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范畴的创新贡献
2022-03-24张品良张子龙
□张品良 张子龙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新闻范畴构建的价值
我国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研究成果颇丰,学者们全面阐述了这一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同中国革命新闻实践相结合,创造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毛泽东新闻思想,为我们深入探讨毛泽东新闻思想提供了理论参照。然而,这些研究成果少有探讨毛泽东新闻思想的“术语革命”,即更深入地挖掘整理毛泽东新闻范畴的创新贡献,及其对建构中国特色新闻学的重要意义。
“范畴”是理论建构最一般的概念,即反映事物本质和普遍联系的概念,它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与反映,并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人类思维成果。每个学科都有自己基本的理论范畴,新闻学也不例外。革命导师在他们的新闻活动中,通过对无产阶级新闻实践规律的不断探索与总结,提炼出系列马克思主义新闻范畴,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同样必须科学地提炼一系列新闻理论范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他们思想学说的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传播到中国,不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更是一个转化和创新的过程,即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过程,这样才能很好地指导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要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就必须创立一整套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新闻范畴。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新闻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提出了众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新闻范畴,为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就此,我们要回到历史源头,探寻中国特色新闻学形成的来龙去脉,以期推出一套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创新成果,开辟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新天地。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新闻范畴创新的多维度分析
毛泽东从中国革命具体新闻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同中国新闻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标识性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新闻范畴,它成为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中的核心内容和活的灵魂。
(一)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就是强调新闻要求真务实,追求新闻的真实性。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概念,他说:“共产党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只有远见卓识,才能不失前进的方向。”①他认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求’就是我们去研究”②。具体到新闻工作上,就是坚持新闻一切从实际事实出发,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报道客观事实。苏区时期,毛泽东在如何办好《时事简报》时提出,新闻报道要尊重实际、“严禁扯谎”。他认为,新闻活动中不实事求是就违反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共产党的新闻宣传不靠“扯谎吃饭”,如果新闻报道失真,必将影响革命事业的顺利发展。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说:“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要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要“‘实报实销’……我们的情报要真实,不要扯谎。”③毛泽东对新闻工作者深入调查、掌握真实材料的行为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对造假行为给予深刻批评。他说:“现在必须把那些‘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作风扫掉,把那些‘夸夸其谈’扫掉。”④只有这样做了,我们的新闻宣传才能反映真实性,克服片面性。
(二)增强党性
1942年毛泽东在《党报应吸收党外人员发表言论》一文中提到,党报宣传一定要做到“增强党性与反映群众”。⑤“增强党性”是同革命导师的论述一脉相承的,因为新闻宣传是党的喉舌,讲党性就成为新闻工作一以贯之的原则。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文中首次提出了新闻的党性原则。中国共产党人传承了列宁的新闻思想,毛泽东就始终强调新闻的党性原则,1942年他在《增强报刊宣传的党性》中提出:“务使报刊宣传服从于党的政策。”⑥“报纸要以自己国家的事为中心。”⑦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的党性是新闻事业阶级性的集中表现。然而,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面前,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时期,党的新闻宣传的主要目标任务,就是“我们的一切工作是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⑧。党的报刊,只要是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宣传爱国反侵略行动,造成全国统一战线的抗战新局面,都应该是“增强党性”的体现,都值得欢迎。毛泽东要求“抗日根据地的报纸刊物,应吸收广大党外人员发表言论”⑨。抗战中党的主张,始终成为党媒坚持的基本原则,并取得了巨大的宣传成效。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时,就把“党性”列为党报所必须遵循的四原则之首。可见,毛泽东提出的这一新闻范畴,是对新闻党性原则的创新发展。
(三)反映群众
“反映群众”就是为人民服务,它是毛泽东新闻思想一以贯之的价值导向问题。毛泽东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因此新闻工作,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贴近群众、报道群众和反映群众。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上毛泽东说:“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⑩“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和人民群众的利益。”⑪1949年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又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⑫认识来自实践,也必须回到实践检验,而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离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任何理论都会失去生命力,所以,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个道理的逻辑也决定了新闻工作必须始终反映群众,为人民服务。在如何传播的问题上,毛泽东提醒新闻工作者“要充分地利用报纸”做好群众工作,“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⑬。即新闻宣传在坚持党的路线的同时,也要多写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做到“反映党的工作,反映群众生活”⑭的统一。
(四)重要武器
毛泽东认为,新闻宣传是一种武器,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利器,是动员群众的一个有力武器。早在1920年毛泽东写的怎样搞好《湖南通俗报》文中,他就提出通俗报是向群众进行教育的武器。苏区时期,毛泽东提出“共产党是要在左手拿宣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⑮。他在批评党内“单纯军事观点”时指出:“红军的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⑯毛泽东告诉我们,党领导革命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光靠枪杆子是不够的,还要靠新闻宣传。1931年毛泽东在谈到办好《时事简报》时说:该报是提高群众斗争情绪、打破群众保守观念的“重要武器”。延安时期,毛泽东又提出要把报纸作为宣传党的总路线的“极重要武器”的思想。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⑰我们“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⑱。1944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应该把报纸拿在自己手里,作为组织一切工作的一个武器,反映政治、军事、经济又指导政治、军事、经济的一个武器,组织群众和教育群众的一个武器。”⑲如果不这样做,党的新闻工作就会成为“无兵司令”,他的舆论力量就打不倒敌人。
(五)全党办报
“全党办报”是指要坚持正确的新闻方向,坚持党对传媒的领导,通过办报加强党的政治、组织建设。共产党自创建以来就十分重视全党办报工作,党所下发的各种宣传文件中,都要求党支部及党员认真阅读党报、研究党报和推销党报。1944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正式提出了“全党办报”思想,他说:“要把墙报办得又有革命的内容,又生动活泼,成为组织各机关工作的一种工作方式……这样来办报纸,那么全边区可以有千把种报纸,这叫全党办报。”⑳这里强调党报不是一社之报,而是全党的报纸,一定要加强党对报纸的领导,扩大党员新闻队伍;强调党报必须是共产党员来办,要办政治性和战斗性强的报纸,以发挥其宣传组织功能。因此,“全党办报”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党性原则的新发展新提升,它成为做好新闻工作的特色与传统。1941年毛泽东在《解放日报》发刊词中写道:《解放日报》的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也就是本报的使命”㉑。1942年《解放日报》社论对“本报的使命”观进行了深入阐述,强调了全党办报就是要办坚持党性原则的报纸,办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报纸,办为人民服务的报纸。“全党办报”新闻范畴的提出,是对马列主义新闻理论中“党的精神”“党性”原则的丰富与发展。
(六)群众办报
“群众办报”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鲜明体现,而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党历来把传媒当作联系群众的纽带与桥梁。“群众办报”同“全党办报”既有一致性也有区别。后者更强调党的组织和党员都来做新闻工作,而党员有自己的组织和章程,必须遵循党纲、党章和党纪,依照党性来办报。而前者则更强调全体人民参与党和政府的新闻实践,更加注重体现群众的价值诉求,尊重群众的实践精神,相信群众的创造力,坚持把体现党的主张和体现人民的心声统一起来,这是新闻工作的一大创新。苏区时期,毛泽东就已开始了群众办报的实践,开了我国群众办报的先河。1929年毛泽东提出“红军宣传工作的任务,就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㉒。1931年毛泽东指出:要“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它的内容国内国际消息要少,只占十分之三,本军、本地、近地消息要多,要占十分之七。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士兵和群众看报的兴趣,取得我们所要取得的效果”㉓。这里他强调要在群众中普及《时事简报》的同时,又指出要从群众接受的视角来办报,做好报纸的可读性。延安时期,毛泽东更加重视群众办报,他在《中国工人》发刊词中写道:“一个报纸既已办起来,就要当作一件事办,一定要把它办好。这不但是办的人的责任,也是看的人的责任。”㉔所以“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㉕。毛泽东提醒我们,要始终不忘群众是党的新闻主体,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是我们新闻取之不尽的源泉,只有做到了群众办报,党的新闻工作才能取得真成效。
(七)调查研究
毛泽东一贯重视坚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强调只有在此基础上掌握客观实际情况,才能确定新闻策略,报道真实事实。1941年毛泽东在《关于农村调查》一文中全面解释了“调查研究”的意义、目的和方法,他指出,了解情况的唯一方法就是向社会作调查,“我们是信奉科学的,不相信神学。所以,我们的调查工作要面向下层,而不是幻想。同时,我们又相信事物是运动的、变化着的、进步着的。因此,我们的调查,也是长期的”㉖。这正道出了新闻报道的特征,新闻是一个有机运动,新闻工作者必须经常深入工农兵之中作调查研究。这方面,毛泽东堪称楷模,他身体力行、率先实践、深入调查,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好的经验与范例。苏区时期,毛泽东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深入湘赣闽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写了《寻乌调查》《才溪乡调查》等报告和理论专著《调查工作》,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等思想,这些文本均成为我国新闻理论的经典之作。延安时期,毛泽东提出:“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㉗他就是这样做的,经常同延安当地的农民聊天谈话,通过这种形式调查研究。如1941年秋,毛泽东在参观边区农业展览时,遇到劳动模范郝光华,就主动同他聊起边区农村的情况,之后他还多次邀请郝光华到枣园来聊天,仔细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他认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能“经过报纸把一个部门的经验传播出去,就可推动其他部门工作的改造”㉘。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延安的新闻工作者大都能积极深入乡村、工厂、部队调研,出现了一批反映军民一线生活与战斗典型的新闻报道作品。
(八)中国作风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始终倡导新闻文风的重要性,毛泽东将其概括为“中国作风”,“中国”两字框定了这种文风的中国特色。毛泽东总是站在“政治家办报”的高度看待文风问题,认为好的文风是好的党风的体现。他的许多新闻文章中都提出过新闻写作要做到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的统一,新闻话语表达要追求民族化和通俗化。毛泽东就是良好文风的践行者,他的新闻评论文句犀利,比喻生动,说理透彻。毛泽东强调,新闻宣传一定要做到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苏区时期他就提出:“地方的《时事简报》要完全用本地的土话。从别处报纸抄下来的那些文字不通俗的新闻,要把原文完全改变。”㉙之后毛泽东又指出:“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㉚“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㉛党报要“多载些生动的文字,切忌死板、老套,令人看不懂,没味道,不起劲”㉜。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文中系统地批判了报刊文章中的党八股风气,毛泽东说:“共产党员如果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论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㉝“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㉞他号召新闻人要下苦功夫去学习群众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并加以运用,使我们的新闻通俗易懂、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九)中国气派
“中国气派”是关于“民族化”问题。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中国气派”的新闻范畴。他多次指出,我们的新闻写作,要突出中国风格,吸收民族文化精华,写出中国风味和气势来,这样,新闻宣传才具有针对性、战斗性和影响力。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解决的问题”㉟。这是毛泽东新闻范畴创新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指导党的新闻事业发展极为重要。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文中说: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就是民族形式,“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㊱。“我们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㊲毛泽东的新闻作品中就大量地使用了中国人熟知的成语典故、诗词格言等,突出体现了民族风格。
(十)文化军队
1927年毛泽东率部队进入井冈山之初,面对国民党的反动宣传,强调工农革命军不能光打仗,“我们还要建立一支文化的军队”,用以反击国民党愚弄、欺骗民众的宣传。他说:“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离开了这一点,“也就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㊳1929年,毛泽东在《红军宣传工作问题》中提出要建立红军“宣传队”制度,他说:“红军的宣传队,是红军宣传工作重要的工具,宣传队若不弄好,红军的宣传任务就荒废了一个大的部分。”㊴1942年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㊵“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㊶他说明,光有手拿枪的军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一支克敌制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文化军队。毛泽东所从事的新闻活动就证明了这支文化军队的力量。1943年毛泽东抓住反对内战、反对侮辱共产党两个要点,亲自领导运用新闻舆论反击国民党部队欲对延安的进攻,这一强有力的新闻措施,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阴谋,宣传了中共坚决抗日的主张,打退了蒋介石发动的第三次反共高潮。可见“文化军队”范畴的提出,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伟大创造和独特贡献,其价值弥足珍贵。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范畴创新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在尊重新闻传播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又根据中国革命新闻实际的特殊性,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新性的新闻范畴,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内容,为中国特色新闻学构建奠定了基础。
(一)他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奠定了思想基础
毛泽东提出的新闻范畴,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同中国革命新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被证明了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闻宣传正确理论和经验的总结。这一系列新闻创新范畴的提出,为毛泽东新闻思想奠定了学理基础,也为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张如心认为,“毛泽东同志比我们党任何人都更加善于把通俗简明的叙述和科学的深奥灵巧地结合起来,善于把马列主义的理论与生动的中国革命实践在宣传教育上、在行动上微妙地联结在一起并结成一片”㊷。就此,我们要从毛泽东的新闻创新范畴来审视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建构问题,加强中国特色新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二)他成功地指导了革命时期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
毛泽东系列新闻范畴的创新,反过来又不断指导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实践,为中国革命的新闻事业服务。理论的基础是实践,毛泽东新闻思想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实践性,他提出的众多新闻范畴是对党的新闻工作的性质、意义、地位、作用、任务和原则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奠定了党的新闻工作的指导方针,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毛泽东特别善于依据新闻实践经验与事实得出科学的结论,然后又根据科学结论归纳出新闻事业发展的规律,并将其升华为新闻创新范畴。这种依据新闻实践认识、提炼和总结的理论范畴,对于中国新闻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一是解放了新闻人的思想,使新闻工作走上实事求是之路;二是强化了新闻工作的“党性”意识;三是提供了新闻工作的科学方法。
(三)他为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构建奠定了学理基础
要建构中国特色新闻学,离不开自主知识体系的挖掘,而新闻范畴的自主创新是基础性的工作。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发展史,是一个不断传承流变的历程,没有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形成,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形成。毛泽东对新闻范畴的创新,为建构中国特色新闻学积累了丰富的新闻理论与实践经验,大大提升了新闻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认识,这样就为推进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当然,毛泽东提出的众多新闻范畴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因此,我们要在传承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的新闻理论范畴,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实践的新情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注 释:
①⑪⑰㉟㊱参见《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2、522、708、534、706-707页。
②参见《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01页。
③④⑤⑥⑨⑩⑫⑬⑲⑳㉑㉒㉓㉔㉕㉖㉘㉙㉛㉜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华通讯社编:《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127、58、93、96、94、90、149、150、113、114-115、55、15、32、48、150、59、90、29、153-154、48页。
⑦参见郑保卫主编的《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页。
⑧⑱㉗㉚㉝㉞㊲㊵参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1、796、789、797、836、812、837、847页。
⑭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37-1949)》,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357页。
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637页。
⑯㊳《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86页。
㊴江西省文化厅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委员会等编:《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页。
㊶林之达主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1页。
㊷张如心:《论布尔塞维克的教育家》,《共产党人》1941年第16期,第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