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常委、省工商联副主席、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南:加强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2022-03-24本刊编辑部
2020 年《河南省社会信用条例》实施以来,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近日,河南省工商联围绕我省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共发放线上调查问卷2448 份。从整体看,我省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对此,建议加强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使诚实守信成为企业自觉追求。
信用水平偏低,失信现象屡屡发生
截至2021 年年底,我省被列入失信惩戒对象名单的企业数量超过4 万家,较2020 年的2.56 万家大幅增加,失信惩戒对象占比约1.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5 倍。在失信企业中,22.22%的存在拖欠账款,14.81%的存在拖欠银行贷款,11.11%的存在虚假诉讼,7.41%的存在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和解协议等问题。
对企业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问卷结果显示:79.29%的认为在于个别企业信用意识淡薄;59.8%的认为在于个别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盲目扩大规模;59.56%的认为在于个别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及体系不健全。
小微企业内部信用管理相对落后
问卷显示,72.73%的特大型企业建成了完整的信用制度体系;中型企业的信用制度建立率在50%左右。而小微企业或多或少建立信用制度的仅30%左右,完全没有建立信用制度的企业数量达14.45%。
信用数据壁垒有待进一步打破
当前,企业信用信息尚未实现数据互通、信息整合,像涉及企业社会信用状况的信息保存在税务、法院、环保等部门,涉及企业金融信贷信用记录的信息保存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同时,信用数据的分散,导致需要登录不同网站才能查询到企业是否被载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及其经营者是否为失信被执行人、是否被限制高消费、是否列入环保黑名单等一系列企业信用情况。
建议:加强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普及诚信教育,加强信用意识建设。在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中进一步充实诚信教育内容。大力开展信用宣传进企业活动。结合道德模范评选和各行业诚信创建活动,树立社会诚信典范,使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使诚实守信成为自觉追求。
加快推进信用信息系统的完善和应用。整合政府、社会、市场等各方力量,加快完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信用档案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数据库。
构建全面规范的企业预警监控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对民营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和风险监测的预警工作,实时动态监控企业信用等级状态,对存在风险隐患的企业进行提前警告,对有过失信记录的企业加强实时监管,使企业能明确了解自身不足和漏洞,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
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强对守信主体的奖励和激励。树立守信企业典型,营造守信光荣舆论氛围。相关部门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对诚实守信者实行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等“绿色通道”激励政策。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建立各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完善失信信息记录和披露制度,增加信用评级结果的强制性、约束性,提高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参与信用评价的积极性。推动形成行业性约束和惩戒。发挥协会专业性、技术性优势,规范企业行为,督促企业遵守信用。建立多部门、跨地区信用联合奖惩机制。通过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和奖惩联动,使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
积极引导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对进入“黑名单”的民营企业,建议根据企业失信的原因,依法实行分类管控,积极指导企业开展信用整改,按照规定开展信用重建或者修复,帮助企业尽快移出“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