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创新的伟大历程、主要成就与经验
2022-03-24岑忠干
朱 虹 岑忠干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披荆斩棘、上下求索、奋力开拓、锐意进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走出了前人所没有走出的道路1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69页。。由此可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向“强起来”迈进的百年奋斗史,既是一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的辉煌历史。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开拓创新,取得了伟大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创新的历程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敏锐捕捉国内外变化发展形势和顺应文化发展规律,及时调整文化发展策略,领导文化创新,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根据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不同特点和不同任务目标,可以把党领导文化创新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创新
在人类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曾创造出领先于世界的灿烂文化。但是随着中国封建社会步入中后期,建立在保守封闭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封建文化落伍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华文化在与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西方文化交锋中败下阵来,从此中华文明蒙尘,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衰微。为了拯救民族危亡,挽救中华文化,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出台各种救亡图存方案,进行可歌可泣的抗争,但都无法改变中华文化被灭亡的危险局面。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华文化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引和新的力量来领导。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中国人民看到新的希望。在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紧密结合中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肩负起这一伟大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在深刻认识和把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基本国情基础上,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带领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斗争。毛泽东对当时中国文化现状进行深刻分析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有“帝国主义文化”和“半封建文化”,“一切包含奴化思想的”属于帝国主义文化,主张复古、反对革新的文化属于半封建文化,这些反动文化都应该“被打倒”,否则新文化“建立不起来”1参见《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4-695页。。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破除反动文化和旧文化、建立新文化进行艰苦卓绝的探索。党在根据地领导文艺工作者创建各种文艺组织,创办各种文艺期刊,创作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文化建设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在理论上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确立新民主主义文化创新的方针,阐述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指明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从此中国文化发展有了新的航标,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1页。。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化创新
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为党领导文化创新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然而旧社会留给新中国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党必须领导人民尽快恢复国民经济,改善生活,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毛泽东指出,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文化建设的高潮也必将到来,被世人认为不文明的中国人将面貌一新,中国将以“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3《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5页。。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和政治变革的需要,党采取一系列新措施,推动文化创新。其中包括牢牢控制舆论工具,坚决同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逐步消除封建文化余毒和帝国主义文化的影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创新中的指导地位;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育事业进行改革,以满足经济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要;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激发以社会改造为题材的文艺创作,启发广大人民的政治觉悟。“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文化创新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领导人民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特点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成功实现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转变,开创了中华文化发展新篇章。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虽然受到“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影响,但中国共产党从未停止对文化创新的探索,我国文化在曲折中发展,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前期基础。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文化创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领人民“富起来”。“富起来”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富裕,也包括精神文化生活的富足。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柱和智力保证,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之路。由于十年“文革”灾难,文化发展遭到极大破坏,再加上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西方形形色色的文化涌入,思想战线出现了“精神污染”的现象。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恢复文化的正常发展,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列主义文化理论和毛泽东文化思想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提出精神文明建设论。精神文明建设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推进,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容应对困难和风险,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特征,阐发了先进文化论,进一步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持续推进文化理论和实践创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也随之而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谐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又一次实现了文化理论和实践的与时俱进。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化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带领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党的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3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兴盛。然而改革开放走过几十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部分已经完成,好肉都已经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01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直面问题,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文化创新。第一,通过发表讲话、文章、作重要批示等,澄清在文化建设中的各种模糊认识,矫正各种错误倾向,深化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丰富发展文化创新理论。其中主要包括:从民族复兴高度来认识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提出创新要坚定文化自信,善于学习借鉴,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科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第二,对文化创新作出科学的全面的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如何建设文化强国作进一步安排,这是一份新时代改革宣言书,也是一份创新宣言书。2014年通过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文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保障等,为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规划了路线图、明确了时间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并强调把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凝练而成。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015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印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对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全面系统部署。教育部、共青团出台相应的落实方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文化育人各个环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他各部门根据实际也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通过强化价值引领,构筑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加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第四,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全面统筹指导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工作,在交流互鉴中推动文化创新。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创新取得的伟大成就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守和践行初心使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取得了伟大成就。这些伟大成就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
(一)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从广义文化角度看,鸦片战争后造成的中国社会和民族危机“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危机”3张昭军、孙燕京:《中国近代文化史》,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19页。。为了摆脱危机,探索一条适合于中华文化发展的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不倦的追求。农民阶级、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等都曾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当然也挽救了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要实现中华文化由传统向近现代转型,照抄照搬别国文化模式或者简单文化复古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走中国文化创新道路,才能回答和解决“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经过长期的探索和总结,形成了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以外来优秀文化为有益养分,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推进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之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艰苦的文化创新实践中得来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摧毁封建主义文化和帝国主义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和制度基础,有力冲击了旧思想、旧习俗、旧传统,在与其他各种思潮论争中成功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奠定了前期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党探索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第二次相结合”,初步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路,成功“实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性转变”1孙成武:《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史论》,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84页。。十年“文革”使得文化创新之路受阻,文化发展受到重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化建设重新回到正轨。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这一论断给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给中国文化创新指明了前进的道路,那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道路。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建设和完善,到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宣布形成3杨雪梅、周舒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已形成》,《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2日。。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验基础上,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创新,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越走越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辟了广阔前景。
(二)重构了中华文化体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新文化体系是在旧文化体系崩塌之后建立起来的,并且与旧文化体系有根本的区别。这种根本区别主要体现为建立的基础、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的根本不同。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华文化体系是建立在封建经济政治基础之上、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维护封建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文化体系。随着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旧文化体系逐步分崩离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因此,如果没有建立起稳定的文化体系,各族人民就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就无法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中国共产党总结旧民主主义革命经验教训,立足中国国情,领导中国人民首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扫清了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存留了几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随着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不断完善和发展,如今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制度。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文化具有阶级属性,总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中国共产党领导重构的中华文化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基础之上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全新文化体系。其不仅与封建主义文化体系有根本区别,也与资本主义文化体系有本质区别,是一种全新的文化体系和文明样态。党的十八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凝练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精神层面的集中体现,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伟大成就的集中反映,是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超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表明中国有了自己的“身份密码”和“文化名片”,“标志着社会主义中国已经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价值观的制高点上”5陈曙光:《价值观自信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载于《理论导报》2016年第3期。。中华文化体系日趋稳定并走向成熟。
(三)重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1吴潜涛:《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载于《求是》2003年第19期。近代以前,中华民族是以“自在”的民族实体存在,而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则是近代中国与西方列强对抗过程中才出现的2费孝通:《中国文化的重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页。。因此,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意识的民族精神虽然长期客观存在,但不成系统,稳定性差。当需要向现代转型时,民族精神显得反应迟钝;当受到西方文化的挑战,民族精神无法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相反却“逐渐颓废甚至消失”3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复兴”话语下“中华民族精神”的讨论》,载于《浙江学刊》2017年第1期。。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在西方列强入侵过程中,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逐步被国人认识。文化界纷纷著书立说,出谋献策,对推动重塑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晚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和民国政府的腐败无能,无法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无法正确处理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不能成为重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在党的周围。尤其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建立起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社会上各阶级各阶层的力量团结起来,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此刻,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4《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6页。中国共产党不仅带领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民族精神,而且在理论上不断丰富发展民族精神的内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纷纷发表文章,批判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并概括出“刻苦耐劳”、“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精神5《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3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虽然关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理论上没有太多的成果,但中国共产党却在实践中带领中国人民弘扬了“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敢于斗争”等伟大民族精神。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我国文化发展受到新的挑战,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民族精神的建设。邓小平强调,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要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要提倡“艰苦创业”、“自尊自信自强”、“敢闯敢冒”的精神。这些论述对新时期党对民族精神的认识和进一步概括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推进,民族精神的内涵逐步清晰,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以党的文件形式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科学概括为“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十六字,这标志着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领导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塑基本完成。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民族精神的内涵也在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过程中不断得到拓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国梦的实现与民族精神紧密结合起来,领导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伟大的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科学家精神等,赓续传承中华民族精神。这些伟大精神深深融入党、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血脉之中,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使民族精神代代相传,与时俱进,激励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取得新的胜利。
(四)重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充分肯定,从而引发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以及对它的生命力、影响力和魅力的坚定信念。曾几何时,中华民族以高度的文明、灿烂的文化赢得世界的羡慕和向往。强大的中国闪耀世界,中国人也自信心满满。可是近代以来,在腐败无能的晚清政府和野蛮残暴的西方侵略者双重压迫下,中华民族国运衰败,国力衰退,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曾经引以为傲的耀世文化“蒙上了外人的不屑和鄙夷”,国人的文化自信心也逐渐崩塌,“乃至自我否弃”1沈壮海:《新中国70年与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建》,载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年第9期。。陷入泥潭的中华民族被迫开启文化自觉之路。各阶级、各阶层的仁人志士先后从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自我反思,学习西方。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告诉国人,民族文化要重新走向辉煌,要重振民族文化自信心,首先必须是民族获得独立和人民获得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人民翻身做主人,为重振民族文化自信心创造了根本的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文化自信有了坚实的基础。如今中国建立起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业体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艺创作、新闻出版、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新时代,中国文化进一步呈现大发展大繁荣的景象,文化理论创新取得新突破,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高质量发展,民族文化自信心明显提升。中国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充满自信、处处维护民族尊严的大国形象,在西方列强面前唯唯诺诺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2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9页。
(五)有力推动了中华文化向世界文化中心靠近
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从公元1世纪到1820年,中国的GDP总量一直保持着“超过东西欧总额的纪录”,是世界经济系统的核心3[美]熊玠:《大国复兴》,李芳译,湖北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第49页。。强大的经济也成就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的中心地位。中华文化不仅在儒家文化圈具有巨大影响力,而且在欧洲等地也具有广泛影响力。伏尔泰曾经赞叹道:“东方是一切艺术的摇篮,东方给了西方以一切。”4[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31页。可是鸦片战争以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中华文化“日渐被世界边缘化”5张国祚:《提高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载于《红旗文稿》2018年第10期。。无论是地主阶级、旧式农民阶级,还是民族资产阶级,都无法找到重新提升文化影响力的办法。这重任只能落到中国共产党的肩上。在革命战争时期,虽然常年战乱,条件艰苦,但中国共产党不怕困难,积极创新新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例如请当时的文化名士、无党派人士、外国记者等到根据地和解放区来参观考察,通过他们向国人和世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人民新生活,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的新文化。新生的中国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和打压,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道路处处受阻。即使如此,中国共产党也抓住每一次机会和每一个平台向世界展示如“自强不息”、“团结友善”、“热爱和平”的中华文化精神。随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向“强起来”迈进,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形成了加速效应。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其中包含的一系列重要理念对整个人类具有普遍意义,是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钥匙,因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例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站在人类道义制高点,超越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价值分歧和对立,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界之问作出响亮回答。尤其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期,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展现出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当代价值,获得广泛好评,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因此,可以说新时代也必将是中华文化重回世界文化中心的时代。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创新历史经验
回首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文化创新积累了十分宝贵的历史经验。全面深入总结这些经验并把它传承好弘扬好,对于新时代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新、全面建成文化强国至关重要。
(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文化创新的根本保障
文化创新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如果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核心统一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文化创新将是一句空话。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在内外交困局面下和无休无止论争中找到新的正确的出路,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中国成立后,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十年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改变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极大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还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坚强的领导。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的领导是文化创新的特征和优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主要矛盾转换,这就注定在新的征程上文化创新不会一帆风顺。过去的成功不代表未来一定会成功,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具体来说,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政治领导,始终确保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思想领导,确保文化创新的正确价值引领;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组织领导,确保文化创新的强大合力。中国共产党是文化创新路上的领航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化创新的根本保障。
(二)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是文化创新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根本指导思想。在迄今为止的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在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和传播方面还没有哪一种思想达到马克思主义这样的高度。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给在黑暗之中苦苦摸索的中国人民指明了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从来不标榜自己是终极真理,而是认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2页。。中国共产党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一系列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指导实现由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转变,再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文化创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旗帜。
(三)坚持满足人民文化需要是文化创新的基本价值取向
文化创新到底为了谁,这是必须要搞清楚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只有为了人民,不断满足人民对文化的需求,文化创新才有意义。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满足人民文化需要为己任。党领导建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其主要特点之一是“大众的”,就是语言接近民众,为广大“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2《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695页。。新中国成立后,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党领导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创新实践,文化成果丰硕,人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换,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铮铮誓言,初心不改,赢得广大人民广泛支持和拥护。在开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文化创新受到的各种干扰并不比以前少。只要始终坚持以满足人民需要为导向,文化创新就有源源不竭的动力。
(四)聚焦正在做的事情是文化创新的基本着力点
正确认识和把握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揭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规律,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找准破解难题的新思路,这是文化创新应有的任务。只有聚焦正在做的事情,创新的文化成果才有价值。如果离开了对鲜活实际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也就不可能有什么真正意义的文化创新活动。特别在重大历史关头,文化必须要“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50页。。一百年来,文化创新总是与正在做的事情相伴相随。文化创新的成果来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在解决问题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同时又为解决困难和问题提供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
(五)科学把握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是文化创新的基本前提
毛泽东曾指出,新文化“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4《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695页。。这一论断揭示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特殊关系,只有科学把握这一关系,才能真正做好文化创新。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其创新能力的大小,最终要受限于政治经济的发展程度。同时文化要有生命力,必须观照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时反映政治经济发展新成果。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对政治经济具有能动反作用。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文化创新与政治经济创新的协调推进。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定压倒一切,夯实文化创新的基础;强调文化要反映现代化建设新成果,保证文化创新内容有源源不断的“原料”;强调文化创新要为政治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明确文化创新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1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03月28日。
(六)正确处理“古今中外”是文化创新的关键
正确处理“古今中外”其实就是要求文化创新要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文化具有继承性,文化创新要“不忘本来”。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如果丢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丢掉了“本来”,失去了根基,割断了血脉。吸收其中精华为今天服务,形成新的文化,是实现中华文化创新的必要条件。中华文化要跟上时代发展潮流,还必须在开放中与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对话,在“吸收外来”中实现创新。“吸收外来”不是全盘接收,而是在批判借鉴中吸收其中有益养分,为我所用。“面向未来”是文化创新应有之义。“面向未来”表明文化创新具有前瞻性,能准确把握“世界文明发展趋势,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不断推进中华文化创新”2欧阳雪梅、邢军:《新中国70年文化建设成就与经验研究》,当代中国出版社2020年版,第81页。。回首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创新的路径就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借鉴中前进,在面向未来中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