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水青山”的多感官恢复效益纵论

2022-03-24陈麦池屈桂春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恢复性蓝绿康养

陈麦池,屈桂春

(1.安徽工业大学 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32;2. 安徽工业大学 发展规划处,安徽 马鞍山 243032)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人与自然环境长期隔绝,由此而产生的“自然缺失症”、亚健康状态成为制约健康生活的重要因素[1],对人与“绿水青山”自然如何接触互动,接触互动会对人产生何种身心效益等研究更为关注。在“绿水青山”的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环境中,人与自然接触互动能够在个人层面带来诸多可衡量的积极效益,包括生理效益、认知效益、心理效益、社会效益和精神效益等[2]。山、水、林、田、湖、草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对人类健康和福祉会产生积极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将压力疾病与心理健康列入健康预防的优先领域,自然环境被认定为促进压力恢复的重要公共卫生资源[3]。中国在2016年10月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重点优化健康服务,发展健康产业,如建设健康步道、森林疗养、园艺康养、盲人植物园等。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身心健康,通过全身心感官体验自然,亲近自然,浴森林草原,听鸟鸣溪潺,触花草树木,嗅泥土芬芳,自然环境作为影响居民福祉和健康水平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人与自然互动效益及自然环境的健康疗愈功能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1 “绿水青山”的山水林田湖草“蓝绿空间”

“绿水青山”主要是指山、水、林、田、湖、草等良好的生态环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略之一,山、水、林、田、湖、草的“生命共同体”与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系统,已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共享的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4]。具体而言,“绿水青山”的森林、草原、雪山、沼泽湿地、江河湖海、自然保护区等可分类为“绿色空间”(Green Space,GS)和“蓝色空间”(Blue Space,BS)两类, “绿色空间”是以绿色植物为主,包括城乡森林、湿地沼泽、园林绿地、农田荒地、立体绿化、绿色廊道等,部分或完全被树木、草木、灌木和其他植被覆盖的绿色网络系统。欧盟Blue Health项目把“蓝色空间”界定为,户外自然或人工环境中,具有明显的水体特征且人们可接触或可感知的水域空间[5],包括海洋、湖泊、水库、瀑布、运河、河流、池塘、温泉、喷泉等各种水体及滨水区域。“绿水青山”的山、水、林、田、湖、草构成了综合的“蓝绿空间”(Blue and Green Space,BGS)生态系统。

“绿水青山”的山、水、林、田、湖、草构成的“蓝绿空间”,包括山林、湖泊、海滨、河流等自然场所,其间有动物、花卉、树叶等具有较好身心恢复性效益的自然要素。如以森林公园为资源依托,为消除亚健康疲劳,恢复身心健康,开展了森林保健,具体项目如森林浴(Forest Bathing)、森林康养、森林养生旅游、森林游步道等。2020年8月,国际自然和森林疗养联盟(INFTA)专家提出,应将森林疗养作为公共健康的有益举措,缓解人们的生理疲惫、易怒烦躁和心理压力。实际上,日本较早提出了“森林浴”(Shinrinyoku)一词,在原始森林深处旅行宿营,漫步密林草丛,呼吸新鲜空气,嗅闻草味花香,聆听林中雨声鸟鸣,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及味觉等多感官方面,释放压力情绪,获得身心愉悦。

2 “绿水青山”的多感官恢复效益机制

良好环境尤其是优美的自然环境,可有效缓解压力和疲劳给人带来的消极情绪,这种可让人从精神压力导致的心理疲劳或消极状态中得到身心恢复的某种环境称之为恢复性环境(Restorative Environment)。自然环境是最典型的恢复性环境,但“蓝色空间”“绿色空间”的恢复性效益存在差异,人们对水景的游憩偏好大于绿色空间。恢复性环境会使人应激产生积极的心理情绪和情感反应,其中鸟鸣和流水声等自然声音更易产生愉悦感,是自然声中恢复性效益最有效的声源[6],“蓝绿空间”分布数量、质量特征与公众游憩体验水平、心理与生理健康、工作效率、身心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等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大量调查研究发现,森林、草原、湖泊等自然环境具有良好的恢复性,鸟鸣声和流水声对个体身心健康的正效益贡献较大,其中“绿色空间”的鸟鸣声在压力恢复方面潜力较高,而“蓝色空间”的流水声则是恢复性效益的关键要素[7]。健全生态效益与健康效益评价,全面实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态产品价值。根据恢复效益机制的不同,最具身心恢复性的生态产品主要包括康复景观(Healing Landscape)、治 愈 景 观(Therapeutic Landscape)、康复花园(Healing Gardens)、五感花园(Five Sensory Gardens)等[8]。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南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在某种特定环境中,个体往往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和体验[9],各个感官之间互相影响,彼此独立,但协同作用对个体行为产生感知和情感影响,从而获得某种环境效益或后果。中国古典园林非常注重营造意境深远、引人入胜的多感官景观,如苏州拙政园的“听松风处”“听雨轩”和留园的“闻木樨香轩”等,此类坐雨观瀑、鸟语桨声、兰香竹影等景观设计均强调多感官的关联互通。因此,从景感生态学的角度,对“绿水青山”的“蓝绿空间”进行多感官恢复性景观设计,有必要全面探讨森林康养的园艺疗法、儿童的自然教育途径、特殊人群的感官补偿机制等恢复效益机制。

2.1 森林康养的园艺疗法

世界各国日益重视营建易于接触的“蓝绿空间”及健康日常户外活动的自然环境,特别是园艺疗法(Horticultural Therapy)或景观疗法(Landscape Therapy)的感官恢复性效益方式,以及康复性景观、治愈性景观、益康花园(Healing Gardens)等特定“蓝绿空间”。2019年3月《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发布之后,2020年6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多部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名单,江苏东台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安徽石台西黄山富硒农旅度假区森林康养基地等96家森林康养基地入选。森林康养是对“绿水青山”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实现产业融合升级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可有力推动我国园艺疗法和大健康产业的良性发展。

“绿色空间”的森林康养,采用多感官的园艺疗法,通过刺激康养者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来引起愉悦的主观反应,使其舒缓压力,放松心情,对健康或亚健康人群也有较佳的积极体验效果[10]。改善森林康养环境中自然暴露的环境质量是提升“绿色空间”公共生态产品供给的重要机制,增强连绵色彩视觉感知,提升负(氧)离子空气质量,营造香景植物香气疗愈,强化幽静和谐自然声景,通过各种感官的协同康养效益助力康养者获取更多的生态价值。铺设森林探险步道和健康步道,途径山林、溪涧、瀑布等多样化森林景观空间,在森林康养自然环境中观景吸氧,沁心润肺,让人享受大自然带来的运动浴。

2.2 儿童的自然教育途径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儿童的山林、田野、绿地、滨河等第一自然空间活动场所逐渐减少[11],儿童“自然缺失症”(Nature Deficit Disorder,NDD)受到了广泛关注。2013年,上海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发布的《城市中的孩子与自然亲密度调研报告》表明,在周末和节假日,儿童选择在家上网、玩游戏、看电视的可达到55.6%,其中高达51.4%的儿童极少或从不进行户外活动[12]。这种自然缺失会加剧儿童抑郁、肥胖、多动症、注意力紊乱等严重健康问题[13],并对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认知能力、共情能力等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儿童自然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应运而生,让儿童在亲自然的户外生态游憩环境中,全身心接触自然中培养自理、自立、自信、自强等综合素养,达到儿童全面、均衡和健康身心发展。“优质生态产品已经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如何为儿童提供更优质的自然接触场所和时间也属于生态产品这一范畴。

从自然教育的角度出发,寻求儿童自然缺失症的改善途径。自然教育是森林城市建设和城市绿化的重要评价指标,通过徒步、野营、登山、攀爬、玩沙、采摘品尝果蔬等多感官的户外自然体验建立儿童与自然的联结,引导参与者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并自然而然地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在户外“蓝绿空间”为儿童提供自然活动场所,提供体验式和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培养儿童的自然探究精神和能力,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心智培养大有裨益。大自然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观察和欣赏自然的过程中提升儿童的专注力和对美的感悟,并且一系列的户外活动会使儿童得到身体素质训练及获得户外生存技能,这些都是儿童健康成长最重要的环节和过程。创设幼儿多感官参与的户外自然环境,鼓励幼儿闻一闻不同味道的草本植物,听一听不同飞鸟的鸣叫声音,鼓励幼儿观察生物栖息地的蝴蝶、蜗牛、蚂蚁等。

2.3 特殊人群的感官补偿机制

“绿水青山”的多感官恢复效益,除了针对普通观众和婴幼儿童,还需要考虑视觉障碍者、听觉障碍者等特殊人群的特殊感官补偿需求。如意大利Ceto遗址公园的无障碍设计,对残障者、老年人和儿童等各种群体较为友好,在遗址公园游览路线装有传声装置的无障碍栏杆,通过振动发出类似先人锻石的远古声音,与遗址岩石考古的石文化主题相契合,诸如此类的无障碍设计既解决了残障者和老年人的可达性问题,又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传递了遗址景观的文化信息。另如新加坡大巴窑感官公园、日本大阪感官公园和Shiru-ku Road Pocket感官公园,运用流水声和竹林声,以及鸟鸣声、野兽声、敲击声等标志声音打造感官公园的声景观美声,并再现不同形态的自然声景记忆。

以盲人植物园为例,通过植物的收集、保育、选型和配置,有效发挥听觉、嗅觉、触觉和运动知觉的感官补偿[14],为视障人群提供休憩游览、身心治愈和情感体验。如建成于1998年的南京中山盲人植物园,选用150余种可触摸、嗅闻的药用植物,可食植物和奇形叶片植物,如枇杷、柑橘、果梅、杜仲、七叶树和花石榴等,并设置枝条、叶片、花果等触摸区,可充分调动盲人游客的嗅觉、触觉和听觉等多种感官,使盲人通过触摸植物和装置形成良好的人景互动。位于日本大阪大泉绿地公园的感官花园,即起源于盲人公园,景观设计师三宅祥介于1997年将“通用设计”原则引入到感官花园设计中,营建“芳香之角”“美味之角”等感官分区,种植薰衣草、香堇菜、瑞草等芳香植物和可食用的生菜、莴笋等果蔬,结合无障碍台面、水池等设施,打造适合视障者的感官花园。

3 结语

在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应全面实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态产品价值,健全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效益与健康效益评价。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对山、水、林、田、湖、草的“绿色空间”和“蓝色空间”进行多感官恢复性设计,有必要全面探讨森林康养的园艺疗法、儿童的自然教育途径、特殊人群的感官补偿机制等恢复效益机制。

须重视营建易于接触“蓝绿空间”及健康日常户外活动的自然环境,特别是园艺疗法或景观疗法的感官恢复性效益方式,以及康复性景观、治愈性景观、益康花园等特定“蓝绿空间”。在城市自然环境营造中,种植季节交替的芳香植物,维持场地环境整洁,提供良好的嗅觉体验,借此加强环境的健康恢复效用。

猜你喜欢

恢复性蓝绿康养
女性灵动风采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
主体培育 多措并举 助推中江蚕桑恢复性发展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蓝绿橙渐变色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那些康养旅游特色小镇
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的应然与实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