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鼎穴的蜂疗临床应用

2022-03-24王正元刘明芳李万瑶

蜜蜂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乳突疾患咽喉

王正元,刘明芳,李万瑶

(1.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中医院,浙江 新昌 312500;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天鼎穴(Tian Ding LI17) 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第17 个穴位。天,“颠也”,指天人地三部之上部也;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三足两耳。此穴位于颈部胸锁乳突肌后缘,而胸锁乳突肌特征为一肌三头(一头附着于乳突,其他二头,分别附着胸、锁二骨) 似三足鼎立,故名。

定位:天鼎穴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喉结旁,扶突穴与缺盆穴连线的中点,见图1。《针灸甲乙经》 中记载:“在缺盆上,直扶突,气舍后一寸五分。”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在颈缺盆,自扶突后一寸。”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经络腧穴学》:“天鼎穴位于横平环状软骨,胸锁乳突肌后缘,取法:扶突直下,横平水突。正坐,微仰头取穴。”

图1 天鼎穴取穴位置

解剖:该穴在胸锁乳突肌下部后缘,浅层有颈横神经、颈外静脉和颈阔肌,深层为中斜角肌起点,有颈升动脉,在斜角肌间隙分布着臂丛神经以及隔神经等结构。位于颈部,横平环状软骨,胸锁乳突肌后缘。

主治与临床应用:《针灸甲乙经》云“暴喑气硬,喉痹咽痛不得息,食饮不下,天鼎主之。”《针灸大成》 云:“暴瘖喉痹嗌肿,不得息,饮食不下,喉中鸣。” 《百症赋》 中说“天鼎,间使,失音嗫嚅而休迟。”《经络腧穴学》 中天鼎主治咽喉肿痛,暴喑,呃逆,瘰疬,瘿气。天鼎穴属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具有疏经通络、理气化痰、消肿止痛、祛瘀散结之功,并可降逆泻火、清燥存阴,可用于治疗颈部及咽喉诸疾。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及临床应用经验,现将蜂疗天鼎穴治疗的疾病分为以下三类。

1 咽喉疾患

咽喉疾患包括咽喉炎、暴喑等,《类经》:“喉为肺系,所以受气,故上通于天;咽为胃系,所以受水谷,故下通于地。”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咽喉属肺胃之关口,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与足阳明胃经相交接,且天鼎穴在咽喉附近,有理气化痰、清咽利膈之功,可治疗咽喉相关疾病。

蜂针治疗咽喉炎配天容、风池、鱼际、列缺、合谷等穴位;暴喑配扶突、列缺、照海、尺泽、太溪等。

2 甲状腺疾患

甲状腺疾患包括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等,甲状腺疾病主要分为内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和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两大类。内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俗称甲亢) 和甲状腺炎症(包括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甲状腺炎症)。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肿瘤。

此类疾病中医称为“瘿病”,此病发生多与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等因素有关,基本病机是气(火)、痰、瘀结于颈部。近几年,甲状腺疾病呈上升趋势,如患者疾病未达到手术治疗要求,可采取保守治疗,除中西药物、针灸等治疗方法外,蜂针天鼎穴亦可作为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案。天鼎穴有理气化痰、祛瘀散结之功效,且位于甲状腺附近,具有穴位的局部治疗效果。

蜂针治疗甲状腺疾病配阿是穴、天突、膻中、足三里、丰隆、曲池等穴位、

3 神经系统疾患

神经系统疾患包括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舌下神经麻痹等。假性延髓麻痹,即中枢性延髓麻痹,又称为上运动神经元性或核上性延髓麻痹,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综合征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受延髓支配的肌肉瘫痪或不全瘫痪,软腭、咽喉、舌肌运动困难,吞咽、发音、讲话困难,无肌肉萎缩,咽反射存在,下颌反射增强,可以出现强哭强笑及锥体束征。舌下神经麻痹是指舌下神经遭受外力损害和异常组织压迫所致的麻痹症状,以舌体偏斜、舌肌萎缩、构音不全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舌下神经是第12 对脑神经,主要含躯体传出纤维,支配舌内肌和舌外肌(茎突舌肌、舌骨舌肌、颏肌等)。当髓质中一侧的核损伤或周边神经损伤时,可使舌的一侧肌肉麻痹、萎缩,表现为舌前伸,舌尖向患侧偏斜。

利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和“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理论,天鼎可治疗舌咽、迷走、舌下神经等所支配肌群疾病。

蜂针治疗此类疾病配廉泉、扶突、风府、风池、哑门、内关等穴位。

注意事项: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蜂针天鼎穴易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开始治疗时需做皮试,且应控制蜂量。如是因为蜂针天鼎穴所致的淋巴结肿大,可以稍停此穴施针,待肿大消失后再蜂针,并要与患者事先说明可能的结果。

猜你喜欢

乳突疾患咽喉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咽喉病,试试这三招
婴幼儿肌性斜颈的家庭疗法
两步缓解颈肩痛
我家秘方
骆驼不怕刺?咀嚼仙人掌满嘴是刺
小狗挨针
三峡行吟
恶心呕吐-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