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城市形象国际化表达的视角分析
——评《德国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

2022-03-24程宝乐

新闻爱好者 2022年10期
关键词:城市形象话语建构

国家形象跨文化建构中的利益因素与价值观因素呈现复杂的互动关系。梳理和剖析西方媒体视野里的中国和中国城市形象,对反观西方国家的东方观有着重要意义。《德国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一书由周海霞所著,2021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建构主义为认识论基础,基于传播学理论、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和跨文化交流理论,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2000—2010年德国主流媒体《明镜》周刊和《时代》周报中的涉华报道进行分析,旨在探究其中建构的中国和中国城市形象。

该书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作者主要从研究的背景、意义和本书的结构安排加以论述。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研究的理论基础,作者在梳理概括建构主义视角下的传播学、国家形象、刻板印象与偏见、民族中心主义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家形象的价值、功能、特征和意义。本部分同时介绍了该书研究方法和语料的选取。作者在杜伊斯堡学派有关媒体话语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梵·迪克的宏观语义学分析,创造性地提出媒体话语束分析方法。包括话语走势、立场、倾向等9个方面进行总体描述;词汇、新闻制作、子话语束3个层面进行细化分析;主题、话语交织、话语事件链等层面的话语束总体分析;总结与对比分析等。该研究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为形象阐释提供了量化分析方法。第三至第七部分分别探究德国主流媒体中的中国经济形象、国际形象、科技形象、军事形象和体育形象。通过对相关报道的话语束分析可以看出,德国主流媒体较为关注中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同时,作者指出了媒体报道中出现明显的在经济、国际关系、科技、军事、体育方面的“中国威胁论”。第八部分从各方面话语束中的中国形象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总结分析,并从实用主义、刻板印象剖析德媒中的中国形象。最后,作者分析了德媒中的中国地域形象,如作为中国另一个指称的北京、经济和艺术龙头的上海、制造基地的东莞和深圳等。对于地域形象的分析证实了中国形象的地方性特征,从不同视角丰富了德媒中的中国形象。

中国城市的国际化表达:家国性与地方性。跨文化的城市形象总是以家国性与地方性两种文化身份存在。作为国家的一部分,城市的异国形象融合了国家的整体形象,是形象生成主体对客体的主观评判和感知,在异域视野中被渲染上固有的文化色彩。《德国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探讨了德媒中的中国形象,如实用主义、勤奋与“微笑之国”的刻板印象、经济腾飞、科技进步、军事实力增强等。作为中国重要城市的北京和上海天然具有家国色彩。形象生成主体在固有文化定式思维的模式下,首先将北京和上海作为传统中国想象的具象所在,城市形象便被赋予国家形象的特征。首都北京在德媒中被打上“共产主义”的烙印,并成为中国的另一个指称。而过去有着“东方巴黎”的国际都市上海,在中国经济腾飞的浪潮中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龙头。在承载家国特征的同时,两座城市在德媒中兼具独特的本地形象。德媒中,本世纪之初的北京因环境问题而被赋予“灰色北京”的形象。上海也因其走在世界时尚前列,而被称为“艺术的实验室”。

中国城市的国际化表达:经济利益与价值观。德媒中的中国城市形象是德国及西方经济利益与价值观双重认知视角共同作用的产物。德国及西方对中国在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领域的腾飞有着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发展给德国及西方国家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从价值观角度出发,中国的日渐强大给德国及西方国家造成压力,产生了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因此,德媒中对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如东莞、深圳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不乏不实的负面报道。东莞和深圳被称为“廉价生产基地”。可见,受经济利益驱使,德媒关注中国发展;同时又忌惮中国的强大,妄图通过制造“中国威胁论”“中国经济崩溃论”实现话语霸权。

总之,周海霞的《德国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一书详细阐述了德媒中的中国形象和隐藏的深层价值根源,内容丰富、视角新颖。该书论述严谨且详实,研究方法新颖独特,全面而客观地分析了德媒中的中国经济、科技、外交、军事、体育等形象及其成因,为鉴赏和研究西方媒体关于中国和中国城市形象提供了借鉴。

猜你喜欢

城市形象话语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建构游戏玩不够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
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综述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