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与学生党建工作深度融合研究
2022-03-24寇进
寇 进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增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关键。两者都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不断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因此为了高校教育质量的稳步推进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要高度重视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政课教学之间的深度融合,两者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内在的契合性。在这个过程中要意识到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围绕着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找到两者融合的着力点,帮助两者实现深度融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质量突破。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学院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学校发展全局所秉持的宗旨,对标“五个到位”建设任务,聚焦学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校在开展党建工作时将制度约束筑牢,显示政治忠诚,多点发力,踏实一线根基,党旗高扬,彰显党建活力。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组织党员对党史进行深度学习。除此之外,学院高度关注思政教育,为了落实国家《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①《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1)》,据新华社: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1837325090044095&wfr=spider&for=pc。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②《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文件精神,进一步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全面提升学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1]。
一、高校党建和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的必然性
(一)内在深度契合
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政课建设之间存在着内在契合性。契合和结合有着本质区别,契合更强调事物对立统一关系中的统一,但这样的统一还包含着对立性为前提,所以是一种具有深刻哲学理论上的融合。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政课建设属于高校不同机构所分管的工作,但是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以这样的分属管理不同和目标的相关构成是两者契合的必要前提。另外,在教育内容、教育主体上的相似性、交叉性及教育方法上的相通性,教育功能的互补性让两者之间形成相互促进关系[2]。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政课建设存在着政治性、理论性、时代性、开放性的特点,让两者能从契合走向深度融合。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相关工作,一定要关注党建和思想政治建设的深度融合。这是当前时代的要求,也是推动思政工作、党建工作取得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支持,更是推动高校学生和教师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策略。
(二)基本内容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政课建设的深度融合,需要包含以下方面。一是以提升工作质量为目标,两者之间的融合是推动党建工作和思政课建设工作发展的前提。两者都要朝着双向优化的目标发展,才能使工作质量实现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带动整体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二是要关注立德树人工作。立德树人是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政课建设的根本所在,也是国家教育教学的根本,高校各项工作的立足点都需要依托立德树人。因此将立德树人融入高校学生党建、思政课建设的各个环节,才能帮助两者深度融合,达到最终目标。三是为了帮助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实现更好发展,需要结合高校实际,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挖掘有利于两者积极合作的因素,才能够全面做好育人工作。
(三)突出作用
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政课建设之间的深度融合,可以帮助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得以建立。围绕着两者间的深度融合,结合思政课学习的情况,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思政课学习为基础判断,为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做出有效参考。这样能激发学生思政课学习的热情,透过思政课理论层面的学习认知,让政治达到一定高度和强度。另外在高校思政建设和党建工作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党的理论路线得到有效落实。在围绕着国家方针政策进行解读时,学生依托字面理解会存在一些困难,通过思政课堂为载体,能对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明确指导,让相关方针系统解读更加透彻、清晰,帮助方针政策在高校工作方面得以落实。最后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政课建设之间的融合,可以助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确立,让高校形成新时代思政工作发展模式,为整体思政工作体系的发展开辟新路径,明确方向[3]。
二、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与学生党建工作现状分析
(一)思政课教学
在思政课教学方面,大部分高校都是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模式呈现,围绕着课程设置、学分设置,班型方面也已经符合新时代思政课堂的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利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专业知识素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但是因为教学任务多,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持续性关注学生的思想问题,不能深度融入学生党建工作。这样就会造成课堂教学脱离学生实际,无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二)党建工作
在学生党建工作方面,高校在党建工作开展时存在极大难度。高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参差不齐的,他们的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面对这种情况,在进行党建时要有针对性。在学校层面,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应用型人才为主,需要结合新时期的发展需要,但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关注基础理论知识课、就业课教学,对思政课和党建理论的学习等实践活动投入程度不够,这样就造成两者之间不能实现深入发展。受社会层面影响,目前社会存在着一些不良思潮和不良风气,这都是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思想碰撞,大学生如果没有对这些思想认知加以筛选,让各种不良信息对自己的思想造成不良影响,那么就会影响整体的党建育人效果。目前高校学生的入党热情、入党比例和组织发展都在稳步提升,但是存在着入党动机不纯、材料内容趋同、培训形式单一、效果不佳和缺乏继续推进等问题。
(三)思想认知
我国早在改革开放以来就高度关注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政课建设,发展至今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在这样的情况下,围绕着教学实际,两者之间要想实现融合,就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坚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吸收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向党组织靠拢,推动思政课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但在新时期也要透过这些现状,意识到两者之间深度融合所面临的挑战。目前国家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之间协同融合,给整个宏观背景带来极大冲击。两者融合的过程中,因主体性差异,为了帮助学生在党建和思想政治课程建设中实现良好发展,需要教师透过这些情况进行深度分析,明确迎接挑战,面对存在的问题,抓住新时代发展的机遇,推动两者之间的协同进步。
三、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政课建设的策略
(一)结合实际,构建高效融合机制
第一,要形成沟通机制,保证整个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政课建设有机融合。建立健全沟通机制,通过顶层设计优化,让高校党委落实大思政理念,形成院校的大思政格局,通过系统性思维来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政课建设的有机协调。然后在大思政格局下,加强党委领导的各项工作,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作为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政课建设的有效依据。对两者之间融合出现的问题,可以有机协调。另外通过信息化平台构建信息共享模式,可以实现信息更新和互相沟通,提高学生党建和思政课建设的效率,让两者之间实现深度融合。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让学校各部门的教师、辅导员都能够在其中对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沟通。关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在沟通中得到顺利解决,使学生党建和思政课建设工作得到不断优化。
第二,要形成学习机制。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政课建设的统一性虽然拥有着对立性的内在,但是可以让两者实现互相借鉴。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党建在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利用具有时代性、前瞻性的党建工作引领思政课建设,并依托互联网技术及时将理念更新。从思想层面改变学生对思政课堂的传统理论认知,利用党建理念和思政课教学协调发展,在教学内容层面两者也可以互相借鉴。通过党建发展为引领,将党建优势和最新成果转化为优质的思政课教学内容,让党建工作能够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得到深化。另外在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高校要建立课程思政模式,让思政课融入各个学科,让各个学科都能在教学中挖掘思政要素。同时学校还要结合实际,形成相关的思政教材体系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帮助思政教育突出进步。
第三,不断创新激励机制。新时期高校的相关工作,要以激励机制为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两者深度融合。高校要依托校园特色来涵养学生党建和思政的综合环境。另外在做好校园基础环境建设之外,还要借助信息技术,将环境范围扩展到网络平台。以激励机制为动力,提升学生党建和思政课堂融合深度广度,推动高校思政工作体系的构建和优化,让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和思政课的号召能力都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二)依托实践,加强教育队伍的合力
目前高校要形成大思政格局,受传统学科理念和教育对象等诸多因素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和学生的党建工作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两者之间的深度沟通交流有限。面对这种情况,在思想层面要形成正确认知,认识到高校思政课建设和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密切联系,围绕实际,找到两者之间融合的立足点。一方面要改革思政课教学的第一课堂,利用思政课教学引进党建的相关内容,帮助课堂深度、广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要延伸校内实践的第二课堂。高校学生除了在课堂进行学习之外,还有丰富的课外时间,这些课外时间就可以作为他们实践的第二课堂,通过引导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感受党建精神,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听党话,跟党走。此外还要扎实校外实践的第三课堂,这是帮助学生走向社会、认识党情和国情民情的有效途径。思政课实践教学除了突破课堂的限制,让学生在课下实践活动中得到认知之外,还需要学生走向社会,这样才能帮助思政课实践教学取得突出进步。在相关课外实践主题中,教师要结合党建工作实际情况,围绕着疫情防控、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内容,让学生走向社会,在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的深刻意义。
这个过程需要高校全体教师和党务工作者队伍合力,伴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政课与党务工作者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但在两者深度融合情况下,这些工作者的素质还有待增强。因此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对高校所有教师的综合素养进行培养,重点围绕着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堂上进行中国共产党章程、党史、党建专题教学[4]。还可以让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来到思政课堂,深入课程思政模式下的其他专业教学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对党建工作有一个全面认知,对中国的国情、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理论有全面了解,帮助学生树立传承红色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意识,让高校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的党建工作深度联系,推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三)协同发展,推动实效性进步
在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和学生党建工作深度融合,要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学科建设,在理论研究中帮助两者之间实现融合。思政建设课程理论要紧密结合学科建设,严格遵循学科建设逻辑,这样才能实现课程建设学科化。党建领域要强化学科建设,这样才能全面适应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5],达到进一步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要创新建设载体,在拓宽思路中帮助两者深度互动。围绕着实际,要把握好当前学生的特点,把握好00后学生生活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贴近学生实际,让两者之间实现深度融合。因此,要将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政课教育实现创新,推动媒体融合,避免简单说教,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整合线上线下有效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帮助两者融合的效果得到全面提升。在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党的建设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相关内容中体现党的理论,融入党史、党情、党建等内容,将党的建设和学科教育有效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开辟两者发展的新局面。并且,围绕工作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对现有的党建和思政课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让他们通过定期培训,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还要从外部引进更多优秀人才,以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和学生党建工作的结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传播党的教育方针,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德行修养。党建工作和高校发展、国家发展之间有着密切联系。高校学生的思想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随着大思政格局和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思政教育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受到了广泛重视。与此同时,要看到思政课建设与学生党建之间的联系,让两者深度融合,帮助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达到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