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气象服务方式的影响及服务水平提高对策

2022-03-25盛也商建周宏伟葛侨

科技资讯 2022年4期
关键词:服务水平气象提高

盛也 商建 周宏伟 葛侨

摘 要:在新媒体大环境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大数据时代已然到来,气象行业内积累的数据爆发式增长,气象服务模式也历经着变革。气象工作者可以使用云计算、大数据的方式对庞大气象数据进行准确快速的分析处理,并且可以通过高路径,将分析的气象数据信息快速转化为简单易懂的气象图像信息传递给社会公众,极大地提高气象服务的便捷性和准确性。气象部门还可以利用智能网格技术,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基于此,该文重在研究新媒体对气象服务方式的影响,并且探讨服务水平提高对策,通过该研究,以期为我国气象工作者提供相关的理论上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  气象  影响  服务水平 提高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2(b)-0000-00

Influence of New Media on Meteorological Service Mode and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Service Level

Abstract: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rapidly, the era of information and big data has come, the data accumulated in the meteorological industry is growing explosively, and th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model has also undergone changes. Meteorologists can use cloud computing and big data to accurately and quickly analyze and process huge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can quickly convert the analyzed meteorological data information into simple and understandable meteorological image information through high path to the public,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convenience and accuracy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s can also use intelligent grid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new media on meteorological service mode, and discuss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service level. Through this research,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relevant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meteorological workers in China.

Key Words: New media; Meteorological; Influence; Service level; Increase

我国的气象服务体系包括多项气象服务,涵盖气象科技服务、天气预报服务、专项科研、公共决策等。气象服务是我国气象部门工作的核心,也是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气象行业的用户提供气象服务,并根据广大用户需要,针对性地提供科学的定制服务。气象用户分布在不同行业,在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气象工作者提出了多样的研究课题,需要通过有效的科研和工作措施来满足不同行业的气象需要。通过对气象服务需求的梳理可以发现,天气预报是最为普遍的需求,目前我国气象服务的主要业务是精细化、网格化的天气要素预报,也是未来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

1 当前我国气象服务的现状及问题

1.1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气象部门积极利用新媒体,大力发展气象大数据中心,打造大数据存储基地,与社会各界开展多方合作,形成了一站式收集、处理、存储数据的模式,储备了气象数据存储利用的基础资源。但是,当前我国气象发展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我国地理面积辽阔,东中西部发展不均衡,气候、地理环境等差异很大 。

1.2氣象预报信息还不够精确

目前,在我国全国范围内已经普及了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并且包含基层台站在内能够开展全天候24小时连续气象观测,而且能够积极使用天气雷达、气象卫星、高空探测等技术作用于气象要素,开展天气现象信息的全面监测和数据收集。但是,我们所在的地球大气环境,每时每刻都处在变化之中,我国气象部门的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在进行分析判断气象观测数据信息时,或多或少会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导致专业气象数据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或是时常会遇到气象观测设备故障等问题,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观气象测数据的准确性,从而影响气象服务的质量。

2.新媒体对气象服务方式的影响

2.1气象数据收集和整理进一步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气象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存储主要使用传统模式,存在着单纯记录信息,缺乏系统分析、难以检索等问题,传统信息存储模式在我国的气象信息收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是大势所趋,传统的信息收集和存储模式已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需求。在推动大数据应用到气象信息服务的过程中,要再次整合历史气象信息,以标准化和规范化为要求,对历史信息进行重新的整理和分析,只有形成系统的数据分析,才能够发挥历史气象信息的作用。

2.2气象信息发布渠道进一步拓展

我国地域辽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能够做到气象数据的实时传输,但是,部分地区的气象服务落后,例如:西北地区地域辽阔,大部分农民会经常外出放牧或耕地,在外活动时,虽然可以经常收听广播,但是可能会因为通讯滞后等原因没能及时收到气象预报或者监测手机资料登现象常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我国气象中心在每一个省市县乡等行政区划单位,设立了气象信息源,建立起区域性的气象观测站,不断完善气象服务,为当地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气象中心在实时天气监测和天气信息预报预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强大的信息员队伍建设,不断拓宽气象服务的覆盖面,提高气象信息的传播速率。气象部门收集气象灾害等信息的技术手段更加完善,提高了气象领域的防灾防御能力,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加强各项专业预报和气象专项服务,制作中高考、春运、节假日等气象服务,及时发布雷电、大风、暴雨、高温、伏旱等天气预警信息。气象部门利用全媒体渠道,比如:机短信、天气App、微博、微信等多媒体渠道进行及时的信息发布,让群众能够及时接收到准确的气象预报信息。虽然目前媒体渠道十分丰富,但是对于广大农村地区而言,还要加强气象信息传递渠道的拓宽建设,气象工作者要深入到农村地区,加强对气象防御和气象灾害类型的宣传力度,让农民能够熟练掌握气象灾害防御的相关知识。

2.3 气象服务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智能网格预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建立一体化的气象预报平台,从而根据气象变化规律来模拟天气的变化过程。在实际应用中,如短时性雷阵雨等天气过程中,采用传统气象预报技术与智能网格预报技术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发现,传统的气象预报技术使用过程中,预报员需要经过各种数据的综合分析,来考虑降水的时间、强度等情况,整个过程较为复杂且耗时。而智能网格预报技术可以根据数值模式,来模拟短时性雷阵雨的天气过程,能够通过多套算法,来实现多种不同天气和不同尺度的天气过程模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观测到的气象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得出较为准确的气象数据,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气象预报员的专业素养和理论知识水平进一步提高,能够掌握各种气象数据和资料的综合分析分析能力,对气象预报产品的解读和分析能力,全方面地提高气象预报的智能化、现代化水平。

3 新媒体环境下提高气象服务水平的对策

3.1调整气象预报员的工作职能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5G、自动气象观测技术、智能网格预报技术将不断提高,气象预报的智能化也将不断升级。要有效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就要积极利用先进的气象科学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气象预报员的工作职能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应当对气象预报员的工作职能及时做出调整。首先,应当转变工作思维,改变传统的天气预报思维模式,向精细化灾害性天气预报模式迈进,对所采集的气象数据进行快速的订正。随着精细化的天气预报逐渐普及,天气预报的站点增多,天气预报将由智能系统来完成,天气预报员需要快速订正天气预报,包括短时预警和灾害性高影响天气。其次,天气预报员需要理由智能预报平台,快速分析和正确解读气象观测数据,推送气象预报产品和预警产品,为相关行业的决策者提供准确的有针对性的气象预报,为组织提供技术决策的依据,为当地的气象防灾减灾提供支持。

3.2在气象服务中应用气候云端

要有效提高气象服务能力,气象部门应当利用先进的气象技术和仪器设备。云计算是气候云端建立的必然前提,气候云端的核心是大数据。应当在提高专业气象服务能力的过程中,应用气候云端。气候云端包括原始系统、云端申请、模型控制等技术服务,既可以满足气象服务需求,管理天气事故流程,还可以通过云计算组织气象资源。云计算主要应用于灾害性天气的预警,可以将气象数据存储在计算终端,不会受到天气资源的影响。气候云端能够通过数据计算处理发出预警,可以应用于早期的天气预警,通过天气微信等发送预警信号,检测可能发生的气象灾难,为相关部门制定防灾减灾预案和计划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计算方式延迟等问题。由此可见,在提高专业气象服务能力的过程中应用气候云端势在必行。

3.3在气象服务中应用大数据

大数据被誉为信息时代的“煤炭资源”,推动着行业创新变革。深入挖掘和分析大数据,才能从海量的数据中获得“为我所用”的资源。气象行业数据庞大,包括气象预报、气候变化等,通过大数据对气象数据和气象事件进行分析,能够有依据地预测未来。气象大数据由气象观测系统和气象业务部门多元化的信息生成,通过信息收集和交换,能够生成专业的数据识别元素,并且能够控制气象数据产品的服务质量,满足各行业的需求。因此,要在现行体制下有效提高气象服务能力,就要积极应用大数据,将大数据与气象服务相结合十分必要,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深度挖掘气象大数据,能够提取出最有价值的气象信息,通过构建智能化的气象服务系统,能够创新气象服务模式,提高气象服务水平。

3.4加强科技和人才投入

我国的气象部门应当致力于气象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气象观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在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的过程中,会出现部分气象工作人员接受慢、操作失误率高等问题,影响气象观测结果。因此要提高我国的气象服务能力,应当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和培训,拓宽气象服务的覆盖面,构建完善的气象监测网络,建设包括交通、环保、生态、能有等领域的监测系统,以完善的气象服务网络支持专业气象服务。此外,我国气象部门还要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积极引進气象人才,通过开展定期培训、理论培训、实操培训、故障维护等多样化的专业培训,来提高我国气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让气象工作者能够用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切实提高气象数据的质量,确保气象观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从而使得气象服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4结语

提高气象服务水平是我国气象部门工作的重点,气象服务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提高气象服务水平提供了契机,新媒体环境下,气象数据收集和整理进一步完善、气象信息发布渠道进一步拓展、气象服务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气象部门应当加强科技和人才投入、拓宽公共气象信息传递渠道、提升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促进我国的气象服务水平向着智能化、现代化的方向迈进,建设气象强国。

参考文献

[1] 曹明慧.新媒体对气象服务方式的影响及思考[J].河北农机,2020(9):111.

[2] 黄丹萍.新媒体对气象服务方式的影响及思考[J].江西农业,2019(8):51.

[3] 吴劲松,陈余明,武孔亮.新媒体对气象服务方式的影响和应用[J].科技资讯,2018,16(20):94-95.

[4] 吴韶华.新媒体对公共气象服务的影响及具体应用探讨[J].现代信息科技,2019,3(7):121-122,125.

[5] 张钰. 科学与社会视角下的气候传播策略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20.

[6] 徐文彬.气象新媒体在我国气象强国建设进程中的作用发挥[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4):111-112.

[7] 胡康,胡小羽,王磊.如何使气象信息更适合在新媒体中传播[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3):136-138.

[8] 耦合水文气象信息的洪水预报调度应用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21.

作者简介:盛也(1988—),女,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服务、气象变化。

猜你喜欢

服务水平气象提高
走进气象 探索科学——山西省运城市钱学森科技小学开展气象实践活动
气象树
“三方四圈”工作法: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文章有象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不同排班模式的比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