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刨削系统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疗效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
2022-03-24张廷娟
张廷娟
(靖远县人民医院 甘肃 靖远 730600)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在生殖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是由子宫内膜在炎症、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刺激下过度增生所引起,以阴道出血、月经异常为主要表现,可极大地损害生殖功能。对于本病通常采取手术治疗,宫腔镜下电切术是既往常采取的术式,可将息肉彻底清除,但会对内膜完整性造成破坏,不适用于有生育要求者[1]。而宫腔镜刮匙刮除术可在清除息肉的同时保护患者内膜完整性,但术后患者复发风险高。近年来,宫腔镜刨削术被应用于EP 治疗中。研究指出,此术式可准确定位并有效清除息肉组织,同时能减轻其他组织损伤,降低术后复发风险[2]。本研究对52 例EP 患者实施宫腔镜刨削术,并和开展宫腔镜刮匙刮除术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对2019 年5 月至2020 年10 月本院接收的103例EP 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将103 例EP患者按术式的不同分配入刮除组(n=51)、刨削组(n=52)内,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1)通过阴道超声确诊;(2)既往激素等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3)配合医护工作;(4)自愿接受宫腔镜手术。
排除标准:(1)存在除EP 以外的其他生殖疾病者;(2)因存在严重躯体疾患而无法耐受手术者;(3)凝血障碍者;(4)精神失常者。
1.2 方法
于所有患者月经结束后5~7d 开展手术,术中膨宫液选用5%葡萄糖溶液,膨宫压力控制于100 mmHg。取患者截石位,实施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后对宫颈内情况进行观察,术中扩宫颈至8 号,通过宫颈口插入宫腔镜予以膨宫操作,流速控制于110mL/min 左右。
刮除组实施宫腔镜刮匙刮除术,即将宫腔镜放置适宜位置后探查息肉所在部位、大小、数目等情况,医师结合病变情况选择合适的刮匙进行清理,在此过程中做好宫腔吸引。刨削组实施宫腔镜刨削系统治疗,扩宫颈后,将刨削刀头、双极电凝设备等刨削系统置入,利用宫腔镜观察病变情况,将刀头紧贴病变表面行刨削旋切,缓慢削减病变组织直至切除干净,利用电凝刀实施止血处理。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手术用时、手术失血量、住院天数、月经转为正常时间;(2)通过超声检查对两组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予以测定;(3)观察两组术后有无切口感染、宫颈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并计算总发生率。(4)疗效:术后月经周期及量均转为正常判定为显效;月经周期基本转为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判定为有效;月经周期及量均未见改善判定为无效。统计总有效率(以显效、有效为治疗有效)。(5)复发情况:汇总两组术后1 年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手术指标、月经转为正常时间、子宫内膜厚度等)用()描述,用t 检验;计数资料(并发症、疗效及复发率)用[n(%)]描述,用卡方检验。以P<0.05 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月经转为正常时间
刨削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月经转为正常时间均少于刮除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指标及月经转为正常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手术指标及月经转为正常时间比较()
?
2.2 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厚度
两组术前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子宫内膜均变薄(P<0.05),且刨削组优于刮除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mm)
表3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mm)
组别 n 术前 术后 t P刨削组 52 11.82±2.35 7.31±1.48 11.710 0.000刮除组 51 12.29±2.67 9.04±2.06 6.882 0.000 t 0.345 0.000
2.3 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刨削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刮除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n(%)]
2.4 比较两组疗效和1 年内复发率
刨削组总有效率高于刮除组,1 年复发率低于刮除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疗效和1 年内复发率比较[n(%)]
3 讨论
EP 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可于青春期后任一年龄段发生。该病可引起阴道出血,部分患者还常存在不孕症。在临床治疗方面,通常基于患者病况及有无生育要求选择适宜的术式,尽可能去除病变组织,改善患者出血症状,并恢复其月经状况。对于有生育要求者除保留子宫外,还应减轻正常内膜受到的损伤。而对无生育要求者,可实施根除手术,连同周边内膜组织切除,以控制病情,避免内膜再次增生导致病情复发[3]。
因在宫腔镜直视下开展手术可实现对病变的精准定位,同时可提高操作的精准度,并减轻对机体的损伤,故宫腔镜手术受到EP 治疗领域青睐。既往针对EP 常采取的宫腔镜手术方式为宫腔镜刮匙刮除术,能够在保护内膜功能的前提下去除病变,改善EP 患者病情。但研究发现,该术式难以获得理想的切除效果,患者术后病情可能复发[4]。
宫腔镜刨削术为近年来开展的一种微创治疗方式,具有创伤轻、疗效显著、术后恢复期短等优势。本研究将此新型术式和宫腔镜刮匙刮除术治疗EP 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和刮除组相比,刨削组疗效更优,月经转为正常时间更短,子宫内膜厚度减小幅度更显著,1 年内复发率更低。这是由于宫腔镜下使用刨削系统可彻底去除病变组织,减少增生内膜,同时可避免对周边正常内膜造成损害,能够防止息肉残留及复发[5]。本研究中,刨削组手术用时、手术失血量均明显较刮除组少,提示宫腔镜刨削术可优化手术指标。考虑其原因,刨削系统是利用刀头的迅速旋转来实现对息肉的有效刨削,且其兼具吸引功能,可在手术操作中将宫腔内的组织及时吸出体外,避免漂浮物影响视野,从而可确保手术顺利开展[6]。且对于较大体积的息肉可先将其削减,并通过抓钳扭出,从而有利于缩短手术用时。
此外,刨削系统包含电凝设备,利用其及时对伤口进行止血处理,从而可降低术中失血量。并发症比较发现,刨削组明显较刮除组低,且住院天数明显较刮除组短。这是由于该术式更加微创,且视野清晰,可防止误伤周边组织,故能减少周围脏器受损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综上所述,宫腔镜刨削系统在EP 治疗中应用,在增强疗效的同时可减少手术用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术后康复,并降低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