理性化特点是有着莫大关系的,也正是因为这种道德化和理性化造就了她性格的“冷”,使她丧失了女性主体意识和真性情,即便偶尔会流露出内心真实想法,也会被自我压抑下去,同至情至性的林黛玉构成鲜明对比。其次,基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影响下,自愿压抑女性自主意识。薛宝钗不但使自我变成男权制文化的“代言人”,还想试图改造贾宝玉和林黛玉。由于薛宝钗过于重视礼仪,夫子气浓厚,使宝玉心生厌恶。宝玉曾经说道:“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的女儿,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宝钗拼尽全力实践着社会文化规范,通过女性角色命运固定模式来表现自我,与传统欣赏情绪相吻合,是美德和褒扬的对象,然而因她本身缺少女权独立意识,不理解真正的爱情,虽然获得了婚姻和名分,却输掉了爱情和个性。
(三)史湘云
1.人物形象
史湘云是贾母的内侄孙女,其天性热情、性格开朗、胸无城府、才思敏捷。从形象角度进行分析,史湘云同林黛玉和薛宝钗十分不同,林黛玉缺少她的浑厚,薛宝钗缺少她的性情。即便如此,史湘云依旧未能逃脱悲惨命运的禁锢。作者在对史湘云进行描写时,并非通过与他人冲突入手,而是侧重刻画史湘云个人特写镜头。在大观园之中,能够坦然睡在花园石凳上的女性也就只有史湘云一人。但这般可爱的女子命运也是十分坎坷。虽然在《红楼梦》续本中未能明确呈现史湘云的结局,但在书中第110回可见端倪。史湘云的相公才貌双全,却患有痨疾,在史湘云出嫁后不久,丈夫就病入膏肓,面临青年守寡的困境,再加上此时贾母的离世,史湘云已经失去了所有对自己真心疼爱和保护的人,难逃悲剧的命运。
2.女性意识
首先,跨越阶级界限,待人真诚。史湘云虽是侯门小姐,却经常与丫鬟玩闹、逗趣,将绛纹石戒指送给贾府的丫鬟,与袭人更是情同姐妹,时常主动探视。史湘云和仆人保持着真挚友谊,这种友谊已超出世俗观念,在她身上呈现出了人权平等意识的萌芽。其次,反对封建礼教束缚。史湘云对女性礼教规范不予关心,随情适性,我行我素。比如,史湘云不仅会喝酒和划拳,而且还会穿男装,这种洒脱的性格是多数男子也无法比拟的。但是因史湘云同薛宝钗交好,将宝姐姐作为行事做人的典范,鹦鹉学舌去规劝宝玉,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湘云冲破传统封建规范限制的可能性。而且,由于史湘云天真活泼、性格好,所以不在意男女爱情之事。如《白海棠和韵》诗文中的内容,她拒绝了与情爱有关的一切联想,将幽独贞素、美丽贤惠的淑女作为模板,这同宝钗的诗风相近。加之,史湘云素爱穿男装,曾扮成贾宝玉的模样哄贾母开心,此种“假小子”性格,定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湘云的女性主体意识,使其逐渐变成封建礼教背景下的“牺牲品”。
三、《红楼梦》中女性悲剧成因
通过对《红楼梦》女性角色的剖析,极易发现基于女性意识下形成的悲剧原由,以旁观者与看客的角色看待女性形象,掌握不同女性性格特征,以及追求的人生方向和目标。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多数女性均无法摆脱命运的不幸,无法逃脱悲剧。如贾元春,因被封为“贤德妃”,为贾府带来诸多荣誉。贾府为了迎接元春归家探望父母,修筑了大观园,在省亲当天,虽然父亲贾政对上赐君恩感激涕零,但元春却说:“当日即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这句话道出了元春在深宫的痛苦和悲痛,并对自身最终成为封建势力斗争的又一个“牺牲品”的结局埋下了伏笔。又如,迎春作为庶出子女,在贾府好似木头一般,温顺懦弱、不言不语,也未能逃脱悲惨命运。在整部作品之中,贾迎春的话极少,其只有在归宁时多说了几句话而已。探春同样是庶出子女,有见识、有胆量,刚毅果断,拥有公府之风,然而因其出生于封建世家,只能远嫁他乡,骨肉离散,命运悲惨。惜春年龄最小,亲眼目睹了姐姐们的悲惨命运,“堪破三春景不长”,对现实世界心灰意冷,遁入空门。深入研究这些女性命运的悲剧,有封建礼教思想压迫欺凌女性产生的悲剧,有奴婢制度产物下发生的悲剧,有父母包办婚姻引发的悲剧,有遵守封建伦理衍生的悲剧。综合上述因素,曹雪芹在塑造《红楼梦》中的各种女性角色时,是真正站在女性的角度,表达出了对女性的关爱、尊重、怜悯和同情。
综上所述,从表面上来看《红楼梦》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现实,但其人物生活环境又同封建社会不同,作者隐去朝代,虚构出一个全新的理想国。在这一国度中,以女性为主,对女性角色的描写和塑造惟妙惟肖。之所以说《红楼梦》反映了封建社会,主要体现在女性对命运的抗争仍然十分无力,但又与封建社会不同,是由于《红楼梦》只是在特定事情上呈现出“女尊男卑”的特点。因曹雪芹生活于封建社会,他品尝过生活的困苦与艰辛,所以在塑造《红楼梦》中的女性角色时,将对基层人的“期望感”融入其中。可见,《红樓梦》并不只是一部文学作品,其更是记录社会发展现状的特殊艺术作品,具有颇高的研究价值,被后人所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