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技术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与应用
2022-03-24杨亮
杨亮
(青海省森林资源资产价格评估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0)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类活动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过度开采、乱砍滥伐等行为均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威胁,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也必然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现阶段,我国一些高原以及山地地区发生水土流失的现象比较普遍,发生这一现象后,必然会对当地的农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阻碍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还会对当地的植被环境造成破坏,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因此,相关单位必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重视起来,对水土流失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落实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1 导致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
受人为因素影响,我国很多地区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很多人没有充分意识到水土涵养的重要性,进而就容易产生因为经济利益而对树木进行过度砍伐的行为,对森林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滥砍乱伐、过度开采、过度种植经济林等人类行为,均会导致水土流失愈发严重。另外,由于很多地区的农业高速发展,因此很容易产生土地不合理利用的行为,这些地区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领域发展,会对大量土地进行肆意开垦,在化肥和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影响之下,使当地的土壤成分遭受到了严重破坏,甚至会有化学原料渗透到地下水中,不仅会污染植被,阻碍其正常生长,甚至会导致人类使用的水源遭到污染,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安全[1]。除了上述因素之外,人类不具备足够的环境保护意识,出现了随意丢弃废弃物的行为,这种行为会对自然环境和土壤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进而诱发大面积的水土流失。
2 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发生水土流失后,土壤环境中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也会大量流失,无法有效积累有机质物质,继而降低土壤肥力,不仅会降低土地的生产力,还会造成环境破坏。水土大量流失会导致土壤表层缺少足够的植被,没有植被根系稳固时一旦土壤遭受水力侵蚀,就会有大量土壤泥沙随着水流汇入河流、湖泊之中,大量泥沙堆积还会导致淤积情况发生,河道中淤积过多泥沙就会使河床过高,水库库容大幅度下降,不利于当地的防洪和航运。若在山区内出现水土流失现象,不仅会导致地表植被大量破坏,还会因为山区地形的原因,导致当地的坡面截流受到影响,在雨水的侵蚀下,会大幅度提升出现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概率,在暴雨的情况下甚至可能会导致山洪,对下游建筑物、通信设备甚至是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因为水土流失导致的洪涝灾害次数不断增长,会导致大量土壤中的农药、化肥流入周边水源之中,造成严重的水源污染问题,危害人民的健康安全[2]。
3 林业技术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中应用的意义
现如今,我国水土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不管是平原还是山地地形,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各种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这不仅严重阻碍了当地的农业和经济发展,还会对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尤其是在我国进入新发展时期之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农业生产技术高速发展,进而使得很多地区的土壤环境遭到破坏,并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导致当地城市居民陷入恐慌。因此,对水土流失问题加以控制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利用林业技术措施,可以通过种植和养护林木的方式来提高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情况区域的植被覆盖率,以此来避免雨水对土壤造成严重的侵蚀伤害,有效降低了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率。在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处理时,要求相关单位重视林业技术措施的重要作用,从而可以根据当地实际的土壤环境,选择最适宜当地种植的林木类型,达到最佳的防范水土流失的效果[3]。森林的吸水性较好,相比于其他普通的植被,森林的根系庞大,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吸收水分避免水土流失,有更为理想的稳固土壤的作用,由此可见,在水土流失防治中采取林业技术措施有重要意义。
4 林业技术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
林业技术措施是一种可以对水土流失进行高效治理的技术,该技术不仅效果显著而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以在降低水土流失发生概率的情况下实现对森林环境的治理,恢复森林功能。目前,在我国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林业技术措施是常用治理技术,可以通过种植林木,提高环境中的植被数量,从而可以在暴雨对土壤造成侵蚀时对土壤进行稳固,减少地表径流,有效降低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率。林业技术措施应用后,可以实现对地表水源的调节,从而达到对水土流失问题加以控制的效果。一般情况下,通过林业技术措施提高地表的植被覆盖率,地面植被覆盖面积提升可以有效减少暴雨带来的地表径流,进而降低其对土壤造成的冲刷影响,避免产生水土流失现象。在部分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采取林业技术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是对其加以防范的主要途径,利用该技术,可以对当地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加以改善[4],实现对温度、环境水分的调节,促使植被正常生长。通过林业技术措施进行造林、育林,可以对当地的生态系统进行调整,建立完善且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实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有效提升土壤的抗侵蚀性。通过林业技术措施可以在区域内建立小型生态系统,加强当地的生态循环,有效提高植被覆盖率和土壤的凝聚性,进一步避免土壤侵蚀问题的发生。
5 林业技术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应用
5.1 加强造林绿化
在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治理时,可以采取林业技术措施从而加强造林绿化效果。利用林业技术措施,可以建造护坡林、固沟林,通过营造水源来对林木进行涵养,尤其是在容易发生水土流失问题的山坡、侵蚀沟等位置,可以进行涵养水源并达到对地表径流进行拦截和分散的目的。与此同时,造林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表径流,实现对水分的储蓄,避免对土壤环境造成沟状侵蚀,除此之外,通过造林绿化还可以改善当地的气候环境,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5]。一般情况下,在建设固沟林时容易出现坡度大且保水性降低的问题,此时若直接进行林木栽种就很有可能降低其成活率,对此,可以采取林草间种的方式来避免地表侵蚀问题发生,从而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在山坡中段或者缓坡的位置打造保持林、经济林,可以确保地表被植被所覆盖,有效避免了雨水对地表造成冲刷,减少地表径流带来的侵蚀损害,实现了对土壤的稳固,有效解决了水土流失问题[6]。
5.2 建立分水岭防风林
地表径流是导致水土流失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针对水土流失问题展开针对性防治,就要求相关单位必须对这一问题提高重视,尤其是需要对分水岭的特点重点把握,从而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一般情况下,分水岭的形态是高起突出的,正是由于其处于这种形态,所以会导致分水岭出现较大的温差。利用林业技术措施,可以对分水岭这一温度差异的问题加以解决,通过建立防护林的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分水岭的风力,另外,在建设防风林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对当地地势和土壤特征进行全面掌握,从而根据实际的地质情况建立有针对性的防风林。例如:针对分水岭中林脊较为狭窄区域,可以在开展施工之前对整个分水岭区域的宽度进行控制和改变,再建设防风林带;而对于林脊相对宽阔的分水岭区域,则需要将建设重点放在提高防风林透风性方面,可以适当减少防风林密度,以此来加强其防护效果,还可以在达到对土壤、农田等进行有效防护的同时,实现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保护。
5.3 建立水流调节林
在山坡耕地中段部分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可以采取建设水流调节林的方式来加以解决。建立水流调节林后,可以对地表径流集中的情况加以改善,同时还可以对上坡的雨水径流进行阻隔,这样可以对地表径流进行分流,让土壤可以充分吸收雨水并使其进入地下水,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水资源。在进行水流调节林建设时,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对其布局及占地面积进行规划,确保水流调节林的宽度符合要求。一般情况下,水流调节林的宽度需要在整个林带的宽度3 倍以上。目前,从我国的林业技术措施应用情况来看,其在水流调节林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改善了地表径流问题。常用的水流调节林建设技术措施包括深耕种植、横坡种植等多种方式。
5.4 建立沟边防蚀林
在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治理时,需要根据实际的地质和环境情况选择适宜的调节林位置,在其下方建设沟边防蚀林,以此来强化调节林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对地表径流的控制效果。除此之外,建立防蚀林后,还可以有效对水土流失导致的淤泥堆积情况进行控制,避免沟壑扩大的问题。首先,在进行沟边防蚀林建设过程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选择最适宜的林木材料,一般情况下,要求防蚀林中种植的林木必须是耐蚀性强且具有较为理想的耐湿性,例如乔灌木等植物是非常合适的林木种类。其次,在进行沟边防蚀林建设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采取混交种植的方式来培育林木,从而加强林木系统对侵蚀问题的阻隔。最后,在完成沟边防蚀林的建设后,要求工作人员在其周边1 m 处左右再建设一层防护林,从而提高整个防蚀林系统的稳定性。
5.5 建立沟坡防护林
在一些山区具有坡度的区域,通常会因为土壤结构自身的问题而产生水土流失现象,由于坡度导致的重力问题,土壤会不断向坡下滑落,进而产生水土流失现象。而且若坡度处于较大水流冲刷之处,就会导致水流与土壤双重重力影响进一步加重水土流失问题。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建立沟坡防护林,从而对上述问题进行控制,例如:在沟坡边缘种植柳树,就可以对土壤滑落问题进行防范。在进行沟坡防护林种植时,需要注意种植位置的合理性和距离间隔问题,可以选择流量相对较低的位置进行防护林种植,另外,工作人员还需要注意控制树木之间的距离在8 m 以上,以此来充分发挥出沟坡防护林的作用。
5.6 建立沟底防护林
水土流失问题不仅会对土壤结构造成严重破坏,还会对周边河床造成一定威胁,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危害到周边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一般情况下,在发生水土流失现象后,地表流水就会携带大量泥沙对河流进行冲刷,进入河流后必然会导致河床升高,进而影响河道流量。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建立沟底防护林的方式来控制水流携带泥沙的情况。与此同时,还可以采取插条栽种等方式来进一步提高防护林的防护效果。
6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水土流失是非常关键的生存问题,在实际的防治工作中发现,导致水土流失的问题多种多样,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均可以导致水土流失,因此要求相关单位必须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通过林业技术措施可以充分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建立防护林可以加强水土保持,有利于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