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

2022-03-25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词语民族

阅读指要

社会科学类文章是阐述社会科学研究的文章,涉及政治、社会、历史、地理、文學、美学等学科的知识。但我们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弄清楚这些知识本身,而是借助语文的学习方法和规律,完成阅读理解的任务。在语文试卷的考查中,选文很注重时代性,常常关注最新的考古发现、新近出现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世界政治格局等。选文结构一般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典的议论文结构,围绕一个问题展开,然后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概括;选文的思路明晰,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常常会将一个问题分解成几个分论点,一般能在每个层次中找到中心句。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谈谈社会科学类文本的阅读方法。

一、阅读全文,理清思路。

阅读社会科学类文本,首先要采用逐句阅读的方法,快速抓住文中提供的重要信息,如果有个别语句读不懂,就要结合该句前后的语句综合理解。

边读边划,划出文本论述的话题;划出体现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划出关键句子,比如中心句(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判断句、疑问句和多重否定句。

通过阅读原文,明确文章谈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其中涉及几个分论点,作者所持有的观点是什么,分论点之间在逻辑上是什么关系。

二、阅读题干,找准方向。

仔细阅读题干,理解命题者的任务指向。对“选出正确选项”的问题,可采用依次排除法;对“选出错误选项”的问题,可扣住关键句型、关键词语,运用重点突破法。

注意题干中的词语。“解释”“理解”等词语考查对文章内容的了解,“推测”“分析”等词语考查对文章延伸意义的理解,“原因”“证据”等词语考查对文章逻辑关系的理解。

三、比对文本,锁定答案。

依次阅读每一个选项,并与文本相关区位进行比对,内查语意,外查关系,精读与之相对应的文字,注意对比一些细微的差别,如程度、范围、角度、先后次序等,注意上下文的关系。对照错因,从理性的角度锁定答案。

常见的错误原因:

①张冠李戴 把甲的观点说成是乙的观点,把本不属于同一类的内容合并成一类。

②指代有误 选项句对原文中的指代内容在程度上或类别上解释有误。

③混淆范围 把部分说成整体、偶然说成必然、可能说成肯定、偶尔说成往往、轻度说成严重。

④无中生有 凭空捏造出原文中根本就没有体现的意思。

⑤混淆因果 因果倒置或强加因果。

⑥偷换概念 选项句对概念的理解与原文的概念不统一。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能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其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其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逐步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样的观念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地位。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节选自林建超《围棋与国家》,有删改)

1.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D.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

2.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

B.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C.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备的艺技。

D.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

B.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期就凭借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

C.人们自己对“度”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词语民族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找词语
Education with a Heart that Embraces the World, from the Fertile Cultural Land of the “Eternal City”
MINORITY REPORT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
社会科学总论
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