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视野下的地理复习教学新对策

2022-03-25王天林

考试与评价 2022年1期
关键词:时事视野新高考

王天林

高考是教育教学的指向标,高考在变,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变。新高考自2014年试点以来,逐渐在各省份得到推广。新高考新在哪里?新高考对当前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哪些影响?新高考视野下的地理学科教学又需要做出哪些改变?新高考视野下的地理复习教学如何才能提高复习效果?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新高考视野下的地理学科

旧高考是文理分科框架下的高考,考查科目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及文综或者理综。文综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理综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新高考改变了文理分科的模式,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成绩和3门自主选择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等学校录取的基本依据。除却语文、数学、外语以外,剩下的六门学科会有更多种组合,结合的依据可以是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是学生的特长,还可以是对未来的规划。对于高校而言,不同的专业会对学生的选科有不同的要求,在录取时会在考虑总体成绩的同时考查必选学科的成绩。新高考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新高考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优势和特长,更适合学生的发展。

高校不同的专业对选科有不同的要求,地理学科处于不冷不热的局面。与以往文理分科的模式不同,地理学科不再与政治、历史学科捆绑在一起,可以单独选择。选择地理学科的学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擅长地理学习,一种是对地理学习感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高考背景下的地理教学有了更多的机遇,教学的对象无论是从学习基础还是学习态度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是优质的教育对象。同时,这也对当前的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高考不再单纯考查学生的知识,更侧重于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这就对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新高考视野下地理学科的评价体系

在以高考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的背景下,研究考试评价体系是备考的重要环节。但是,这并不是为了单纯地服务于高考,而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为什么考的解读

为什么考,从旧高考的角度分析,主要是为了选拔人才,也就是俗话说的“众人过独木桥”,过完桥后的风景各不相同,高考是成功过桥的凭证。新高考改变了单一的考试目的,将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相结合。所谓立德树人,强调“德”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以“德”为中心,通过高考的指挥棒培养有“德”之人。这就要求地理学科的教学不仅教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还需要结合时事地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地理学科的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讲解,应该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的发展要求。所谓服务选拔,有别于以往的单纯选拔,服务的不仅是高考选拔,还需要服务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这就要求地理教学不仅为高考服务,还要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例如终身学习、空间概念等。所谓导向教学,强调了教育教学的目的性,减少了学习的盲目性和无序性,避免了过多的重复教学行为。这就要求地理教学中,减少对旧知识的简单重复,尝试将旧知识进行整体建构,通过案例教学,融入新知识的学习,充分利用学生的旧知识,建构新图式。总之,新高考不再是单纯知识和能力的考试,而是真正帮助学生发展的考试。

(二)考什么的解读

对考什么的解读是备考的重要环节,新高考视野下的考查内容包括四个层次,层层深入,分别是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必备知识的考查与旧高考是相似的,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量,是对学生地理地理知识掌握程度的考量。关键能力的考查侧重于对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是基础知识的考查,例如读图的能力等,是对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要求。学科素养的考查主要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这是近年来在教育教学中强调的概念,是地理学习中综合素养的体现,常见于一些综合性的考题中。核心价值的考查要求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正确看待地理学科中每部分知识的学习,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总之,地理复习需要以必备知识为基础,在强化训练的同时逐步深化学习,更好地适应新高考的模式。

(三)怎么考的解读

随着高考的改革,地理学科的考试逐渐呈现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等特点。

基础性日益强调基础知识在地理学科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基础知识和能力为前提,才能准确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性对学生多个要素的综合和时空的综合有了更高的要求,将相关的知识和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呈现一个更加全面的地理学科。在新高考中,应用性和创新性的题目是难点,是选拔学生的关键点。将所学的知识反复运用于不同的案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也就是说,新高考背景下的地理学科的考试越来越贴近生活,体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和要求。

三、新高考视野下地理复习教学的策略

(一)一轮复习——强调基础知识

所谓一轮复习,是对基础知识的梳理与归纳。以往地理学科的一轮复习大多采用依次復习的方式,即从必修到选择性必修的顺序进行复习,几乎将过去的知识重新再学习一遍。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夯实基础的过程,但是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尤其是对于部分基础知识尚可的学生而言,显得有点浪费时间,且难以适应新高考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将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包含其中。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是学生思维品质和能力的集中体现。实践力则是学习的落脚点。结合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一轮复习不是课本知识的重复,而是对知识要素的整合,将知识的整合上升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但是,这是一个不断渗透、持续学习的过程,需要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将复习知识与素养提升相结合。

第一,强调学生自主复习,发挥学生复习的主动性,适当减少教师不必要的复习干涉,将复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基于个体差异的影响,复习前的基础和实际情况并不相同,教师是复习的指导者而不是主体,学生要真正成为复习的主体。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做好复习,对知识进行梳理,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指导学生对典型错题进行纠错,分析错题背后的知识联系等。教师要减少在一轮复习过程中的干预,增加复习方法的指导,不能代替学生完成知识的梳理。第二,组织学生关注时事,将时事与地理学习相结合,将时事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相结合。在一轮复习中不要吝啬关注时事的时间,新高考更倾向于借助时事来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借助时事,分析与时事有关的地理知识,例如中印冲突等,提升学生的區域认知能力,借助一个区域整合与该区域的所有要素,进行时间和空间的整合,培养综合思维能力。第三,指导学生尝试撰写论文,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在进行问题分析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好地提升应用性和创新性。

(二)二轮复习——强调知识应用

二轮复习是对一轮复习的深化,经过一轮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再巩固,并尝试将零碎的知识整合起来,逐渐树立了地理学科的整体意识,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传统的地理学科在进行二轮复习时,教师已经开始指导学生进行反复刷题了,甚至与三轮复习混淆在了一起。有的教师则为了凸显二轮复习与三轮复习的不同,展开专题复习,例如山脉专题等,大部分情况下这是对一轮复习的重复教学,仍然是对零散知识的再重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有限。新高考视野下的二轮复习要减少重复性的教学或者重复性的刷题,侧重于在知识网络体系的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在二轮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向的方式,利用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的复习方式提高了复习的针对性,明确了复习目标,有助于将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效提升。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可以将传统二轮复习中的大专题变为微专题,例如将河流和地貌结合在一起,探究有关河流地貌形成的知识点,通过经典习题,对知识进行运用,更好地形成解题的思路。结合河流地貌的微专题,将鄱阳湖沙洲的形成、刚果河入海口没有三角洲等问题进行系统思考。也就是说,二轮复习要从知识框架的梳理入手,然后将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形成解题思路,进行知识的迁移,最后再回归知识本身,构建完整的思维导图。这样的复习才更有效果。总之,二轮复习要在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之上,建构知识框架,进行知识的再梳理、再归纳,从知识上升到素养,形成建模意识,促进知识的迁移。

(三)三轮复习——强调学习方法

三轮复习是复习的再提升和再总结,更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三轮复习不是简单的做题,也不是单纯的复制粘贴,而是知识、能力和方法的归纳总结。结合新高考的方向和要求,三轮复习要强调做题方法和做题思路,在进行整张试卷的模拟考试的同时,要关注典型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注意事项,对知识进行再提炼,对方法进行再归纳。同时,地理复习也要体现“热点”,以热点材料为背景,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总而言之,新高考视野下的地理复习教学应该随着新高考的变化而变化,不断推进地理复习教学的改革创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知识框架的构建为基础,夯实基础知识,树立整体概念;以精选练习题为保障,保证练习的质和量,将精讲与精练充分结合;以思维训练为主导,指导学生学会迁移,提升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时事视野新高考
时事半月谈
时事绘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网约车(双语加油站●时事新语)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视野
真相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