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儒家思想探究*
2022-03-24崔雪茹
崔雪茹
(西南财经大学 人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三国志通俗演义》(即《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是由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作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根据西晋徐寿所著《三国志》为事实基础,又加入了作者依据时代特征、思想潮流、后人评价等要素创作的虚构剧情,对人物形象进行了想象和改编,做到了清人章学诚评价的“七分实事,三分虚构”[1],兼具了纪实文学与小说的特点。因此《三国演义》中的情节构造、人物形象也都兼具了汉末三国与元末明初的时代文化,其中作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儒家文化尤为突出。小说中无论是史实还是虚构情节,都贯穿了儒家思想。通过名正言顺的蜀汉政权,诸如仁义、正统、统一等亦成为了《三国演义》的主导思想,例如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董仲舒的“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2]观念,都在书中有所体现。同时,由于史实与想象的交织,《三国演义》中也可以看到儒家思想从三国到元明时期的演变与更迭。
从《三国演义》成书的时代特点上来看,一方面,处于元末明初的改朝换代时期,国家战乱、各路势力纷争频繁,进而出现了朱元璋统一全国,这也正契合了三国时期的分裂、并立与统一局面。亦如春秋战国时期,面对阶级的更迭与国家的分裂,文人志士会更加呼唤儒家思想的仁义与大一统精神,这也使得《三国演义》中出现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局面。另一方面,随着历史的演进,作为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适应了时代发展、对自身观念进行更新与补充,使得《三国演义》中出现了元明时期的儒学观念。
由此,《三国演义》中出现了不同时期的儒家思想,值得读者细品与思考,也为学者留下了探寻儒家思想、发展儒学观念的资料。演义作为一种小说形式,其中的情节虽然无法作为史实,但其中儒家思想的运用必然与历史进程和传统文化关联甚密。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思想精髓是“仁爱”。“仁爱”是一种令人诚服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对道德规范的更高要求,是一种实现济世的政治主张,是一种人生的修行方法。[3]治国以礼,为政以德,国家治理讲究“仁政”,君子强调“仁者爱人”。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仁爱”为追求,勾勒了美好的社会愿景,从道德规范、治国理政、教育等层面为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形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分析《三国演义》中儒家思想文化元素,以仁、义、智为维度,可以为文学作品的研究提供新的解读视角。
一、《三国演义》中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一)儒家对仁爱的思想的阐述
仁爱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从先秦时期开始受到了重视。仁爱思想又存在诸多维度,“仁”的概念产生于人际关系调剂需求与节制的需要,标志着人与人之间亲密的联结,故常与“亲”(亲密)相联。[4]儒家创始人孔子关于“仁爱”的解释归纳起来有“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必有勇”等,强调人际关系之间的互爱、理解。“仁爱”是一种最高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是社会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和范畴。[5]
在个人层面,仁爱思想要求人与人之间相助相亲,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讲究人们互相关爱。“樊迟问仁,孔子曰:‘仁者,爱人。’”[6]仁爱思想引导着中国社会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
在国家治理层面,仁爱思想具体体现为统治阶级的仁政思想。《论语·为政》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7]孔子认为,为政者如果能够有仁德,行仁政,就会像天上的北极星一样,被百姓拥戴。而孟子在孔子仁爱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思想。《孟子·尽心下》中记载:“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8]在这里孟子论述了“仁政”思想的核心,统治者应该把人民疾苦放在第一位,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才能成为天子。儒家的仁政思想表现为朴素的民本主义思想,重视百姓的诉求,以民为本,潜移默化地对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和文化氛围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也渗透到了《三国演义》中。
(二)仁政思想在《三国演义》中的体现
《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东汉末年三国纷争的故事,叙事角度较为宏大,因此其中儒家仁爱思想集中体现在统治者层面,而罗贯中又将儒家仁爱思想集中在了刘备的身上,塑造了一个仁德、正义、爱民的明君形象。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在担任安喜县尉时,便能“与民秋毫无犯,其盗者皆化为良民”[9]。后来入主西川,仍是“号令严明,如有妄取百姓一物者斩之。于是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提老携幼,满路观瞻,焚香礼拜,玄德皆抚慰之。”[10]而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刘备应“占人和”,也是告诫刘备行仁政、重视民本,这成为了刘备重要的优势。
《三国演义》中以“尊刘反曹”的思想体系呈现,刘备不仅“仁义素著”“能救人危急”,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贤君”形象。罗贯中为了描绘出这一形象,用了极尽夸张的手法,以至于鲁迅先生给出了“欲现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的评价。赤壁之战前夕,曹操领大军征伐荆州,刘备无力抵挡只好向江南撤退,但刘备并不是一个人撤退,而是携民渡江,对于这百姓“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11]。在《三国演义》第六十回中,刘备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12]刘备在这里将自己与曹操划分了界限,从而把那些对曹操不满的人拉到了自己这一边,使自己化身为仁义的代表。从此可以看出尚仁的思想在作者心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孙权带领军民上下团结一心,从而在三国中一直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记载,孙权见到周瑜后便问道:“今承父兄之业,将何策以守之?”瑜曰:“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13]这道出了治国安邦的真谛。而孙权在其统治过程中也无不以人心的得失和人力的多助为基础,这也正是儒家“仁德”的重要表现。冯熙使魏,对魏文帝如此称赞孙权及吴国的治理情况,“吴王体量聪明,善于任吏,赋政施役,每事必咨,教养宾旅,亲贤爱士,赏不择怨仇,而罚必加有罪,臣下皆感恩怀德,惟忠与义。带甲百万,谷帛如山,稻田沃野,民无饥岁,所谓金城汤池,强富之国也。”(《三国志·吴主传》裴注转引《吴书》)[14]可见在孙权的治理之下,东吴政权呈现出繁荣、稳定的景象。以庶民百姓的衣食疾苦为为政的基本指导思想,这是孙权仁德之治的主要表现。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从蜀吴的治国理政中不难看出,只有把握民心,才能政通人和,不断壮大。
因此,在《三国演义》中,儒家的仁爱思想得到了充分体现。《三国演义》中三国纷争的时代背景与孔孟所处的春秋战国时代相似,孔孟在春秋战国的混乱年代都对统治者的做法提出了要求。而由于儒家文化的影响,三国时期的统治者都在采用爱护百姓的政策与措施,这既是战略的考虑,通过仁政取得民心,又凸显出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影响后世的强大力量。而刘备作为罗贯中重点塑造的施行仁政的典范,受到后世读者的喜爱,原因之一便是刘备的仁政思想深得民心,这也是儒家仁政思想强大力量的体现。
二、《三国演义》中体现了儒家义的思想
(一)儒家思想中的义
义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涵义十分丰富,各家各派有不同的诠释。儒家讲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的义泛指道义,是道德的代名词,如“舍生取义”;狭义的义则为五常之一,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和人们行为的价值准则。以下所说的义,主要指后一种涵义。义的本义是事之宜、正义。朱熹说:“义者,事之宜也。”[15](《论语集注·学而》)孔子认为“君子义以质”“君子喻于义”“见利思义”,说明了“义”在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地位。
亚圣孟子对“义”进行了深入阐释与弘扬,他关注“义”的内涵与性质,将道德行为的心理基础融入治民之道。[16]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7]孟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坚定不移地捍卫自己的理想,绝不能丧失气节,甚至要不惜为之献出生命,从而把义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人皆有所不为,达之其所为,义也”。[18]在孟子看来,人要树立起公正的信念,并推己及人,即用公正的信念对待别人,就实现了义。朱熹在释《易·坤卦·文言》之“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时说:君子主敬以直其内,守义以方其外。敬立而内直,义形而外方。义形于外,非在外也。敬义既立,其得盛矣![19]就是说君子对内诚敬以求其有秩序,对外行义以求其合乎事理。按敬义的原则行事,合乎道德伦理规范,在社会人际关系中就不会孤立。
(二)《三国演义》人物形象中义的体现
从书的名字上来看,“演”是说的意思,由此看出《三国演义》整本书的中心思想便是“义”,它主要歌颂的对象便是儒家“义”的思想。纵观全书,书中对体现人物性格“义”的事迹的描写不胜枚举,如黄盖、赵云、郭嘉。各国大臣虽然隶属于不同的地方政权,并且有不同的性格特质,有的狡诈多疑,有的侠肝义胆,有的足智多谋,但他们性格中都存在着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重义。其中诸葛亮是重义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经典的儒者形象。在《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中写道: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成都之主。”[20]即使这些话是刘备真诚的发自肺腑之言,但却把一个准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孔明吓得汗流浃背,手足无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21]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也诚如他所说的那样将其一生的才智奉献给了蜀国。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22]。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知遇之恩,临危受命,鞠躬尽瘁,正如曾子所言:“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23]
《三国演义》中另一个重义的代表性人物便是关羽。在故事开篇,刘备、张飞、关羽桃园三结义,此后关羽便忠心耿耿追随大哥刘备。曹操东征之时,关羽被曹操抓获。为了赢得关羽的忠心,曹操对关羽以重金赏之,更换铁甲战袍,但皆不能换来关羽的忠心。因为关羽始终牵挂着结义之兄刘备,始终铭记桃园结义的誓言。清代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对关公竭力赞美之词,“历稽载藉,名将如云,而绝伦超群者莫如云长。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人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光风。心则赵扦焚香告帝之心而磊落过之,意则阮籍白眼傲物之意而严正过之。是古今名将中第一奇人”。[24]关羽的“义”,具有多层含义。
首先是“忠君大义”,亦即他对刘备政治集团忠心耿耿的大义。如在下邳城外的土山上被曹操团团包围,不得已而准备降曹时,关羽却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三事之约,“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25]这一情节既写兄弟之义,又写主臣之义;既写诚信之义,也写然诺之义;既写关羽笃守道义,也用曹操的待友之义来突出关羽之义。关羽被困土山,这时刘备张飞已各自走散。只剩下刘备的家小,情势的确让人难以抉择:舍生取义对于关羽这种大丈夫而言,并不是一件难事;可是这样一死,兄长的家小就势必要受到凌辱,作兄弟的,自然也可说没有尽到责任,当然就不是“义”。生与死,战与降,就在一念之间,这种选择真是既为难,又痛苦。前来劝降的张辽正是把握住了关羽这种两难境况,因此他不劝关羽背义求生,而是说关羽拼却一死的话,恰恰违背了当日桃园的誓盟,其罪有三,一是有负刘备托身之重,二是有负刘备托妻之重,三是有负刘备托国之重,成匹夫之勇,上负祖宗,下辱其主,不是真正的义。匹夫与丈夫的区别,就在于匹夫逞血气之勇,丈夫则能屈能伸。如果投降,一则有其身,二则保其人,三则全其义。张辽的话句句击中要害,又说动心肠。关羽果然为张辽说服,在“约三事”被满足后,投降了曹操。
其次是“桃园三结义”,写兄弟之义。天下大乱,中原逐鹿,汉室倾危,刘备、张飞和关羽三人为一个共同的目标“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而走到一起。三人在桃园撮土焚香、祭天拜地、结成异姓的兄弟。“报国家”与“安黎庶”,是结义的宗旨;而“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同生死,永不背叛,是结义的原则。三人毕其一生,就是这两者指导着他们的社会实践和道德追求。兄弟之义,是十分紧要的。关羽的“土山之约”,除开“降汉不降曹”的“忠”之外,“二嫂之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以及“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两条,也是要严守兄弟之义。毛宗岗在这里有一个点评:“第一辨君臣之分;第二严男女之别;第三明兄弟之义”[26],看得十分清楚。张飞在古城拒绝接纳关羽,原因就在于他误以为关羽背弃了兄弟之义才去投降曹操,所以他要跟关羽拼一个你死我活。后来,关羽死后刘备的兴兵伐吴,也是要实践他与关羽所约定的誓同生死的兄弟之义。为了这个兄弟之义,他甚至连君臣之义都不要了:“朕不为兄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从第一回的“桃园结义”,到第八十五回的“白帝托孤”,小说的中心就是对“义”所进行的演绎。而这个“义”,即使在今天也有其可取之处。
其三是“个人恩义”,亦即人与人之间有恩必报的一种道德规范的表现。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是一个恩义分明的英雄人物,而且对于什么是大恩,什么是小恩,什么样的“恩”必须即刻报答,什么样的“恩”容当后报,都分得清清楚楚。对于曹操所施的恩典,关羽也表示“必立效以报曹公,然后方去”。故而他用斩颜良、诛文丑的举动来即刻报答曹操的知遇之恩。再如华容道上,当走投无路的曹操从理论和情感两个方面申述了大丈夫恩怨分明的观点以后,关云长最终“动了故旧之心,长叹一声,并皆放之”。
综上所述,桃园情义、忠君大义、个人恩义,构成了关云长完整意义上的“义”。而这三个方面又分别被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所推重、所吸取。封建统治者所看中的当然是关羽的忠义,因为这有利于他们的统治;广大民众所看中的则多半是关羽的恩义,因为这符合人民的道德准则;而那些游民、游侠、游荡江湖的英雄好汉,他们所看中的就主要是关云长的桃园之义了。
刘备的人物形象也很能体现“义”。在《三国演义》第二回“张冀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中有这样的情节:当时刘备身居董卓帐下,但是身无要职。对此,张飞十分不满,想要为自己的兄长出一口气,欲杀董卓。刘备和关羽急忙劝阻。张飞说:“若不杀这厮,反要在他部下听令,其实不甘!二兄便要住在此,我自投别处去也!”刘备想起桃园结义时的誓言,和张飞说道“我三人义同生死,岂可相离?不若都投别处去便了!”[27]由此看来,刘备以身作则,将“义”贯彻在自己的生活之中,宁愿舍弃现在的官职,也要维护兄弟之间的情谊。
三、《三国演义》中体现了儒家的智德思想
“智”是重要的道德行为规范,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智”是一种人的属性,是人内在的特点。《中庸》称“天下之达德也”,后世统称为“三达德”。到了孟子,虽然继承了孔子贵仁尚义的思想,却也有所创新,他首次提出仁、义、礼、智四德,“智”是其中之一。“智”不仅体现在人对事物的认识,还体现在人所形成的道德判断,具体表现为为人处世、治国理政、自我修养方面。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 “智”的儒家思想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孔明先生有着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智慧,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熟用兵法,神机妙算。在《三国演义》中,他智谋获得了极大的凸显,甚至已经到了“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程度。[28]在“火烧赤壁”“空城计”等经典战役中,无不体现诸葛亮出神入化的智慧。在草船借剑中,诸葛亮利用大雾天气,将扎满草的船驶向曹操的水寨,巧妙地利用了曹操多疑的性格,引得曹操的军队射了十万余支箭在自己的船上,满载而归,轻而易举地就拿到了曹操十万余支箭。“在‘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刘备取汉中’等情节单元里,罗贯中也安排了许多虚构的情节,从多种角度入手,把诸葛亮的智慧谋略表现得精妙绝伦。在与对手的政治斗争中,他总是善于把握全局,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牢牢掌握制胜的主动权。在军事较量中,他总是知己知彼,重视掌握情报,善于调动对方,善于打心理战,善于‘用奇’,或伏击,或偷渡,或伪装,或奔袭,虚虚实实,千变万化,一次又一次地赢得胜利。”[29]“仁者”就是有仁德而且能够很好地践行,把自己的仁爱精神应用于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人;而智者就是有大智慧,同样也是可以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国家。所以说到底仁和智是相通的,都是把自己的仁爱之心和智慧应用于现实社会,对国家社会有用。诸葛亮精通万事万理,充分使用智者之思,协助刘备兴复汉室,有勇有谋,智慧渊博,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者之“智”。
在儒家的“仁”“义”“智”思想范畴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知到儒家对社会道德和人文素养的关注以及对人格修养和精神境界的重视。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思想特征,儒家思想在古代社会中虽几起几落,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植根于中华文化,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30]。当代社会,思想的交汇与融合让儒家传统思想不再占据统治地位,西方思想被纳入中国人民的价值观体系,多元与融合成为文化主流[31]。检视当前社会,人们的知识掌握不可谓不丰富,学习能力不可谓不强,但如果没有以“仁”为人格之要,以“义”为交友之则,以“礼”为处事之道,以“智”为学习之思,人类社会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达道”,作为人的理想人格也不能得到完整的彰显。因此,对于儒家思想文化的再学习,结合《三国演义》思想文化进行再分析,对于国家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儒家文化,为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的发展奠定基础,是当代社会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