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用学视角下的当代社交话术之“糊弄学”

2022-03-24史林玉高晓梅

经济师 2022年7期
关键词:听话者主观性话语

●史林玉 高晓梅

随着近些年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交际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种新型的社交方式活跃在“90后”“00后”乃至“10后”之中,我们可以把它称作“糊弄学”。任何社会流行的语言形式都反映了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变化,值得从很多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笔者将运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对这一现象的表现与分类及背后的语用动因、心理动因以及社会动因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糊弄学”的表现

当今社会压力越来越大,所以有时我们面对自己没法避免的社交,不得不去选择适当的“糊弄”,这样既可以让自己不用“努力营业”,也可以对其他人的看法表示理解和尊重,简直可谓一举两得。

最初源于豆瓣网络小组的“糊弄学”其实指的就是以看起来很认真的样子,而去巧妙地敷衍生活中难以推脱之事。在某些社交平台中,甚至更有人每天随时随地分享着自己的“糊弄学”心得,更有甚者研究出了一套公式“感叹词+评价事情+感受”。这一现象其实不止出现在与他人交际中,也可以去应对自己,总之只要是你不是发自内心想干的事情,都可以为自己找到“糊弄”的理由,我们称这些深谙“糊弄学”的言语群体为“弄弄子”。在词典里面,“糊弄”这个词有两个基本释义,一是欺骗,二是将就。笔者本文谈到的“糊弄学”这一社交原则中,“糊弄”的真实含义,则包含着更多的佛系和包容,可以理解成,面对生活中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做之事时,一种不失礼貌的敷衍。把这个词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以下几种情景:比如在朋友和你聊八卦时,你可以回复“啊?这也太那个了吧!这叫啥事儿啊?不会吧,怎么能这样?”在不太熟悉的人和你发牢骚或者抱怨某事时,你可以回复“好家伙!”“说的是啊!”“有道理!”“我也这么觉得”。如果是你此刻心情正郁闷不想闲聊时可以回复对方“你很无聊吗?”“上班不忙吗?”诸如此类的回答我们都将其归入“糊弄学”的范围内,由此可见,“糊弄学”不仅是当下流行的社交方式,更包含了丰富的语言现象。

正因为“糊弄学”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本文将从微信、QQ、知乎等各种网络社交软件上的例子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类进行深入研究。

二、“糊弄学”的分类

(一)答非所问式

这种问答方式常发生在网络购物这一情景下,比如在淘宝上买东西时,你问卖家:“这件衣服适合我穿吗?”卖家会回复你“需要优惠券吗?”这种就是所问非所答,变相地回答你的问题,因为卖家不能不回答客户的问题,而他也不可能直接说自己的衣服不好,这样显得不礼貌和不聪明,所以只能用这种你无法拒绝的方式去回答,这种回答一般会让人忘记自己本来问话的目的,而激情盲目下单。

这种方式其实是符合语用学里的“礼貌原则”的,而有很多事适用于这一原则,比如在对话聊天中对话题不感兴趣或者不知怎么回答时,在面对别人询问自己的家庭情况、工作情况、日常安排时,在得到一些自己不太想完成的任务时,在面对别人的吃饭、看电影等邀约时,在别人请求自己帮忙点赞拉票时,在情感问题和人情往来时......这众多的情况下都有可能不愿意去积极回应,那么如何“糊弄”的礼貌就显得尤为可贵了。因为没人能做到一天24个小时时时刻刻都在线,也没人能像薛宝钗那样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只好通过“糊弄”来减轻自己的社交负担。

(二)机械重复式

这种句式常用来应对你对某事并不关心或并不了解的情况,有人向你吐槽或者倾诉时,你就可以重复其说话中的重点,更高明的方式是用对方的说话重点信息加上你的语气词,例如:别人和你说一个很讨厌的事情,你可以回复他“这么讨厌吗?真的绝了!”或者“xx真绝了,气死我了!”这样的话,不仅能体现你和他感同身受,而且还产生了共情,情绪显得更加真实而并不敷衍。

这种方式体现出语用交际中的应答模式,重复与重叠可以使得你的回答不仅包含了问话者的信息,而且也体现出答话者对问话者的话语的赞同和应承的急切性,甚至表现出无思考的、潜意识的“唯对方是听”的心理状态,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临摹性,认为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具有高度的理据性。信息的重复体现了高度的相似性,这样心智加工就比较复杂,也就传递了更丰富的信息,而且适当重复也可以起到强调信息的作用,其语用效果在言语交际中不言而喻。首先应答语中出现与问话重复的标记,不仅增加了音节数量,而且也凸显出对该话题的重视和对方的重视。其次因为字数较多且话题内容一再强调,气氛上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渲染,总之,这种问答模式会导致语义的变化和功能的变异。

(三)相声捧哏式

这种“糊弄”的经典例子比如说对方吐槽同事,你可以说:“晕,他太过分了,好无语”;对方埋汰老公,你可以说:“我天,怎么这样,过分了吧”;对方哭惨,你依然可以说:“哎,你太惨了吧,”心疼。甚至在回复的时候你可以选择分行说,如果是网络方式聊天,比如微信或者QQ聊天,你可以再另外加一些很贴切的表情包来体现自己对对方所说话题和事情的关注,能体现出你真诚的态度。这时候如果再加上前面“糊弄学”万能公式中的语气词就显得更加诚恳了,比如用“好叭”代替“好吧”,淡化了无奈的感觉;用“好嘞”代替“好的”,爽快中体现出些争先恐后的愉悦;用“好滴”代替“好的”,少了一份工具人的呆板,回复领导时使用更佳。

根据语用学中的话语标记理论,这些应答中的词都属于句法上独立、可分离且位置相对灵活,语音通常弱化,功能上主要是发挥语用层面的作用。以这些特征为标准,我们可以把句法标记从语篇中凸显出来[1]。在这里交际中采用对对方说话的肯定的认同,其实归结起来就是话语标记中的肯定语气,这样的标记还有很多,例如“就是就是、可不、可不是嘛、对了、真的、确实、是啊”这类的词,都属于肯定式话语标记。学者廖秋忠(1986)曾在其论文中将这种用法的成分称为篇章的“再肯定连接成分”,其中的“可不、可不是嘛”由于是以反问表强调肯定的语气,因此这样使用的话确实要比其他几个表示肯定赞同语气的标记语要更深刻。

(四)刨根问底式

这种交际回答可以说非常省时省力,你可以完全不用听别人具体说话的内容,只需要回复“语气词+然后呢”,比如朋友给你发来四五段长达几分钟的语音,但你又不知该怎么回复或者没有时间打开去听,又不想让朋友觉得你忽视了他,你就可以说“是吗?然后呢?”或者用更强烈的语气“天呐!然后呢!”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既省时又省力,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但其实如果有时间的话还是应该认真听清对方和你说的事情,再做回复的。比如对待上级或者领导,因为他们希望你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因此对待不同的群体,可能这种回答方式就比较受限制了。

(五)以退为进式

这个是为了应对一些在自己面前炫耀一些事情的人,比如前段时间同样很流行的“凡尔赛”,如果有人和你聊天时无意或故意炫耀某事,展现自己的优越感,期望得到你的认同,你可以回复“太强了、真牛、不愧是你、你真厉害、绝绝子、大佬”等,这种看似简单认同但其实又能让自己不必受到外界的很多无形的压力,而且往往这样回复,对方的目的已经达到,在你这里获得了认可,内心产生极大满足感,而你也没有太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导致自己的焦虑心理,岂不是一举两得。看似很赞同对方的说法,但其实也是为了轻松应对他所说的话题。

三、“糊弄学”形成的动因分析

“糊弄学”产生不是偶然发生的现象,它的形成和流行既有语言内部的语用动因,也有语言的外部动因。

(一)语用方面的影响

1.话语标记的程序性。董秀芳(2007)指出,“话语标记具有主观性和程序性,话语标记具有主观性的原因是,话语标记反映了言者对话语单位之间关系或者话语单位与语境之间关系的理解,因此主要表达的是程序性意义[2]。”所谓程序意义,就是与话语标记本身的概念意义所相对的,概念意义反映真值条件,而程序意义是与真值条件无关,只与语境和语用有关,话语标记的使用,并不影响句子的语义,但是会影响句子表达的语用效果。

在“糊弄学”中,有很多公式和词语,但无论使用哪一种方式或者词语,想要表达的意思都是在面对各种疲于应对的情况时,如何“高情商”回答所有问题,因此这些回答并不是很在意句子本身的意思,而更多看重的是句子所产生的言语交际和语用方面的表达效果,能不能让对方感觉到你的诚恳态度,而不是敷衍的回答。其实在这样的话语标记下,这些标记项的语气词已经变得处于一种语法化的进程中了,因此其本来的概念意义和语用上的程序意义其实是处于一个连续系统中的,两者可能共存。如果不是为了“糊弄”,而是正常情况下使用这个问答方式,还是有一部分概念意义在其中的。但如果是在上面的“糊弄学”中,相对来说概念意义已经比较模糊了,更强调的是具有语用功能的程序意义。

2.语言的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吴福祥(2004)指出,语言不仅能表达主观性,而且常常能表达交互主观性。交互主观性指的是说话者用明确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对听者的“自我”关注,这种关注可以体现在认识意义上,即关注听话者对话题内容的态度;但更多的是体现在社会意义上,即关注听话者的“面子”或者“形象需要”。吴福祥又指出交互主观性派生于主观性并且蕴含于主观性,也就是说,一个语言形式如果具有交互主观性,那么也一定已经具有了主观性了,主观性是交互主观性的前提和预设。从历时的角度来看,主观性要比交互主观性产生的更早。说话者说话时是常常会带入自己的主观情感的,不管说话时自己的情感成分有多真挚,都是具有主观性的。与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及评价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在言语交际中,一般来说,主体应该是说话者,但是听话者其实也很关键,试想如果没有听话者,只有说话者,那样也不构成言语交际了,因此说话者和听话者是言语交际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凸显听者的主观性就是交互主观性。

3.话题的转换需要。在交际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听话者会遵守会话合作原则,继续主动顺应说话者的话题目的。但“糊弄学”中针对有一些自己不太想交谈的话题,听话者就会违背会话合作原则,不继续当前的话题,结束或转换话题,这是一种交际策略,背后隐含着听话者不希望再继续谈论这个话题,希望终止话题或者转换话题。

(二)语言外部的环境

1.社会压力大和生活节奏加快。“糊弄学”的现实源头是当下我们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交网络的扩大传播产生了朋友圈混杂、要求被回应的社交压力增大、日常工作重复性强以及机械化程度高等现象。生活中、工作上、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交际活动,自然没办法事事走心,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学会一些很好的方式去处理这些情况,那“糊弄学”就实在不失为一种很巧妙的方式。

2.心理原因复杂。从心理学上来看之所以要糊弄某件事情是因为这些事情本身不能拒绝,拒绝会给个人带来更多的心理压力与消耗。而不能拒绝也就意味着个人无法充分实现主观能动性,实现“积极自由”。伯林认为“积极自由”即是自己的生活和选择能由自己决定,自己就是生活本身的导向。“糊弄”看似是佛系出牌、漫不经心,但在这种温柔对抗中亦隐藏着对被糊弄对象背后严苛的社会规则的暗许。特别是当“糊弄学”知识更加丰富,“糊弄学”本身就像其他所有反复学习的东西一样开始产生“复利效应”,于是在正效应和负效应的道路上出现了“良性弄弄子”和“恶性混混子”之分。

四、结语

“糊弄学”不仅是当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一个很有趣的体现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智慧的体现,如果能不糊弄认真对待自然很好,但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范围之外的事情,我们倒是可以选择采用相对让自己和他人都感到舒适的方式去对待这些事情,而且在这样的语言现象背后蕴含的是丰富的语言理论和语言效用,值得我们从语言学的多方面深入研究和探索,除社会语用学角度外,还可以从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等更多维的角度去深入研究其价值。

猜你喜欢

听话者主观性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对日语终助词「ね」、「よ」功能的比较和简析
有些话
法官判案主观性减弱
“没准儿”“不一定”“不见得”和“说不定”的语义倾向性和主观性差异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从情态角度看语言意义的主观性
敬语解惑(4):两种自谦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