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新媒体平台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2022-03-24刘映霞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刘映霞

(遵义师范学院管理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新媒体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利用新媒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时代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掘新媒体的教育潜能,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环境要求,用好新媒体,使思政工作在新媒体元素的注入下不断与时俱进,更好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022年 2月 2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2]。随着互联网的高度普及,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正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当代大学生重要的学习、社交、娱乐工具,受到越来越多青年大学生的青睐。新媒体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媒体的即时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极大改变了传统意义的思想政治工作速度慢、周期长、效率低的状况,借助于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不仅可以全面快速地传播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及正确的思想和理论,学生与教师还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及时的交流和分享,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具有时效性。

(二)新媒体的便捷性,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新媒体的便捷性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微信公众号、微博、QQ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为学生提供了灵活多样的学习渠道,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可以上网,就可以获取知识、接受教育,丰富且灵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参与性。

(三)新媒体的广泛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新媒体信息容量大、资源丰富、覆盖面广、形式多元等优势,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搭建了崭新、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助新媒体,挖掘丰富多维的思政课资源,通过信息共享、资源共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四)新媒体的交互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新媒体交流平台的搭建,使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多边交互式的远程信息交流,提高了学生参与度,也让老师可以更多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学习情况等,从而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开展理论学习和辅导,有利于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点,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有针对性、实时性,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加上方便快捷、信息海量等优势使其受到越来越多青年大学生的青睐,新媒体在大学生中极高的使用率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为做好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为新媒体就是一把双刃剑,在方便人们生活、开阔人们视野以及带给人们各种新鲜体验的同时,也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一)新媒体的开放性特征导致大学生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

在网络环境中,各种信息的载体已经由过去传统的书籍纸张变成以网络为载体呈现的各种网页,各种各样的信息在网上快速地流动、传播。由于网络的开放性、随意性和一定程度的匿名性特征,导致网络上的各种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涉世未深的大学生面对如此庞杂、无序的新媒体信息不能很好地辨识其良莠与真伪,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

(二)新媒体环境下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影响大学生“三观”的确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各国间文化,尤其是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相互制约、相互冲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交织状态。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网络媒介大肆宣扬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大肆传播西方国家的文化思想、政治方针等内容,各国文化的涌入以及各种新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价值判断等网络信息的不断涌现,给大学生“三观”的形成带来冲击。

(三)新媒体的虚拟性特征容易影响大学生道德养成

网络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不是面对面进行,而是面对手机或电脑、文字与图片进行,这种不真实的交流方式造成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弱化与疏离,进而造成人际关系中诚信度的降低。这种在虚拟世界的人际交往,会使大学生在面对千变万化的现实社会时感到束手无策、茫然失措,从而弱化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并影响其道德养成。近年来,源于网络影响导致的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现象屡有发生。

三、借助新媒体平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

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类型多样、良莠不齐,必须强化对新媒体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从而有效应对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一是针对新媒体的开放性,加强教育引导。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强化对校园新媒体的建设与管理,引导学生正确合理使用新媒体。二是针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加强审核监督。密切关注校园多媒体信息传播的动态,将有害和不良的信息进行过滤和删除,防止扩散,确保内容健康、导向正确,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三是针对新媒体信息的虚拟性,加强宣传管理。大力宣传网络法律法规,加强对新媒体信息的管理,对其进行科学分类,培养和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降低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二)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利用新媒体搭建学习平台,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利用新媒体搭建自主学习平台,一方面教师可结合学生特点和实际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文字、画面、声音为一体,使严肃的思政教育直观化、形象化,能够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与参与性,寓教于乐。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不同时段、不同环境中自由浏览和学习,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及时发布、接收和反馈信息,有利于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流通,通过这种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双向互动,使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利于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自主性。

2.利用新媒体搭建互动平台,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运用新媒体打破时空限制,拓展互动参与面,增强互动便利度,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有内容的丰富性也有形式的灵活性。一方面老师合理地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并通过微博、视频连线、设置学生关注的热点议题开展讨论等方式扩大交流范围,进行互动与探讨;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利用微博、QQ、微视频等平台展现自我,随时分享身边的人和事,推荐一些好的电影、书籍和文章。平台管理者应选择其中导向正确、积极向上的内容以及健康活泼的留言、帖子,将其置顶或推荐为精彩发言,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参与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情况在平台得以记录,其学习情况一目了然,便于老师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将其纳入思政课考核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

3.利用新媒体搭建共享平台,丰富思政教育教学内容

在信息时代环境下,借助新媒体平台共享、协作便捷的优势,思政课教师可以最大范围挖掘整合思政教育教学资源,并将学生可能感兴趣且具有教育价值的思政内容和素材通过音频、视频、短剧、图片等形式进行系统设计、创作加工,开发更多具有趣味性、思想性的教育资源,并实时更新、动态完善自己的教学资源包,加大课程资源供给,丰富思政教育教学内容。

4.利用新媒体搭建融合平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将新媒体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度融合,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丰富思政教育形式,增强思政教育实效。一是要加快推进新媒体和思想政治教师之间的融合。新媒体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师应当树立信息化观念,不断深入学习网络技术,提升新媒体素养及网络交流水平,积极探索网络思政路径,以新媒体平台为思政工作新阵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二是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在充分重视新媒体的同时,善于结合学校校报、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展板、电子显示屏等传统媒体的优势,形成交相呼应、互为补益的思政教育全媒体格局[4]。三是注重线上线下教育的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教学的同时,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线下社会实践活动[4],将所学思想政治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理论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总之,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强化新媒体思维,将新媒体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度融合,积极探索集理论教学、自主学习、教学互动、社会实践于一体的立体化网络思政教育模式,不断形成教育合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