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书学思想对高校书法教学的启示
2022-03-24徐斌
徐斌
(湖南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 ,湖南 湘潭 411201)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生于湖南湘乡。他以文入仕,以武建功,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也是中国近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曾国藩家书》成书于咸丰年间,记录了曾国藩三十年来与家人收录的1500多封书信,曾国藩关于书法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这些日记和家书里。从这些资料里可以看出书法是他一生努力实践的重要内容,虽然政务、军务繁忙,他从未放弃古帖的临习和对书法孜孜不倦的追求。他的书法刚健雄稳,既具有柳体的傲骨,又蕴含赵体的飘逸,章法疏密得当。在家学传承中,他把书法作为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导子女们苦读诗文,勤练书法。其子曾纪泽的书法气韵生动、圆融自然,父子二人成为清末书坛的大家,在清末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曾国藩的书学思想是曾国藩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他书法实践的反映,对现代书法教育,尤其是高校书法教学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1 曾国藩书学思想的渊源
1.1 湖湘文化的熏陶
曾国藩生长在湖湘文化的土壤中,湖湘文化对他的成长、理论思想形成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自宋以来,奉为官学的理学与湖湘学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长辈的影响、岳麓书院理学的熏陶以及唐鉴等理学大师的教导,都促使曾国藩严格按照“修齐治平”的要求,强调自身的内省和修养,把刻苦自修与精忠报国联系起来。这种严以律己的自我管理精神、百折不挠的求学精神、踏实奋斗的倔强性格,正是湖湘文化精神本质内核的一种体现。他认为“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1]。“一日习字宜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1]他鼓励家族子弟养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只有日积月累的功,才能收到预期的效。这种注重实践、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正是湖湘文化“经世致用”思想的精髓。曾国藩善于博采众长,对多样性的事物寻求一种共性,虚心接受不同风格的书法艺术形式并付诸书法实践。这种兼收并蓄的开放意识继承和发扬了湖湘文化精神,丰富了湖湘文化的内涵。曾国藩书学思想与湖湘文化精神是相辅相成的。湖湘文化孕育了曾氏家族的一代代书法家,不仅表现在曾氏子弟书法创作过程中,也对曾国藩书学思想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曾国藩书学思想继承和发扬了湖湘文化精神,使他成为近代湖湘文化的践行者和代表人物。
1.2 儒学是贯穿曾国藩书学思想的主线
曾国藩自幼接受封建伦理教育,熟读四书五经,这对他书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书法实践上他善于博采众长,早年书法以颜柳为主,成年后追求李邕、黄山谷等人的雄强之气,又期望合成赵孟頫婀娜的书法风格,达到和谐共处。“能合柳、赵为一,此吾之素愿也,[2]”体现了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在书法审美上,他主张将刚健和婀娜这两个相对立的风格加以融合和渗透,追求刚中有柔、刚柔并济的理想状态,体现了儒家思想 “中庸和谐”的观念。曾国藩继承传统儒学“艺以载道”的思想,将书法学习与身心健康相结合,他认为临帖可以收敛人们浮躁的脾气,能够修身养性,这些都将习字作书与人身心相结合,提升了书法中人格精神的作用,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以儒学为中心,融汇众家之精要,儒学思想是贯穿曾国藩书学思想的主线。
1.3 经世致用是曾国藩一生的终极追求
曾国藩成年后受理学大师唐鉴的深刻影响,积极入世,忠君爱国,按照“修、齐、治、平”的理想追求,进行严格的身心修养训练,注重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从创办湘军、兴办洋务到派遣留学生,他的经世致用思想影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湖南是理学之邦,曾国藩表现出的儒雅、圆融和高度教化,充分显示了湖湘人士独特的文化性格[3]。在书法学习上,他强调学以致用,主张书法临摹要以法度严谨的唐楷为楷模,强调临摹古帖的重要性。“大抵写字只有用笔、结体两端。学用笔,须多看古人墨迹;学结体,须用油纸摹古帖。此二者,皆记不可易之理。”[1]他以“实事求是”作为治学宗旨和做人标准,崇尚实学,秉承踏实进取的学习态度。将知识用到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种思想对我们当今的高校书法教育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2 曾国藩书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学以致用的书法学习观
曾国藩留给世人两百余万字的《家书》和《日记》,用笔娴熟、清俊雅致,其小楷和小行书的书法成就令人瞩目。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楹联、屏条等,大字刚健雄稳、浑润圆劲,兼有柳体的劲骨和赵体的飘逸,功力很深。他没有专门的书学著作,他的书学思想散见于他的家书和日记中,点点滴滴记录了他学习书法的心得体会、对书法理论的独到见解和对书法审美的追求,这是曾国藩学习书法的动态历程,也是他书学思想的主要来源。无论是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对书法的学习,还是对亲身体验的概括,他都有明确的实际的指向和取向[3]。以“实事求是”体系为治学和做人的标准,进而延伸到他学习书法的态度。
2.2 碑帖融合的书法审美观
晚清自乾嘉以来,由于考据学的兴起,大量石刻文字被挖掘出来,经包世臣、康有为等人的倡导,带动了一股学习碑刻金石气的热潮,称为“碑学”。他们认为魏晋以来二王系统的传统帖学已经偏离了书法传统,书风衰败,提出了“尊魏卑唐”的口号,继而在书法界掀起了“碑学”与“帖学”之争。曾国藩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极力维护传统帖学,身体力行地吸收唐代楷书的法度和秩序。但他又不拒绝碑学,采取了中庸、调和的方法,以刚健为宗,参以婀娜之妙,“余既奉欧阳率更、李北海、黄山谷三家以为刚健之宗,又当参以褚河南、董思白婀娜之致,庶为成体之书”[2]。他认为碑帖可以融合互补,体现了他“合而不同”的儒家思想。事实证明碑帖融合可以使线条更具有张力,在帖学的灵动之上兼具浑厚古朴,可以丰富书法艺术的表现力。曾国藩的书法思想丰富了中国传统书法的辩证思想,可以说他是清末帖学书法的改良者。
2.3 通一艺则通众艺的大文艺观
曾国藩说:“古文、诗、赋、四六无所不作,行之有常。将来百川分流,同归于海。则通一艺即通众艺,能于艺赐即通于道,初不分而二之也。”[1]曾国藩一生对书法和诗文用功极深,“每日楷书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1],此三事他终身为之。他的书法思想和文学思想是密切相关的,审美趋向也是一致的。他将作文写诗的经验运用到书法学习上,“无论古今何等文人,其下笔造句,总以珠圆玉润为主。无论古今何等书家,其落笔结体,亦以珠圆玉润四字为主”[2]。他又将书法的意境融入诗文创作中,“着力则如右军所称如锥画沙也,不着力则右军所称如印印泥也,二者阙一不可,亦犹文家所谓阳刚之美、阴柔之美也”[2]。他讲求“人品、书品、诗品”的统一,认为书法与诗文互为表里,书法表现于诗文中,诗文参证于书法中,作文、作诗、作字三者是相通的,“方悟文人技艺佳境有二:曰雄奇,曰淡远。作文然,作诗然,作字亦然”[2]。他在文学、书法等各个方面博览群书,还相互参发,因是以推,其在立身、立艺、立德等各个方面均有所体悟。
3 曾国藩书学思想对高校书法教学的启示
3.1 端正书法教学目的,淡化书法的功利性
恒与勤。曾国藩教导子弟“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1]。在书法学习上,他主张脚踏实地从笔法和结体基本功的训练入手,建议儿子每天用油纸摹写以强化结体,“尔前用油纸摹字,若常常为之,间架必大进”[1]。目前大学生普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强调和导入不够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作用下,人们对书法的功利性认知较多,对书法实用性的质疑使得认真学习书法的人越来越少,书法教育迫在眉睫。书法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引领学生立足本土文化,了解中国书法的积极意义,培育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让学生真正喜欢中国书法。因此书法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讲解书法基本用笔技巧、汉字间架结构和书法作品章法的要素,还要教会学生科学临摹的方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书法水平的提高是在一次次对比和纠正中不断提高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余的训练是更关键的环节。教师要因材施教,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古帖,培养学习兴趣,持续临习。
知与行。曾国藩在学书过程中广泛涉猎上至魏晋书风、唐楷诸家以及六朝碑板,并时常与同时代的何绍基、刘墉等书法名家交流切磋书法。他对儿子曾纪泽的书法学习更是耐心指导,“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得一而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2]。他鼓励儿子要养成良好的学习心态,时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修正,在日常观察古帖的时候融入自己的思考,举一反三,将思与学相结合才能真正领悟书法的真谛。“以知导行”“知行统一”的学风在当代书法教学中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情与意。东汉书法家蔡邕在《笔论》中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欲书先散怀抱”的意思是:想要写好书法,在书写之前要放弃消极、功利等一切思想包袱。摆脱世俗的功利欲求,是从事艺术创作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艺术和审美的最高境界,就是精神的彻底自由解放。曾国藩认为书法是个人内心情感的表达和宣泄,“偶思古之书家,字里行间别有一番意态,如美人之眉可画者也”[2]。他在给弟弟的书信说:“每日可仍临帖一百字,将浮躁处大加收敛。心以收敛而细,气以收敛而静”[1],意境的最高层次就是开悟后获得的超越,这种精妙之处皆归功于细微,这就是曾国藩对于最高灵境的启示[5]。以义理为体,以经学为用,无论对军事问题、社会问题的研究,还是作文、书写等实用知识的学习,都是注重体验,强调理论联系实践。他认为治学应看、读、写、作齐头并进,缺一不可。书法对于他,不仅是一项技能,是一个实用工具,也是他抒情达意的艺术。学习书法有利于收敛身心,修身养性,在当今市场经济竞争的情况下,书法界乱象丛生,忽视笔法、急功近利的情况每每存在,更需要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淡化书法的功利性。
3.2 遵循古法,注重临摹实践
从曾国藩传世作品来看,绝大多数的书信、日记和奏折的书体都是楷书或行楷,可见他习字是以传统和实用为目的的。书信书写一丝不苟,有极强的书法欣赏价值[5]。曾国藩在家书和日记中关于书法的内容大多是教育指导曾氏子弟学习书法方面,如用笔、结字、临帖方法、书法审美等,这些都是书法的基本要素,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曾国藩说:“作字时先求圆匀,次求敏捷”“临帖宜徐,摹帖宜疾,专学其开张处”“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1]这些书法学习方法在今天的书法教学中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古代的优秀碑刻、法书蕴含丰富的书写技法和审美规律,离开这些优秀的传统,书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4]。从古到今,几乎没有一个书法家不是从“临摹—创作—再临摹—再创作”这样循环反复的过程中艰难地走过来的,临摹和创作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大学书法教师应在课堂上增加临摹实践环节的比重,引导学生领悟选帖、读帖和学习书法理论的不同意义。
首先,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个人喜好选择一本帖入手,以此为基础,先专后博。待掌握了书法的基本规律以后再扩展视野,学习其他相关书体。其次,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读帖,不仅要分析琢磨碑帖中每一个字的笔画、结构和整幅作品的章法、气势及韵味,还要从作品的内容、书写背景等方面了解书法艺术深层内涵。古今许多书法家的实践经验证明,读帖胜于临帖,深刻领会古人书法作品中的三味,积少成多,逐渐地吸收消化。读帖是临帖的前提,读帖和临帖是相互关联的,是学习书法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最后,书法实践离不开书法理论的指导,大学生书法教学不能只拘泥于书法技法的训练和创作水平的提高,一定要开辟一定的课时以加强中国书法史和书法理论知识的学习。
3.3 树立兼容并包的书法审美思想
曾国藩的书学思想渊源于儒家思想和程朱理学,但他并不排斥其他学派的思想观点,采取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包容态度。他说:“若游心能如老庄之虚静,治身能如墨翟之勤俭,齐民能如管、商之严整,而又持以不自是之心,偏者裁之,缺者补之,则诸子皆可师也。”[1]曾国藩擅于从各家学派中汲取对自己有用的学问,体现了一种包纳百川、融会贯通的学者态度[6]。在书法学习上,他对于不同风格的书法艺术形式,不盲目照搬,也不一味排斥,对传统帖学和馆阁体书法的继承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能够吸收诸子百家的不同观点,以儒家为核心,相互取长补短,这就是他“诸子为体,儒家为用”的思想主张。对子女的教育,曾国藩采取的是循循善诱、与时俱进的教育方法。儿子曾纪泽的书法柔弱之气过重,他就教导儿子多临习六朝碑板和篆隶书体,以弥补阳刚之气,“尔禀气太清,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不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余字汝曰劫刚,恐其涉柔弱者也”[2]。他认为儿子的书法用笔偏于柔弱,所以鼓励儿子多临习篆隶,并将儿子的字取名为劫刚。
曾国藩这种兼容并包的书学思想对当今书法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书法有篆隶楷行草五体,在不同的朝代又呈现不同的书风,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梳理不同书体的历史脉络,引导学生了解吸收不同书体及不同作品的特点,提升书法的审美水平。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规划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挑选适合的字帖,增加“一人一帖”单独指导和课堂点评综合提高环节,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
3.4 培养和而不同、六艺相通的书法学习理念
首先,科学规划毛笔和硬笔书法的教学内容。传统的中国书法即毛笔书法。硬笔指的是除了毛笔等软笔之外的书写用笔,常用的硬笔有钢笔、中性笔、圆珠笔、铅笔、签字笔等。中国汉字艺术是以毛笔为基础工具,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审美体系。硬笔书法具有书写工具易于携带、可以随时随地书写、节省时间、书写技巧容易掌握等特点,目前深受大学生青睐。学习硬笔书法,必须遵循毛笔书法的审美标准,脱离了这个标准,也就无所谓硬笔书法。先毛笔难,后硬笔易,毛笔书法的审美高度决定了硬笔字的美学意识。因此在书法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毛笔与硬笔的不同特点,兼顾教学。
其次,引导学生练好“字外功”。曾国藩擅于吸收融合不同风格的书法艺术形式,秉承通一艺则通六艺的大文艺观,强调书法的“字外功”。书法文化渗透着道家的自然、佛家的空灵、儒家的中和理念,是一种传统色彩浓厚的高雅文化。书法与国画、篆刻、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又有广泛的联系。书法专业课虽以技法学习为基础,但书法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字匠”,而是提升审美水平。书者应具备相当文学水平,熟悉一定诗词歌赋,达到一定的境界,对其书法艺术的提高很有帮助,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文学修养,提高对其他艺术的鉴赏水平。此外,书法还与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有紧密联系,书法教育可以以文字渊源、诗词文化、古代碑帖访学、古今书家传记、书学理论源流、文房四宝文化等方面为切入点,联合文学、哲学、史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师资力量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书法专业教材。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展示当代名家书法作品,了解最新的书法表现形式,鼓励学生多参观书法展览、书法展评、书法笔会等活动,开阔学生学习书法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书法的兴趣,提升综合审美能力。
3.5 将湖湘文化精神融入高校书法教学
发挥湖湘文化的辅助教育功能和湖湘书法文化的育人功能,需要广大书法教师集思广义,将湖湘文化精神融入教材、融入书法课堂。高校书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借鉴曾国藩书学思想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因素,用历史实例来教育感染大学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教材,拓展教学思路,通过多媒体播放历代名家碑帖,在课堂上讲解怀素、欧阳询、曾国藩、齐白石等湖湘书法家的典型案例,培养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和湖湘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尤其是曾国藩、左宗棠、曾纪泽等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当今仍然能够激励我们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