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培养小学低段学生口算习惯

2022-03-25全绍涛

考试与评价 2022年1期
关键词:口算习惯游戏

全绍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核心目标。目前,数学计算能力尤其是口算能力仍然是小学低段学生非常薄弱的环节。那么如何提高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许多专家和教师也有论述和研究。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如下想法:

一、小学低段学生数学口算现状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在小学一、二年级就读的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并不太重视口算习惯的养成,有的学生口算一两道题速度很快,当口算题目较多时,就磨磨蹭蹭,很长时间做不完,表现出厌倦疲乏的样子;有的学生口算时马马虎虎,不是看错运算符号就是写错数,甚至会出现毫无道理的错误,不能算出正确的结果。还有些学生在做口算时,往往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当数目小、算式简单时,易生成“轻敌”思想,拿笔就写。而当数目大、计算复杂时,又表现出烦躁、厌烦情绪,甚至个别学生还会放着不做。口算时,一些学生常常不能全面仔细地看题,不假思索,提起笔就匆匆写得数,做完了也不检查。这些现象既有小学生的普遍问题,也有学生的个别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去提高他们数学口算能力,我想将会影响到相当一大部分学生的发展。

二、口算的意义

口算的意义其实是不言而喻的。1992年颁布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提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2000年《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淡化笔算。”200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以及理解运算的实际意义。”从小学课程目标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到,一直以来口算教学是我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内容。这种被普遍关注的状况,一方面反映出它在数学教育、及教育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它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了教学日常用语中含义不言自明、也无需考究的“常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也深深体会到小学口算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口算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最基础、最本真的内容,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处处离不开口算。

三、如何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口算习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很多低段年级学生学习习惯还是有很大问题的。探讨小学低段学生口算习惯的培养,在针对学生特点的同时也要注重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有的学生仍然存在基础弱,对基本的加、减、乘、除知识还不能完全掌握和理解;而且很多学生虽然不爱发言,但玩性大,有时老师在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口干舌燥,他在台下却玩得不亦乐乎,讲话、不爱倾听、不善倾听,甚至捣蛋,而口算和倾听能力是密切相关的。

視算和听算是口算练习中两种基本形式。视算是通过眼睛看题,脑算口说得数;而听算则要求通过耳听、脑记和计算方能算出得数,难度系数更大。口算时眼、耳、脑、口等多种器官同时参与练习。不善倾听的学生往往口算能力都是比较弱的。培养学生倾听习惯,不仅是学好口算的基础,也是低段学生培养学习兴趣的基础。当然,倾听习惯的培养与教学方式、方法是相辅相成。好的、鲜活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形成倾听的习惯,而呆板教条的教学方法则影响学生养成好的倾听习惯。下面我主要从教学方法上谈口算习惯的养成。

(一)增强对数的概念的认识

数学教学最基本的是要让学生增强对数的概念的理解和认知。认数是计算的前提基础,反过来,计算可以加深对数的概念的认识,要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概念和计算方法,不能离开学生的亲手操作,这是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重要环节。对数字特点的敏锐观察能力,是对口算中已知数字进行分解、分组、进而进行简便运算的前提。

在低段学生教学中,我就特别重视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去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例如:孩子刚入学认识数的时候,我们可以问孩子:教室里有几块黑板?花园里有几棵大树?学校门口有多少奖牌?等等;还可以教孩子写数学日记,将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记录下来。注意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增强学生对数的认知。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部分,每认识一个数后,我们都通过图画或实物图片,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和分解,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反复的亲手操作巩固数的组成和分解,并且注意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动作、思维、语言密切结合,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圈十”操作,使学生从操作中领会“凑十法”。这样做,为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打好了基础。

(二)以生活为师,创设生动有趣的口算学习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如果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将大大激发学生口算的兴趣。

1. 生活情境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甲当收银员,将钢笔、圆珠笔、铅笔以及练习本的价格设置成适合低段学生口算的简单数值,让学生乙、丙等去买东西。根据买卖情况,设置不同的口算题目,让学生有兴趣去模拟和训练。在这一买卖过程中进行比赛,看谁算得准,“买得好”。这样的方式是学生乐于模仿和效法的,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进行口算训练。当然,这只是生活的一个情景,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喜欢的事情设置相应的情境,吸引学生开展口算训练。

2. 将静态的数字变成动态。新教材中有很多生动形象的插图,学生都很感兴趣。如果将这些素材稍加改变,将静态的变为动态,制作活动的教具或鲜艳的图片,加强教学中的教师的操作演示,将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学“测量”时,书上有一幅主题图:小朋友们在用不同的工具(手、文具、书、尺子等)测量课桌的长,但测得的数据不一样,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不一样。如果一味地让学生看图回答,或听老师讲解,学生会感到疲倦。因此,一上课,我就创设了一个让学生用工具(手、书、文具等)量一量课桌的长,并说一说是几个什么长。学生兴趣浓厚,纷纷量了起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 鼓励学生把计算知识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学有所用。很多学生对自己都没那么自信,当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会使他们产生成就感,获得愉悦,会促使学生更加重视口算、重视数学,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知道:计算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得最为广泛。教师可以取得家长的配合,经常让学生有意识地参与购物、坐车、旅游等费用的计算。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口算应用意识,又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三)以兴趣为本,让学生在口算中得到快乐

1. 开展数学口算游戏。教育家说,学习就是游戏。孩子的知识在游戏中获得。这在低段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二年级学生好动,喜欢玩游戏,教学中适时的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集中注意力。低年级数学课中教师可以和学生玩猜数游戏、拍手游戏、对口决游戏、数字接龙、打擂台游戏。游戏时可采用竞赛的方式,如个人竞赛、小组竞赛、师生竞赛等。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有一种竞争意识,他们都不甘愿输给对方,在这些游戏中设置简单的口算训练,让他们在游戏中形成口算的习惯。

2. 编制简单口算儿歌。加强听算练习,将10以内的数字相加和相减编制成口算儿歌,并根据不同年级段编制不同的内容,在課前5分钟内让学生统一诵读。这就像背诵儿歌、诗词一样,有时即便刚开始不明其意,但诵读久了耳濡目染后也会有顿悟的时候。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听力,又能培养学生心算、口算能力。诵读听算时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都在认真地诵读默念。经过训练,学生的口算习惯将慢慢形成,口算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3. 让学生当小老师激发兴趣。每个孩子都喜欢表现自己,都喜欢模仿老师,更乐于看同伴的表演。口算训练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来提问,也可以让四、五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相互出题、相互竞争、相互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加入口算比赛活动。让每个小组选出每个小组的口算高手与其他小组的高手进行PK赛,最终进行班级口算决赛,选出班级口算第一名的学生。这样以团体为组合,不仅可以增强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和竞争关系,也能提高学生对口算的兴趣。

(四)细心检查和寻找规律也是重要方法

影响学生口算能力的因素来自多方面,以往我们往往把学生计算上出现的错误都归为“粗心”,我们在写试卷分析的时候,对计算题扣分情况分析一般都少不了说是孩子计算粗心,对孩子说:你看别的题都做得很好,就是计算粗心了,下次仔细一点。对家长也会这样说:这孩子不错,就是有点粗心,改了就好。这个粗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怎样改正?口算时,我们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检。尤其是检查,平时学生除了对规定的验算题目进行验算外,基本口算时不能自觉验算每一题。所以要强调学生算完一步要及时“回头看”,检查是否正确,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不能急躁,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当然,数学计算包括口算是以正确率为前提的。而要保证口算习惯的养成,还要进行不断的训练。练习要有针对性,更要帮助学生发现计算中的规律。虽然多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但一味地注重数量,只会损伤学生计算的兴趣,最后得到的是适得其反的效果。很多口算题都有它的规律可循,让学生掌握这些规律,既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提高计算的速度,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推理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一些题目:2-2,7-7,9-9,10-10,13-13,4-0,6-0,8-0,0+2,3+0,11+0……先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思考,你能把这些题目分类吗?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在分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和思考中,学生可以发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必得0,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这些规律。

总之,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口算技能,养成口算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情。它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俗话说,要想练就一身好本领,就必须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口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猜你喜欢

口算习惯游戏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