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以种地为生兼营养蜂的人
——艾天平

2022-03-24杨玉华

蜜蜂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蜂群养蜂种地

杨玉华

(黑龙江省虎林市绿都蜂业有限公司,黑龙江 虎林 158400)

艾天平是虎林市856 农场22 队的一名普通农工,他以种地为生,兼营养殖蜜蜂60 群。一家人承包种植13.1 hm2水稻田。2020 年稻谷产量达到128 t,获得净利润10 万元。一个种粮大户,为什么还要兼营养蜂呢?说起来还真有一段故事。

图1 艾天平近照

今年57 岁的艾天平是四川达州人。他的姐夫1966 年从部队转业到了虎林市856 农场。他姐夫也是四川人,在老家和他姐姐结婚之后,他姐姐就跟随姐夫来到了虎林。那时候四川老家日子过得挺苦,听姐姐说虎林这边的生活过得不错。1978 年,他也来到虎林市856 农场想落个户。当时农场大批知识青年返城,农场的工人锐减,还真要急招一批年龄在18~25 岁的农工。可是艾师傅是1964 年出生的,当时只有14 岁。尽管他的姐姐、姐夫在856 农场,因年龄相差太大,也没办法帮上他。

没有落上户,他在姐姐家继续上了2 年学。初中毕业后又打了1 年零工。夏天他到处挖药材卖,当时有一种药材叫龙胆草,1 kg 可以卖到4 元多钱,收入挺不错。秋天农场地里收割后还剩有部分粮食,他就整天在大豆地、玉米地里捡粮食。虽然没有正式工作,但生活过得比老家好。

1981 年,父亲多次来信让他回去。告诉他现在生产队的田地都分到各家各户了,多种点地混个生活也可以。姐姐也觉得他老大不小,也该回去成个家。他不好违背父亲的意愿,就返回四川。回到老家之后,他就在家里种田地。1984 年结了婚,生下2 个孩子。因为超生,交了不少罚款。当年,达州这个地方生活太苦。他家所在的地方,出门就是山,交通非常不便,连个自行车都骑不了。全家3 口人只有水田、旱地0.3 hm2,并分散在40 多个地方。什么机械也用不上,干农活全靠劳力。

有了在856 农场3 年的生活经历,他不甘心一辈子就在这山窝窝里受委屈。1994 年,他举家搬迁到856 农场。这一次,他在农场落了户,开始以种地为生的农工生活。20 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艾变成了老艾,家里的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

他现在承包种植13.1 hm2水田。每年上缴给农场的费用在11 万~12 万元。只要把这些承包费用交齐,种地的事他自己说了算。粮食也是自己卖。当然了,农场承包土地也有一些规章制度,承包人必须遵守执行。

这几年得益于政策好、天帮忙,粮食的收成年年都不错。他在856 农场场部购买了2 栋住宅楼。日子过得很舒坦、幸福。

艾师傅怎么又迷上养蜂呢?还得从2010年说起。这一年,他把水田活计忙完后,又在水田附近种了一些西瓜。有人告诉他:“种西瓜必须要有蜜蜂授粉,否则不结西瓜。”他听后便去蜂场找蜜蜂。开始时他是想租一群蜂过来授粉,可是蜂场的养蜂人说:“你租的蜂群少,离蜂场又远,我们没有时间去管理,租不了。”老艾想,没有蜜蜂也不行啊!就商量着购买1 箱蜜蜂,蜂场同意了。

当时是7 月下旬,椴树蜜已经结束。蜂场卖给他的蜂群有11 个脾,不带蜂箱,另外还给他2 个要出房的王台。就这样老艾花850 元钱买了1 群蜂,又分出来2 个小蜂群。当年就越冬3 个蜂群。从此,他便走上了养蜂之路。11 年来,他从不懂蜜蜂养殖到入了门,蜂场发展到今天。

他所在的22 队,春天柳树多,繁殖蜂群比较好。距离他家15 km 的23 队蜜源更好,有椴树,还有杂花。每年夏天他把水田的农活忙完,就带着蜂群去23 队放蜂采蜜。

这些年,他养蜂收获的经验教训不少。采访中,他说得最多的是蜂群越冬。前些年,蜂群一直在室外越冬,蜂箱用松针、稻壳进行保温,效果不错。但就是鼠害不好控制,每年越冬的蜂群都受老鼠为害,所以,蜂场的发展速度比较慢。

2015 年,他花9 000 元钱购买了一间有18 m2的保温房。保温房夏天放蜂能住人,冬天可以给蜂群越冬,利用率还挺高。由于保温房离地面60 cm,老鼠上不去,蜂群冬天遭鼠害的问题也解决了。

图2 蜜蜂越冬保温房

谈到2021 年的养蜂生产,他说:“虽然椴树蜜歉收,但还是摇了750 kg 多的椴树蜜和杂花蜜,属于收成还不错的蜂场。他的蜂蜜大部分卖到四川老家,还有一部分是卖给上海、北京曾经在856 农场下过乡的知青。因为蜂蜜质量好,能卖到60 元/kg,大致算了一下,去除成本费用后还能剩余3 万元。”

在采访结束的时候,他表示:“虽然我是以种地为主,但挺爱好养蜂。现在有很多人喜欢北大荒的蜂蜜,咱不能有钱不赚啊!这个蜂场我要好好地经营下去。”

图3 蜂场一角

猜你喜欢

蜂群养蜂种地
养蜂振兴待后生—拜读张莉代表建议有感
数字智慧农业 让种地更精准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种地钓鱼
蜂群春管效果佳
蛰伏为王
养蜂专用车实现养蜂一站式经营
蛰伏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