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路径和模式
——评《改革开放40 年高师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变迁》

2022-03-24肖征

科技管理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高师课程体系思政

书名:《改革开放40 年高师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变迁》

作者:张惠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3221-0

出版时间:2021 年5 月

定价:88 元

高师职前教师教育立足于国家的长远发展战略,致力于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培养优秀的师资力量。当今社会,伴随着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实施等方面都将面临新的挑战。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理解我国高师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历史沿革,探索未来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路径和模式?《改革开放40 年高师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变迁》以我国社会发展的时间为主线,详细论述了高师院校职前教师教育各个阶段的国家政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课程评价,从而帮助研究者发现各历史时期课程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该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1978 年—1985 年高师本科课程的恢复,明确高师课程目标是培养专业能力和政治素养强的教师,侧重学科专业基础课程、逐步恢复师范性课程。该时期学业评价以定量为主,过程性评价为辅。第二章描述了1985 年—1993 年高师课程的初步改革。国家明确高师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目标,强调教学改革必须围绕培养合格的中学教师这一根本任务展开,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突出师范性课程,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第三章讲述了1993 年—1999 年高师本科课程改革的深化。该时期,随着中学的教改,高师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相应提高,综合性、研究性的教师专业人才成为时代所需。第四章介绍了1999 年—2010 年高师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现代化探索。内容包括高师建立了现代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体系、师范性与学术性融合的课程体系,为基础教育培养创新型和实践型师资;深化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第五章阐释了高师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现代化构建。基础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素养提出严峻的挑战,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日趋完善,顶岗支教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第六章反思了改革开放40 年高师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变迁。师资培养模式发生了变化,由师范院校培养向综合类院校培养转向;课程设置围绕师范性和学术性二者的统一。

纵观改革开放40 年以来的课程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高师院校的管理者一直立足时代背景,广泛调研,积极探索并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高师院校致力于培养政治素养高的学术型、创新型和实践型的中小学优秀教师,努力建设融师范性、学术性、实践性为一体的现代化课程体系,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建立全方位、多维度、动态的课程教学的评价体系。

当前,我国教育部正在大力推进高校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在新的社会形势下,高师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一直处于动态的改革中,也正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教育部颁布的关于一流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的实施文件中,要求各学科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这对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职责和时代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师院校的管理部门和课程决策者应科学地设计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根据学科、专业和课程特点分步骤、有序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笔者在开展聊城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培育项目“英语语法”(项目编号:Y201943)的建设中认为,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范生入职后的专业成长路径。高师院校要积极、持续地推进校地合作,做到高校专家、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三方联动,共同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努力实现职前、职后教师教育的一体化。

展望未来,我国在构建高师职前现代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时,目标要定位在为中小学培养师德高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养全面的骨干型教师,强化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可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意识;促进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的多样化、教学评价的过程性和多元化,提升师范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从而使其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相适应。

该书秉持历史发展的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论述了我国高师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发展的历程、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勾勒出了未来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发展蓝图,可供高师院校管理者和教师教育课程研究人员阅读。

猜你喜欢

高师课程体系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