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社会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2022-03-24孙锦锦王得中王颂王美芹孙红梅秦甜甜
孙锦锦,王得中,王颂,王美芹,孙红梅,秦甜甜
1.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山东菏泽,274000;2.赛飞特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61; 3.山东省创新管理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00;
0 引言
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智慧城市的建设说明我国城市建设综合水平进一步提高。但从某种角度来看,我国现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未知风险,对这种风险进行科学研究,并进行风险转化,能够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
1 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情况以及社会风险分析
智慧城市具有科学发展、高效管理、社会和谐等特点,是多方面的积极元素融合而成的综合体,也是一个城市内部新型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以一种具有综合特征的网络体系设置为最关键的基础,将城市的功能、管理、服务、决策等方面作为主要的发展核心,赋予城市“智慧”的特征。从当前情况来看,建立智慧城市是以全球范围作为出发点的,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进程较为稳定,从已建成的项目中能够看到,深圳、佛山等部分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已开展智慧建设模式。我国已有351个城市展开了互联网联合技术,开启了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探索,并处在快速推进阶段。但现代社会整体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信息化趋势,而信息化社会在安全方面无法达到全面覆盖,必定会存在一定的风险。风险因素的内容非常不稳定也不够确定,若不及时对此类风险因素进行管控或预测,这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作用就会扩大,最终会对整个城市的运作方式及具体形态产生阻碍作用。一般来看,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和社会风险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其中社会风险属于一种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对于现阶段社会的环境以及战略实施情况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而智慧城市的社会风险通常为智慧城市在面对正常城市而产生的社会发展逻辑问题与相关的技术问题。由于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在我国仍处于一个发展较为缓慢的阶段,较为完整的智慧城市还未建成,所以,相关人员需对智慧城市在建设期间产生的社会风险进行全面分析。
1.1 信息社会中的数据安全风险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较高,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各种信息的汇总和集中,所以当前社会也叫信息社会。信息和相关的数据对于整个社会发展非常重要。云计算技术及云平台等网络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柱,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开发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所以,此类关键技术中涉及的数据安全性也会对整个智慧城市产生不同的风险,而数据安全在当今时代具有战略意义,在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通过云技术平台或云端装置、设备等将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集中汇总并以此展开全面分析。在这个平台中,会涉及大量的数据运算和数据的录入、输出等环节,大量的数据存储于此,一旦云平台出现技术漏洞或程序漏洞,或者受到违法攻击,就会对数据中心产生损害影响。而且,此类信息事关我国城市建设规划及公民的个人利益,安全风险若过大,则会对我国城市的整体安全造成威胁[1]。
1.2 财政不间断支出风险
在打造智慧城市时,财政持续投入风险也属于建设社会风险中的一种。从当前阶段来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试点项目的开发资金通常来源于当地的政府部门,而智慧城市特征的显现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财政资金一旦出现断层或缺口,则会影响到智慧城市的建设效果。一般来说,能够影响财政资金投入的情况有两种。第一是投入过少,由于智慧城市建设理念在我国仍处于初步阶段,国内尚未出现完整的智慧城市案例,使得不同城市的政府对于打造智慧城市的认可程度有着不同的看法,并普遍存在观望态度,相比于民生方面的投入,在打造智慧城市方面投入稍显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风险会使智慧城市的维护资金越来越多,而前期成本又非常大,如不及时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的方式对其进行后续建设,则会加大城市资源、能源的浪费,需谨慎对待。第二种风险是没有实质性投入,部分城市存在一定的跟风现象,对于打造智慧城市的要求和特征并不够了解,同时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建设力度都较弱,不具备打造智慧城市的能力。
1.3 发展政策与实际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风险
发展智慧城市的要求较高,这对社会资源的具体配置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例如,智慧城市的现代化、信息化等特征要充分显现,就需要建设覆盖面积较大的Wi-Fi无线信号覆盖区域,将这个区域中的通信设备进行集中、全面的普及,对市民综合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人们需对智慧城市进行自发的维护而不是高强度的损耗。整个建设过程单单凭借市场的力量,无法达成较为全面且完善的配套设施。不论是否建设智慧城市,任何类型的城市建设都离不开政策的配套,各类政策的落实程度、相关支撑体系的完善程度、运营环境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对智慧城市建设起到作用,这间接对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深度有着一定的影响。从现阶段智慧城市的建设程度来看,建设期间存在对硬件设施的重视程度远远超出了对制度的安排的现象,这使得后续的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完善,并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这些不利影响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
2 智慧城市建设的风险防范措施
现代社会是处于不断发展过程当中的,而在发展期间会存在部分风险,这也赋予这个社会风险属性。这种风险的内容和对社会的影响程度都处于一个非常不确定的因素当中,若不针对此类风险加强防范,科学制定防范策略,势必会对城市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使这种风险渗透到各个环节当中,例如造成公民私人数据的泄漏、政府资金投入与使用风险等。相关政府部门应充分结合智慧城市的建设特征和主要内容进行全面对接,确保资金投入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为实现智慧城市的各个职能提供坚实的力量,同时,还需结合云平台等互联网技术及网络安全管理技术等,对整个城市智能机制予以全面的安全管理和建设。同时,也需适当向社会普及智慧城市的发展优势,提高人们对于智慧城市的认可度。通过这些高效的措施,能够非常明显地减少智慧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社会风险。从智慧城市的建设内容和发展特征来看,相关人员有必要从建设社会风险角度出发,对此类风险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促使智慧城市建设风险得到妥当地处理和解决,达到以发展角度来治理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的目的。在对城市建设社会风险的研究过程中,一定要对形成这些风险的机制进行有效研究,并对此类风险的后续发展趋势进行合理预判,以此形成科学的风控体系,进而规避风险。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项防范措施。
2.1 合理支出财政资金
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一定要考虑此类工程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并且面向的主体为社会和城市居民,而智慧城市的建设效果也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前期的成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回报,有关部门应充分结合智慧城市的建设蓝图,将财政资金支出的部分进行细致规划,并对此部分加强资金管控,确保资金的流向正确,管理渠道也需体现一定的透明性和公正性。
建设智慧城市的难度是根据城市的经济状况和发展实力决定的,若城市发展水平较高,那么智慧城市的建设效果显现得就会提前一些,若城市发展水平较低,则需考虑城市是否确定融入智慧理念,毕竟保证民生问题是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要问题。由于此类工程需要耗费非常多的人力资源和其他能源,需要丰厚的资金作为发展基础和支持,另外打造安全的信息管理制度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所以,若想高效建设智慧城市,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城市建设社会风险的管控,确保财政的资金投入质量和效率能够保持在一个基准线上。资金的投入范围包括物联网平台的设计和规划、云技术及数据库平台的建设、模范企业示范区、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的培养。
2.2 增强安全管理力度
相关人员需结合智慧城市的应用情况全面建设安全管理体系或机制,加强对数据的保护。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期间,保障城市信息安全与居民的个人隐私安全是打造智慧城市的前提,也是非常关键的基础条件。信息系统使用后,需对其整体的安全状况和管理状态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制度的完善性。一系列网络监管安全平台和模式都需全面推行,从根本上加强安全监管的力度。在国内,智慧城市的打造主要通过政府部门与当地企业之间的合作,并在合作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式对数据进行采集,所以,这些部门和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自身职能,工作人员也需加强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的认知,确保采集后的数据能够处于安全的状态[3]。
2.3 全面提高社会信任度
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社会环境的优化能够通过集中力量、制度建设以及其他因素来进行干预和改善。与制度关联程度较大的因素可以在较为完善的配套政策及设施下进行优化。为针对性加强社会层面的认可度和信任度,相关部门需结合智慧城市的运营机制进行联合作业。相关部门需对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有效协调和管理,在联合作用下有效减少智慧城市的建设风险。相关人员应针对城市建设小组的具体运行机制展开有效作业,通过建立制度的方式达到督促建设的目的。与此同时,智慧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其中有许多功能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在网络平台中实现的,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也需提上日程。
对于我国社会而言,城市内部的治理状态和发展情况有着一定的关联,在进行社会治理或城市治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增强来自社会不同方向的联系,形成网状体系。为改善市民不信任的程度,相关人员需建立与其相对应的复杂过程,并通过时间的推移和建设效果,获得社会的认可与信任[4]。
2.4 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构建完善的配套政策
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效果而言,整个系统是建立在相对完善的信息化装置和设施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智慧城市的发展情况和建设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化、智能化的装置或设施的覆盖率和使用效果,在保证智慧城市的建设效率后,可以此为发展核心积极建立智慧产业系统及其相关体系。其中,智慧产业的核心内容主要是针对智慧城市下的产业链构成并对相关的资源、能源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包括软件开发、现代化生产制造业、农业、环保等方面,都需要智慧产业对其提供技术支持。与此同时,相关行业、领域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智慧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具备核心发展理念的背景下,相关人员也需加强对配套政策和措施的完善等方面予以全面支持,确保智慧城市的建设效率和建设质量能够达到相应的规范标准。政策能够对部分资源进行强行分配,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针对性增强某领域的发展效果,在此领域发展完善后,还能对其他领域进行资源方面的吸收,起到一个有效带动其他行业发展的作用。
智慧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会涉及非常多且复杂的工程内容,并且整个建设与发展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系统化特征,若不对此系统中存在的社会风险进行防控,则会造成风险漏洞的影响扩大。为提高该系统对社会风险的防控能力,相关人员需完善社会风险的管理制度和配套设施,以起到双重管控的效果。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配套设施也需适当融入文化、艺术、人文社科、环保节能建设,促使智慧城市主要观念和建立体系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特征[5-6]。
3 结语
智慧城市这一理念在我国应用时间较短,尚未形成具有完善参考价值的发展案例,并且智慧城市系统工程的建设周期较长,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明显的反馈,所以,为保障智慧城市的发展建设效果,在建设期间相关部门应对社会风险元素进行集中分析和总结,并结合城市的具体发展情况,针对性地制定解决对策,以达到高效建设智慧城市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