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职业病应急预案研究与应用

2022-03-24胡锦国康向涛易汉华王子一

煤矿安全 2022年3期
关键词:区段职业病预案

胡锦国,康向涛,高 璐,易汉华,唐 猛,王子一

(贵州大学 矿业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占一次性能源的60%,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煤炭的产出与利用[1],然而煤矿在生产过程中,作业人员面临着各种急性、慢性职业病,严重影响着现场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规范操作。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研究表明,我国煤炭行业事故死亡人数与职业病死亡人数之比高达1∶6,由此可知,煤矿职业健康管理仍需进一步的规范与落实,而有效的应急预案与防治措施可以大大降低作业人员患病率,对煤矿安全生产和职业病危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郭德勇等[2]对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应急预案进行研究,指出应急预案编制的基础、重点、关键和核心,探讨了应急预案在平禹四矿中的应用;彭然等[3]提出了煤矿链生灾害概念,说明现有应急救援体系没有形成多灾种综合救援体系,阐述了链生灾害对灾害预防手段和防控主次关系变化的影响;顾大钊等[4]提出了煤矿职业防护健康理论与技术体系,形成了“源头控尘-扩散降尘-有效防护”的防护模式;宋洁等[5]构建了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煤矿职业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工程实例进行应用,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袁树杰等[6]研究了风险评估模型对煤矿职业危害评价的适用性。可以发现,以上学者分别从煤矿安全体系建设、职业病风险评价、煤矿救援开展等方面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对于煤矿职业病灾害领域的应急预案研究却鲜有涉及,为此,以贵州某矿为例对煤矿职业病应急预案进一步进行研究。

1 职业病事故危害特征

1)复杂性。在井下采掘过程中,作业人员暴露在复杂的生产环境中,粉尘、噪音、有毒气体和高温等因素诱发多元性的职业病,严重危害了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特别是随着矿井开采能力的提升,采掘巷道数目、长度和总断面积增加,必然导致产尘区的总尘源量增加,相应的尘肺病检出率会随着工作面粉尘浓度增大而提高。何国家[7]等将煤矿作业场所主要职业病按危害类别、因素、作业场所及可能产生的职业病绘成表格,为煤矿职业病应急预案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类别、因素、作业场所及可能产生的职业病见表1。

表1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类别、因素、作业场所及可能产生的职业病Table 1 Categories,factors,workplaces and possible occupational diseases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coal mine workplaces

2)迟发性。煤矿职业病事故中,除却化学物质中毒和高温中暑以外,大都为慢性职业病。在检出率最高的尘肺病中,其发病年龄主要在36~55岁之间以青壮年为主,工龄主要分布在10~20年[8],退休人员职业病检出率比在职人员检出率更高。

3)广泛性。随着劳动人员的工龄增加,长期在一线作业人员受环境影,职业健康都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据2015—2016年全国职业病报告,2015年煤矿职业病11 625例,占全国职业病人数39.8%,2016年增加到13 070例占比41.1%。

2 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研究

职业病应急预案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9],关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身体健康,当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时,如果缺少职业病应急预案,作业人员将失去行为准则进行不恰当的救助或者自救,可能会使灾情扩大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在面对复杂的职业病类别时,可以通过制定职业病应急预案,产生有效的应急机制,然后作业人员根据环境进行准确判断,在短时间内采取有效的响应方法,降低事故危害。职业病应急预案应包含2方面:①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应用于急性职业病处理,例如CO中毒、H2S中毒和高温中暑等;②职业病危害事故专项防护预案,应用于慢性职业病防治,例如尘肺病、矽肺病和滑囊炎等。

2.1 灾害评价法

灾害评价方法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事故风险描述具有重要意义[10],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范围采取科学的灾害评估后启动应急响应。通过检查表法、类比法、职业卫生调查法等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井下突发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职业病灾害的发生是由企业管理、作业环境、工人意识、技术设备和保护理念共同决定的,评价方法的作用结果是基于保护理念为企业管理提供风险告知,企业再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和监测数据,决策出正确的应急响应。

2.2 应急组织结构

将组织结构矩阵图运用于煤矿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可以建立责任分明、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以应急救援指挥为中心,分解后的救援行动清晰具体到个人。煤矿应急救援矩阵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应急救援指挥部、综合技术组、抢险救援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安全保卫组、通讯保障组、安全监察组和善后处理组9个机构。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调度,其余各组织机构根据抢险救灾需要抽调部门精英技术人员组成抢险小组随时待命。

2.3 应急响应程序

应急响应程序分为:接警、警情判断、应急启动、实施救援、判断事态发展、应急结束和后期处理几个步骤。煤矿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流程如图1。

图1 煤矿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流程Fig.1 Emergency rescue procedures for occupational accidents in coal mines

煤矿的事故发展是一个动态、不可控、受环境制约严重的过程,事故的现场处置方案受经验主义影响,如果带班人员受过良好的遇警培训,合理处置现场灾情能避免灾情扩大。利用专家培训与灾害数据库建立劳动人员遇警培训班,可以提高现场应急救援决策和员工预警能力。

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可控性、救灾难度、影响范围及控制能力,确定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同时企业按照应急预案提供的应急资源信息建立有效的流程:接警;生产现场带班人员应急指挥;专家应急会议召开;信息上报;人力物力资源调用;信息公开;后勤保障;遇难人员家属安置;事故确认;终止应急响应状态;恢复生产。针对煤矿职业病应急预案中慢性疾病,企业也应建立完善的防粉尘措施、噪音预防应对等。

2.4 预防对策

应急预案中预防对策的制定要从政府、企业和职工个人3个角度出发[11],政府层面进行深入调查后实时修订法规,完善职业健康法规标准体系,推进科研领域在职业病防治领域和产品的研制;企业层面要明确主体地位,加强安全投入,落实管理规定,对职工职业健康体检建档,开展定期的职业健康报告与培训;个人层面应学习职业健康理念,提高保护意识,配合企业政策落实。

3 应急预案应用案例

以贵州省某煤矿瓦斯(窒息)较大事故为例,深入研究事故中应急预案的应用。2018年7月,该煤矿发生1起瓦斯引起职业病窒息性较大事故,事故地点:西采区+420 m主井-130 m-46#西采面切眼掘进面,事故地点-200 m区段未形成通风系统,事故经过:当天上午,该煤矿西采区早班26名作业人员下井,其中-200 m区段作业人员8人,-50 m区段作业人员6人,+170 m区段作业人员3人,+355 m区段作业人员3人,+405 m区段作业人员1人、管理人员4人。大约上午9时20分左右,-200 m-42#西采面切眼掘进工作面发生煤压出继而引发甲烷、CO2等气体瞬间涌出,正在-25 m上部车场的安全员感觉风流异常,认为-200 m区段可能发生事故,于是赶往-100 m区段。17:40左右,安全员到达-200 m区段下部车场,发现巷道煤尘大,呼吸困难,无法前进,于是返回到-25 m绞车房打电话向井口调度室报告井下发生事故。

应急响应启动,事故发生后,该煤矿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通过联网系统直报;应急处置,组织现场带班人员进行自救(成功救出3人),紧急构建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和方案措施,明确各部门职责,成立抢险小组和医护小组进行井下侦查和地面救护。抢险人员依据制定的救援方案在侦查中发现救灾区粉尘浓度高、可见度低、无法前进,综合技术组随即安排增设局扇等通风设备设施加强通风排尘,保障灾区气体符合救援条件后,抢险人员随后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规定寻找受困人员,同时进行技术侦查,确保灾区气体情况稳定不会发生二次事故。应急响应终止,救援人员在科学的应急指导下达到了事故救援的最佳效果,最大程度降低了事故损失,在应急指挥部判断灾情后结束应急救援。

4 结 语

制定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是事故发生时能快速进入应急响应状态科学开展救援工作的必要手段,也是预防慢性职业病的重要举措,对井下作业人员安全保障有深刻的影响。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要以职业病特征和评价方法为基础,以前沿技术支撑系统为关键,要突出职业病分类、危害、预防、预测和突发事故处理办法。应急组织依据科学的应急预案将救灾责任明确到个人,保证应急预案的充分实施和它的有效性,是应急预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响应程序提高了应急组织管理的应变能力,根据现场灾情的反馈信息及时改变应急预案的实施方法,提高应急预案的安全性,减少因决策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

猜你喜欢

区段职业病预案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电气泰雷兹CBTC信号系统魔鬼车问题的设计和解决方案
铀浓缩厂区段堵塞特征的试验研究
职业病
职业病
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紧急预案
推动应急预案科学好用
我可爱的职业病
应急预案的编制